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广州市旅游

广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广大路中共广州市委机关旧址
  广大路中共广州市委机关旧址位于越秀区广大路广大二巷4号四楼。2015年8月1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东侧8层建筑西边线,北至文物本体北边线,南从文物本体边线外延5米,西至东西向广大二巷10号联排旧建筑西边线。建设控制地带:东至广大路规划路西边线,北从保护范围外延30米至广卫路规划路南边线,南至东西向广大二巷规划路南边线,西至南北向广大二巷规划路东边线。……[详细]
广州蒋光鼐故居
  蒋光鼐故居位于龙津西路逢源北街87号。整栋建筑属民国风格,青砖墙,三层高,建筑面积达833平方米。故居原是陈廉仲的物业。后来,女眷出嫁了,陈廉仲便把它卖给蒋光鼐。蒋光鼐故居为三层砖木结构建筑,建筑风格兼具西关大屋及西式楼房的形式,是近代典型的岭南大宅民居。蒋光鼐故居建于民国初年,民国期间曾用作广州私立莞旅中学,1993年被市政府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蒋家后人将其捐赠给荔湾区。蒋光鼐故居在2010年亚运前已修复完毕,经过一段时间对蒋光鼐生前文物的收集,荔湾区文化部门用声光电影、实物以及图片等在故居内再现了这位抗日爱国名将的生平。蒋光鼐故居从一栋濒临倒塌的危破房,到今天可以完整稳固地保存下来,其修复前后经历8年,而且三易设计施工方案。现场:声光电影沙包工事再现十九路军抗战景地点:龙津西……[详细]
越秀濂溪书院
  越秀濂溪书院位于越秀区西湖路小马站19号。2015年8月1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小马站现状路东边线,北至“周濂溪祠后墙界碑”及附属建筑北墙线一线,南至“叶剑英商议讨逆旧址”所在建筑北墙线一线,西至“冠英书院”建筑东立面一线。建设控制地带:东至小马站路规划路东边线,北至“见大书院”北侧规划路南边线,西至流水井街规划路西边线,南至茂陵新街11、13号9层住……[详细]
惠岩何公祠
  惠岩何公祠惠岩何公祠是奉祀何氏留耕堂第22世何惠岩及以下列祖的家祠,该祠背北朝南,头门面阔10.3米,深6.1米,花岗石脚,3级石阶登临,大门为少见的“趟栊门”,头门的屋檐下有精美的灰塑和壁画。惠岩祠为二进式的小祠堂,跨过“趟栊门”,面前有一扇褐色屏门,上面雕刻精美的花式和窗棂,十分古朴雅致。头门两侧耳房有木构子阁,房间北面开窗,阳光透过雕花木窗,营造出温馨的氛围。上、下窗外墙之间有绿釉瓷质栏杆装饰。祠堂天井纵深4.4米,由花岗石铺砌而成,两侧建有高墙,西墙开有小门贴巷,东墙开有六角门接书斋小天井,门上嵌阳刻行书“得少佳趣”石额,字体娟秀,伴以浮雕花纹装饰,书斋亦为前后二进,中隔小天井,前座自建门口贴街。在小天井处还专门建有一口水井,井口为麻石砌成,井边的墙脚阳刻“升泉地脉龙神”6个字。井边……[详细]
六松园古石桥
  六松园古石桥,位于广州市荔湾区醉观公园内,建于清乾隆年间(约1770年)。石桥原来是清代花地六松园中的一景观。六松园原为潘有为所建,潘是清乾隆年间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康有为、张维屏曾在此寄居,该石桥曾留下他们的足迹,并写下不少诗文。新中国成立初期,该桥异地重建在醉观园内,今整体结构保存完整。该桥用花岗岩石料砌筑,属单孔拱石桥,桥长6.2米,宽2米,南北走向,南接公园小道,北连公园盆景区。……[详细]
266、冯如墓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冯如墓
  冯如墓在黄花岗公园内。冯如,恩平人,中国第一个飞行家,1909年9月21日试制成功中国第一架飞机,在美国奥克兰试飞,飞高15英尺,航程2,640英尺,揭示了中国航空史上的第一页。 但不幸于1912年8月25日在飞行表演中失事牺牲,遗体葬于黄花山岗。前为“中国创始飞行家冯君如之墓”石碑,后为孙中山以少将阵亡例抚恤冯如家属及将其事迹宣付国史馆的命令石碑。 ……[详细]
禘长钟公祠
  禘长钟公祠年代为清咸丰八年(1858),位于珠吉街道珠村中东街12号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清咸丰八年(1858)。坐西朝东。三间两进,占地面积136平方米。人字形封火山墙,龙船脊上有灰塑花卉。青砖墙,勒脚分别用花岗岩和红砂岩。檐档有简单花卉,檐下有咸丰年间壁画5幅。该建筑保存部分明代清初建筑构件,基本风格为清代建筑。有一定史料价值。2012年10月19日,被公布为天河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八角古庙
  八角古庙位于花都区花东镇莘田二村。2015年8月1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北至古庙北侧1层旧建筑北墙线,西南侧局部至相邻建筑外墙线,其余从古庙建筑外缘外延约5米。建设控制地带:东从保护范围外延约15米,局部至古庙前广场东侧村水塘西岸线,北从保护范围外延约20米,南至庙前现状方形水塘南岸线,西从保护范围外延约13米,至古庙前广场西侧村建筑外墙一线。……[详细]
潭村姚氏宗祠
  姚氏宗祠年代为明嘉靖年间(1522~1566),位于冼村街道潭村大街西。建于明嘉靖年间,历代有重修。坐东朝西。三间两进,建筑占地面积288平方米。龙船脊,人字封火山墙,碌灰筒瓦。青砖墙,红砂岩石脚。梁架装饰繁复。封檐板有缠枝花果雕花纹饰。墙上端有花鸟壁画,画面清晰。山墙墀头有砖雕。前有广场和水塘。梁架雕花精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2012年10月19日,被公布为天河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高溪村民居
  高溪村民居位于花都区花东镇高溪村田心庄,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02年7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献堂家塾、欧阳可辉民宅东侧相邻建筑西墙线,北至高溪村田心庄120号北墙线,南从献堂家塾外延5米,西至欧阳可辉民宅西侧相邻建筑东墙线。建设控制地带:东至东侧现状乡道西边线,北至田心庄31号2层民宅北墙线一线,南至池塘南岸线,西至田心庄73、75号民宅东墙一线。……[详细]
景祚樊公祠
  景祚樊公祠位于龙洞街道龙洞村东大街108号。建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2006年重修。坐西朝东。正祠三间三进,面积352平方米。硬山顶,镬耳封火山墙,博古脊祠堂左边有衬祠,前有旷地。该祠堂梁架上的装饰比较繁复,木雕和部分壁画都保存原始面貌,非常精美,是岭南地区典型的装饰风格,有较高的艺术价值。2012年10月19日,被公布为天河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72、杨家祠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家祠
  杨家祠位于越秀区越华路116号省轻工业厅大院内自编第五栋。2015年8月1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东侧相邻3、4层楼西边线,南至南侧相邻2层建筑北边线,北至北侧相邻6层建筑南边线,西至西侧相邻1层建筑西边线。建设控制地带:东至珠江国际大厦西侧规划路西边线,北从保护范围外延约15米,南至越华路规划路北边线,西至雅兰酒店9层建筑东墙线。……[详细]
潘氏家庙
  潘氏家庙位于海珠区同福西路龙庆北2号、龙溪南首约17、19号。2015年8月1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龙溪首约东侧相邻建筑外墙线,北至相邻2层建筑外墙线,西至市第三十三中学主教学楼外墙线,南至龙庆北街现状路南边线,西南局部至相邻建筑外墙线。建设控制地带:东至东侧规划路东边线,北至同福西路现状路南边线,南、西从保护范围外延约30米。……[详细]
市头蒋氏宗祠
  市头蒋氏宗祠位于南村镇市头村市头大道南1号,年代为清。市头村蒋氏先祖,奉政大夫纪念祠。三间两进,始建于明代嘉靖十五年(1536),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和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重修,存清代建筑风格。祠堂装饰较为丰富、精彩,梁架、柁墩、雀替雕有栩栩如生的戏剧人物、花卉、动物等装饰图案。2010年11月8日,番禺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市头蒋氏宗祠为第一批番禺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村心二街横二巷7号古民居
  村心二街横二巷7号古民居位于化龙镇塘头村村心二街横二巷7号,年代为清。始建于清代,为“三间两廊”式两层民居,又称敬义堂。主体建筑为硬山顶,镬耳封火山墙,灰塑龙船脊,碌灰筒瓦,青砖墙,花岗岩基础。正门前檐有山水绘画和灰塑花鸟图案装饰。该民居保存完好,具有典型的清代岭南民居建筑风格。2010年11月8日,番禺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村心二街横二巷7号古民居为第一批番禺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资政大夫祠牌坊
  资政大夫祠牌坊位于花都市三华村资政大夫祠(参见第三章第四节之一《资政大夫祠》条)内,作宗祠仪门。建于同治二年(1863年)。四柱三间四楼,连州青石打制,面宽9.35米、高9.8米,明间设两层庑殿顶,上层檐下石制如意斗栱,正面悬刻“圣旨”,背刻“恩荣”及同治年间所颁的诏书。两侧次楼为庑殿顶,高6米,檐下额枋雕有图案,柱前后立抱鼓石。1999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水仙古庙
  水仙古庙在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三华村资政大夫祠旁,这座古庙是三进三出两廊,规模不是很大,是清代道光年间(1844年)所建,庙内供奉的塑有真金镶身的木雕神像何氏“御史大王”,这御史大王是宋代御史、番禺沙湾人---何绍基。传说,有一年三华村一带发生水灾,有个木箱逆水漂流而上,被三华村大湖庄徐镇捕鱼时拾得。他开箱看到里面装有神牌一块,记载有“御史大王”和他的生辰八字,还有用红布包裹的茶籽等物,拾到这个木箱后,水灾便退,村民认为这是神灵保佑,于是集资建了这座庙,又将茶籽种在庙旁生成茶树,茶叶甘香可口,相传能治百病。由于神牌来自水中,茶叶便称为“水仙茶”,庙名叫“水仙”。中路建筑为三间四进。山门面阔三间10.6米,进深两间5.1米共九架。前廊梁架和封檐板雕有戏台、戏曲人物、鳌鱼、瑞兽、花鸟等纹饰,工艺精……[详细]
三捷何公祠
  三捷何公祠位于黄埔区联和街道八斗村老屋八旺街33号,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三捷何公祠含八斗古井。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三捷何公祠东从祠堂建筑外墙外延5米,北至相邻建筑南墙线,南至相邻建筑北墙线,西至池塘岸边线。八斗古井从古井外缘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三捷何公祠东、北、西侧保护范围外延20米。八斗古井保护范围外延10米。……[详细]
郑绮文故居
  郑绮文故居位于耀华南街12号,在长寿西路和宝华路交接处的内街区里,与福音坊、兴贤坊为邻,街内有小别墅小洋楼一座,有别于西关住宅区的传统建筑,坐北向南,有前内院。围墙内外均有绿色植物,院内古树葱茏,攀援植物满布墙头,使人产生“建在深街人未识”的感觉,特别雅净清幽。两层小楼、洁白粉墙和二楼的小外廊更显高雅,既宜房屋主人于此居住、休息会客,更宜闭门练武,自然对主人演艺的提高大有裨益。……[详细]
屏山二村黄氏大宗祠
  屏山二村黄氏大宗祠位于番禺区石壁街道屏山二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相邻东侧建筑边线,北至旧墙基北侧相邻建筑边线,南从建筑边线外延5米,西至玉树大街现状路西边线。建设控制地带:东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约15米至南北向江夏云翟大街一线,北至得泉里一线,南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约20米,西至得泉里六巷一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