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旅游

河南省文物古迹介绍

八路军渑池兵站
  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渑池兵站位于渑池县城关镇东关小寨村一所四合院院内,座北面南,东、西、北三侧均为民居,东侧贴墙有一便道,南侧为临仰韶大街一层平房商店。保存完整,为豫西特色四合院,房屋为砖木结构抬梁式单檐硬山建筑,屋顶为小青瓦。复原再现了朱德住室、接待室、警卫排室和会议室,现已免费对外开放。1938年春,豫东大片土地相继沦陷,河南形势日益严峻,国民党党政机构迁到豫西南地区,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亦由郑州迁至洛阳。洛阳便成为河南军事、政治的中心。中共中央为便于和一战区司令长官部建立直接的上层-关系,决定在洛阳设立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办事处。中央军委-部负责人刘向三承担这项工作。1938年10月,刘向三带领一批经过长征、有战斗经验的军事干部和一个警卫排共50多人,到达洛阳。当时任第一战区司……[详细]
禹王台(古吹台)
  禹王台,位于开封城东南大约3里,是一处殿堂楼阁,树木葱茏,假山水榭,花香鸟鸣,环境幽静,风景美丽的园林。禹王台在先秦时代是一座十分宽阔高大的土台子。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位双眼失明的大音乐家,名叫师旷,他是晋平公的一个乐官,据传他曾在这个台子上吹奏过乐器,因而古人就把这个台子命名为吹台。战国时期,魏国建都大梁,梁惠王对吹台进行修筑。公元前225年,秦攻魏,使这处高台曲池的绝好胜地,毁于水患。吹台在晋代曾整修为二层,台的左侧有方圆15里的牧泽,俗称蒲关泽。南北朝时,北魏郦道元曾来开封,他在《水经注》中说:梁王增筑以为吹台,城隍夷灭,略存故迹,今层台孤立于牧泽之右也,其台方一百许步。……晋世丧乱,乞活凭居,削坠故基,遂成二层,上基犹方四五十步,高一丈余。吹台优美的环境,吸引着历史上许多名人到此游览,……[详细]
古泉山生态农业观光园
  古泉山生态农业观光园位于遂平县花庄乡古泉山村古泉山上,占地面积6000多亩,古泉山因山顶有古泉而得名,泉水甘冽,四季不枯,又有邓通铸币的传说而名扬当地。周边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是一处集观光、休闲度假、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生态园,生态园可同时接待300人用餐,50人住宿。山亲近自然,水清澈见底,享受健康,吃农家饭,休闲娱乐,观赏周边风景。是生态园的基本特色。是您自驾游、团队游、休闲度假、集团拓展、公司会议、郊野赏景、同学与家庭聚会,亲近自然,放松心情,乡村度假的理想去处!古泉生态园被文化和旅游部授予“金牌农家乐”,河南省三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详细]
144、济源济渎庙 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济源济渎庙
  全称济渎北海庙,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座落于济源市西北济水发源地,是古“四渎”唯一一处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河南省现存最大的一处古建筑群落,被誉为中原古代建筑的“博物馆”。济渎庙始建于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是朝廷为祭祀“四渎”神之一的济水神所建。祭祀之风,古来有之,在古代以农业为主的社会中,生产十分低下,科学很不发达,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无法解释,随意想出一些山水之神,祠兴云布雨,关系五谷收成。因此,封神祭祀,是历代天子之礼,且程序繁、礼仪多。济水原称北渎大济之神,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晋封为清源公,唐贞元十二年(796年),鉴于北海远在大漠之北,艰于祭祀,故在济渎庙后增建北海祠,宋徽宗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济渎神-为清源忠护王,北海神-为北广泽王。自……[详细]
中原大铁佛寺
  中原大铁佛寺位于长葛市北9公里,官亭乡官亭村境内,西与京广铁路相邻,东与佛耳岗水库相连。在省会郑州、古都开封、魏都许昌之中,交通十分便利。中原大铁佛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兴于宋,鼎盛于明、清,与登封0王寺一脉相承,灵气盛世,被誉称为盘龙落凤卧龟之灵地。2002年10月,市委-部、宗教局、官亭乡政府共同投资20余万元在寺前50米处开挖引水补源工程,一补助龙潭之水建卧龙景点,二与佛耳岗水库景点相连通。……[详细]
146、武平城故址 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平城故址
  武平城故址位于鹿邑县城西20公里邱集乡武平城村内。该村原名无命城,城南0.5公里为曹王庄,东1公里为刘福元,西0.5公里为丁庄,北1.5公里为白庄。白沟河东南向从城中穿过。1978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清代光绪版《鹿邑县志》记载:“武平城,汉县。《水经注》:涡水又东,迳武平城故城北。建安元年(公元196年),献帝以(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以此城为封邑。考《魏书·地形志》,武平正始(三国魏齐王曹芳年号,240一249年)中,置有武平城。据此,知武平尝废。至魏宣武时,始复置县。县既复矣,而境内又有故城,新旧建置不于一地,了无可疑。今之遗址,为汉为魏,则莫能定矣。”今武平城地上仅存东北角一段遗迹,高2.5米,长62米,宽8米,东西走向。寻迹实测,城墙东部南北长330米,西部350米,南……[详细]
韩王庙与昼锦堂
  韩王庙又名韩忠献公庙,也称魏公祠。位于安阳老城内东南营街路北。庙建于宋,元大德二年(1298年)重修。大殿系清康熙三年(1664年)推官毛际可主持重修。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两宫回銮。德宗匾其门曰:适时济物;慈禧太后匾曰:器博道闳。该殿为单檐悬山顶绿琉璃瓦覆盖,面宽3间,长10.8米,深9.6米,高7米,山墙厚0.5米,有4根上角石柱,柱高3.15米,额有花卉彩绘。殿前带月台,殿内塑有韩王像和童男童女两侍人像。大殿梁架为草栿造,斗拱为双下昂五彩斗拱,琉璃瓦沿边和中心点缀,庄重典雅。另有东西厢房各3间,长8米,深4米,高5米。庙内存有昼锦堂记碑及其他碑刻20余通。其中,一通石碑书刻宋神宗题“两朝顾命,定策元勋”8个字。昼锦堂位于古城内东南营街。是宋代三朝宰相韩琦任相州知州时,在州署后院……[详细]
开封延庆观-繁塔
  延庆观位于开封市内西南部,南临包公湖。湖光倒影,水波潋滟。延庆观的前身叫重阳观,是道教全真派创始人王莆(1112~1170年)传道与逝世的地方。王喆是金代著名道士,字知明,号重阳子,陕西咸阳人。初在终南山修行,自称得道,游方于山东宁海(今牟平县),建全真庵,杂糅儒、道、释三家思想为一体,创全真派。金大定九年(1169年),王喆带领丘处机等四名弟子,到开封传道,逝世于此。弟子们为了纪念他,就地建立了重阳观,成为传播全真教的一个基地。王重阳最有成就的弟子是丘处机,他深受元代帝王的宠爱。受命总领全国道教,使全真教广为流传。元太宗五年(1233年),蒙军包围金朝的南京--开封,金朝末代皇帝哀宗出逃,南京归元。全真教徒受丘处机遗命,到开封主持重阳观,并兴工扩建,历时近30年,规模宏伟,殿宇壮丽。元世祖……[详细]
洛阳老城十字街
  位于洛阳老城区西大街和东大街的八角楼金街也称为“十字街”,自古乃是商人云集之地,建国之后这里成为洛阳市重要的商业区之一,同时这里更是洛阳小吃的汇集之地。如若初来洛阳亦是可以来这里品尝一下洛阳的小吃,感受一下这里的风情。每当初春时节,整个洛阳城都会融入的花的世界,四方游客云集于洛阳城,来感受牡丹带给人们喜悦,这时乃是洛阳小吃一条街最为热闹之时,青石板的道路哦,古香古色的门脸,高挑的红灯笼,给这条小街装扮上节日的气氛,来到这里的人们无不称赞道美。在这条小街之上你可以品尝到洛阳的多种特色饭菜。多游客来到老城十字街,不只是因为北大街两旁大量的美食小店,更是因为这条街道深厚的文化内涵,只有来了洛阳老城十字街,洛阳之行才能算画上了完美的句号。而老洛阳们常常流连于老城各种不起眼的汤馆、面摊,更是因为——只……[详细]
汉“光武寺”遗址
  在郸城县城东两公里处,有一座寺庙,它就是郸城县方圆数十里人人皆知的一处古文化遗址——汉“光武寺”遗址。  相传,“光武寺”原名叫“文殊寺”,当时只有三间破烂不堪的殿堂,名不见经传。后来,西汉幼主刘秀被王莽篡朝后追杀至此才留下典故,“文殊寺”改为“光武寺”,寺院因沾“光武”二字,从此声名远播,香火隆胜,至今不衰。  在郸城县钱店镇境内,现有“拉狗河”、“皮子庙”和“熬油沽堆”,这些都与宁平公主墓有相关故事牵联。传说刘秀被王莽追赶到离钱店一华里处,眼看追兵赶上,危急之中,刘秀见一犁地农民遂求他相救。农夫急中生智,用力把地犁深,让刘秀躺到沟里并覆土盖上。这时,王莽的“闻仙犬”来到,眼看要发现刘秀埋藏处,农夫猛挥一鞭,将“闻仙犬”打死,用土盖住。王莽追兵过去后,农夫扒出刘秀,刘秀再三感谢农夫的救命之……[详细]
洛阳古墓博物馆
  洛阳古墓博物馆又称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位于郊区邙山乡冢头村东,北魏宣武帝景陵之旁。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年来发掘的上万座古墓中,精选出23座典型墓葬,上迄西汉,下至北宋,分系列展示,并辅以有关丧葬礼俗的文物和资料,是一座以陈列历代代表性墓葬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性博物馆。筹建于1984年,1987年4月18日建成开放。该馆占地130余亩,建筑面积8200平方米。整个建筑采用轴线对称传统手法,分地上地下两部分。地上前半部分为汉白玉仿汉门阙,上部装饰以朱雀。馆表在院中西侧,汉白玉雕,上有夏鼐先生亲书贴金大字“洛阳古墓博物馆”。大殿为全馆的序幕厅,为仿汉五脊重檐歇山式。殿中置“洛阳历史墓葬分布图”模型于玻璃柜中。前院东西厢院及临街房为陈列丧葬习俗、东周前古墓模型及接待办公场所。各厅之间有道路沟通,厅院……[详细]
152、许衡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许衡墓
  许衡墓位于焦作市中站区新李封村南1千米处,建于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许衡墓现存墓冢、享堂、墓园等建筑。原茔域占地近20万平方米。墓冢呈圆形,坐北朝南。封土直径16米,高约7米,周边青石砌筑。墓前竖立“元儒许文正公墓”古碑一通,此碑下深埋元代《茔域之图》碑,上建仿古碑楼。墓碑之南为神道,两侧有石人四尊、石马一对、石虎一个、石羊一对。石人文东武西,手持笏板和兵器,系元代遗物。此外,尚存元代“许衡神道碑”等残块。墓园内南侧为飨堂,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南北檐下分别悬挂“朱子后一人”、“道接程朱”匾额。享堂内有许衡汉白玉塑像一尊。墓园的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两侧各有掖门。许衡墓自修建至今已有700多年,历经元、明、清、民国,多次修葺,是一处保存较完整的元代高级官僚贵族家族墓地。这些墓葬自北向……[详细]
乾明寺塔
  乾明寺塔位于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城西北隅,始建于隋仁寿四年(604年),宋代重建。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重修塔刹。现存十三层楼阁式砖塔为宋中晚期建筑,高38米,平面呈六角形,由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身设有拱券门、叠涩门,雕有直棂、方棂盲窗,佛龛,镶嵌有雕砖佛像等。檐部均饰雕砖斗拱,下置砖雕普枋和阑额。瓦檐挑角,每角有青石套兽上悬风铎。一层南有塔心室,北有拱形洞门,内设台阶,可旋登至八层。塔的第二层雕有直棂假窗3个,第三层嵌有砖雕佛像8尊。塔身各层有佛室1个,佛龛14个,拱形洞门10个,巧妙结合,错落有致。塔内有台阶可供攀登,塔顶为铜质塔刹。塔前有明隆庆元年(1567年)碑刻1通。1996年维修该塔时,在塔刹内发现明代镀金铜站佛及纸本《大方广佛华严经》等文物32件。塔下原有寺院一座……[详细]
确山北泉寺
  北泉寺位于河南驻马店市西南5公里处,旧名叫天宫,后改树佛寺,到唐朝时改名资福禅寺,宋代又改为寿禅院。据确山旧志记载:“城西有三泉,自南向北而分,名曰南泉、中泉和北泉。因此院位居北泉,故沿称北泉寺。”北泉寺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它东临秀岭,西接乐山,北有豹溪环绕,南有万木夹道。真是山连水,水环山,寺依山麓,别有洞天。一千多年来,这仙境般的游览胜地,吸引着不少历代官吏和诗人骚客云集于此。据说宋代的夏侯冲、曹祥、魏著和贺滇等人,因不满当时的时政淫糜,集聚在此吟诗作赋,寄情山水,抒发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同时,他们亦著文立论,抨击时弊,揭露上层社会的昏庸与0,鞭挞-污吏的0横与丑恶。流传到现在的《家山记》一书,这是出自贺滇之手。2历史北泉寺始建于北齐年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寺院内的古建筑……[详细]
虞城仓颉墓
  仓颉墓位于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西北12公里的古王集乡堌堆坡村西北隅。相传黄帝史官、文字鼻祖仓颉卒后即葬于此,每年春秋祭祀,历代香火不断。1991年修订的《虞城县志》记载:仓颉墓位于县城西北古王集乡堌堆坡村西,今仓颉小学处。墓前有祠,墓祠占地约4000平方米。墓高3米,周长45米。墓碑正书:“仓颉古墓”,为县重点保护文物。祠为汉时初建,唐时扩建,殿内立有仓颉塑像,后废。康熙九年(1670)重修大殿一座,并塑字圣像(今无存)。殿前及两侧植柏数株,今存两株。祠堂院落已成为小学校。新中国成立后,仓颉墓被虞城县人民政府确定为县级重点保护文物。1978年和1984年,考古队曾对仓颉墓两次勘探,发现有汉代陶片,并探出方格纹、蓝纹、绳纹、附加坡纹、磨光等陶片及灰土、蚌壳等,确定为距今约4000余年的龙山文化遗……[详细]
盘阳村传统民居
  任村镇盘阳村地处豫晋冀三省公路交叉点上,北临漳河天堑,西依巍巍太行。特殊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它的辉煌历史。《读史方舆纪要》记载:“东晋大兴二年(319年),石勒建后赵,曾设县于此。宋端拱元年(988年)建城,周围二里,高一丈五尺。”当时,这里还是北宋王朝设置的“磻阳务”所在地,置监管及民工600人,每年二月至十月,采木于林虑山,经漳河水运至河北诸地。现存的盘阳古街多为明清时代建筑,全长1华里,街道呈“L”形,代表性建筑有东券门、八角亭、灵泽殿、卢家大院、北券门等。如今,排列在古街两旁的几十座民居、店铺、厅堂、楼阁面貌依旧。加之千年磨就的光滑平坦的石板路映衬,行人至此,触景生情,昔日的繁华闹市便会浮现眼前。东券门位于盘阳村东头,券门高3.5米,宽3.4米,券洞长19.5米,全由青……[详细]
忆江南度假区
  忆江南度假区坐拥郑州市北部山水资源,是以自然美学、自然康养、自然教育为核心产品,集湿地、温泉、森系、田园四大主题为一体的度假体验区。北临九曲黄河、楚河汉界和炎黄二帝风景区,紧靠万亩黄河湿地,绿色山林幕布每天可释放氧气300多吨,堪称天然氧吧。景区依托黄河生态保护示范区天然优势,依山傍水,亲近自然,融汇中西温泉文化,将湿地美学、森林艺术、田园东篱、森林悠居美好生活真实呈现给中原大地。交通区位优越,紧挨连霍高速与郑云高速郑州市三大出入口,距离市中心仅20分钟车程。忆江南度假区,属于河南区域内的自然艺术体验度假区。度假区内有江南春温泉、中原影视城、山湖别院、山湖居公馆、坚果乐园、湖畔垂钓、皮划艇俱乐部、滑草露营、2.5km环湖慢跑道9大配套项目,提供丰富多彩的度假体验,并有特色餐饮、艺术品鉴、生活……[详细]
岳飞故宅
  岳飞故宅,位于汤阴县城东18公里菜园镇程岗村内,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出生及幼年生活的地方。程岗,西邻周流村(岳飞先茔所在地)。岳飞被害后,家遭洗劫,百姓四处逃散,村庄荒废。明太祖实行移民政策,程姓人家迁居到此地,因为北面地势较高,遂改村名程岗。后人感怀先贤,在此为岳飞建庙塑像,并称“宋岳武穆王故宅”。人们贯以“程岗岳庙”称之。岳飞故宅建于明代中叶,略晚于明景泰元年(1450年)。占地42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房屋建筑80余间。明末、清代、民国年间曾多次修葺。“文革”期间遭到严重破坏。1978年后,县文物管理部门多次进行维修、扩建。1997年,被列为“汤阴一日五游”景点之一。2000年9月2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文物保护单位。同时,成立了岳飞纪念馆,负责岳飞故宅建筑群的保护……[详细]
阎庄圣寿寺塔
  圣寿寺塔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后台乡阎庄村西北200米,是睢县著名的宋代文物旅游景点。圣寿寺塔俗称阎塔,为宋代建筑物。虽经多次地震侵袭,风雨剥蚀,仍巍然屹立,1985年省政府曾拨款维修加固。塔身高22米,底座周长28.4米,为平面对称六角,九级密檐式结构。塔身外部每层檐下均用迭涩砖砌,第一层高3米,檐下有南开一半圆形拱圈门。一至六屋外壁嵌砌佛像雕砖数百个,佛像造型各异。塔内为六角形塔心室,室壁佛像砖砌,顶部饰有彩绘图案。为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和雕刻艺术提供了实物依据。关于圣寿寺和圣寿寺塔,当地还流传有一段古老的传说。相传,大宋时期阎庄村来了一位法号慧普的和尚,他慈眉善目且精于医道,并热心为当地百姓治病疗伤,受到百姓的敬重。大约过了两年,忽然村里来了一队兵马,说是奉旨来请慧……[详细]
宛丘古城遗址
  宛丘古城遗址位于淮阳县城东南4公里的大连乡大朱庄西南隅,占地面积一百余亩,高二丈,俗称平粮台、平粮冢、贮粮台,1988年2月13日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目前我国发现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护最完好的4600年左右的龙山文化时期古城遗址。它发掘于1979年,消息一经披露,《人民日报》、《光明报》、《河南日报》、香港《大公报》、新华社等数十家海内外新闻媒体争相报道,曾轰动一时,震惊世界。春秋时期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之《陈风·宛丘》曾描述过这里的动人景象:“子之荡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坎其击鼓,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就是说,西周时代,这里风景怡人,陈国的俊男靓女,常来这里唱歌跳舞,谈情说爱。后来,宛丘古城逐渐被废弃。宛丘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