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旅游

云南省文物古迹介绍

华坪县丁王民族小学四合院
  华坪县民族小学四合院,别称华坪县丁王民族小学四合院,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通达乡丁王村民族小学院内,为原丁王省立民族小学教学楼,是华坪县保留得比较完整的四合院传统建筑,华坪现代重要文化教育设施和建筑物。 [1-2]四合院坐北向南,始建于1951年,按照中国传统四合院格局设计,整体为古典式泥砖木结构穿斗式,外部窗户有苏联建筑风格,是典型建国初期中苏建筑风格相结合的代表建筑。 此校原名丁王省立民族小学,始建于1951年,1953年8月竣工,是当时云南省四所省立民族小学之一,也是滇西北唯一一所省立民族小学。1985年更名为华坪民族小学,是华坪山区一所规模较大的全日制寄宿学校,为华坪培养了大批知识分子和民族干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是华坪平定叛乱的指挥部,重要的军事要地。 丁王民族小学四合院由附近……[详细]
三宝五联天主堂(含红军宣传标语)
  俗称三百户营天主堂。位于曲靖市麒麟区三宝街道五联社区三百户营居民小组五联小学内。教堂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42平方米。教堂为法式建筑,共两层,屋檐下置回廊。4开间,通面阔18.66米、进深7.61米。钟楼为哥特式风格。教堂为法国巴黎外方传教士让·玛丽·约瑟夫·毕尔贝(中文名“宋清光”)于清光绪六年(1880)建造。初期设立男经堂、女经堂、男子小学、女子小学。之后,法籍传教士马蒂亚斯·奥斯特(中文名“高荣升”)来到曲靖三百户营传教。1935年,德方弗朗索瓦·阿道夫·德日乃到曲靖三百户营驻堂传教,于此开办诊所。1936年,约瑟夫·玛利到曲靖三百户营天主堂任神父。1936年4月26日上午,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长征途经三百户营休整时,用扫帚蘸上红土颜料调成的水汁,在教堂山墙上写下2条标语:西侧山墙上……[详细]
163、福国寺
福国寺
  福国寺福国寺位于石门雄关之前;素有“漾濞第一避暑胜地”之称。据《徐霞客游记》载,当年石门旁的寺宇名叫药师寺,寺僧法名性严。而药师寺则是石门山上王峰寺的下院,为明万历初名僧石光所建。由此可知玉峰寺及药师寺的创建时间在1573年以后。而当徐霞客于1639年游石门关时,玉峰寺已成废址,推余颓垣遗址徒令游人生怅。民间传闻,昔有徐佛自内地赴永昌为官,在任12年后,已是明亡清兴。徐公-之痛不绝,于是弃官而行,率子东下,沿途遍访名山胜境。来到石门关前,见山奇水秀而寺败僧空,不觉触动玄机,顿生出尘之念。遂倾多年宦囊,整修扩建寺宇,并谐复国之音名为之福国寺以寓心志。父子二人苦心经营15年之后,石门禅院香火日盛。曾有不少到天竺朝拜的内地行僧,来到此后再不思游,驻足潜修,直到圆寂。当地长者回忆,民国时,福国寺还保……[详细]
富乐玉皇阁
  位于罗平县富乐镇第一中学东南侧龙脉山麓。建筑坐西南向东北,依山势沿中轴线排列,为三进院布局,由凉亭、山门、前院西岳庙、中院真武殿、后院斗阁等组成建筑群,占地面积3697.36平方米。山门,高4.4米、宽2.8米,后设13级台阶通往前院西岳庙。每级台阶长3.15米、宽0.32米、高0.2米。前院西岳庙,单檐歇山顶砖木结构。5开间,通面阔19.3米、进深8.45米。明间为8扇几何形纹饰格子门,门楣上方匾额题“西岳庙”3字;前设8级台阶。殿内正方塑灵光、吕主、韦陀神像,左侧塑牛王等神像,右侧塑马祖神像。中院真武殿,单檐歇山顶穿斗式砖木结构。5开间,通面阔22.2米、进深8.1米。明间为6扇雕花格子门,门楣上方置2匾,匾上分别书“孝阐天经”、“德配乾坤”;左右次间为彩绘圆月形门,内塑祖师、观音、太乙……[详细]
侏罗纪海岱恐龙化石点
  分布于宣威市海岱镇泽嘎村北约1000米的坡地上。海岱恐龙化石最早在20世纪60年代修筑乡村简易公路时发现,后至70年代修建羊场至田坝铁路支线时再次发现。20世纪80年代,在泽嘎村一带又多次发现恐龙化石露出,因而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1986年3月,羊场煤矿汽车驾驶员在石口子村拉沙,于村东约50米的路边发现股骨化石1节,被取走送有关单位。同年12月,曲靖地区科协和地理学会等单位组织人员到现场考察,在石口子村东约150米处公路边的台地上采集到一批骨骼化石。1987年6月,泽嘎村的中学生孔焱在一次大雨后于石口子村东约300米的小河岸边发现被雨水冲刷出的脊椎动物化石1段。化石较为完整,共有9节,每节长18厘米、直径20厘米,全长1.7米,以26°的倾斜度横陈于河岸的斜坡上。孔焱同学把情况分别向宣威县科……[详细]
那柯里茶马古道
  那柯里茶马古道遗址,用人工打制条石和砾石铺就而成,路面宽1.5-2米,石阶盘旋而上,全长30公里,是古代直至解放初期滇南地区北上南下的古茶马驿道,属关哨汛塘之要地。普洱那柯里茶马古道小镇被命名为“云南特色小镇”并授牌以来,那柯里就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开启整体提升改造的“疯狂模式”,按照“产业聚集、文化多元、乡愁浓郁、生态优美、特色彰显”宜居宜业宜游的建设目标,一路高歌向前冲。整个改造提升工程,既注重对传统村落风貌的保护,又注重结合当地特色文化创新开发,努力走出一条特色鲜明、宜居宜业、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建设道路。在众多提升改造项目中,那柯里德商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最受人关注。该项目充分利用同心镇锥粟河河谷一带的天然优势,依山建园,傍水造景,打造休闲娱乐康养之地。整个度假区包含了酒店、水乐园、儿童乐……[详细]
禅宗古刹普照寺
  长松山位于晋宁县城西面,南连白虎山,北临青龙山,东与文蜂塔遥相对峙,群木苍翠,浓荫蔽日,森林茂密,景色宜人。灵光湖水,清澈如镜,碧波荡漾,素有长松胜境之称。元代郡牧高阿泥在此建避暑山庄,明代状元杨升庵曾到此,寓居普照,题诵碑版。诗云“木客园林传地籁,金仙楼殿接兜罗。人间尘土山中少。天际风烟海上多。西崦亭亭悬落日,东流渺渺送微渡。他乡良会真难得,不惜樽前听醉歌。”元代盘龙祖师崇照来此修持,拜普照寺长老云峰和尚为师,学佛三年后到盘龙寺落锡。元大德十一年(1307),大休禅师募化到此,称赞此山为风水宝地。次年秋,邑人杨琏发起,知州高寿领头,在此初建庙宇,取名为普照寺。长松山有一泉,其味甘冽。泉水是从普照寺北山谷中涌出,故有“普照灵泉”之称,是昆阳八景之一。古刹普照寺,掩映于松柏交森,四时葱郁的古树……[详细]
大理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在崇圣寺内,崇圣寺佛像以《宋时大理国画工张胜温画倦梵像》等为蓝本按大理多元文化、佛教禅宗密宗兼容的特色布局雕塑五百九十八尊件佛像法器,均用青铜烧铸而成,除禅宗元祖和九位出国为僧的皇帝系凡人不贴金外,其馀五百七十四尊都贴金彩绘,建筑群落采用细白麻石和青草石进行墙地面铺贴和台阶踏步的支砌,柱础佛台均用大理石汉白玉,整个群落石料整齐划一恢弘大气,体现大理石文化特色。大雄宝殿,高大敞亮,金碧辉煌,为仿北京故宫太和殿,清代重檐九开间,有三层台基,殿面阔51.7米,高26米,为全国佛教寺院中体量较大的殿。《张胜温画卷》被别出心裁地雕刻成高1.8米,长117米的木雕长卷,安装于大雄宝殿内墙四壁的高2.03米,长119米的巨型佛龛内,成为国内外少有的木雕长卷。而将“佛本身故事”(如来佛祖从诞生、出家……[详细]
孟连金塔
  孟连金塔孟连金塔坐落于旖旎迷人的南垒河畔,由8个小塔环抱一个主塔构成,主塔高31.68米,每座塔均挂有风铃,每当风吹过,风铃便发出轻脆的叮当声,让人感受到别样的的佛国意韵,同时傣家人认为是来自天上的梵音。金塔与孟连宣抚司署门堂遥遥相对,是孟连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的象征。据传,孟连金塔的来历与孟连宣抚司署密切相关。孟连宣抚司署,傣语称“贺罕”,为金殿。很久以前,人们就觉得应该有一座与金殿交辉的塔,后来便在此造了此塔。金塔建成后,与“金殿”珠联璧合,相映成辉。金塔因建成时间较晚(建成于1997年4月),所以在一些细体建筑中又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其表现如下:一、塔四周的龙均为汉族形制。二、塔四周伴着龙,并且在龙旁边均有一只仙鹤。仙鹤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在中国道教仙人中骑鹤的不少,但仙鹤在孟连金塔0现就匪……[详细]
旧州三塔
  旧州三塔旧州一塔、制风塔、象鼻塔通称为旧州三塔。尽管它们建造年代和建造风格不同,但三座塔于1988年同时被大理州人民政府公布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旧州一塔位于旧州村北一公里处。塔为密檐式十一级方形砖塔,铜质宝顶,石质基座(边长各5.5米,高2。2米)塔身最下层长宽各2.5米,全塔约高15.4米,每层出檐,结构以及窗洞、龛塔与大理弘圣寺塔相似,根据塔的建筑结构、塔砖大小、砖上的纹饰铭文:又根据古晟撰写的《一塔寺募捐启》记载:“云南大理古称佛国,境内有佛都(崇圣寺),神都(圣源寺)。仙都(金圭寺)云号,当时合今大理,邓川治之,故大理佛教之兴隆、即邓川佛教之兴隆也,在建立大理三塔的同时,又在邓川建一大塔、为天平塔。”所以旧州一塔应为大理国时所建、一千多年过去了,但此塔仍巍然耸立。制风塔,位于右所乡元……[详细]
马过河米轨铁路桥
  马过河米轨铁路桥位于曲靖市马龙区马过河镇马过河村民委员会河边村北50米处。桥东西横跨马过河,占地面积220平方米。图片米轨铁路桥,青石质石拱桥,共3孔。桥面全长66.4米、宽3.3米。两侧护栏高0.4米、宽0.5米。孔高11.2米,中孔跨径22.8米,两侧孔跨径均为11.6米,中间桥墩呈圆柱形,下大上小。桥面中央直行铺设轨距1000毫米的双线铁轨,桥梁载重为中华16级。米轨铁路桥始建于1941年,是叙(府)昆(明)铁路上的重要津梁。叙昆铁路自叙府(宜宾)南杆坝经盐津、昭通、威宁、宣威、曲靖至昆明北站,全长865千米。中华人民共和国27年(1938)10月开始勘测、筹建和施工招标,同年12月正式开工,至中华人民共和国33年(1944)6月1日铺轨到沾益,沾益至昆明北站路段173.4千米。中华人民共和国32年(1……[详细]
播乐起义纪念址
  播乐起义纪念址位于曲靖市沾益区播乐乡政府驻地东200米播乐中学内。纪念址由纪念塔、纪念馆、烈士墓3部分组成,分布面积33330平方米。纪念塔,钢筋混凝土方形结构。塔通高10米、宽3.4米。塔顶呈火炬状,塔身正面书“九五起义纪念址”7个镏金大字,直行行书;塔身阴面书播乐中学地下党活动历史及“九五”起义经过,横行楷书。纪念馆,1998年为纪念九五起义五十周年迁建2层纪念馆,一楼为聚贤厅,二楼为陈列室,100余件革命文物保存完好,存放于陈列室内。烈士墓,3冢。分别为王荣烈士、温培群墓、温智国烈士衣冠冢。播乐中学前身为沾益县第四区区立播乐两级小学,是当地爱国人士温培群1931年倡导创建。1937年中共云南省工委派共产党员樊子诚到校任校务主任,秘密发展党组织,建立党支部,在学生中灌输革命思想,学习和传……[详细]
容家祠堂
  容家祠堂位于会泽县古城街道堂琅社区灵璧路会泽县第一中学校内文庙西侧。祠堂坐南向北,随南高北低地势沿中轴线依次建有门楼、过厅、正厅、两厢、厨房、粮仓、小花园,组成典型的二进四合院,分布面积1756平方米,建筑面积740平方米。门楼,重檐硬山顶抬梁式砖木结构。3开间,通面阔13.2米。明间通面阔4.6米、进深5米,2次间通面阔各4.2米、进深6米。由明间向东西次间逐渐向外呈弧形延展。东西次间外墙前各建敞口外“八”字墙。各高、宽均为7.6米。门楼底层明间设大门、通道。前有石质台阶7级。一进院过厅,建于高0.8米的石基上,单檐硬山顶抬梁式砖石木结构。3开间,通面阔14.3米、进深4.4米。前檐出廊,檐高5米、脊高6.6米,雀替透雕。过厅明间设2扇木门,木门两侧各置2扇格子门;2次间各置6扇直棂窗。窗……[详细]
宣威文庙大成殿
  宣威文庙大成殿位于宣威市第一中学校园内。大成殿坐西向东,占地面积530平方米。大成殿建在高1.3米的长方形台基之上,单檐歇山顶抬梁式砖木结构。7开间,通面阔25.35米、进深15.1米。殿身5开间,通面阔21.05米、进深10.8米。明间通面阔5.15米、进深10.8米。次间通面阔4.95米、进深10.8米。稍间通面阔3米、进深15.1米。殿身四周为宽2.15米的回廊。鼓形柱础,石砌台基,台基边沿安装石质护栏杆。台基正面设有与殿身通面阔等长的垂带踏跺,垂带踏跺中间为石雕御路。台基背面明间后亦设有垂带踏跺,宽度略小于明间通面阔。山墙、后檐墙为砖墙,墙上共开设13道木格窗。前檐装26扇木格子门,檐下和转角处用密集的斗拱挑檐。柱头、梁枋、斗拱施彩画,室内天花吊顶。屋脊均饰脊兽,正脊正中饰云罐宝顶,……[详细]
法窝岩洞遗址
  法窝岩洞遗址位于宣威市宝山镇摩嘎村委会发窝村西南约1.5千米的格香河(北盘江上游)北岸萨姑梁子中段山腰偏上的岩壁上,地理坐标为北纬26°1453.8、东经104°2932.5,海拔1654米。洞口呈半圆形,朝向为南偏东42°,最宽处29.2米、最高约30米。洞内高大宽敞,最宽处达50余米,光线可及深度170余米,光线极佳。由洞口至洞内43米左右呈斜坡,至洞内岩壁后,洞转由西北方向向内继续延伸,洞也逐渐变小,光线变暗至黑暗。洞口前为高10~13米的笔直陡坎,坎下是坡度近70°、长约200米的陡坡,坡脚是由宝山至田坝的乡村公路,公路南侧是笔直的岩壁直达格香河底,岩壁高约200余米,格香河边海拔为1210米。洞口东西两侧均为直立的较为平整的岩壁,而洞口前沿的岩壁则凸凹不平,不似两侧的原生岩壁平整。……[详细]
通海圆明寺
  圆明寺(WonmyongTemple)位于通海县城以西14公里的善应山麓,始建于元代,清光绪年间重修,内设大雄宝殿、玉皇阁、天王殿等建筑。1964年该寺被定为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1988年11月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圆明寺建于元至正年间,清咸丰年间毁于兵患,光绪年间重建。位于距通海县城14km的河西镇,东接九龙池公园,西北与新蒙蒙古族镇相邻。周围环境优越,绿树掩映,小桥流水,是宗教文化旅游的极佳场所。已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0年代以来,政府对大雄殿、玉皇阁、瑞莲池进行了维修。附近乡神投资30余万元对大雄宝殿的十八罗汉、匾联、释加牟尼和观音座进行维修,用金镀之,甚是富丽堂皇。庙在原址上修建,东侧有条水泥马路,大门朝东开着,寺院南、北、西侧都是居民院落,被居民包围着。寺院占地很小,面积不足……[详细]
倘可巡检衙署
  位于宣威市倘塘镇人民政府办公楼西北侧15米处。建筑坐东北向西南,由前后2个四合院组成,占地面积860平方米。建筑均为一楼一底,小青瓦屋面。前院,由过厅、南北厢房组成。过厅,单檐悬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5开间,通面阔18.45米、进深6.3米。南北厢房,低于正房约3米,结构布局相同,单檐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3开间,通面阔10.9米、进深5.6米。过厅明间作为前后院通道,与前院宽约3米的11级台阶连通,形成前堂后寝的格局。后院,建于高约3米的台基上,由正房、南北厢房与前院过厅围合形成四合院。后院正房、南北厢房,均为单檐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正房4开间,通面阔15.8米、进深7.1米。南北厢房结构布局相同,3开间,通面阔11米、进深4.05米。倘可巡检衙署为清代中晚期所建。据《宣威县志稿》记载,倘……[详细]
块泽河大桥
  块泽河大桥位于富源县富村镇新厂村委会下铺村西北约800米处。桥由旧桥、新桥2座组成,垂直东西横跨于罗平、富源两县交界的块泽河上。 旧桥,距离河面高约30余米,石灰岩拱券纵联砌筑,2孔。全长30米、宽6米。桥孔径大小不一,西侧孔径跨度12米,东侧孔径跨度5米。两端桥墩直接利用河两岸石灰岩崖壁岩石为基石,中间桥墩立于河中凸出水面的石灰岩巨石上。桥面略凸,两侧设高0.6米、厚0.4米的条石护栏。桥东北侧石灰岩崖壁上阳刻横书“天虹接汉”4个楷体大字。桥两端原分别立有块泽厂募建石亭重修桥路施名刊记碑和悠久无疆碑各1通,现已毁无存。桥东端现仅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5年(1916)腾冲商人张鉴藻倡议捐资重修路桥时镌立的中流砥柱碑1通。碑为青石质,长方体。高1.28米、厚0.32米,四面刻重修大桥经过,捐款人姓名。 ……[详细]
南洋机工抗日纪念碑
  南洋机工抗日纪念碑位于太华寺以南约一公里的公路上方,1989年7月7日落成。碑高9米,大理石贴面,底座刻有“赤子功”四个字,碑顶有一个当年的南侨机工荣誉纪念章图案。巍巍丰碑矗立在苍松翠柏之中。在中国云南省昆明西山森林公园内,耸立着一座高大的汉白玉建造的“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广东义山墓地,也耸立着一座花岗岩砌成的“南洋华侨机工纪念碑”。云南省芒市城郊也耸立着一座“南洋华侨机工纪念碑”。这两座远隔千山万水,建立在不同国家的纪念碑,纪念的是同一件历史大事--66年前由马来西亚、新加坡的3200名华人子弟组成的“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奔赴中国抗日前线,到滇缅公路上开车修车,运送军用物资。这是海外赤子热血报国的见证,是两个国家一个民族用鲜血和生命结成的链条,也是马星两地和中国……[详细]
180、洞潭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洞潭桥
  洞潭桥位于富源县大河镇白岩村委会新田冲村南1000米处的块泽河上。桥呈西北—东南向,依地势而建,巧妙运用河中石灰岩巨石作为桥墩中心基座。桥为石灰岩拱券纵联砌筑,2孔。桥面呈西北高、东南低斜坡状。全长43.9米、宽4米,桥面距河底高15.5米。桥面为青石板直联横砌,用材硕大。桥面中部微凸,两侧设高0.45米、图片厚0.3米的五面条石护栏。桥孔一大一小。大孔跨径12.5米,小孔跨径7.4米。桥拱中部置铁质避邪宝剑,两侧桥楣正中阳刻太极图。图片桥西南端立有洞潭桥碑记1通。青石质地,碑额呈半圆首形,碑身呈长方形。碑通高2米、宽0.96米、厚0.18米。碑上部从右至左横书阴刻“洞潭桥碑记”5字;碑文直书左行阴刻,题跋已无法辨识,落款为“清光绪八年(1882)岁次壬午二月上浣榖旦立”。碑文字迹模糊,内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