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旅游

湖南省文物古迹介绍

渌口伏波庙(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旧址)
  渌口伏波庙——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旧址位于株洲市株洲县渌口镇南端伏波岭(又名小石围)上,濒渌水北岸,前有石崖壁立,下临深潭。据《后汉书·马援传》记载,东汉建武十七年(41年),交趾女子徵侧、徵贰受太守苏定所迫,率众造反,占岭外六十余城,侧自立为王。光武帝因马援习水战,且为骁将,遂拜伏波将军。马援率官兵2万人,楼船二千艘南征,斩首五千,降以万计,功成回师。马援南征时,往返途经县境,曾在渌口及昭陵滩等处屯宿。后人为纪其事,将马援在渌口屯兵之处取名伏波岭。又据《伏波古庙记》载,自唐代起,邑人即在伏波岭上修建庙宇,供奉马援。唐以后,屡有废兴,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重修。1926年,渌口附近农民运动蓬勃兴起,伏波庙成为渌口农民协会、女子联合会和国民党醴陵县二十二区党部的办公场所。1927年2月,……[详细]
莫家塔红军洞
  莫家塔红军洞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廖家村镇莫家塔村红军洞组。1931年秋,-反动派趁贺龙率红军主力东下洪湖之机,对桑植、鹤峰中心苏区发动了大规模的“围剿”。为了粉碎敌人的“围剿”,保卫苏维埃政权,红军留守在这个地区的部队是土家族连长向国宽带领的一个连队,在红岩洞建立了自己的军事据点,凭借这险要地势与敌人周旋,一面打击敌人,一面发动土家族人民起来保卫苏维埃政权而斗争。1932年2月18日,“铲共义勇队”头子刘祝青、余光耀等勾结-罗文杰团出动400余人,对红岩洞进行偷袭。当时向国宽在歇虎洞一带发动群众,洞内只有班长向国争、联络员向国斗和向楚长、杨良全等9名战士和12名红军家属。手中武器只有土炮一门、火炮五门、大刀长矛各一件。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红军战士英勇迎敌,激战了一天一夜,用火炮消灭了大量……[详细]
附山园-黄家园遗址
  附山园-黄家园遗址位于汨罗市城郊乡窑洲村,为汨罗江南岸台地遗址,现存面积约10000平方米。附山园和黄家园仅一垄之隔,相距不足50米,从地理位置和文化遗物的特征观察,应为文化性质相同的一处遗址。1991~1997年,市、县文物部门联合对该遗址先后进行了6次发掘,发掘面积近1500平方米,该遗址跨越的时代较长,从距今约9000年的黄家园早期文化(彭头山文化),经附山园早期(汤家岗文化)、附山园中期(堆子岭文化)直至附山园晚期(石家河文化)。前后延续时间约5000年左右。黄家园早期文化出土陶器火候较低,纹饰简单,多为粗而紊乱的绳纹,以圜底器居多,还有少量的平底器和圈足器;附山园早期文化出土陶器火候较高,纹饰复杂,图案繁缛。有弦纹、戳印纹、刻划纹、篦点纹、指甲纹、细绳纹、缕空以及由以上各种纹饰组成……[详细]
韶山毛氏宗祠
  介绍毛氏宗祠是韶山毛氏家族的总祠堂,始建于1758年,1763年建成。建筑系砖木结构,青砖青瓦,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宗祠大门天头有毛氏宗祠四字。大门外两边各立一石鼓。祠堂房屋分为三进。第一进为戏楼。楼阁中部为戏台,可容纳数十人登台演庆。楼两侧为化妆室。楼下中部为一小厅。两侧各一厢房,左为庖厨地,右为酒饭舍。第二进为中厅。右廊悬钟,左廊悬鼓。是全族办公、讲约、祭祀和摆酒设宴的地方。第三进是敦本堂,堂中安放历代0神主牌位。堂左为住宿处,堂右为钱谷、祭器等物的收藏处。1921年秋,韶山冲进步知识分子毛麓钟、毛简臣曾在此创建毛氏族校,1925年初春至仲秋,毛泽东偕夫人杨开慧回韶山开展农-动时,曾利用族校课堂开办农民夜校,这是韶山办得最早的农民夜校。杨开慧是该夜校的负责人,并在夜校讲过课。抗日战争……[详细]
385、枫林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枫林桥
  兰溪在益阳城东8公里处,枫林桥就横跨在镇西的兰溪河上。枫林桥始建于明代,当时是木桥,清嘉庆二年(1797年)改修为花岗石单拱石桥。传说枫林桥是由住在桥东枫树林中的老石匠,带领几十名徒弟义务捐资兴建。老石匠助人为乐、造福乡里的精神感动得神仙也下凡一起与他们修建枫林桥。桥修好了,爱唱山歌的兰溪人民,商定在端午这天竣工剪彩,并在桥东桥西两头搭歌台,以比赛山歌来感谢乐善好施的石匠师徒们。那位鹤发童颜的老石匠自告奋勇当司仪,在万子鞭响过之后,老石匠郑重宣布:“枫林桥开通、赛山歌开始”后,就脚踏祥云,飘然而去。桥畔的山歌,响彻在兰溪上空,传遍百里湖乡。从此,枫林桥上赛山歌,便成了兰溪人过端阳的传统节目。一年复一年,一代接一代,红红火火,百年不衰,活跃了一方乡土文化,1994年,兰溪被国务院正式命名为“山……[详细]
营田江防抗日遗址
  地址:①营田抗日阵亡烈士墓:岳阳市屈原管理区营田镇虎形山汨罗市航运公司院内②刘家山抗日战壕:屈原管理区营田镇义南村③磊石山抗战哨所:屈原管理区琴棋乡磊石山营田江防遗址包括营田抗日阵亡烈士墓、刘家山抗日战壕、磊石山抗战哨所三处与抗日战争有关的遗址,是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为防止日军从水路进攻长沙而在湘江和汨罗江交汇处的营田一带修建和留下的重要的抗战遗迹。营田抗日阵亡烈士墓位于屈原管理区营田镇湘江东岸。墓冢正好建在汨罗市航运公司院内,其北、东、南三面全部为屈原管理区营田镇城区,西为湘江。主要是为纪念第一次长沙会战期间“营田之战”中死难的抗日军民,由国民政府于1940年所建,后又收集第二、第三次长沙会战中营田江防一带殉难的抗日烈士遗骸并集中安葬于此。墓园四周有围墙,内有墓冢两座,纪念碑、说明牌各一……[详细]
隆回天门寺
  天门寺座落在隆回县城正北60公里的望云山山巅,海拔1492米,四南群山耸立。晴天能出云气,雨天或有碧霞绛云,气象变化莫测。天高气爽时,凭山远眺,东可看到宝庆东塔,南可看到武冈云山。该寺始建于宋代(年份不详),历经几次修葺。寺院座西朝东,东有龙头岩,西为了望台,南依人行道,北临百步岭。寺殿分三重,前后两殿原名邵阳殿(隆回原属邵阳),中殿曰新化殿。前殿大门门楣上阴刻楷书“衡云在望”四字,两边刻楷书门联:“漓光普照资阳久,岳色遥连首望高”。右侧有石塔香炉和石刻土地菩萨。中殿面阔七间,大门依旧,门额上有“卢公观音殿”阴刻楷书,两侧的阴刻隶书对联“宁代修真刹亦古,云山在望天与齐”最为人所称道。右侧亦有石塔香炉,高6米。整个寺庙为木石构筑,悬山顶,加盖铁瓦,占地面积1180平方米。殿内供奉南岳圣帝、寿佛……[详细]
388、舜庙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舜庙
  舜庙 时间为现代。位于湖南省宁远县九嶷山舜源峰下。此为祭祀舜帝之大型建筑物。 庙原在九嶷大阳溪,唐僖宗时(874—888)徙建于九嶷玉琯岩前,明洪武四年(1371)迁入现址。明清两代每年一小祭,三年一大祭。每遇大祭,朝廷钦差祀官持诏至。庙屡经修葺。明徐霞客在《楚游日记》中谓:“陵有二大树夹道,若为双阙然,其大俱四人围。庙僧呼为珠树,……由二珠树中入,有屋三楹,再上一楹。上楹额云‘舞于遗化’,有虞帝牌位,下三楹额云‘虞帝寝殿’,列五、六碑,俱世庙、神庙二朝之间者。”现存殿宇为清末及民国31年(1942)修复。1962年失火,拜殿焚毁。后正殿、寝殿、碑亭塌毁。20世纪90年代末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扩建,已恢复明清时代格局。陵庙占地两万多平方米,从山门到寝殿,进深244米,东西宽101米,四周宫……[详细]
宁乡白云寺
  白云寺位于湖南宁乡县西南麦田乡回龙山山顶的天然盆地上,始建于唐初。1989年白云寺公布为宁乡县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举行了盛大的开光典礼。拟公布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白云寺始建于唐初,白云寺规模宏大,共有大小寺屋300多间。香火旺盛时,有僧人300余人。寺中共有大型佛像30多尊,其中以二十四诸天菩萨最为威风,形象生动。旧时寺前井中有数十只刻有明、清年号被寺中和尚放生的乌龟,一听到公鸡报晓或僧敲木鱼开餐时,便结队而出,探头探脑食取施舍的饲饵。据资料记载,“名随衡岳争灵秀,缘追南海显神奇”,古老的白云寺是名振三湘的知名寺庙。湘中有俗语:“南岳山的香,回龙山的烛”。回龙山何以与南岳齐名,盖因山中有规模宏大的白云寺。白云寺前身叫清林寺,位于回龙山北麓之粟溪,始建于唐大中十二年(858),乾隆二十八……[详细]
邓中夏故居
  邓中夏故居位于郴州市宜章县太平里乡邓家湾村。邓中夏(1895—1933),1895年10月5日诞生于此。1907年,他在本乡樟桥小学读书。1911年转入宜章县立高等小学。1915年夏考入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在长沙结识了毛泽东、蔡和森。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1919年参与组织领导五四-。8月回宜章,向革命师生宣传五四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传播马克思主义。1920年10月,在李大钊的领导下,邓中夏与张国焘、蔡和森等一批进步骨干创建了北京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参与了中共“一大”的筹备工作。组织、策划了长辛店、开滦煤矿工人、京汉铁路工人大-,参与领导了举世闻名的省港大-。历任中共二、三、五、六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1927年参加中共中央八七会议,被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33年5月在……[详细]
凤凰寺——张学良囚禁地旧址
  凤凰寺——张学良囚禁地旧址位于怀化市沅陵县城东沅水南岸凤凰山森林公园内。1938年10月,因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而被蒋介石囚禁的张学良将军,被秘密从郴州苏仙岭辗转押送到沅陵,幽禁于凤凰山凤凰寺内,直到翌年12月转押贵州修文。山上遗留有张学良与赵四小姐曾活动过的放生池、钓鱼台、网球场、防空洞、船亭子等场所和实物,寺内建有张学良将军陈列馆,收藏了张学良将军一生中珍贵的照片和用过的文物。张学良将军在囚禁他的居室送子殿有题壁诗《自感遗憾作》一首:“万里碧空孤影远,故人行程路漫漫,少年鬃发渐渐老,惟有春风今又还。”并令人在其躲避日机轰炸的防空洞石壁上刻下“0”二字。吸引了众多仁人志士、海内外游客,寻少帅足迹,游凤凰名山。为纪念张学良将军爱国赤诚,1981年沅陵县人民政府拨款对古寺进行维修,内置张学良……[详细]
左权将军纪念碑
  左权将军纪念碑坐落于株洲市醴陵市城区西山半山腰。左权,1905年3月生于醴陵北乡黄茅岭一贫苦农家。1922年入醴陵县立中学,参与组织社会问题研究社,投身反帝反军阀的-。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入莫斯科中山大学、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后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红15军政委,红1军团参谋长,参加开辟根据地和历次反“围剿”。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主力长征,与林彪、聂荣臻等率领红1军团为前驱,斩关夺隘,到达陕北。1937年8月左权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指挥部参谋长,指挥八路军深入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协助彭德怀精心制定指挥了“百团大战”和“反扫荡”战役等。1942年5月在山西省辽县(今左权县)抗击日寇时壮烈殉国……[详细]
桑植县农民协会遗址
  桑植县农民协会遗址位于湖南省桑植县澧源镇东正街。1926年底,0湖南省委派谢泽智为特派员来桑植帮助发动和领导农-动。1927年4月,在此成立桑植县农民协会,由王荫兰、陈侠南等人组成,同时由陈月英、陈祝英等人组成县妇女协会,提出“打倒列强!打倒军阀!打到土豪劣绅!”等革命口号。农民协会突出地做了以下四件事情:一是开展宣传,把“农运”发展到乡下。如赤溪河田子云家,有一位很有声望的私塾先生冯树,教育青年学生70余人,农运特派员谢泽智同王尚嵘二人,登门造第,向该校师生宣传革命道理,号召参加农协会,开展革命活动。全县农协会员发展到两百余人,受其影响的群众将近两万人。二是开展募捐活动,筹措革命经费。县农协会成立后,即向殷实富户和大商家,开展募捐。如城内陈伯涛一家,就募得银洋100元。其他如石显成、刘德门……[详细]
丰堆仑革命遗址
  丰堆仑革命遗址位于益阳市资阳区长春镇南丰村。遗址始建于1922年,有大小房计19间,前有楼门,内有天井、厅堂,为青砖青瓦砖木结构的统子屋楼房,进深27米,高9米。1925年,高文华以这里为据点,领导成立益阳县农民协会,开展声势浩大的农民运动,并创建了中共益阳南湖托党支部。马日事变后农运失败,协会骨干遭追捕,遇害者多人。1937年,高文华之父,同盟会员廖若冰受组织委托回乡,在此创办作育学校,宣传爱国、抗日进步思想。唐麟、苏镜、贾琏(高文华妻子)等曾以任教为名,来此从事秘密工作。该校有“益阳抗大”的美誉。由于受国民党特务的严密监视,该校于1941年被迫停办。随后,常益中心县委书记帅孟奇以这里为活动中心,在这里建立支部,发展地下党员数千人,成为益阳地下党工作的重要秘密据点,后遭叛徒出卖,罹难者、逃……[详细]
安乡南禅湾晋墓群、刘弘墓
  南禅湾晋墓群位于黄山头镇,其中最富盛名的莫过于位于墓群西侧的刘弘墓,该墓距今约2000年,占地面积15000米。该墓是已发掘的西晋高级贵族大墓中保存最完整,出土文物最丰富的墓葬之一。刘弘墓的发掘还是199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刘弘,西晋名将,字和季,沛国相人,生于公元236年,于公元306年病逝于湖北襄阳军中,享年70岁。爵封宣成公,历任荆州刺史,镇南将军,车骑大将军等职。葬于湘鄂两省交界处的安乡黄山头主峰东南麓的南禅湾。1991年4月经省文物部门批准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发掘出文物78件。1991年8月1日,《中国文物报》在头条头版位置报道了这一重大的考古新发现,刘弘墓在当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外考古专家认为,刘弘墓因出土的文物精美、完整、时代较为明确,为研究同一时期的出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