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广州市旅游

广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
  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位于滨江西路230号,是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广州市党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22年5月1日至6日,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名义在广州市内的广东机器总礼堂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与会代表173人,来自全国12个大城市的110个工会。大会上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的政治口号,并讨论通过了“-援助案”、“八小时工作机制”等十项决议案。大会的召开开创了全国工人联合起来的新纪元,确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工人运动中的领导地位,为全国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广东机器总会购得了珠江南岸的珠江永德货仓,一部分货仓被改为礼堂,保留至今;另一部分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拆除改建为此座大楼。……[详细]
官洲村陈氏大宗祠
  官洲村陈氏大宗祠位于黄埔区官洲村居。2015年8月1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由外街8号东北、西南从宗祠建筑外缘外延5米,西北从宗祠建筑外缘外延5米,局部至相邻建筑外墙线及居由外街北边线,东南至宗祠前现状水塘北边线。建设控制地带:东北、西北从保护范围外延约20米,东南至宗祠前池塘外规划路西北边线,西南从保护范围外延约15米。……[详细]
泮溪酒家
  泮溪酒家贵宾楼位于荔湾区龙津西路151号泮溪酒家内。2015年8月1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龙津西路规划路西边线,北至泮溪酒家建筑北墙线,西至迎宾楼西侧庭院西走廊外缘边线一线,南至迎宾楼南侧3层建筑西北、东北外立面。东至龙津西路规划路东边线,东南至荔枝湾路现状路东南边线,其余从保护范围外延约30米。建设控制地带:23……[详细]
周总理视察岑村纪念旧址
  周总理视察岑村纪念旧址位于天河区长兴街岑村南街远耕公祠。1972年4月7日上午,周恩来总理在广州陪同马耳他总理多米尼克·明托夫,先后到岑村参观小学、粉厂、农机站、卫生站、花果山、水田、鱼塘,还走访两户农家。在远耕公祠,周恩来等仔细听取了村党支部书记介绍大队生产情况及远景规划,观看了岑村地形模型。2008年,周总理视察岑村纪念旧址被公布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舢舨洲灯塔
  广州的标志性灯塔,就数舢板洲灯塔和虎门大桥下的金锁排灯塔。后者始建于1906年,比舢板洲灯塔年长9岁,因虎门大桥的建设已停用。舢板洲对于广州来说,就是这样一座意义重大而特别的灯塔。近百年来,舢板洲仅为灯塔而生。舢舨洲灯塔可谓是一个近代灯塔发展史的微缩博物馆。灯塔最初安设的是电石灯头,并且配有电石雾炮,当炮膛里电石瓦斯混合空气燃烧时,便会发音。后来,灯楼安设了乙炔灯,1982年,舢舨洲灯塔成为我国第一批采用太阳能蓄电池供电系统供电的灯塔,此后又陆续安装了雷达装置、风力发电机、电雾号等最新式设备,可在任何天气下全天候提醒过往船舶注意安全,成为集视觉、音响、无线电航标于一体的特大型灯塔。2000年,广州航标处从西班牙进口了价值30多万美元的主灯。此灯形状奇特,呈6角形,灯壁上有一圈圈如波纹的同心圆……[详细]
万良汤公祠
  万良汤公祠位于南社,清代建筑,民国十一年(1922)重修,1997年再次重修。坐东朝西,三间两进,总面阔11.2米,总进深19.7米,建筑占地233平方米。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花岗岩石脚,红阶砖铺地。公祠内嵌有重修碑记。前廊梁施有鳌鱼托脚、斗栱,柁墩施有人物雕刻。封檐板雕刻戏曲人物、雀鸟、鹿、松鼠、瓜果等纹饰。虾公梁上有石狮、异形斗栱。……[详细]
新市葵涌遗址
  新市葵涌遗址位于广州市新市葵涌龟岗。年代为夏商时期。1982年试掘20平方米。文化层最厚0.52米,含大量贝壳,大部分是淡水蚬,还有咸淡水交汇处生殖的螺、蚶。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动物遗骸。陶器以泥质陶为主,夹砂陶较少,器类有釜、罐、盘、鼎、钵、豆等,纹饰有绳纹、曲折纹、方格纹、条纹、云雷纹、网格纹等。石器有斧、锛、环、砺石、网坠。动物种类有鹿、猪、豪猪、鳖等。……[详细]
三馀里古井
  三馀里古井位于塱东社三馀里古巷启裕公书室旁边,井台阔3.1米、深2.4米,原花岗岩条石铺地,现改铺混凝土地面。井圈石质细滑,内径0.42米,外径0.55米,井壁夯土,井深约8米。该井主要供给该巷居住的住户使用,井水清澈、甜润,现在还在使用。塱头村这口“三馀里”古井,已有600多年历史,当地老百姓传说,喝过这口井水的人都特别长寿,因此也被人称为“长寿井”。……[详细]
存理李公祠
  存理李公祠位于从化区鳌头镇象新村下塘自然村,年代为清至民国,类别为古建筑。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南从祠堂建筑外缘外延约10米,其余从祠堂建筑外缘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至祠堂东侧村现状道路东边线,北至祠堂北侧水沟南边线,南至祠堂广场前村现状道路南边线,西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约30米,局部至祠堂北侧水沟南边线。……[详细]
振子彭公祠
  振子彭公祠位于鱼珠街茅岗社区西华大街。据村民介绍,建于明代,2000年重修。坐西朝东,三间三进,总面阔15米,总进深35米,建筑占地总面积525平方米。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龙船脊,碌灰筒瓦,素瓦当。雕花封檐板。青砖石脚。前为旷地、篮球场、水塘,其余三面为民居。头门面阔三间15米,深两间6.6米,建筑面积99平方米。前廊三步梁,两红砂岩石檐柱,檐柱与山墙间设木连系枋,上施木雕驼峰、斗栱。大门石门夹,石门枕,木门匾刻“振子彭公祠”,上款“庚辰年仲秋吉日”,下款“二〇〇〇年重修”。后廊四步梁,两石檐柱。中堂面阔三间15米,深三间9.2米共十一架,建筑面积138平方米。4根木金柱,花岗石柱础。两红砂岩石前檐柱。明间上悬“积厚堂”木匾,无款识。中堂前带天井,两廊4架卷棚顶。天井改铺耐磨砖,阔5.……[详细]
大岭村龙津桥
  大岭村龙津桥位于番禺区石楼镇大岭村文昌街,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北从大岭村龙津桥外缘外延10米,局部至大岭涌北岸,东南从大魁阁塔塔基外缘外延10米,西南至相邻建筑北墙线,西北从大岭村龙津桥外缘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西北至显宗祠建筑东南墙边线,其余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30米。……[详细]
鳌山古建筑
  鳌山古建筑(包括报恩祠、鳌山古庙、社稷神庙、先师古庙、神农古庙、潮音阁)位于番禺区沙湾镇三善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02年7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南至建筑东侧相邻建筑外墙,东北、西北从建筑外缘外延5米,西南至南侧池塘西北边线一线。建设控制地带:西南至西南侧池塘西南边界外缘,其余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约20米。……[详细]
广东邮务管理局旧址
  广东邮务管理局旧址,即广东邮务管理局大楼是一幢近代西方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该楼坐落于沿江西路43号,由英国建筑师丹备设计,1916年落成开业。该楼平面略呈梯形,坐北向南,面积1740平方米,南主楼三层,北副楼二层,均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南立面以希腊爱奥尼式巨柱通贯二三层,造型优美典雅。2002年7月17日,被列入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文冲陆氏大宗祠
  文冲陆氏大宗祠位于黄埔区文冲街道文冲社区西坊南大街4号,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东侧相邻建筑西墙线,北至北侧相邻建筑南墙线,南至池塘北边线,西至西侧长胜巷相邻建筑东墙线。东至东坊仁和里东边线,北至东坊和庆里二横路一线,南、西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约20米。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大魁阁塔
  大魁阁塔位于番禺区石楼镇大岭村西约,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北从大岭村龙津桥外缘外延10米,局部至大岭涌北岸,东南从大魁阁塔塔基外缘外延10米,西南至相邻建筑北墙线,西北从大岭村龙津桥外缘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西北至显宗祠建筑东南墙边线,其余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30米。……[详细]
296、陶陶居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陶陶居
  陶陶居现址在第十甫,是广州饮食业中的老字号之一。其创办时间一说是清光绪六年(1880年),一说是公元1893年(光绪十九年)。但后来因经营不善,后继无人,曾经在1927年(民国16年)因巨债而倒闭。直至1933年(民国22年)重开。1949年广州解放后,陶陶居从公私合营企业过渡到国营企业。从1958年到1964年,多次评为广东省、市红旗单位。“文革”初期,陶陶居一度易名为“东风楼”,至1973年才复原名。1983年,与港商合作经营。1987年重新转为国营企业,不断拓展经营。1988年,在四楼增设广东音乐荼座,融娱乐于饮食之中。1989年初,在一楼增开超级饼屋,设有可供路人-的生日蛋糕裱花间,增加顾客自选贺词与图案的服务。经历三十多年,到1990年代,国家市场经济改革,陶陶居亦是从众多国企中变……[详细]
吴秀峰故居
  吴秀峰故居坐落增城市新塘镇雅瑶官道村官道中五巷,是他父亲(澳洲华侨)寄钱回来建造的,距今约100年。吴秀峰少年时代在这里居住,他结婚时用的大床现在还放在房间里。该屋是一栋本地村平房,宽6.5米,深13米,约85平方米。花岗石脚,青砖砌墙。门楼后面是天井,天井左面是厅,厅的左右各有房一间;天井后面是厨房,厨房后面是拖廊,拖廊左边还有房一间。……[详细]
西城门瓮城遗址
  广州西城门瓮城遗址位于中山路与人民中路交界点的西南侧,是迄今发现广州现存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唯一城楼基址。瓮城遗址是在1996年配合城市基建工程时被发现的,瓮城平面呈“H”形,南北长50余米,东西宽18米。1996年及1998年文物部门先后两次对瓮城遗址南段进行发掘,清理出残存的“L”形基址。1999年7月被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圣裔宗祠
  圣裔宗祠位于黄埔区联和街道暹岗社区暹岗中街72号,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02年7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暹岗中街十八巷东边线,北从建筑边线外延5米,南至池塘北岸线,西至西侧相邻建筑外墙边线。建设控制地带:东至暹岗中街十四巷东边线,北、南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约20米,西至暹岗西街三巷东边线一线。……[详细]
300、莲香楼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莲香楼
  莲香楼位于广州市西关第十甫路67号,是一间具有近百年历史的老字号,有“莲蓉第一家”之称。它生产和制作的优质莲蓉食品远销北国南疆,并遍及海外各地;它经营的茶饭酒席也颇具特色,除广州的老铺外,还在省港开有分店及联号,近百年来,该店“四度变化,四次起家”,在不断的改革变化中,努力适应时代的要求,独树一帜于广州饮食行业之中。原来“莲香楼”的“莲”字,并无草花头,叫“连香”,创设于清光绪年间。因侧有连登巷,故名。当时的“连香”,实际上是间“糕酥馆”,专门制作结婚响糖、礼饼和包办筵席,规模不大,那时该店以莲蓉为馅料制作的饼食,已颇有名气。经营由陈维清负责,亲自制作,自产自销,业务有限。宣统二年(1910年),陈维清退出,将店让给谭新义、区汉波、陈萼生、颜以庄、谭晴波、陈鉁富,招锦堂、杨殿芬、陈逸琹九位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