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旅游

山东省文物古迹介绍

海阳市丛麻禅院
  丛麻禅院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位于山东省海阳市盘石镇的七峰山怀抱之中。北临309国道。距海阳市区约20公里。是胶东半岛著名的佛教胜地。始建于隋末唐初,历经唐宋元明清,迄今千有余年,相传唐代开国大将军尉迟敬德在此屯兵养马,故名“从马院”;又因周围奇峰丛立如麻,亦名“丛麻院”。1992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曾为之题词“丛麻院”,成为禅院之宝。景区以禅院为中心,东面有七峰山,北面有长寿崮,西面棋圣洞、神仙功能洞,南面有潺潺溪水,中间120亩淡竹将整个寺庙掩映在遮天翠竹之中。寺院坐北朝南,在建筑保持了唐代人之俗,自然风景优美,是著名的佛教文化风景区。景区除观唐代禅院外,另有独具江北特色的淡竹林、求子洞、嫦蛾奔月、玉兔盗仙草、僧人习武场、翠竹园等景点。十一月万只喜鹊聚会为景区特色景观。地址:山……[详细]
洪顶山摩崖刻经
  闻名国内外的洪顶山摩崖刻经。自从1989年发现以后,已有不少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慕名而来,观看刻经。它的发现,对解开史学界的“安道一”之谜,对研究这位视史传经体大书法家的身世、经历及中国文字从隶到楷的转变具有关键作用和史料价值。因“安道一佛教”观念是“涅若性空”观,他在此处书刻的是“文殊若”,“摩诃若”经等。东边是属名“僧安道一”的“文殊若”刻经。-出自梁曼陀罗仙和僧伽婆罗译本中。全文共98字,文中以佛主如来与文殊菩萨对话的形式,禅释出僧众如何修成大智慧到彼岸的“性空”思想,在佛经中占重要地位。更珍贵的是该经的书法价值,在整个刻经中具有代表性。书写风格是隶中带楷,楷中带隶,这是我国文字进化从隶到楷的重要特征,起断代作用。难得可贵的是其中的“亦”字是草书,而“道”字则带行书韵味,“数”字还有书法……[详细]
孟府古建筑群
  孟府古建筑群位于孟庙西侧,是孟子嫡系后裔居住处,元至顺二年(1331年),文宗封孟子为邹国亚圣公,故孟府又称“亚圣府”。孟府始建于北宋末期,已有800余年历史。孟府初建时规模较小,后经历代重修扩建,至清初已形成前后7进院落。以主体建筑“大堂”为界,前为官衙,中为内宅,后为花园,共有楼、堂、亭、阁148间。南北长226米,东西宽99米,总面积2.24万平方米。是国内规模宏大、保存较为完整、较为典型的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古建筑群和封建地主庄园之一。建国后,孟府成为收藏、展出大量出土文物及孟府遗留文物的地方。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门当地群众称“衙门”,为3楹、单启硬山式建筑。门前东、西各建1座4柱3门式木坊(均于“文革”期间被拆除,尚未修复),名分别为“旌忠坊”、“旌表节孝……[详细]
南张凤凰台遗址
  凤凰台凤凰台位于济宁西郊,运河北畔,327国道南侧。凤凰台所在的任城区南张镇,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早在商周时期这里即可见中华文明之光。据考古调查发现,在凤凰台遗址上,十几米高的土层堆积中,蕴藏着丰厚的古代遗存,底层属“龙山文化”的遗迹,中层为商周文化遗址。1985年凤凰台遗迹被公布为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领队培训班在此进行了实地考古发掘,出土近300件文物,现存于省考古所内。2006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凤凰台”又名“风化台”,为凤姓教化之台,是远古时期的先民祭祀太昊伏羲的地方。经近代专家考证,确定为“太昊祭祀台”。伏羲又称太昊,自封为风姓,古代“风”、“凤”乃同一字,史载:“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昊有济之祀”。任城是四个风姓……[详细]
青岛民俗博物馆(天后宫)
  天后宫位于青岛市太平路19号,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是青岛市区现存最古老的明清砖木结构建筑群。“先有天后宫,后有青岛市”,青岛开埠于19世纪末,而天后宫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天后宫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处集天后文化、海洋民俗文化于一体的著名人文景观,也是青岛前海风景线上一处极具民族风格的古建筑群,是国家AA级旅游景区,历五百余年风雨淘洗而幸存至今,弥足珍贵,堪称青岛历史变迁的一个生动缩影。1996年,遵照文物“修旧如初”的原则,青岛市政府拨巨款将其重新修复,并开辟为青岛市民俗博物馆。现占地面积近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为二进庭院。其有正殿、配殿、前后两厢、戏楼、钟鼓楼及附属建筑共计殿宇16栋80余间,是一处典型的具有民族风格的古建筑群。除戏楼为琉璃瓦盖顶……[详细]
中共滕县县委旧址
  中共滕县县委旧址位于滕州市羊庄镇,年代为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10月10日,中共滕县县委旧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宗山朗公寺
  大宗山朗公寺位于苍山县大仲村镇境内,距苍山县城10公里,距罗庄城区15公里,是苏北、鲁南地区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大宗山峰危壁峭,涧深林密,与蒙山、苍山抱犊崮、文峰山自然景观辉映成趣;朗公寺怀抱其中,优越的地理位置,秀丽的自然风光,现在,大宗山朗公寺已列为市级自然风景保护区。大宗山青山连绵回环,奇峰怪石嶙峋,松生绝壁遮天蔽日,泉涌峭崖飞瀑悬空;山中有转经山、观日台、九步天梯、红孩儿桥、宋潢书斋、聚仙阁,贤孝祠等名胜景观。朗公寺始建于东晋,因晋朝时印度僧人朗公(卓锡)在此建庙出家修行而得名。朗公寺历经南北朝,兴于隋唐;至元朝中期重建时,其规模最大;盛至明清,衰于民国,毁于文革。其规模宏大,有上寺、下寺、塔林三大建筑。上寺殿堂飞檐斗拱,石柱蟠龙,东西各配有碑亭,廊房,大殿为祖殿,供如来佛祖,两侧为……[详细]
128、李满碧霞祠 AA
李满碧霞祠
  宁津碧霞祠又叫李满碧霞祠,位于宁津县城北13公里、大柳镇镇政府驻地北3公里处。由于历史的原因碧霞祠遭到破坏,1992年在各方的努力下得以重建。目前,它的主要建筑包括山门、钟楼、鼓楼、碧霞祠正殿,正殿东面为普照寺,正殿后面为玉皇阁。随着古庙的重建,每年农历四月十五、九月十五前后的古庙会也兴盛起来。李满古庙会期间,南到济南、泰安,北至沧州、河间及京津地区,东至乐陵、北镇,西到东光、衡水等地的富商巨贾、小商小贩,各色人等一应俱全,人山人海,车水马龙,日到会人数近十万人。据有关资料记载,宁津碧霞祠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始建于唐朝,古称天仙圣母殿,曾于清朝乾隆四十年重修,改名为碧霞祠,并沿用至今。后经清朝光绪十六年扩建,成为华北平原上一处非常精美的古建筑群。当时它的主要建筑包括山门、钟楼、鼓楼,碧霞祠正殿……[详细]
129、阳谷文庙 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阳谷文庙
  阳谷文庙,座落在景阳冈酒厂居民小区。距老城大隅首约200米,南临紫石街,北邻棋盘街,东邻狮子楼园区,西邻景阳冈酒厂居民区。文庙即孔庙,又称圣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元明以后通称文庙。旧制,“府州县皆建孔子庙庭而学官附焉。”因为旧时儒学都设在孔庙,所以又称庙学,是一个地方的最高学府。阳谷文庙最早建筑年代,可考的有旧县志所载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的一篇碑记《阳谷县重修庙学记》,距今也已经900余年。元、明、清时期曾多次重修。清乾隆年间,阳谷文庙主体建筑为大成殿,面阔5间,进深3间,东西长25米,宽15米,顶高13米。整座殿为砖木结构,殿外墙北、东、西3面用青砖砌成,南面为木制,殿内雕梁画栋,甚为壮观。大成殿内正座是泥塑孔子像,东西分塑颜回、子思和曾子、孟子“四大贤”(即“四配”)像。大成殿前……[详细]
130、甘泉寺 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甘泉寺
  甘泉寺始创于何年何月,已无法考证,或曰始建于宋代,但均无确凿证据。相传曾有一名士考中状元,唐皇见其一表人才,便将皇姑许配给与他。状元为了逃婚弃国回家,来到这里依山靠泉,建了座寺庙,出家做了和尚。皇姑追夫心切也来到这里,见郎君已出家,无奈便在寺庙前建了尼姑庵。传说虽无文字记载,不足为证,然寺内现存千年树龄的银杏古树,足以佐证该寺历史之悠久。甘泉寺亦历史经劫难,屡受战乱雷火的袭击。到一九四九年前后,这里已倾圯殆尽,仅存残坦颓壁。一九九二年,枣庄市市中区渴口镇对甘泉寺施以大规模重修。重建后的大雄宝殿;东西厢房雕廊画栋,古色古香;四周院墙蜿蜒曲折,古朴曲雅。大雄宝殿内,如来佛祖端坐中央,东西两侧十八罗汉神态各异,惟妙惟肖。大雄宝殿前台阶下方是放生池,寺之西北角银杏树下的甘泉潺潺注入,(甘泉寺因此而得……[详细]
131、阳谷海会寺 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阳谷海会寺
  海会寺清代古建筑群。坐落于阳谷县阿城镇东南隅。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后经乾隆、光绪年间两次扩建续修,形成了殿宇巍峨、楼阁连亘的清代典型古建筑群。为华北五大寺院之一。该寺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原有殿宇楼阁168间,2001年仅存81间。由大殿、戏楼、碑亭、千佛阁、刘公祠等部分组成。主体建筑既自成一体,又与整体结构协调融洽。建筑系采取北方传统的民族形式,砖木结构,飞檐斗拱。寺内尚存有碑刻、石雕、木雕、彩画及康熙手书诗文。现经住持僧人化缘修缮,又重现昔日光彩。海会寺位于山东省阳谷县城东25公里的阿城镇古运河畔,是华北地区规模较大的寺院之一,由刘公祠、海会寺、运司会馆三部分组成,包括山门、天王殿、千佛殿、钟楼、鼓楼等十余处景点。海慧寺是清代典型的庙宇与会馆相结合的建筑群,原为元代礼部尚书曹元用的故居,是国……[详细]
132、郓城唐塔 AA
郓城唐塔
  唐塔,又名观音寺塔,在原观音寺内,为大佛寺塔,五代后唐始建,故称“唐塔”。现已规划为唐塔广场内的一大景观。唐塔地处北纬35′,东经115′,占地面积80平方米,系砖砌,塔为八棱四门楼阁式砖塔,下层周围42米,上层40米,共七级,残塔高32米,现存四级,海拔约72米。由精美的砖雕斗拱组成塔檐,东、西、南、北四面各设一券顶坤门,其余四面为砖雕景窗。塔心室和佛龛顶部,由层层砖斗拱环砌成拱顶。斗拱制作精良,层层内收,结构严谨,错落有致,有鬼斧神工之妙。塔内廻廊顶部,也由砖斗拱精砌而成。由北门登塔,穿过塔心室至南壁,沿南壁登上第二级,然后穿过塔心柱转折上升,可直达塔顶。据《郓城县志》记载:明正统十三年(1446),河决荥阳,郓城成灾,塔身被淤没二级,现地表以上仅存四级,高约32米,上层周长40米,下层……[详细]
章丘莲华山圣水禅寺风景区
  章丘莲华山圣水禅寺风景区位于章丘市垛庄镇,与泰山北麓诸峰相连,三面环山,东邻秀美的海山湖,景区内松柏参天,树木蓊郁,自然风光优美,名胜古迹众多,既有深山古寺的幽奥之气,又有横亘云天的昂扬之势。景区内清泉潺潺、树木蓊郁、古寺幽深,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宗教旅游胜地。景区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王菩萨殿、塔林等景点,其间凡皂角、青檀、刺楸等名贵树种林立。莲华山胜水禅寺的山门飞檐斗角、巍峨壮观,四柱三门,金碧辉煌,高20米,宽30米,仿明清建筑,正中匾额悬金字题书“莲华胜境”,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大师题写,山门前两尊巨大的石狮雄踞左右,高大威武。右边山崖上耸立着摩崖石刻,丹书大“佛”字,高五米,遒劲雄浑,气势恢宏,高耸入云。天王殿正面塑有弥勒佛,背面为护法韦驮菩萨,两旁为四大天王,皆铜铸金身……[详细]
134、泗水仲庙 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泗水仲庙
  泗水仲庙位于泗水县泗河街道。年代为明、清。2013年,泗水仲庙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35、胶州城隍庙 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胶州城隍庙
  胶州城隍庙位于山东胶州市。城隍是中国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胶州城隍庙有两座,一座位于城隍庙街中部,座北向南,另一座在城隍庙后街中部,大门向北。两座庙前后相接,前殿的城隍爷为金属铸造,后殿城隍爷为木质,两个殿的面积合起来规模宏大,仅次于文庙(孔子庙),为胶城第二大古刹。……[详细]
136、乐陵文庙 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乐陵文庙
  乐陵文庙大成殿,位于乐陵县城内,始建于1369年(明洪武二年)。洪武十七年、清康熙二十年、乾隆二十年、光绪八年,历经维修扩建。拥有明伦堂、兴贤斋、育才斋、名宦祠、崇对词、忠义祠、节孝祠、戟门、棂星门等建筑,曾是一组错落有致、规模可观的建筑。今仅存大成殿、两庑及崇圣祠四座建筑。大成殿是一座庑顶殿式明代建筑。宽11米,长20.8米,高9.88米。内外分别有红漆合围圆柱12根擎立。斗拱叠罗,飞檐插天。殿顶复盖琉璃瓦,分红、黄、绿各色,中间组成一大菱形图案。正脊中有五条金龙戏珠,两端翘起鸱吻、垂脊、戗脊近端有跃鱼、蹲兽,相间排列。大殿共五楹,甬路两旁,东西庑各七;大殿东北20步有崇圣祠三楹。精致的设计,细密的组合,砖瓦图纹的造型,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文庙大成殿不仅是现存完整的一处古建筑,而且是一处……[详细]
137、庆云石佛寺 AA
庆云石佛寺
  石佛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始建于元代。相传元龙、仁凤夫妻二人流落于此处马颊河畔,搭茅屋居住。某年夏秋之交,天降大雨,洪水泛滥,两尊石佛和一口巨钟漂来,停于岸边。元龙夫妇遂各处募捐钱物,修一小庙供奉石佛。后来香火日盛,佛教弟子募化和社会各界捐助,建成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称石佛寺。该寺毁于民国18年(1929)年。1993年,仁光、仁莲二位法师自庐山诺那塔到此主持重建,寺院占地2万平方米,由山门、九龙壁、钟楼、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念佛堂、方丈楼等景观构成。中国佛教协会前任会长赵朴初、现任会长一诚法师先后为该寺题写匾额。……[详细]
马陵山望海楼旅游风景区
  望海楼位于大尚庄村东南约2.5公里的山顶上,是一座高大的石峰,巨石错迭,形如石楼。据传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出访郯国时,曾与郯国国君郯子到此登楼望海,观看日出,后以此处称为孔望山望海楼,并载入史志。在望海楼东南30米处有一块较平坦的高台地,原有一座庙宇,称大奶奶庙,每年在古历3月15日和4月初8日两次逢庙会,南起望海楼,北至黑龙潭,约有2.5公里,四面八方的人云集于此,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历代诗人前往游览都有诗文载入史志。如清乾隆十三年太戊辰科进士王恒到此游览,赋海楼云影七律一首:山峰削壁壁成楼,楼势穿云最上头,人去海天波渺渺,山街人影日悠悠,烟明九点乾坤静,翠挹三山晓夜浮。似为餮霞凌绝顶,乘风疑是在瀛州。望海楼的南侧有一大片红石海,山石本身就是红色的,层层迭迭,每当夕阳时分,霞光映在红……[详细]
139、滨州唐李庵 AA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滨州唐李庵
  唐李庵风景区位于邹平县城西5公里会仙山东麓,占地面积1338亩。景区群山环绕,绿树葱茂,曲径通幽,小巧玲珑、典雅别致,文脉昌盛,素有齐鲁“小灵岩”之称。唐李庵始建于晋朝末期,兴盛于唐朝,历经数次修善,碑记可查最早的一次重修为明朝隆庆年间。庵院整体为“四合院”式建筑群落,由正门、影壁、大雄宝殿、伽蓝神殿、地藏王菩萨殿、韦陀菩萨神龛组成。大殿屋脊、角、檐均有双龙和吻兽等饰物,殿内梁柱及四壁彩绘:伽蓝神关公征战图、菩萨飞升图、五爪飞龙图、墨虎等珍贵壁画,栩栩如生,世所罕见,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艺术瑰宝。寺院东植有文冠果树一株,历尽千年,为庵寺文脉所系,许多历史文化名人都曾为祈愿才高八斗、妙笔生花而三拜此树。寺院南侧350年树龄的法师手植桧,以其独特的风姿,挺立于古刹前。还有那灵系一方百姓,象征风调雨顺……[详细]
140、青州偶园 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州偶园
  偶园,在青州城里偶园街中段东侧,原系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冯溥的私人花园,所以当地俗称为“冯家花园”。这座花园规模并不大,由于它是现存稀有的“康熙风格”园林建筑,所以便有着很高的建筑文化价值。偶园的历史,有多种说法,有人认定它是由明朝衡王府的东花园改建而成的。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皇帝朱见深封其第七子朱佑木军为衡王,于明孝宗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就藩青州。衡王在建造起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的同时,在东华门外建造了一座花园,名东花园。根据明王朝的规定,东花园的布局和规模,都跟皇帝宫内的御花园相仿。当时,凡是御花园内有的设施,这里也有,只是规模略小而已。大约过了180多年,清朝的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冯溥,在告老还乡之前,将他在北京的万柳堂献给皇上,皇上就把原衡王府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