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曲靖市 > 麒麟区旅游

麒麟区文物古迹介绍

罗汉山古墓群
  在曲靖境内,除八塔古墓群之外,后来发现的最为壮观的古墓群在三宝(明代曲靖府城南城)的罗汉山梁堆墓群。这是位于曲陆高速公路与326国道之间的一座小山,茂密的云南松和四季的野花常年将它装点得生机勃勃。这里的古墓早在《新篡云南通志·卷八十二·金石考》引《曲靖地志》就有记载:“城外多高垒,皆曰梁王墓。城南罗汉山亦有八冢,真伪莫辨,前有人掘之,得金玉戈兵器皿之属。”这当中就说得很明白,不过只是数量上不准确,这里的梁堆墓不是八冢而是十二冢。密集地分布在这1.6平方公里的山顶。这片古墓群从通志记载上看,早在清代就有人盗过,而最近的一次被盗发生在2001年三月末的一天,盗墓贼从标号为M11的一座古墓下手,从顶部打下一个8.2米深的竖井,直达墓室正中底部,至于最后盗得多少随葬物品,谁也不清楚。当地文化部门发现……[详细]
越州三堆子墓群
  越州三堆子墓群位于曲靖市麒麟区越州镇西关社区北关村民小组东北约2000米处的耕地内(越州钢铁厂西北角)。三堆子墓群由3个相对独立又彼此相连的墓葬组成,由北向南依次编号为1、2、3号梁堆墓,总面积1262.3平方米。1号梁堆墓位于墓群北部。封土呈椭圆形。最大处直径23.6米、高约3.3米,面积约437平方米。2号梁堆墓位于墓群中部。封土呈椭圆形。最大处直径23.2米、高约3.5米,面积约422平方米。3号梁堆墓,位于墓群南部。封土呈椭圆形。南北长21.2米、东西宽19.1米,面积约403.3平方米。三堆子梁堆墓群为1982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2012年8月16日,当地村民在3号梁堆墓东部取土时,发现部分沙石,撬开后,为一石砌墓室,随即向当地派出所报案。接报案后,曲靖市麒麟区文物管理所会……[详细]
八塔台墓群
  八塔台古墓群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驻地东十三公里处珠街乡董家村,珠江上游南盘江东岸,五台山脚。山脚下伫立着八个形状不一,相依相伴的土堆。地处缓坡地带,由8个相傍而又独立的椭圆形封土堆组成,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据清咸丰二年《南宁县志》称,“八塔台在城东……汉诸葛武侯建以镇地脉。”这里说的意思是,当年诸葛亮挥戈征南至曲靖南盘江流域“七擒孟获”,在这里筑土设点将台,形似塔基,且有8个,便称“八塔台”。其实,从《史记·西南夷列传》看,“其旁(指滇国)东北,有劳浸、靡莫,皆同姓相扶。”珠街八塔即是支书所称的“劳浸、靡莫”聚居地。1977—1982年,云南省文物工作队在曲靖文化管理部门配合下,对八塔台古墓群一、二号堆进行7次发掘。一号堆发掘完毕,二号堆发掘了一半,共发掘出各个时期的墓葬数百座,其中火葬墓3……[详细]
三宝五联天主堂(含红军宣传标语)
  俗称三百户营天主堂。位于曲靖市麒麟区三宝街道五联社区三百户营居民小组五联小学内。教堂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42平方米。教堂为法式建筑,共两层,屋檐下置回廊。4开间,通面阔18.66米、进深7.61米。钟楼为哥特式风格。教堂为法国巴黎外方传教士让·玛丽·约瑟夫·毕尔贝(中文名“宋清光”)于清光绪六年(1880)建造。初期设立男经堂、女经堂、男子小学、女子小学。之后,法籍传教士马蒂亚斯·奥斯特(中文名“高荣升”)来到曲靖三百户营传教。1935年,德方弗朗索瓦·阿道夫·德日乃到曲靖三百户营驻堂传教,于此开办诊所。1936年,约瑟夫·玛利到曲靖三百户营天主堂任神父。1936年4月26日上午,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长征途经三百户营休整时,用扫帚蘸上红土颜料调成的水汁,在教堂山墙上写下2条标语:西侧山墙上……[详细]
三宝五联墓群
  三宝五联墓群俗称五联烟堆子。位于曲靖市麒麟区三宝街道五联社区三百户营居民小组五联小学内。现存土堆约呈圆形。南北长39.2米、东西宽27米、高出地表10米,面积约1100平方米。1982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墓葬顶部开挖长2米、宽1米、深1米的探沟时发现大量陶罐碎片。碎片为夹砂灰陶,火候较低,陶片上有简单的刻画纹饰。在墓群底部外侧边缘采集到陶鼎足部、陶罐口沿等碎片。1987年9月,当地村民在墓地顶部修建水池时,在东侧距地表深1.2米处挖掘出部分青铜器,后经云南省博物馆鉴定,初步判断为类似于八塔台性质的墓群。三宝五联墓群是曲靖市麒麟区盆地内发现的春秋至两汉时期的重要墓地,对研究曲靖以及周边地区青铜时代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此墓群周边不足1000米范围内现保存有银子山遗址、三……[详细]
澡塘坡战斗遗址
  澡塘坡战斗遗址位于曲靖市麒麟区三宝街道五联社区周家厂村西南800米老虎山上。遗址由战壕、纪念碑、烈士墓组成,分布面积约3000平方米。战壕,位于老虎山东南临近温泉公路一侧。纪念碑,坐南向北,为砖混实心长方形塔座纪念碑,碑座为3级,塔身成梯形,总高12米,塔尖置1枚红色五角星。烈士墓,位于纪念碑南部,共22冢。1949年9月11日,为了消灭长期盘踞在曲靖与陆良之间的国民党地方反动武装及其恶霸海中鳌,阻击在沾益玉林山的国民党滇军石补天率领的26军193师的增援。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一支队16团在澡塘坡同石补天顽敌激战近7小时。纵队一支队16团胜利完成阻击任务。澡塘坡战斗,我军壮烈牺牲20多名解放军战士。为了纪念澡塘坡战斗中牺牲的烈士,弘扬爱国主义精神。1985年8月原县级曲靖市民政局资助,……[详细]
爨宝子碑
  全称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之墓碑。位于曲靖市麒麟区建设路曲靖市第一中学内。碑为青砂石质,半圆--方形。通高1.83米、宽0.68米、厚0.21米。碑额为半圆形,保存较好,题衔“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之墓”,共5行,每行3字,正书,左行直书。碑身正文凡13行,每行7~30字不等,计336字。下列职官题名13行,每行4字,计52字。全碑共计403字,除题名末行最后1字缺损外,其余都清晰可辨。近人孙太初说,碑文在清咸丰二年(1852)以后被人剜补过,一些笔画已失原样。原右下方刻有清咸丰二年南宁知州邓尔恒题跋,记述碑的出土和移置情况。碑署“太亨四年岁在乙巳四月上恂立”,可知碑立于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太亨”是东晋安帝司马德宗壬寅年(402)改的年号,即“大亨”,次年改元兴二年,至“乙巳……[详细]
越州古城遗址
  越州古城遗址位于曲靖市麒麟区西南约25千米处越州镇镇政府所在地。城址呈长方形,东西长约978米、南北宽约550米,总面积约0.54平方千米。历史上的越州城选址和布局较为讲究。城址西邻南盘江,北门河从古城北部转西向流汇入南盘江,成为一道天然屏障,凸显出古城居高临下易守难攻之势,成为扼守在丘陵与坝子之间的一座军事重镇。城内布局以十字街为中心,建有钟鼓楼,直通四门,南北相望,东西相同。北门为永安门,南门为阜财门,东门为镇夷门,西门为积金门。据清同治《古越州志》载:“(越州)汉隶夜郎,蜀汉隶兴古郡,晋隶同乐县,梁隶西爨,隋隶恭州,唐置悦州,宋属南蛮蒙氏,元置普摩千户,明置越州卫,本朝康熙五年五月裁卫。”现存越州城址为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设立越州卫时所建,明嘉靖年间、清咸丰年间重修。古城现仅存西……[详细]
曲靖城址
  曲靖城址位于曲靖市麒麟区寥廓街道天池社区。据清咸丰二年(1852)《南宁县志》记载:“府城明洪武二十年筑砖城。周六里三分,高三丈,厚如之。雉堞高一丈,垛口一千六百三十余。设四门,东曰乐耕,南曰来薰,西曰胜峰,北曰迎恩。”明、清时期的曲靖府城呈不规则长方形,城墙东、西、北较规则,南部弯曲。城内道路网为“丁”字形,全城共有巷道44条,是曲靖城独特的布局。现存曲靖城墙残段始建年代为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曲靖自古以来就是滇东门户。自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设益州郡置味县始,迄今已有2100多年,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随着政权的更迭,城池累有变迁。现仅存的麒麟南路西侧明城墙,成为曲靖城数百年沧桑巨变的重要历史见证,是研究曲靖市城市建设史的珍贵实物资料。曲靖历史上的县一级城址大多已无迹可寻,曲靖……[详细]
潇湘平坡墓群
  潇湘平坡墓群位于曲靖市麒麟区潇湘街道平坡社区平坡村民小组西南村子边缘。墓地地处潇湘河上游,地形以山地为主。1978年在墓地发现青铜器。1982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残存的土堆上发现大量残破陶片、五铢钱等。2001年11~12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曲靖市麒麟区文物管理所联合对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110平方米。发掘清理竖穴土坑墓204座(其中6座为近代墓、198座为青铜时代墓)、灰坑6个、火葬墓5座。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从土墩上部至底部皆有分布,且分布密集。大部分墓葬相互间均有叠压或打破关系,墓口多已被扰动,底部墓葬打破生土,未见封土堆墓葬。198座青铜时代墓葬中,具有腰坑的墓葬2座,异穴合葬墓4座,未成年人墓葬3座。墓葬均为小型墓葬。墓口一般长1.9~2.85米、宽0.5~1……[详细]
三宝城址
  位于曲靖市麒麟区三宝街道三宝居委会。城址分内城和外城。内城略呈圆形,位置高于外城,当地人俗称仓台;外城现存夯土墙长约900余米、高1.5米。内、外城均设宽约10米的护城壕沟。文物工作者在内城中发现有绳纹瓦片和宋代火葬墓葬具——火葬罐。在古城的周围还有与之同一时代的绳纹瓦片,在东部约770米处的银子山遗址,也同样发现绳纹瓦片和火葬罐。据清咸丰《南宁县志》记载:(南)城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大批南征军留住屯田后又重新修筑,城池规模宏大,总占地约2平方千米,因此城在明代地处曲靖府城驻地南端,故又称“南城”。经初步判断,城址可能始建于汉代,堆积文化层发现的绳纹瓦片为东汉中晚期的遗物。2013年5月,曲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
  又称石城会盟碑。位于曲靖市麒麟区建设路曲靖市第一中学内。碑为砂石质。高1.25米、宽0.58米、厚0.16米,无碑脚。碑文在同一碑身阳面分刻为上下两截。上截碑文右行直书,凡11行,每行8~14字不等;下截职官题名,左行直书,凡8行,每行5~16字不等,全文共计212字,仅损半字,其余稍有剥蚀,但均可辨识。碑立于大理国明政三年(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碑额刻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邑人喻怀信题记,叙述此碑出土情况及移置经过。碑文内容大意是说以段氏皇叔布燮(相当于宰相的官职)段子为首领的军队,在平定了东方几个不服从的部落反叛之后,集合了三十七部,在石城会盟立誓,并颁赐职赏。像这样性质的铭刻,国内现存的已经很少,除此碑外,只有西藏的唐蕃会盟碑和湖南的溪州铜柱。关于大理国和三十七部的史事,文献……[详细]
横大路古墓群
  横大路墓群位于曲靖市麒麟区越州镇横大路社区德庆堡村民小组西南约50米处。墓地地处曲靖盆地西南边缘台地,地势西高东低。墓地呈椭圆形。东西长约90米、南北宽约40米、高约8.1米,面积约3600平方米。横大路墓地分期以陶器为主,依据器物形态和组合关系变化,分为四期。年代为春秋~汉代。横大路墓地是曲靖盆地一处重要的青铜时代墓葬遗存,墓地与八塔台墓地属同一文化范畴,证明是春秋、战国时期在曲靖盆地生活的早期人类所留下的遗存,墓地出土陶器丰富,器型完整,较为典型,充分体现出独特的文化特点,为八塔台考古学文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2012年1月,云南省人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黄泥堡墓群
  黄泥堡墓群位于曲靖市麒麟区越州镇黄泥堡社区东北300米,地处黄(泥堡)罗(平)公路北侧。墓地呈椭圆形。南北长50米、东西宽27米、高5米,面积1350平方米。墓群为1982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根据地层剖面观察分析,初步判断为与横大路墓群相同的一处青铜时代的墓地,特点是数百座墓埋在同一个地点,自下而上依次为春秋、战国、西汉、东汉。层层叠压,相互打破,高出地表数米乃至10余米,形成一个巨大的土墩。这一墓葬习俗对研究青铜时代的曲靖文化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墓地现保存基本完好。2013年5月,曲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庙山森林公园
  庙山森林公园位于城南2公里,总面积4001亩,植有藏柏、柳杉、云南松等多种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葱葱,俨然一道绿色屏障,很有开发价值。今年,我市二期供水工程建设的蓄水池也建在庙森林公园,为我市市区供水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庙山森林公园已规划为一类自然保护区和饮用水保护区,为游人提供了一个更好的节假日休闲好去处。……[详细]
曲靖红军烈士陵园
  大坡山红军烈士陵园位于城北11公里处的大坡山上,这里曾是红二、六军团过宣威时的战地指挥部。为纪念捐躯在这里的红军烈士,1977年动工在这里兴建陵园,1979年落成。陵园中,巍巍矗立着红军战斗纪念塔,塔身正面刻有毛泽东书体“英勇奋斗的红军万岁”九个大字;塔身北后刻有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塔前山腰上,建有红军烈士墓,墓为圆座球冠,墓内安放着314名红军烈士遗骨;墓前7米高的墓碑上,刻有“红军烈士之墓”六个魏碑体大字。陵园内还没有陈列室,内有红军长征过宣威遗留的实物数十件。整个陵园建于高坡之顶,周围松柏成荫,更显出陵园的肃穆与庄严。……[详细]
澡堂坡战斗遗址
  澡堂坡战斗遗址位于麒麟区三宝街道,年代为1949年,2020年7月,被曲靖市人民政府公布公布为曲靖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关下村红军战斗遗址
  关下村红军战斗遗址、纪念塔位于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城街道西山社区关下居民小组东部,紧邻320国道。分布面积约6000平方米。1935年4月26日,中国工农红军一、三军团先头部队为掩护中央军委纵队和主力部队通过沾益、曲靖,分别包围了沾益县城和曲靖县城。4月27日,红军主力进入曲靖一带,由于国民党守军已被中国工农红军一、三军团围困,当日下午,中国工农红军中央军委纵队先遣分队侦察通讯队在设营队负责人刘金定、作战科参谋吕黎平、侦察队队长张明远的带领下作为前锋沿滇黔公路前进,在距离曲靖城西约10千米的西山乡关下村时与一辆由昆明向曲靖急驰而来的国民党军车遭遇。侦察通讯队就此隐蔽于公路北侧的水沟里,待敌军军车驶近后,迅速冲出,并向汽车射击、喊话,将汽车包围起来。红军当即俘虏了敌军官和驾驶员各一人,并在卡车……[详细]
察院禁约碑
  察院禁约碑位于曲靖市麒麟区文化和旅游局院内。1982年文物普查时在曲靖老城东门街城墙上发现。碑为砂石质,长方形。高1.30米、宽0.61米、厚0.11米,残损。碑首横书左行“察院禁约”4字,楷体,双勾阳刻。碑身碑文为楷体、阴刻,直书左行,凡16行,每行6~31字不等,共计338字。内容主要为禁止各级官吏横征暴敛、--枉法的行为约束。碑立于明崇祯二年(1629),为曲靖府奉云南按察使司命令而立。由碑文记载可知,明代各行省的按察使司,不仅管理地方司法刑狱,而且对地方官吏还设有监察、弹劾的作用,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地方吏治的腐败情况。为肃清吏治,云南行省按察使司要求曲靖府革除官僚弊政。因此,勒石立碑于官衙门口,以警示、提醒百官。察院禁约碑对研究明代云南吏治情况有重要历史价值。1985年5月,原……[详细]
三宝银子山城址
  地点:麒麟区三宝街道保护单位级别: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城墙四周边缘围墙、界桩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以城墙、界桩向四周扩出100米为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