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九江市 > 修水县旅游

修水县文物古迹介绍

秋收起义部队福星桥头誓师大会遗址
  秋收起义部队福星桥头誓师大会遗址秋收起义部队福星桥头誓师大会遗址位于修水县渣津镇老街福星桥头。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部队在修水县城紫花墩誓师起义。10日,卢德铭召集全体官兵和附近群众,传达“八七”会议精神和中央的指示,在此召开誓师大会,举行声势浩大的军民--,镇压从县城押来的恶霸,然后向平江进军。秋收起义部队福星桥头誓师大会遗址列为修水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秋收起义部队驻地旧址群
  秋收起义部队驻地旧址群包含秋收起义崇阳通城农民自卫军驻地和罗荣桓同志旧居、秋收起义部队驻地和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旗制作地旧址、卢德铭警卫团和平江工农义勇队会合并召开联合攻打修水县城会议旧址、秋收起义部队东港驻地和全国仅存秋收起义部队落款标语旧址、卢德铭警卫团第三营驻地旧址、秋收起义部队山口驻地旧址。……[详细]
中共修水县第一次党代会旧址
  中共修水县第一次党代会旧址位于修水县大桥镇朱溪村黄泥塘。1930年9月,中共修水县委在此召开第一次党代会,周边县党组织负责人也列席了会议。会议总结了红五月暴-动-以来的工作,部署全县第三次武装总暴-动-,选举樊策安为县委书记。1959年和1994年修水县委、县人民政府分别立牌纪念。……[详细]
湘鄂赣省军区中路指挥部旧址
  湘鄂赣省军区中路指挥部旧址九江市修水县东港乡靖林片区黄荆村大坑,旧址原“朱家大屋”20世纪30年代保护范围:以文物本体为界,东、北延伸至沟边,西、南延伸至山脚.面积:3619.3平方米.……[详细]
红五军军部旧址
  红五军军部旧址位于修水县,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桃里陈氏故居
  陈氏故居:修水桃里是清末两代名人陈宝箴、陈三立父子的诞生地,陈宝箴(1831—1900)曾任湖南巡抚,在晚清时期领导了颇有影响的湖南新政,是一位有魄力、有建树的封疆大吏;陈宝箴之子陈三立(1853—1937)维新四公子之一,清末同光体诗派代表人物,近代爱国诗人;陈三立长子陈衡恪(1876—1923)近代著名画家,与齐白石齐名,并擅长篆刻、书法、诗文;陈三立三子陈寅恪(1890—1969)现代著名史学大师、教育家,他学识渊博,在国内学术界享有崇高声誉。(陈氏一家三代祖孙四人均载入《辞海》《中国名人大辞典》);陈衡恪次子陈封怀(1900—1993)著名植物园专家、植物分类学家。陈氏一家四代出了这五位杰代人物,成为国内目前绝无仅有的一大奇迹,修水后人并称之为“陈门五杰”。 桃里现保存……[详细]
上奉山背文化遗址
  山背文化遗址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人类聚焦之地,距今约五千年,是初中历史教科书中提到的“山背文化”的活学样本。山背址文化遗群目前已探明有46个文物遗址,其中8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均匀地分布在山背村周围山丘西南坡上,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4公里,见距50米至200米不等。山背遗址的文物堆积保存较好,包含物丰富,大部分还没有挖掘,已出土的有锛、斧、镞、铲、凿、网坠、镰、励石、鼎、规鬲、壶、罐、簋等石器和陶器。因本地没有博物馆,很多文物流失于社会。我县正努力把“山背文化”遗址打造为国家级文化保护单位和文化遗址。……[详细]
南山岩石刻
  南山岩石刻包含黄庭坚书“佛”及咒语、明嘉庆年晏旗峯林春泽书“石门”、“藏龙洞”及“藏龙洞记”、九曲回廊碑刻。南山崖与修水县城一河相隔。山崖上古木参天,点缀着亭台楼阁,是个游览的好去处。更有“看点”的是,临河一块高2.68m,宽2.28m巨大平整的石壁上,刻有一个高1.84m,宽1.20m的“佛”字,该字历经千年风雨仍见雄健笔力,在中国书法界享有盛誉。据传说,黄庭坚在此题“佛”,有一段缘故。有一年初夏,黄庭坚返回故乡修水,逆水而上。行至南崖怪石附近,突然狂风陡起,怪石嶙峋,眼看船只要触礁沉没。黄庭坚知道是怪石作祟,走出船舱,朝天叩拜,拜后旋即波澜顿消,风静石隐,水平如镜,乘客钦佩不已,艄公感激不尽。黄庭坚一生笃信佛学,他想,我佛慈悲,普渡众生,何不借佛之威,镇妖避邪,造福百姓。于是在船上乘兴题……[详细]
灵源摩崖石刻
  灵源摩崖石刻包含“灵源”、“黄龙山”、“三关”、“法窟”石刻、观音井与明代石亭等。黄庭坚在黄龙寺周围所刻的摩崖石刻“黄龙山”、“灵源”、“法窟”等字,保存完好无损,可谓“海枯石不烂”,更是使此山带有一定的传奇色彩。“黄龙山”三字刻于寺前下马石前石壁上,字径达85厘米、字体方圆浑厚,,有力透石背之感。“灵源”二字,行书阴刻于灵源拱桥头左侧巨石上;寺右侧有崖凿石梯多级,其石壁刻有“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其侧另有一处僧人焚化之地,其石壁上刻有“三关”和“法窟”二字,均为黄庭坚真迹。寺右侧有石刻“翠云洞”三字,洞内有宋人摩崖石刻“张颜几、黄叔豹、叔熬、茂来谒长老清公,时堂中有众五百人。建乙酉二月甲子”字迹,其侧有江西派诗人韩驹题刻“韩驹丕驰来游”。黄龙寺众多的石刻,已被列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悉,前些……[详细]
30、湾里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湾里桥
  修水湾里桥位于修水县黄港镇,年代为宋,2006年12月,公布为江西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31、香火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香火桥
  修水香火桥位于修水县渣津镇,年代为宋,2006年12月,公布为江西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上衫中共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中共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修水县上衫乡上衫村。1931年3月,中共湘鄂赣特区委在修水上衫宫选屋成立,同年7月初,中共湘鄂赣特区委根据中共中央将各苏区党的特区委统改称省委,使之成为地方党部与中央之间的一级经常性组织的规定,在浏阳县东门楚东山召开湘鄂赣边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到会代表200余人,会期10天。大会讨论并通过了各项工作决议案,选举产生了中共湘鄂赣省第一届委员会,李宗白任书记。全省下辖36个县,其中江西20个,湖南7个,湖北9个。省委成立之初,机关驻浏阳东门乡楚东山村,8月迁平江长寿街,9月再迁回修水上衫宫选大屋。中共湘鄂赣省委成立,使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的成立成为必然。9月23日,湘鄂赣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平江长寿街天主堂召开,会议期间,因遭敌机轰炸,又迁上衫宫选大屋继续召……[详细]
黄龙寺塔墓群
  黄龙寺塔墓群(含慧南塔墓死心塔墓祖心塔墓等塔墓群、黄龙寺僧浴池、黄龙寺上天梯古道)九江市修水县黄龙乡黄龙村宋保护范围:1、慧南塔墓、祖心塔墓、死心塔墓(黄龙村黄龙寺周边):以文物本体为界,东向外延伸17.14米,南向外延伸2.34米,西向外延伸3.11米,北向外延伸0.66米.面积:509􀆰24平方米;2、黄龙寺上天梯古道(黄龙村):以文物本体为界,东、西各向外延伸10米,南延伸1.96米,北延伸5.41米.面积:3488.37平方米;3、黄龙寺僧浴池(黄龙村翠云洞下方):以文物本体为界,东、南、西、北各向外延伸5米.面积:371.62平方米.……[详细]
山口秋收起义建军编师会议遗址
  山口秋收起义建军编师会议遗址原旧址所处位置为山口万寿宫,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万寿宫于1973年被洪水冲毁,仅剩遗址立碑纪念。1927年原本准备参加南昌起义的队伍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平江工农义勇队、浏阳工农义勇队因为没有赶上起义分别集结在修水和铜鼓但是他们随时会面临国民党反动派的追剿。面对这个情况,根据上级指示:在8月底9月初,三支部队的负责人在修水老镇山口举行建军编师会议,史称“山口会议”。会议决定:三支部队合编为一个师,为避免敌军追剿,合编后部队对外仍打着国民党的旗号称“江西省防军暂编第一师”,实际上是灰色旗号下的一支红色武装。师部设在修水县城,师长余洒度,副师长余贲民,参谋长钟文璋。一师下设一三两个团,驻修水的警卫团被编为一团,团长由钟文璋兼任;驻铜鼓的浏阳工农义勇队被……[详细]
画坪湘鄂赣省委省苏省军区旧址群
  画坪湘鄂赣省委省苏省军区旧址群包含画坪中共湘鄂赣省委湘鄂赣省苏省军区旧址、湘鄂赣省互济会旧址、湘鄂赣省医院旧址。画坪湘鄂赣省委省苏省军区旧址群,位于修水县古市镇画坪村的坪上自然村,由近二十栋房屋构成,大多因年久失修濒临塌毁。在1934年5月初的第五次反“围剿”期间,湘鄂赣省委书记陈寿昌、省军区司令员徐彦刚率领省委省苏省军区机关和红十六师,由万载县仙源乡突围辗转来到修水县的画坪苏区。5月底,湘鄂赣省委省苏机关再次突围转移至修铜宜奉边界的龙门山区。在此次突围中,红十六师师长高咏生在画坪附近的全丰镇半坑村壮烈牺牲。1959年7月,修水县人民委员会在坪上屋挂牌予以保护和纪念。……[详细]
中共湘鄂赣省委省苏省军区上衫旧址群
  中共湘鄂赣省委省苏省军区上衫旧址群包含少共湘鄂赣省委和少年先锋队总部旧址、湘鄂赣省总工会旧址、湘鄂赣省反帝拥苏大同盟旧址、湘鄂赣省临时法庭、湘鄂赣省互济会、湘鄂赣省妇代会旧址、湘鄂赣省无线电台和石印局旧址、湘鄂赣省兵工厂旧址。……[详细]
新四军修水通讯处旧址
  新四军修水通讯处旧址——戴家大屋为修水县马坳镇峡口村北山戴家大屋(原北山小学)。1937年8月29日,中共湘鄂赣省委与国民党武汉行营谈判成功,湘鄂赣边区抗战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湘鄂赣省委将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湘鄂赣边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湘鄂赣抗日军(后称新四军)第一游击支队。为迅速集结编队,巩固扩大抗日武装,省委决定派遣李成铁、傅彪和朱晃富等3人,到修水县建立抗日军修水通讯处(后称新四军修水通讯处)。新四军修水通讯处为新四军平江办事处的派出机构,对内仍为平(江)修(水)铜(鼓)中心县委,中心县委书记李成铁、副书记傅彪分别任通讯处主任、副主任,实行“两个机构、一套人马”的组织形式。9月,平修铜中心县委书记李成铁等在修水县渣津、马坳,与国民党的县、区政府就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和解决游击队粮饷等具体问……[详细]
西隐暴动农民协会旧址
  西隐暴-动-农民协会旧址(1927年)1926年夏,修水各地农民自发斗争比较频繁,特别是中共修水党组织建立后,加强了对农民运动的领导,进一步发动农民进行革命斗争。北伐军光复修水后,中共修水支部干事会乘胜将党员派往农村开展革命活动,组织农民协会。1927年4月初,朱溪仁义小学校长、共产党员陈瑞仁受党组织派遣,回家乡西隐组织农民协会,中共平江县委亦派张羽图、张建谷两人到西隐协助工作。中旬,在西隐陈家祠堂举行群众大会,选举陈瑞仁为委员长,吴冰清为副委员长。农会成立后,矛头直接欺压农民百姓的封建神祖会产管首和贪官污吏;斗争锋芒直指西隐大恶霸长沙候补知县陈醉六。这个家伙在仁乡民愤极大,当时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醉六一支笔,蚀掉人家一千七;醉六一把嘴,哇得穷人卖生妻”。在群众大会上,西隐农会委员长陈瑞仁……[详细]
抗日战争时期西南游击干部训练班旧址
  抗日战争时期西南游击干部训练班旧址西南游击干部训练班是国共合作主办的,1938年11月8日,周恩来到衡山会见蒋介石,蒋介石请周恩来写一具体方案,并答允速办一游击干部训练班。25日到28日南岳军事会议,中共代表周恩来叶剑英出席。会议决定抗战实行“游击战重于正规战”的方针,决定仿效八路军的战斗经验,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白崇禧在会上建议成立游击干部训练班,选派部队中下级干部受训,为期三个月,备今后能在敌侧后发动游击战,和正面的阵地战密切配合。蒋介石随即致电中共中央,请派干部协助。并任命汤恩泊、叶剑英任训练班正副教育长。游干班下设军事政治二项大内容,训练课程,毛泽东《论持久战》为主讲内容,以达到军官抗日必胜信念为目的。西南游干班1940年4月从湖南祁阳迁修水漫江,……[详细]
湘鄂赣省兵工厂旧址、省造币厂旧址、省第一红军医院旧址
  湘鄂赣省兵工厂旧址、省造币厂旧址、省第一红军医院旧址九江市修水县东港乡20世纪20年代1、湘鄂赣省兵工厂旧址(靖林石屋脚下平建兴民宅):以文物本体为界,东延伸2.8米,东南延伸2米,南延伸2.3米,西、北至山.面积:241.71平方米;2、湘鄂赣省造币厂旧址(黄荆村10组,小地名大坪冷绍桓的民宅):以文物本体为界,东延伸1.73米,东南延11.67米,南延伸2米,西南延伸15.25米,西延伸14.86米,西北延伸14.72米,北延伸1.69米,东北延伸1.64米.面积:475.02平方米;3、湘鄂赣省第一红军医院旧址(黄荆村凤凰坪):以文物本体为界,东延伸4.55米,东南延伸21.59米,南延伸0.29米,西南延伸9.34米,西延伸2.03米,西北延伸2.58米,北延伸2.43米,东北延伸4……[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