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旅游

山东省文物古迹介绍

蒲松龄故居(纪念馆)
  蒲松龄故宅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蒲松龄性颖慧,文冠一时,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应童子试,“以县、府、道第一补博士第子员”。但自此以后屡试不第,直到71岁的古稀之年,授例成为“岁贡生”。他一生秉性耿直,愤世疾俗,常借狐鬼故事对当时-现象进行谐谑,其文章诡诙块垒,自成一家。主要著作,除誉满中外的《聊斋志异》外,还有文集13卷400多篇,诗集8卷900多篇,词1卷100多阕,以及俚曲14种。戏三部、杂著5种。蒲松龄故宅包括故居旧址、附近住宅、柳泉以及墓园,现辟为蒲松龄纪念馆。故居坐北朝南,两进,西有侧院,青砖黑瓦,木棂门窗,为当地民宅样式。郭沫若1962年题写的“蒲松龄故居”的金字门匾,高悬于故居大门。故居正房为砖石、土坯……[详细]
章丘莲华山圣水禅寺风景区
  章丘莲华山圣水禅寺风景区位于章丘市垛庄镇,与泰山北麓诸峰相连,三面环山,东邻秀美的海山湖,景区内松柏参天,树木蓊郁,自然风光优美,名胜古迹众多,既有深山古寺的幽奥之气,又有横亘云天的昂扬之势。景区内清泉潺潺、树木蓊郁、古寺幽深,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宗教旅游胜地。景区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王菩萨殿、塔林等景点,其间凡皂角、青檀、刺楸等名贵树种林立。莲华山胜水禅寺的山门飞檐斗角、巍峨壮观,四柱三门,金碧辉煌,高20米,宽30米,仿明清建筑,正中匾额悬金字题书“莲华胜境”,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大师题写,山门前两尊巨大的石狮雄踞左右,高大威武。右边山崖上耸立着摩崖石刻,丹书大“佛”字,高五米,遒劲雄浑,气势恢宏,高耸入云。天王殿正面塑有弥勒佛,背面为护法韦驮菩萨,两旁为四大天王,皆铜铸金身……[详细]
143、乐陵文庙 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乐陵文庙
  乐陵文庙大成殿,位于乐陵县城内,始建于1369年(明洪武二年)。洪武十七年、清康熙二十年、乾隆二十年、光绪八年,历经维修扩建。拥有明伦堂、兴贤斋、育才斋、名宦祠、崇对词、忠义祠、节孝祠、戟门、棂星门等建筑,曾是一组错落有致、规模可观的建筑。今仅存大成殿、两庑及崇圣祠四座建筑。大成殿是一座庑顶殿式明代建筑。宽11米,长20.8米,高9.88米。内外分别有红漆合围圆柱12根擎立。斗拱叠罗,飞檐插天。殿顶复盖琉璃瓦,分红、黄、绿各色,中间组成一大菱形图案。正脊中有五条金龙戏珠,两端翘起鸱吻、垂脊、戗脊近端有跃鱼、蹲兽,相间排列。大殿共五楹,甬路两旁,东西庑各七;大殿东北20步有崇圣祠三楹。精致的设计,细密的组合,砖瓦图纹的造型,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文庙大成殿不仅是现存完整的一处古建筑,而且是一处……[详细]
144、李满碧霞祠 AA
李满碧霞祠
  宁津碧霞祠又叫李满碧霞祠,位于宁津县城北13公里、大柳镇镇政府驻地北3公里处。由于历史的原因碧霞祠遭到破坏,1992年在各方的努力下得以重建。目前,它的主要建筑包括山门、钟楼、鼓楼、碧霞祠正殿,正殿东面为普照寺,正殿后面为玉皇阁。随着古庙的重建,每年农历四月十五、九月十五前后的古庙会也兴盛起来。李满古庙会期间,南到济南、泰安,北至沧州、河间及京津地区,东至乐陵、北镇,西到东光、衡水等地的富商巨贾、小商小贩,各色人等一应俱全,人山人海,车水马龙,日到会人数近十万人。据有关资料记载,宁津碧霞祠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始建于唐朝,古称天仙圣母殿,曾于清朝乾隆四十年重修,改名为碧霞祠,并沿用至今。后经清朝光绪十六年扩建,成为华北平原上一处非常精美的古建筑群。当时它的主要建筑包括山门、钟楼、鼓楼,碧霞祠正殿……[详细]
145、滨州唐李庵 AA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滨州唐李庵
  唐李庵风景区位于邹平县城西5公里会仙山东麓,占地面积1338亩。景区群山环绕,绿树葱茂,曲径通幽,小巧玲珑、典雅别致,文脉昌盛,素有齐鲁“小灵岩”之称。唐李庵始建于晋朝末期,兴盛于唐朝,历经数次修善,碑记可查最早的一次重修为明朝隆庆年间。庵院整体为“四合院”式建筑群落,由正门、影壁、大雄宝殿、伽蓝神殿、地藏王菩萨殿、韦陀菩萨神龛组成。大殿屋脊、角、檐均有双龙和吻兽等饰物,殿内梁柱及四壁彩绘:伽蓝神关公征战图、菩萨飞升图、五爪飞龙图、墨虎等珍贵壁画,栩栩如生,世所罕见,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艺术瑰宝。寺院东植有文冠果树一株,历尽千年,为庵寺文脉所系,许多历史文化名人都曾为祈愿才高八斗、妙笔生花而三拜此树。寺院南侧350年树龄的法师手植桧,以其独特的风姿,挺立于古刹前。还有那灵系一方百姓,象征风调雨顺……[详细]
146、姜太公祠 AA
姜太公祠
  姜太公祠位于临淄城区,1993年以姜太公衣冠冢为依托而建,总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太公祠是一组中国传统的中轴对称、殿堂庙宇建筑。周文王访贤遇到姜太公,遂请回拜为太师,尊称太公望。周武王继位又尊称师尚父。姜太公辅佐周王朝灭掉殷商,以首功被分封到了齐国。太公治理齐国,采取“因俗简礼和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等政策,注重农、工、商并举,大力发展生产,齐国很快强大起来。其后姜太公又辅佐周公平定纣的儿子武庚的叛乱,为赏太公二次安周之功,周成王赋予姜太公“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的专伐大权,成为海岱之间联袂而往朝的大国。姜太公死后按周礼返周而葬,齐人思念太公恩德,葬衣冠于此,从主殿穿堂而过,便是太公衣冠冢,表达了齐地人民对姜太公这位齐国的开创者,齐文化奠基人的怀念和敬仰,墓前石坊横眉上的……[详细]
临邑革命烈士陵园
  临邑县属鲁西北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是冀南七专署、冀鲁边二地委领导抗日的中心和渤海二军分区的后方基地,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光荣的革命传统。在几十年的革命斗争中,曾发生过王楼、于信庄、苏家庙、盘河等战斗,肖华、何郝炬、龙书金、曾旭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临邑留下了战斗足迹,2000多名优秀共产党员、仁人志士、热血青年将生命奉献在这块红色土地上,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为褒扬革命先烈,激励教育后人,保护和传承好这一宝贵的红色历史文化,2012年3月,临邑县委、县政府启动实施慰烈工程,投资1600余万元,将原林子官道烈士陵园、临南王楼烈士陵园、临盘菅寺烈士陵园等3处烈士陵园进行整合搬迁,依托原林子官道烈士陵园新建了临邑革命烈士陵园和革命纪念馆,并将全县所有零散烈士纪念设施全部迁入陵园实行集……[详细]
148、巨野文庙 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巨野文庙
  文庙位于菏泽市巨野县城东南隅,永丰塔北约一百米处。文庙前后五进院落及东西跨院,共建有殿、堂、楼阁、斋、庑、亭、坊近百间。自南而北,以太和元气坊、棂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等形成文庙,中轴线两侧建有进德斋、修业斋、东庑、西庑、名宦祠、乡贤祠、忠义祠、东华门、西华门等,东跨院为文昌祠,是儒学所在地;西跨院为启圣祠,后改作训导宅。地址:菏泽市巨野县城东南隅……[详细]
枣庄甘泉禅寺
  甘泉寺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卓山北侧,因寺中甘泉而得名。该寺建于元仁宗延佑六年。寺内现存千年树龄的银杏古树,足以佐证该寺历史之悠久。银杏树下,有一块石碑立于明朝万历十五年(1588年),题为《重修龙窝寺碑记》,该碑高约四米,为一巨石雕刻制而成,碑文为明朝光禄寺卿贾梦龙所撰,其弟贾梦鲤所书。碑背面记载着甘泉寺过去的辉煌:拥有良田千顷,寺内僧人逾百,重修时捐资捐助者有数千人之众。甘泉寺亦历史经劫难,屡受战乱雷火的袭击。到1949年前后,这里已倾圯殆尽,仅存残坦颓壁。1992年,枣庄市市中区渴口镇出资260万元对甘泉寺施以大规模重修。重建后的大雄宝殿;东西厢房雕廊画栋,古色古香;四周院墙蜿蜒曲折,古朴曲雅。大雄宝殿内,如来佛祖端坐中央,东西两侧十八罗汉神态各异,惟妙惟肖。大雄宝殿前台阶下方是放生池,寺之……[详细]
中共滕县县委旧址
  中共滕县县委旧址位于滕州市羊庄镇,年代为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10月10日,中共滕县县委旧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51、青城文昌阁 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城文昌阁
  青城文昌阁又名魁星楼,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青城镇,原是古代一处祭祀文昌帝君的场所。1991年版《高青县志》记载,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由64名文、武生员集资在青城十字街修筑“文台”;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6年)建成文昌阁;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青城知县张维垣捐资,并联合当地乡绅集资重修。文昌阁属于中国道教建筑。所祀文昌帝君又名“文曲星”、“文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主宰功名禄位的神灵,后来为道教所承袭。旧时多为知识分子所崇祀,以为可以保功名。元仁宗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将梓橦帝君加封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以后,两者遂合而为一。由于这些缘故,历代封建文人对其顶礼膜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昌与关帝一道被尊称为“文武二圣”,祭祀文昌帝君的礼仪犹如祭祀关圣帝君,每年……[详细]
152、滨州范公祠 AA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滨州范公祠
  范公祠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的享堂,地处长山城南、孝妇河畔的河南村,濒临河水,古木参天,建筑清新幽雅。据《长山县志》记载,该祠始建于宋治平二年(1065),系邑人知县韩泽倡议并主持修建,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此间历经朝代更替,时坏时修,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清道光三十年(1851),距今也已140多年。范公祠坐北面南,分前后两院,前院为大殿,后院为享殿。大殿采用歇山式建筑,灰砖青瓦,斗拱飞檐,殿内塑有范公座像。大殿前东西两侧,各植银杏一株,高达10丈。院内还有古槐3株,其中一株树老干空,老干内又生出一株新槐,枝叶繁茂,蔚为奇观,人称“怀中抱子”。享殿雕梁画栋,茂林修竹,清静幽雅,殿下有匾额两块,一为“长白书院”,一为“菜根味舍”。范公祠历经沧桑,阅900余年,被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青岛民俗博物馆(天后宫)
  天后宫位于青岛市太平路19号,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是青岛市区现存最古老的明清砖木结构建筑群。“先有天后宫,后有青岛市”,青岛开埠于19世纪末,而天后宫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天后宫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处集天后文化、海洋民俗文化于一体的著名人文景观,也是青岛前海风景线上一处极具民族风格的古建筑群,是国家AA级旅游景区,历五百余年风雨淘洗而幸存至今,弥足珍贵,堪称青岛历史变迁的一个生动缩影。1996年,遵照文物“修旧如初”的原则,青岛市政府拨巨款将其重新修复,并开辟为青岛市民俗博物馆。现占地面积近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为二进庭院。其有正殿、配殿、前后两厢、戏楼、钟鼓楼及附属建筑共计殿宇16栋80余间,是一处典型的具有民族风格的古建筑群。除戏楼为琉璃瓦盖顶……[详细]
临清舍利宝塔
  舍利宝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它与通州的燃灯塔、杭州的六合塔、镇江的文峰塔并称“运河四大名塔”,为运河岸边一标志性建筑。舍利宝塔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塔高61米,九级八面,楼阁式,通体近垂直,砖木结构,塔顶呈将军盔形,属省内仅见。基座八面,每面长4.9米,底面积为186平方米,其空间面积可达7000平方米,外檐砖木结构,檐下为陶质仿木出挑斗拱,转角斗拱下垂莲花垂柱,斗拱下部镶嵌陶质“阿弥陀佛”四字。门楣上镌刻“舍利宝塔”四字。进入塔室,各层辟有转角形石质梯道,可迂回逐层登至顶层。各层为穹隆顶,顶上施龙骨架,地面平托金丝楠木楼板,平面铺青砖,每层辟八门,四明四暗。各层塔心室内皆有刻石,画像镶嵌壁上,宝塔中心部位原有金丝楠木通天柱,上至塔刹下直落地宫,……[详细]
马陵山望海楼旅游风景区
  望海楼位于大尚庄村东南约2.5公里的山顶上,是一座高大的石峰,巨石错迭,形如石楼。据传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出访郯国时,曾与郯国国君郯子到此登楼望海,观看日出,后以此处称为孔望山望海楼,并载入史志。在望海楼东南30米处有一块较平坦的高台地,原有一座庙宇,称大奶奶庙,每年在古历3月15日和4月初8日两次逢庙会,南起望海楼,北至黑龙潭,约有2.5公里,四面八方的人云集于此,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历代诗人前往游览都有诗文载入史志。如清乾隆十三年太戊辰科进士王恒到此游览,赋海楼云影七律一首:山峰削壁壁成楼,楼势穿云最上头,人去海天波渺渺,山街人影日悠悠,烟明九点乾坤静,翠挹三山晓夜浮。似为餮霞凌绝顶,乘风疑是在瀛州。望海楼的南侧有一大片红石海,山石本身就是红色的,层层迭迭,每当夕阳时分,霞光映在红……[详细]
156、胶州城隍庙 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胶州城隍庙
  胶州城隍庙位于山东胶州市。城隍是中国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胶州城隍庙有两座,一座位于城隍庙街中部,座北向南,另一座在城隍庙后街中部,大门向北。两座庙前后相接,前殿的城隍爷为金属铸造,后殿城隍爷为木质,两个殿的面积合起来规模宏大,仅次于文庙(孔子庙),为胶城第二大古刹。……[详细]
157、青州偶园 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州偶园
  偶园,在青州城里偶园街中段东侧,原系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冯溥的私人花园,所以当地俗称为“冯家花园”。这座花园规模并不大,由于它是现存稀有的“康熙风格”园林建筑,所以便有着很高的建筑文化价值。偶园的历史,有多种说法,有人认定它是由明朝衡王府的东花园改建而成的。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皇帝朱见深封其第七子朱佑木军为衡王,于明孝宗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就藩青州。衡王在建造起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的同时,在东华门外建造了一座花园,名东花园。根据明王朝的规定,东花园的布局和规模,都跟皇帝宫内的御花园相仿。当时,凡是御花园内有的设施,这里也有,只是规模略小而已。大约过了180多年,清朝的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冯溥,在告老还乡之前,将他在北京的万柳堂献给皇上,皇上就把原衡王府的……[详细]
158、甘泉寺 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甘泉寺
  甘泉寺始创于何年何月,已无法考证,或曰始建于宋代,但均无确凿证据。相传曾有一名士考中状元,唐皇见其一表人才,便将皇姑许配给与他。状元为了逃婚弃国回家,来到这里依山靠泉,建了座寺庙,出家做了和尚。皇姑追夫心切也来到这里,见郎君已出家,无奈便在寺庙前建了尼姑庵。传说虽无文字记载,不足为证,然寺内现存千年树龄的银杏古树,足以佐证该寺历史之悠久。甘泉寺亦历史经劫难,屡受战乱雷火的袭击。到一九四九年前后,这里已倾圯殆尽,仅存残坦颓壁。一九九二年,枣庄市市中区渴口镇对甘泉寺施以大规模重修。重建后的大雄宝殿;东西厢房雕廊画栋,古色古香;四周院墙蜿蜒曲折,古朴曲雅。大雄宝殿内,如来佛祖端坐中央,东西两侧十八罗汉神态各异,惟妙惟肖。大雄宝殿前台阶下方是放生池,寺之西北角银杏树下的甘泉潺潺注入,(甘泉寺因此而得……[详细]
新华社山东分社诞生地
  新华社山东分社诞生地位于临沭县蛟龙镇前利城村,年代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代表性建筑。新华社山东分社诞生地纪念园是国家AA级景区、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园位于临沭县蛟龙镇前利城村西,南靠327国道,坐落在利城河畔,与石梁河形成循环水系。在翠竹掩衬下,相映成辉,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情操培养的重要红色基地。纪念园占地面积20亩,其中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包括4处仿古建筑和一处展览馆,共67间房屋,总投资296万元。景区对游客免费开放。整个纪念园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纪念碑广场。其纪念碑坐落于广场正南,底座长1.9米,碑身高4.1米,广场红石路面宽6米,总宽为28米,寓意为新华社诞生日期1941年6月28日;二是新华社旧址。从广场穿过一片茂密的竹林,即来到新华社……[详细]
160、苍龙峡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苍龙峡
  苍龙峡位于西河镇龙湾峪村西峡谷蜘蛛山,为淄川二十四景之一。明·嘉靖二十五年《淄川县志》载:“苍龙峡在县治东南三十里,有两山合抱,险崭万仞,中有岿群为峡才容单行,渐下渐广至二丈深,阔四五丈,两岩之间各有穴,探之莫得其底。每涨南来,木石俱下至湾亦不停污,有龙尝潜于此故名”。现蜘蛛山洞外,“苍龙峡”三字刻于石壁,洞门上方砖雕“渐入佳景”引人穿洞。与蜘蛛山东西相邻的小山为白鹤林,现尚有明、清碑刻数方,碑文中有“苍龙峡之胜地,淄邑奇观……”的赞语。品读苍龙峡翟慎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西河镇龙湾峪村因苍龙峡而得名,还有古塔八卦云楼,明代书法家王冕亲笔题写的碑文,唐朝庙宇,……是淄川区“八大名胜古迹”之一。苍龙峡位于龙湾峪村西峡谷蜘蛛山,东西两侧峭壁对峙,称之为“龙屏”,下临深潭,谓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