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会泽县旅游

会泽县文物古迹介绍

钟屏街土主寺
  蒋开榜开展活动旧址位于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金钟镇县城西郊。西土主寺位于县城西南金钟山北麓,南临灵壁路,北界钟屏街,今县汽车运输公司院内,系彝族宗庙,始建于清朝初期,现存戏台、过厅(又称享堂)、大殿及两厢。1928年1月~1933年11月,中共东川(会泽)特别支部书记蒋开榜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创建革命武装“云南反日义勇民军第一师”,筹划组织推翻反动当局的武装-。西土主寺是蒋开榜、刘文明等领导人积极筹划、秘密联络的主要地点,也是早期中共会泽地方组织的地下交通站。山门,硬山顶砖混结构,通面阔3.49米、进深3米。戏台,单檐歇山顶穿斗式与抬梁式混合土木结构。3开间,通面阔13.25米、进深9.95米。底楼明间设通道。一楼设戏台。东西厢房,单檐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各3开间,通面阔12.37米、进深7米。……[详细]
会泽湖广会馆(寿佛寺)
  湖广会馆,又名寿佛寺,位于云南省会泽县城宝善直街11号,始建于公元1700年,由湖广籍同乡集资建造。会馆坐南朝北,占地8474.4平方米,建筑面积3127.6平方米,由前殿、中殿、后殿及东西偏殿、厢房、韦陀亭等组成,是会泽会馆古建群中现存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座会馆。保护范围:以保护围墙外延3米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东至发儒直街,西至翠屏小学,南至老街,北至东土主寺。……[详细]
二道巷张氏住宅
  地点:会泽县金钟街道保护单位级别: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现有围墙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东至北内街,西至孙家巷,南至头道巷,北至二道巷。……[详细]
二道巷张子嘉住宅
  二道巷张子嘉住宅年代为1944年。二道巷张子嘉住宅为曲靖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白雾陈炳住宅
  白雾陈炳住宅年代为1945年。白雾陈炳住宅为曲靖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发儒街刘家祠堂
  发儒街刘家祠堂年代为民国。发儒街刘家祠堂为曲靖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拖落观音庙
  位于会泽县古城街道华泥村委会拖落村南约100米的观音山山腰峭壁上。建筑坐西北向东南,由山门、观音殿、地母殿、厢房及碑刻组成,占地面积278.76平方米。观音殿,单檐悬山顶穿斗式砖木结构。4开间,通面阔13.5米、进深6.5米。地母殿,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3开间,通面阔9.6米、进深6.57米。山门、厢房为现代仿古建筑,砖木结构。观音庙始建年代不详。据碑刻记载,观音庙于清咸丰年间被毁,光绪二十九年(1903)重修。20世纪90年代,当地村民捐资重修山门及厨房,现保存较好。2011年12月,会泽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文物保单位。……[详细]
会泽万寿宫
  位于县城北部江西街中段南侧。亦称江西庙、江西同乡会馆、豫章会馆等。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毁于战火,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经东川、南昌、临江、瑞川、建昌等五府公议,并由参加公议的五府及九江、南安等共14府捐银重建。清道光、咸丰及民国年间均作过多次修茸。万寿宫是会泽县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会馆建筑之一,总占地面积7545.92平方米,建筑面积2594.74平方米。建筑坐北朝南,沿中轴线作纵深布局,为三进两跨院。建有门楼兼戏台、正殿、后殿。门楼戏台为穿斗抬梁混合式歇山顶建筑,前檐开山门,楼层作戏台,前檐三重,后檐五重,檐下有装饰性的密集型斗拱挑檐,屋顶前后共32支翼角,如仙鹤展翅凌空,傲游蓝天,十分别致。戏台面阔16米,高13.6米,戏台除舞台外……[详细]
盈仓街关帝庙
  俗称“土地庙”,位于会泽县古城街道盈仓社区第五村民小组义通河西北侧村内。建筑坐南向北,由山门、两厢、过厅及正殿组成,占地面积为700平方米。山门,单檐硬山顶土木结构。通面阔3.38米、进深3.95米。过厅,单檐硬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3开间,通面阔10.6米、进深5.35米。东西厢房,单檐硬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3开间,通面阔10.2米、进深5.5米。正殿,单檐硬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3开间,通面阔11.3米、进深7.7米。关帝庙始建于清代初期。除正殿石栏的饰物被毁外,其余建筑保存基本完好。庙宇建筑举架高大,气势恢宏,用料考究,是清代东川府寺庙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1995年7月,会泽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东直街城隍庙
  位于会泽县古城街道东直街西侧县粮油公司院内。建筑坐南向北,由过厅、东厢房及正殿组成,占地面积1111.43平方米。过厅,单檐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2开间,通面阔6.4米、进深3.95米。东厢房,单檐硬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5开间,通面阔17.6米、进深7.85米。正殿,单檐歇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3开间,通面阔15.8米、进深6.5米。据清乾隆《东川府志》记载:城隍庙,清雍正四年(1726)至六年(1728)移建,未完工。雍正十年(1732),知府崔乃镛移建,十一年(1733)四月竣工。之后,城隍庙曾多次进行过小规模维修。现保存状况一般。1999年11月,会泽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西内街武庙
  位于会泽县古城街道丰乐社区西内街西段北侧,与药王庙相邻。建筑坐南向北,占地面积407.93平方米。建筑现仅存大殿,单檐歇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5开间,通面阔23.58米、进深17.3米。两面山墙为“金包银”,前檐墙面置砖斗拱。武庙始建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为官方专门祭祀“武圣”关羽的重要庙宇。20世纪80年代,武庙大殿被用作招待所,对门窗做了改换。2016年5月进行整体维修,恢复原貌,保存完好。1999年11月,会泽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马武安家公馆
  地点:会泽县金钟街道保护单位级别: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西、北以围墙为界,南以绣楼-5米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以现有围墙外延50米为界。……[详细]
西内街土地庙
  位于会泽县古城街道堂琅社区西内街会泽县中医院南侧100米处。建筑坐南向北,由山门、前殿、厢房、正殿、耳房组成典型的四合五天井合院建筑群,占地面积856.14平方米。山门,开于前殿明间外侧。通面阔3.55米、进深1.3米。前殿,单檐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两山墙为风火墙(俗称“猫弓墙”)。3开间,通面阔12.15米、进深6.19米。东西厢房,单檐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3开间,通面阔12.4米、进深6.25米。正殿,单檐歇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3开间,通面阔13.5米、进深7.5米。东西耳房,单檐硬山顶土木结构。1开间,通面阔4.55米、进深5.65米。土地庙始建于清代中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会泽县邮电部门管理使用。20世纪90年代卖给私人赵德军。2001年由阳光幼儿园租用至今。建筑保存较好,……[详细]
水城古墓群
  水城古墓群位于会泽县城北约 4000米处水城村大树山东坡和公鸡梁子南坡两山之间山腰以下的缓坡地带。墓群西至红九军团水城扩红遗址,东至水城小学,北至公鸡山采石场,南至水城村 5、6、7组村落北部。东西长约1200米、南北宽300~500米,面积约50万平方米。其中,在墓地西部分布有零星的墓葬,而在中、东部墓葬分布相对集中,为墓地的主要埋葬区。出土器物以陶器为主,另有部分青铜器、铁器、银器、鎏金饰品及玛瑙饰品等。陶器主要有罐、釜、盆、甑、豆、碗、壶、仓、灶、井及房屋模型等,其中宽带形单耳或双耳的陶罐、敞口深腹罐、卷沿大平底罐、曲腹碗是地方文化的代表,也是出土陶器的代表;铜器主要有洗、釜、壶、甑、碗、镜、灯、带钩及钱币等;铁器主要有剑、削、釜、三脚架等;鎏金铜饰品有铜泡、泡钉、尊等;银器主要有银手……[详细]
重修温泉浴亭记碑
  重修温泉浴亭记碑位于会泽县金钟镇温泉村委会热水塘村温泉浴池旁。碑坐东向西,青石质地,半圆--方形。高1.41米、宽0.72米、厚0.13米。碑额高0.38米,两侧刻有高浮雕龙形图案,中间直书阴刻“滇南第二泉”5字。碑身碑文阴刻,左行直书,凡20行,每行4~36字,共计583字。内容主要记载了温泉的自然风光及水质情况。清雍正年间东川知府崔乃镛建造温泉浴亭,清光绪壬午年(1882)继任知府蔡元燮捐资重修两浴塘,各建亭一座。碑立于清光绪九年(1883),为记事碑,书法为正书小楷,结构严谨,刊刻工艺精细。碑除左下角局部残损外,其余完好。对研究会泽温泉历史变迁、水质状况以及书法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价值。1986年12月,会泽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卡龙护林碑
  卡龙护林碑位于会泽县老厂乡卡龙村委会东南约300米处的耕地旁。碑坐南向北,砂石质地,长方形。高1.45米、宽0.73米、厚0.13米。碑上端切去左右两角。碑座为长方形。长0.87米、宽0.6米、厚0.3米。碑文为云南巡抚部院下发的通知。碑文左行直书,楷体阴刻,凡16行,每行4~33字不等,共计420字。内容为清同治六年(1867)云南巡抚岑毓英统兵到猪拱箐,途经会泽老厂黑露甲梁子,目睹各山树木稀少,便访问村民,得知因铜厂冶炼大量砍伐树木所致,知非长久之计,于是用本人养廉银200两交与当地官府购买松子,令四乡承领种植。由于当时地方不靖,官府未能遵照落实。清光绪二年(1876),云南省巡抚部院得知此事,便催令绅民分种四山。考虑到当地因采办京铜,担心再次砍伐林木,便严令封山护林事宜。碑立于清光绪四……[详细]
捐资新修蒙姑坡桥路碑
  捐资新修蒙姑坡桥路碑位于会泽县娜姑镇蒙姑坡石匠房处。碑为青石质地,有碑额。额长1.18米、宽0.41米、高0.31米。浮雕阳刻双狮滚绣球图案,碑额正中用线勾勒阴刻楷书“有志竟成”4字。碑身为长方形,有座,碑高1.51米、宽0.75米、厚0.22米。碑文楷书、阴刻,直书左行,凡20行,每行11~37字不等,共665字。内容主要记述蒙姑坡古道是会泽通往川、滇的交通要道,为清代东川府(今会泽县)通往各矿以及发运滇铜入京的重要交通道路。当时“岁赋京铜,不下数百万”。蒙姑坡古道地处金沙江大峡谷东岸,“地多崇崖峻岭”,为除道成梁,方便铜运,刘汉鼎慷慨捐资,新修蒙姑坡古道事宜。碑座长1.02米、宽0.42米、宽0.43米,正面中部浮雕阳刻双狮滚绣球图案。桥路碑立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是见证和研究清……[详细]
中和街刘氏大夫第
  中和街刘氏大夫第位于会泽县古城街道丰乐社区十六组(中和街 21 号)内。建筑坐南向北,由大门、二门、厢房、正厅组成四合院, 占地面积为 509.7 平方米。大门,仿牌楼式土木结构,与围墙相连。通面阔 3.6 米、进深 4.2 米。二门,仿牌楼式土 木结构,墙体为须弥座金包银形制,挂落雕工精美。通面阔 3.5 米、进深 1.25 米。东西厢房, 单檐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各 3 开间,通面阔 9 米、进深 3.8 米。正厅,单檐硬山顶穿斗式 土木结构。3 开间,通面阔 12.25 米、进深 7.62 米。刘氏大夫第始建于清代中期,后曾经过多次维修,保存一般,是研究清代东川府会泽县 地方官制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1999 年 11 月,会泽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西内街药王庙
  位于会泽县古城街道丰乐社区西内街西段北侧,与武庙相邻。建筑坐南向北,现仅存大殿,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大殿为单檐歇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3开间,通面阔13.74米、进深12.17米。药王庙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为江西临江府到会泽从医商人所建。20世纪50年代,划归会泽县中医院管理使用,除大殿外其余建筑已拆毁。2016年5月进行整体维修,恢复原貌,因大殿前面受现代建筑的影响,无法通行,为合理利用,现从大殿后墙开门进入。大殿内重塑药王孙思邈塑像,建筑现保存状况良好。药王庙是研究行业寺庙的重要实物资料。1999年11月,会泽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