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古迹介绍

江西岸遗址
  江西岸遗址是位于广西扶绥县城左江北岸的一处史前遗址,该遗址位于扶绥县新宁镇一带左江拐弯处的北岸,在一个半岛上,与县城隔江相对。 2014年年4月以来,为配合广西郁江老口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对敢造遗址、江西岸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并取得重要考古成果。在遗址中,发现了墓葬、石器、陶片、青铜器和动物骨骼等文化遗存,其中不乏珍奇之处。 发掘中还发现了大石铲和青铜器这两个时期的文化遗物,例如发现了一件残缺的青铜矛。成为了解广西史前文化的内涵、特征和发展序列提供了重要资料。大石铲是广西最具特色的文化遗物之一,但除了石铲外少有其他遗物遗迹可供佐证此次敢造遗址发掘出土的材料和明确的地层叠压关系,这为破解广西史前文化的内涵、特征和发展序列提供了重要资料。……[详细]
302、刘蕡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蕡墓
  位于柳州市郊西鹅乡山头村龙兴屯田野中。刘蕡于唐开成至会昌年间(836~846年)被贬为柳州司户参军。民间传说他下乡视农时,在田间坠马而死,葬于此处。唐天复二年(902年),刘蕡被追赠为左谏议大夫。墓碑题为唐谏议大夫贤良刘公墓,地方人士称贤良坟。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广西布政司右参政黄埙曾加修整,并在四周建有墙垣。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右江道王锦主持重修,增设石牌坊。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柳州知府杨道霖等捐资维护。当时清明时节,地方官民多往祭祀,附近学子入学时,也有前往墓地瞻拜的习惯。现墓为砖砌结构,高2米,占地面积9.42平方米,原牌坊部分石料及题刻保存完好。1996年公布为柳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刘蕡墓墓区边沿线为基线,向东、向西、向北各外延20米,向南以刘蕡墓牌……[详细]
陈培仁烈士墓
  陈培仁烈士墓位于今贵港市覃塘镇大郭村瓦古岭西侧,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坟珠高2米,底径2.5米,用水泥灰砂履盖。正面有大理石碑嵌在灰砂砖砌的碑台上,碑台高1.5米,宽1.4米,上呈拱形,一:大理石碑高1米、宽60厘米,上刻“陈培仁烈士墓”七字,楷书,字径80厘米:坟圈距坟珠1.5米外侧用水泥灰砂石砌矮墙,通高1米,围成半圆形,然后向两旁伸展为坟手,伸展短墙每宽3米。左边矮墙上嵌有横放大理石,高80厘米,宽240厘米。碑文叙述中共贵县首届县委书记陈培仁生平,坟前碑座正面分为三级台地,每台级差0.3米,台级以坟珠向外由高变低,且越来越阔,可供祭祀之用。1928年陈培仁家属把他葬在此地,有青石碑。今墓的规模是1986年5月贵县人民政府在原地上扩建而成的。……[详细]
南宁名树博览园
  名树博览园位于风光秀丽的南湖湖畔之南湖南广场,同时还是应急事件处理的训练场地,是南宁市政府和市民捐款780多万元,共同兴建的标志性园林广场。2002年11月17日建成开放,是南宁市着力打造‘中国绿城’的重点景观工程。园区总占地面积30.1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2636平方米,草地面积22万平方米。园内引进有21种名贵大树455株,包括如佛肚竹、南洋衫、台湾相思等名贵竹木。另有乔木3919株,地被植物63万株。所种植的大树主要以乡土树种和亚热带地区植物树种为主,其中胸径达1米以上的树有170多株,大规格的棕榈科植物有300多株。盘根错节的古榕、庄重神圣的菩提、奇特而华贵的佛肚……,无一不突显出古树名木“古”、“幽”、“秀”、“奇”的特质,一棵名树就是一个景观。园内引进了21种名贵大树455株,……[详细]
真武阁碑刻
  真武阁碑刻位于容县经略台真武阁旁。明清碑刻,共三块,现镶嵌于真武阁公园内,经略台真武阁西侧的碑亭。碑刻分别记述了经略台及建于其上武当宫的历史沿革,地理位置以及重修武当宫的情形,经略台真武阁的历史沿革及周边景物,以及经略台的作用和维修经过,创建经略台真武阁的愿意,并记述了唐经略使元结的为人和政绩。有关真武阁的史料,除光绪二十三年(1893)编修的《容县志》外,还有记录真武阁维修的碑刻。现有记录真武阁历代维修情况的碑刻四方,其中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梁佩《嘉靖武当宫碑》和万历四十八年(1620)杨际熙《重修武当宫碑》最为重要。前碑是记录嘉靖年间重建武当宫的情况,现嵌在经略台西侧的碑廊处,属广西区重点文物,虽有缺损,但容县博物馆保存有拓片;后碑记述现存的真武阁建成四十多年后进行第一次维修的情况……[详细]
306、张楷墓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楷墓
  张楷墓级别: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平南县平南镇东面3公里罗新村长枝山简介:张楷墓位于平南镇东面3公里罗新村长枝山,明万历年卜葬於此岭之阳,坐东向西,墓冢呈覆斗状,墓堆为红沙坭垒土,直径2.6米,高1.1米。墓堆顶有一石宝珠,呈球状,墓堆正前方竖立墓碑一块,碑文为阴刻,镶嵌于水泥结构的碑座上,原碑已毁残,1982年重修刻碑,现碑宽0.70米,高0.90米,厚0.18米,祭台两角有石狮一对,一残一完好,石狮高78厘米。张楷为平南镇人,明弘治辛酉(公元1491年)科举人,历官都察院司务,琼州府通判等职,主事第一部《平南县志》。该墓于1982年重修。1989年7月20日县人民政府(平政发[89]136号)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柳州东门城楼
  东门城楼是柳州市保存较好的古迹,位于城中区曙光东路的文惠大桥北端,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楼高17米,基座为方块料石,城是青砖砌制。城门上有两层谯楼,楼阁内的圆柱斗拱古朴大方;衔架屏板均有美丽的花饰雕刻。东门城楼常年对游客开放。登上城楼,可以看到柳江如带,群山倒立,令人心旷神怡。门票/开放时间10元地址:柳州市城中区曙光东路的文惠大桥北端类型:古迹历史建筑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开放时间:全天开放(仅限外观)门票信息:门市价:5.0元……[详细]
右辅山古炮台群
  右辅山古炮台群右辅山又称为金鸡山,位于友谊关西侧,海拔511米,西南两面为悬崖峭壁,山势险峻。其山顶有3个山头,呈鼎立之势,为守关之兵家要地,历代均设重兵把守。登上此山可一揽中越边界方圆数里迷人的风景。中法战争镇南关大捷后,苏元春为了加强中越边境防务,选此山营造了三座炮台,名为镇北、镇中、镇南台。炮台倚山势而建,均以青石砌就,严丝合缝。各炮台除配置有一门可旋转180o的德制十二生大炮外,还分别筑有地下营垒,用以屯积粮草弹药和士兵居住。1907年,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在金鸡山举行了震惊中外的镇南关起义,这是孙中山先生一生反清革命生涯中唯一一次亲自指挥,并参加战斗的起义。1981年,右辅山古炮台群被列为广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八仙摩崖石刻
  大八仙摩崖石刻位于北山镇怀道村大八仙屯大八仙山上,明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宜州土豪黄祖记与思恩土知府岑瑛勾结,欲割永定与述昆州等地给岑瑛,宜州知县朱斌备为巴结岑瑛,同意割让两地给岑瑛,但以地方农民领袖韦万秀为首的反割地、反官府压迫,举行了农民起义,这就是广西著名的“庆远起义”。这场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斗争历时了五十多年之久,明王朝先后调兵遣将进行多次镇压,无果而终,双方都付出了惨重代价。最终明王朝不得不采取妥协办法,收回割地,安抚农民起义军,分设三个土司辖区,这也是宜州土司制度之始。大八仙是明军进剿农民起义军的驻扎地,其山之崖壁上多处留有当时带兵将领们的记事石刻及诗歌题字。2017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大八仙摩崖石刻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石刻岩口向东外延20米,向西外延……[详细]
楚南会馆
  楚南会馆位于龙胜各族自治县县城中心古龙街10号,座东朝西,东、北靠县旅游局,西、南邻大街,是县城内唯一的清代古建筑,也是唯一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291.32平方米。楚南会馆建于清光绪壬午年(1882年)。是当时居住在龙胜境内的湖南籍人士筹资所建,原是四合院,西边是戏台,南北是厢房,东边是神庙,神庙内原有菩萨五尊,解放前已下落不明,大门有石条阴刻对联一付“宫室虽卑,应识惟馨明德;衡湘在望,相逢好话家山”楚南会馆庙会日为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民国县政府在抗日战争时期改作临时监狱,解放初期人民政府也作临时监狱。1953年建立县文化馆后,用作图书室;1980年成立县文物管理所,作为文物展览场地使用,1981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陈宏谋宗祠
  陈宏谋宗祠座落在临桂县四塘乡横山村,有屋三栋。一进大门翘首望去,陈宏谋“进士”匾当先映入目中,匾左方刻着“雍正元年癸卯恩科会试中试第一百八名殿试第三甲九名”。第二进匾额为陈首壑“解元匾”,匾左方刻有“嘉庆癸酉广西乡试中试第一名举人”。陈继昌“状元”匾赫然居于正中,状元匾左端镌有“嘉庆二十五年庚辰科殿试第一甲第一名”。此外,尚有陈钟琛、陈钟璐、陈兰生、陈兰策、陈兆熙、陈泰熙等人的翰林、进士、举人、拔贡等匾额多幅。从东氏家谱记载和宗祠所悬挂的匾额来看,自陈宏谋起到陈数功止的190年间,中科举者计有状元一名、翰林二名、会元一名、进士四名、解元二名、举人二十六名、贡生九名,总共三十五人,官至巡抚总督以上者四人,可谓盛极一时。……[详细]
杨登嵩故居
  杨登嵩故居位于三江侗族自治县程村乡头坪村草头坪屯公路边,始建于民国八年,为民国期间三江民团副司令杨登嵩的故居。坐南朝北,平面呈方形,面阔及进深均为三间,长为11.85米,深10.5米,高14.1米。采用穿斗与抬梁相结合的混合结构,青砖墙,硬山顶,小青瓦面,外墙设有枪眼。室外立面均为西式建筑风格进行点缀装饰,屋顶则以传统的穿斗与抬梁混合结构营造技术来承托屋面。室内设木楼楞铺木板构成楼层,并于楼板上铺青砖。各楼层间均设有木楼梯相联系,木楼板上铺青砖。该建筑是三江境内唯一一座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科研价值。三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于2012年2月29日公布为三江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杨登嵩故居为第八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岑溪五世衍祥牌坊
  岑溪五世衍祥牌坊座落于水汶镇北约2公里的石村。该牌坊是清朝同治皇帝为表彰岑溪水汶镇南禄村百岁寿星刘运昌五代同堂而建,始建于同治七年(1868年),砖结构,牌坊高11米,宽10米,厚1.1米,牌坊顶翘角飞檐,坊身有各种人物、花卉、鸟兽等灰塑,造型雄伟独特。牌坊上还镶嵌梧州知府、岑溪知县等官宦的题词。五世,一世相当于20-30年,五世就是前后最少跨越150--200年,已接近一个朝代。五世同昌,其实就是五福临门,每一个世代的人代表着一种福气。三世同堂普遍,四世同堂比较少,五世同堂相当少,这种情形大多数的最老的寿星是超过90岁。景区地址:岑溪市水汶镇北约2公里的石村乘车线路:在梧州乘至岑溪的大巴,再转至景区的小巴即可……[详细]
静江府城地图摩崖石刻
  刻于城北鹦鹉山南山腰的《静江府城池图》是全国现存最大的古代摩崖石刻城图,反映了当时桂林城池建设的科学和险固。遍布桂林名山崖洞密集而众多的摩崖石刻,为我国南方城市所仅见。南宋末年,蒙古统治者兴兵进攻广西,素有“用兵遣将之枢机”的桂林,从南宋宝佑六年(1258)至咸淳八年(1272),历时14年时间,筑城防守。城池竣工后,便刻下此图。图高3.21米,宽2.98米。图上绘制了主要街巷和山川名胜,但以军营衙署和桥梁渡津为主,并且标有南定寨、戍军寨、戍将衙、望火楼、都作营、小教场、桂林驿、马军寨、右军寨、守兵寨等名称,展现一幅大军屯戍的军事重镇的图景。图额有记,详细记载了修城经过、城池尺寸和用工费料。该城图年代仅次于苏州现存的《平江府城图》。……[详细]
平南县革命烈士纪念碑
  平南县革命烈士纪念碑级别: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平南县县城东面500米城堭岭风景区内简介:平南县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平南县城堭岭顶,是平南县人民为纪念平南县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直至平南解放为国捐躯的英雄烈士而建立,始建于1977年3月,平面呈正方形,碑高10米,碑台东西长38米,南北宽30米,坐北向南,水泥、钢筋结构,碑截面为方形,整个碑为剑形,分为两截,碑顶为四角攒尖,碑身南面竖书“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北面竖书“平南县革命烈士纪念碑”。碑座为三级大台基,方形,碑座面积向上递减。平南县革命烈士纪念碑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1989年7月20日县人民政府(平政发[89]136号)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316、开山寺
开山寺
  柳城县凤山开山寺是广西名寺之一,是桂中的旅游胜地。距凤山镇三公里,距县城十五公里。开山寺自清代嘉庆十年(1805年)动工兴建,嘉庆二十年春建成。开山寺建寺二百多年来,虽有兴废变迁,但依旧香火旺盛。开山寺不仅有雄奇秀丽的自然景观,而且有精美独特的人文景观,“开落总虚空,泡影昙花,容易生成容易散;山光多变幻,清风明月,等闲过去等闲来。”蒋子山的这副极富哲理,深含禅机的开山寺楹联,曾被海内外对联专著所收录,开山寺也因此而名扬四海。此外,众多的文人学士吟咏开山寺的诗词对联,也为开山寺留下一大批宝贵的文化遗产和艺术精品。开山寺每年农历二月初八都举行庙会,每逢会期,赶庙会的人多达数万人,寺内寺外,山头岭边,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详细]
罗城烈士陵园
  烈士陵园烈士陵园于1957年修建于县城北部凤凰山公园内,是罗城人民为纪念解放初期剿匪英勇献身的邹燕兆、杨光辉等14烈士而修的。陵园内有烈士塔、烈士墓。墓内是烈士的忠魂,墓四周是葱翠的桉树林。1984年移建于县城东北郊红珠山脚下,陵园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园内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中央有纪念塔,塔高16米,塔顶镶有五角星,墓前有英名碑,碑文记录有参加辛亥革命黄花岗起义献身的烈士,有解放战争和解放初期剿匪以及自卫反击战中英勇献身的指战员,共176名。纪念塔东西两侧各有一绿色的草地,周围有栏杆,草地和栏秆之间植有塔松。下部由两列分别为43个台阶组成的人行道。台阶与台阶之间植有宝塔松,台阶边缘有起伏的栏杆,整个陵园肃穆、雄伟、壮丽。……[详细]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市区中山北路96号(原桂北路138号),是一幢面积800多平方米的中式两层木楼房建筑。过去是黄旷达住宅及“万祥坊”。1938年11月中旬中共中央派李克农到桂林建立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租下这幢房子作为办公用房。楼下为警卫室、值班室、办公室、救亡室;楼上为秘书室、会议室、机要室、电台以及周恩来等同志来桂指导工作时的住房。办事处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直接领导下,遵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和政策,为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团结抗日爱国人士支援抗日,作出重要贡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桂林市中山北路96号(原桂北路138号)。坐东朝西,3开间2进,长方形2层中式木结构建筑,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原为黄旷达的万祥醋店房。1938年11月下旬李克农率工作人员……[详细]
319、红军楼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军楼
  红军楼,原名龙坪杨氏鼓楼,位于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乡龙坪村,建于清代嘉庆四年(1799年)。整座鼓楼建筑面积100平方米,进深10米、楼高10米,十六柱五重檐四角攒尖顶式鼓楼。一楼为过街巷,二楼为集聚、娱乐场所,是典型的桂北侗族过街鼓楼。一九三四年冬,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径平等侗族地区,红军-就驻扎于龙坪寨。-为了破坏侗民与红军的关系,派便衣特务半夜暗中纵火,红军中央--等同志指挥军民奋力灭火,抢救出了杨氏鼓楼和鼓楼以南大片民房,并抓获了纵火特务,于第二日当众处决;并向受灾侗民发放了光洋救济。解放后,侗族群众称此楼为“红军楼”。一九七三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一年八月二十五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司烟山瑶寨遗址
  该遗址位于广西合山市北泗乡北泗街东面司烟山南半山腰,距北泗乡人民政府所在地约3公里,是过去北泗解放村韦村瑶言辞人民居住的旧址。据文博专家考证,该遗址历史悠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岩画专家邱钟仑教授憾惊12处象形文字,称一处女性生殖崇拜为继我国长白崇山峻岭发现后在祖国南方的首次发现,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现发现有动物鸟、马、鱼,人物瑶公、瑶王、瑶母和文字图案多处,大型的油坊古堆坎、石碾、石磨,为广西罕见,还有的天然古井,独具一格的百合粉为合山一绝,山中的植物较丰富,每年的桃花盛开时,可称得上人间仙境。1996年4月10日被合山市人民政府列为合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7月12日来宾市人民政府列为来宾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