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重庆市旅游
重庆市文物古迹介绍
渝中区
綦江区
万州区
石柱县
北碚区
巫山县
江津区
南岸区
沙坪坝区
丰都县
涪陵区
潼南区
大足区
垫江县
城口县
合川区
巴南区
武隆区
开州区
长寿区
荣昌区
黔江区
铜梁区
酉阳县
巫溪县
梁平区
永川区
奉节县
渝北区
云阳县
秀山县
九龙坡区
南川区
璧山区
大渡口区
忠县
江北区
彭水县
重庆市文物古迹
重庆市红色旅游
重庆市名人故居
重庆市博物馆
重庆市十大祠堂
5A级景区
4A景区
重庆市十大景点
重庆市十大免费景点
全部
重庆市特产
重庆市美食
重庆市地名网
重庆市名人
[移动版]
381、
巫溪西门车站
巫溪西门车站位于巫溪县城厢镇人民社区,时代为1960—1969年。含人民旅社。2019年,巫溪西门车站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382、
重庆长江大桥春夏秋冬雕塑
重庆长江大桥春夏秋冬雕塑位于渝中区、南岸区石板坡长江大桥桥头两侧,时代为1984年。含春、夏、秋、冬雕塑。2019年,重庆长江大桥春夏秋冬雕塑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383、
中坝遗址
中坝遗址,位于重庆市于忠县境内,被誉为三峡库区最具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即使在全世界,也难找一个古遗址能连续不断地反映5000年古代文明的发展史,而中坝正是这样一个遗址,这里的文化堆积层厚达12.5米,历经了新石器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南朝、唐、宋、元、明、清,完整地展现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位列199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并被誉为三峡库区最具价值的古文化遗址。……
[详细]
384、
塔坪寺塔
塔坪寺塔位于北碚区静观镇塔坪村。包括石塔、铁塔及塔坪寺,时代为宋、清。寺建于宋,原名小昆仑古藏寺,明代万历年重建后更名塔坪寺,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重修。木结构四合院布局,存正殿、藏经楼、后殿、左右厢房。石塔建于宋绍兴十六年(1146),七级楼阁空心方塔。通高十四点四米,底边长六点二米。底层门上有浮雕造像五尊,以上各层均存造像、窗龛。塔内有石梯供人上下,并有浮雕造像七尊。铁塔铸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六角七级密檐式铁塔。高六点三八米,底层边长零点八七米。每层铸佛像若干尊。塔坪寺始建于宋代(1146),耗时二十二年,于一一六八年终告完成。塔坪寺原名小昆仑古藏寺,在明代万历年时重建后更名为塔坪寺,一九八六年被列入为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寺庙占地五千平方米,为整体四合院建筑,是集寺……
[详细]
385、
石坎崖墓群
石坎崖墓群位于重庆城南90公里处江津市凤场乡石坎村南。198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墓共5座,分布于南北长100米,高5~10米的砂岩壁上,坐东向西。从左至右依次编号为M1~M5。均为单室墓,孤形顶。M1、M2为单门楣,M4为三层门楣。墓群有线刻和浮雕图案。M1外壁右侧有一长0.2米的线刻鱼,M2外壁右侧有一高0.6米的人物。M3室内有石函一口,长1.6米,宽0.4米,高0.6米;室内左壁有两个浮雕人物,前者头戴官帽,着宽袖长袍,右手执杖,腰佩长剑,后者首戴梁冠,双手执印,均为向前行走的侧身像。M4左门枋上有浮雕人首蛇身女娲像,高0.6米,女娲双手托月。在M4与M5之间的外壁有线刻岩画两组。第一组在门楣上方,共刻5人,均为女性,高0.23米,头挽丫髻,着宽袖长裙,束腰,双手外伸提圆形物,似为舞蹈……
[详细]
386、
佑溪无铭阙
佑溪无铭阙位于忠县井镇佑溪村,时代为汉。无铭阙,俗称宝塔子,原是墓前阙,位于重庆市忠县城北8千米处的涂井乡佑溪村,2003年已搬迁到忠县白公祠内。无铭阙始建于东汉,已有1800余年历史,至今保存完好,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仅存的重檐式仿木结构石阙。阙身高5.44米,共有九层,四方阔8米,是一座由九墩不同形状的石料相互攀附、叠砌而成的奇特建筑物。基础粗壮而稳重,正面雕一只似龙非龙,似虎非虎的怪兽,其上有挂、方、栏额、斗拱匹配成阙身、阙檐、阙盖。第三层和第六层角上分别镂刻着男女裸体力士,形态勇猛健美,弯腰屈膝,全身用劲,好似整个碑阙由他们抬着。在力士上下左右雕满了各种飞禽走兽。阙盖以一个象征吉祥长寿的龟形怪物作为瓦楞。2000年,佑溪无铭阙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庆市文物保护……
[详细]
387、
双墙崖墓群
双墙崖墓群位于大足县邮亭镇双墙村,时代为东汉。双墙崖墓群为第一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388、
石油沟气田巴一号井旧址
石油沟气田巴一号井旧址位于巴南区安澜镇石油沟村,时代为1937年。2019年,石油沟气田巴一号井旧址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389、
七拱嘴崖墓群
七拱嘴崖墓群位于綦江县文龙乡亭和村,年代为东汉。崖墓周边包括墓内还雕刻有线描壁画。“岩画是先民刻在石壁上的史记”。七拱嘴崖墓群为重庆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390、
沙坝子墓
沙坝子墓年代为宋,位于荣昌县许溪乡沙坝子村。沙坝子墓为重庆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391、
高洞子墓群
高洞子墓群年代为南宋,位于永川市板桥镇高洞子村位于重庆市永川区板桥镇高洞子村高洞子社一山坡上,共分布有3座墓葬,均坐北朝南,为南宋晚期较为罕见的仿木结构单室崖墓,由东向西依次编号为M1-M3。M1形制较为特殊,墓室为八边形仿木结构,穹窿顶,高2.6米。柱头均有斗拱和龙头雕刻,共设有7龛,后龛右柱中部刻有大宋開禧春造記匠,左柱中部刻有南陽口天凤郎壽堂。龛下部刻有迦陵频伽、白虎、玄武、朱雀、青龙等高洞子墓群为重庆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392、
江津中学
重庆市江津中学校(JiangjinMiddleSchoolofChongqingCity)位于长江之滨,鼎山之麓,是重庆市首批重点中学。学校创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共招初中3届,高小5届,速成师范1班,课程融西学、重体艺;江津知县蔡承云率先捐廉银三百两,筹集白银二万余两兴学,同年8月,立案批准办中学堂,定名“官立江津中学堂”。宣统元年(1909年),学校有教师9人。宣统二年(1910年),四川省提学使司改校名为“江津县立中学堂”,颁校印一枚,4月22日启用,校庆日据此确定。民国时期民国14年秋(1925年),学校改行新学制,即“六三三”制。民国27年(1938年),学校师生为避空袭,举校迁江津油溪,1945年迁回。民国30年(1941年),学校开办高中,学制三年。民国31年(19……
[详细]
393、
云阳李家坝遗址
重庆三峡库区云阳李家坝遗址内涵丰富,时段长、规模大且保存完好。发掘清理的46座战国至西汉时期土坑墓是本次发掘的重要收获。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分布密集,排列大致有序。时代:战国发掘地点:重庆市云阳县高阳镇青树村发掘单位:四川大学三峡考古队葬式具一定特色,部分墓葬有殉人、殉头现象,为战国时期巴人实行人牲人殉制度提供了重要实证。墓葬随葬品丰富,出土了大批精美的战国时期巴蜀文化青铜兵器,其中龙蛇纹矛、通体饰云雷纹矛、通体线刻浮雕虎纹等,均为巴文化精品,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同时随葬器物文化面貌丰富多彩,显示出多种文化交流融合的独特文化特征和时代特征,为研究巴文化的发展、繁荣和融合消失提供了新的极具价值的资料。该遗址作为巴人分布在澎溪河流域的一个区域性中心,是继涪陵小田溪遗址之后,巴文化研究领域的又一重要……
[详细]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重庆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重庆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重庆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重庆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重庆市A级景区名录
·
重庆市国家级湿地公园
·
重庆市国家级森林公园
·
重庆市国家级水利风景点
·
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第三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