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昆明市 > 西山区旅游

西山区文物古迹介绍

海口石城摩崖石刻
  海口石城摩崖石刻位于西山区海口街道里仁村,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游海口石城,称:“阎辟曲折,层沓玲激,幻化莫测,钟秀独异。”清康熙时著名书法家许弘勋题刻“湖天锁钥”、“云庄”和“五律诗二首”等三方,皆为草书。2020年2月17日,被公布为昆明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2、华亭寺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亭寺
  导游: 华亭寺始建于元朝,是昆明著名的佛教寺院;介绍: 华亭寺的山门是一座高大雄峻的三层中式殿阁,与苍劲的古树比肩。大门两侧悬有的一副对联,道出了许多游客的豪情逸兴;交通: 前往西山公园华亭寺,可在市内乘公交车6路可到达;云南昆明……[详细]
里仁清真寺
  里仁清真寺位于西山区海口街道,清代建筑,寺院坐西向东,合院式布局。建筑风格为传统殿堂建筑,皆为中式木结构建筑,其中叫拜楼面阔三楹,重檐六角攒尖顶0-,造型独特。2020年2月17日,被公布为昆明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东寺街马骢旧居
  东寺街马骢旧居位于西山区东寺街,建于1920年,为爱国民主人士马伯安先生旧居,坐北朝南,布局采用典型云南民居传统手法,具有“走马转角楼”和“四合五天井”特点。2020年2月17日,被公布为昆明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昆明盘龙阁
  盘龙阁位于西山区金碧街道办事处巡津社区盘龙路8号中共昆明市委机关内。2011年1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昆明盘龙阁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建于1930年代,原系民国时期担任过云南省财政厅长、民政厅长等职务的李培天的私人园林式住宅静园中的主体建筑。今为原中共昆明市委3号楼,仍在使用中。盘龙阁坐西朝东,为砖木石结构两层建筑,面阔八间,进深三间;中间两间前后突出,单檐歇山顶,前带反东立面雨亭为单檐歇山顶。雨亭左右老角梁下悬垂花柱,外檐油漆彩绘。两翼建筑对称,悬山顶。墙体全采用方形石块砌筑。外墙门窗则采用西式手法,二楼窗框半圆拱券,以石线条延至一楼,构成宽大窗套。内部装修简洁精致。前设七级台基,围以石栏。盘龙阁为昆明市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幢采用中西式建筑手法设计建造的近现代优秀建筑。该建筑的建筑样……[详细]
昆明西园
  西园位于西山区碧鸡街道办事处龙门社区苏家村西园隧道旁。2011年1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昆明西园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李氏宅院
  李氏宅院位于西山区福海街道办事处王家村35号,年代为1932年。李氏宅院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丰裕寺大殿
  丰裕寺大殿位于西山区海口街道海丰社区马房村内,年代为清。丰裕寺大殿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黄氏宅院
  黄氏宅院位于西山区,年代为民国。黄氏宅院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赵炳润烈士墓
  赵炳润烈士墓位于昆明市西山区碧鸡街道办事处高峣社区居委会高峣村后山山麓。赵炳润,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00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赤卫军,1931年编入红四军,参加鄂豫皖苏区各次反“围剿”战争。1932年秋,随红四方面军主力转移,西进川陕。在创建和保卫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作出了贡献。在红军中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等职。经过长征到达陕北后,编入八路军一二九师,奔赴抗日前线。1945年8月,任八路军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供给部长。1947年,随军南征,挺进中原。1948年5月,四纵队编入中原野战军,参加淮海战役。1949年2月,中原野战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任第四兵团后勤部部长,参加了渡江战役和解放中南、西南地区……[详细]
张天虚墓
  张天虚墓位于昆明市西山区碧鸡街道办事处碧鸡社区居委会高峣村后山山腰处。张天虚,原名张鹤,字友松,又叫剑平,1911年12月8日出生在云南呈贡县龙街。自幼聪颖,喜爱文学,14岁进入东陆大学(今云南大学)预科学习。在这里,他开始了最早的文学创作,1929年参加“济难会”,积极参加救灾活动和演出,在这些活动中,他认识了聂耳,并和聂耳结为终生不渝的好朋友。1930年,昆明政治形势恶化,云南当局加紧对共产党人和革命青年的镇压,张天虚被迫离滇出走到了上海,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创作,参加政治斗争。1933年初,张天虚回到上海,全身心地投入到长篇小说《铁轮》的创作中,由于他表现出色,1933年他在上海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日本东京,张天虚参与了郭沫若创办的大型文艺刊物《东流》的、撰稿工……[详细]
五家堆鲁氏别墅
  五家堆鲁氏别墅位于西山区五家堆,建于1927年,原系爱国抗日将领鲁道源的园林式别墅,又称“子泉别业馆”。主体建筑为欧式平房,平面布局为“L”型,为昆明地区近现代优秀建筑。2020年2月17日,被公布为昆明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昆明达天阁
  在罗汉山的悬崖绝壁之上,包括龙门石场、平台、石室、石雕等组成。由慈云洞拾级而上或乘游览索道方可到达.其地势十分险峻,垂直高度380米,凭栏远眺只见海阔天空,烟波浩渺,风帆点点,使人心旷神怕。特别是人们经历了登龙门之惊险,观赏石雕艺术之美妙,登高远眺俯瞰烟波浩渺的填池风光,吟诵孙髯翁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的联句,好似置身云雾之中,仙山楼阁,情景交融,飘飘欲仙,真有飘飘乎如遗世独方,羽化而登仙之感。……[详细]
34、戴雄墓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戴雄墓
  戴雄墓位于昆明市西山区团结乡明东山,年代为清代。2023年12月,戴雄墓被公布为昆明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一得测候所
  一得测候所即现今的云南气象博物馆,位于昆明市西山森林公园太华山美人峰顶,昆明太华山气象台内。主体建筑为一幢坐北朝南的西式楼房,三层九间,砖木结构,建筑面积286平方米,配有水银气压表、日照计、风向标、测雨表等数十种主要仪器。一得测候所是云南著名的气象天文、地震事业的开拓者陈一德先生1927年7月自费在昆明钱局街53号创立的云南第一个私立测候所,也是全国第二个私人测候所。1938年测候所迁至西山太华山,在此其间“一得测候所”积累了大量的气象、天文资料,并在全国首创“步天规”,绘制出了云南第一张“昆明恒星图”。1950年2月20日,云南和平解放,陈一德把全部气象资料和测候所交给人民政府。随后测候所更名为昆明太华山气象台,装配了天文观测器、地震器等先进的设备。为我省的气象、天文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详细]
昆明国际无线电支台旧址之红庙收信台
  红庙收信台遗址位于前卫街道红庙社区红庙寺村。全面抗战爆发后,1937年8月,按照“交通部训令电工字2606号文”,云南电政管理局建设昆明无线天线收发话台,第二年投入使用,与成都台共同承担当时国际无线电通讯业务。其中,发信台在黑林铺团山,收信台在红庙现址。现存平房8间,占地约1.5亩,2011年1月,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完好。……[详细]
37、杨杰墓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杰墓
  杨杰墓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具体在高蛲至华亭寺之间的公路上端约300米处。杨杰是云南大理人,国军上将,曾在1949年被蒋指使的军统暗杀于香港。杨杰将军没有亲生子女,唯一的嗣子杨兆虎是杨杰之兄杨懋的次子。在1950年,杨杰嗣子杨兆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专程赴香港料理归葬杨杰将军遗骸,把将军的骨灰运回了云南昆明,并在此修建了杨杰墓。墓地坐西朝东,靠山面水,呈扇形,占地90平方米,主体以青石筑台,共3级,最上平台叠石为墓。杨杰墓不仅是杨杰将军的安息之地,也是后人缅怀他的一种方式。墓地周围环境优美,背靠西山,面向滇池,景色宜人。每年都有许多人前来参观,缅怀这位为国捐躯的将军。……[详细]
五家堆马家别墅
  五家堆马家别墅位于西山区五家堆,建于民国时期,为个旧锡矿商人马玉梅的园林式别墅。抗战期间周培源、任之恭曾在此租住。现存一幢别墅,砖木结构,中西合璧式样。2020年2月17日,被公布为昆明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慈群医院旧址
  慈群医院旧址位于西山区碧鸡街道办事处高峣村原碧鸡税务所内,年代为民国。慈群医院旧址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巡津新村裴氏楼
  巡津新村裴氏楼位于昆明市金碧街道办事处巡津新村5号,该建筑建于1940年代,欧式建筑,原系民国时期曾任军事参议院总务厅厅长,昆明市市长、国民党云南省党部书记长裴存藩住宅。1950年后,为中共昆明市委管理使用。该建筑平面布局呈十字交叉,占地约257平米,建筑面积约550平米。砖木结构,二层带阁楼。一侧带马蹄型的客厅。屋顶坡度为正三角型,错落有致,平瓦铺就。阁楼窗突出于屋面。山墙设阳台、烟囱。长方形楸木窗框。马蹄型的客厅上为露台。建筑的墙体由青砖砌成,外敷沙灰,再涂以黄色涂料,逾一米半墙基均为硬石砌成,石头经半打磨堆砌。内部客厅宽大,装饰图案典雅的、弯曲的楼梯,壁炉精致。该建筑为抗日战争时期迁昆的著名建筑商上海陆根记营造厂营造,质量良好,经70多年整体结构及装饰部分基本完好,至今仍在使用。它采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