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贵阳市 > 白云区旅游

白云区文物古迹介绍

贵阳金山寺
  金山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沙文乡阳尖坡。阳尖坡所在地为文笔山脉,海拔一千三百多米,山顶直径约一百多米,山顶有一股泉水涌出,常年不断。历史  明末清初之际,吴老金途径经此地,见山势奇特,认为是一块佛门圣地,遂请来一尊观音菩萨,并就地取材利用乱石木柴茅草搭盖一小间简易观音庙。后来王国衡居士听说阳尖坡观音菩显圣,遂在此搭盖一间茅棚,整日敬香拜佛,同时在附近地区广泛宣传。信教群众日益增多,挂功德积资金,新修简易庙宇。每年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观音会办会期间,周围信众上山拜佛敬香络绎不绝。黔灵山寺派赤松祖师亲临说法指导,并授予王国衡法号“国寂”。  一九四九年后,0贵州省委派工作团到白云区贯彻“五大任务”和开展“土地改革”运动的试点工作。一九五○年土匪-,工作团一个排的解放军搬上阳尖坡驻扎,白天……[详细]
贵阳永安桥
  永安桥位于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沙文镇斑竹园村街口南端,又名斑竹园桥,距沙文镇约3公里路程,为明清驿传古道所经之地,今川黔公路从桥上�永安桥为单孔石拱桥,长10米、宽7米、高10米。桥身用料讲究,除坚石外,所用粘结浆剂系猕猴桃藤(俗称杨桃藤)泡水煮糯米粥,掺入生石灰拌浆用以砌石料。这种灰浆凝固后坚固异常,今还可从石缝灰浆中见到谷粒。该桥建于何时,史志没有记载。1980年于桥下出土《永安桥建桥碑记》,始知建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民国16年(1927年),贵州省主席周西成修建贵阳至赤水公路,原拟将此桥拆除重建桥,终因此桥结构坚固,宽度适中,并能满足新建公路的设计要求,特予保留使用,现仍然担负着车辆南来北往的重任,为210国道上的重要之桥。虽经历了两百多年的风雨沧桑,频繁载重……[详细]
都拉营盘
  都拉营盘遗址位于贵阳市白云区都拉布依族乡都拉村屯山顶。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当地寨长张国顺等人倡建。营盘用毛石堆砌,南北各有一石门,均已垮塌,现今仅存残墙300余米、高1.6米、厚1.8米。……[详细]
沈官桥
  沈官桥位于贵阳市白云区麦架镇新村村南100米处,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建,为3孔石桥,桥长27.5米、宽5.4米、高5米、孔径7.3米,跨麦架河,至今能供人畜通行。桥西北面100米处公路旁小山丘上有建桥记事碑,立于万历二十五年,沙石质,高2.3米、宽1.1米、厚0.12米,“万历丁酉仲冬修桥碑记”字迹可辨。沈官桥为研究贵阳地区桥梁和交通的发展提供实物资料,2003年被贵阳市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