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旅游

山东省文物古迹介绍

济宁人民公园·太白楼景区
  太白楼坐落在济宁市城区古运河北岸,原是唐代贺兰氏经营的酒楼。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大诗人李白与夫人许氏及女儿平阳由湖北安陆迁居任城(济宁),“其居在酒楼前”,每天至此饮酒,挥洒文字,写下了许多诗篇。贺兰氏酒楼也因李白经常光顾而名声大振,生意兴隆。自唐咸通二年(861年),吴兴人沈光敬慕李白,登贺兰氏酒楼观光,为该楼篆书“太白酒楼”匾额,并作《李翰林酒楼记》,从此贺兰氏酒楼便改为“太白酒楼”而闻名于世。宋、金、元时期对酒楼均依貌整修。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济宁左卫指挥使狄崇在重建“太白酒楼”时,以“谪仙”的寓意,依原楼的样式,移迁于南城墙上,并将“酒”字去掉,名为“太白楼”,后于明、清、民国间进行了数十次较大的重修。太白楼又曰“太白酒楼”,是唐代贺兰氏经营的酒楼。唐开元二十四年(……[详细]
102、峆盧寺 AAA
峆盧寺
  国露(峆卢)寺位于烟台市福山区南部美丽的合卢山脚下,北临烟台市的主要水源地门楼水库,依山傍水,正所谓“九峰拥翠慧海圣境开莲花,三界同归福山圣地生菩提”。史料记载,它始建于唐开元年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的国露(峆山卢)寺曾是胶东地区香火延续和法脉传承最久的古寺,被称为“胶东第一古刹”。重建后的国露(峆山卢)寺建筑规模宏大,殿堂雄伟壮观,有内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四大菩萨殿等建筑,计百余间。景区秉承丛林寺院的古朴与严谨,兼容现代人文和理念,通过宣扬正信的佛教,运用佛陀的慈悲与智慧,净化心灵,关爱生命,为忙碌奔波的现代人提供一个精神安养、心灵回归的文化旅游心灵环保中心。景区现有圆仁和尚求法桥、东方佛国圣莲广场、万福墙、内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四大菩萨殿、千年银杏……[详细]
南旺枢纽遗址考古公园
  2010年10月,位于南旺镇政府驻地的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被评为第一批23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承办2011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相关活动为契机,大运河南旺枢纽大遗址开展了文物考古发掘和古建筑维护及抢修,建设了大运河科技馆和水工模型,全面反映和展现大运河自然风貌与历史文化。2012年12月,南旺大运河枢纽遗址公园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即将成为运河沿线上集考古研究、旅游观光、教育科研于一体的重要的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客服电话:0537-7234108地址:济宁市汶上县南旺镇府前大街营业时间:24小时游览时间:大约2小时价格描述:开放式景区游览线路:入口——大运河南旺枢纽博物馆——白英湖——考古遗址——祠堂——观音阁……[详细]
紫金山天文台青岛观象台
  青岛观象台位于黄海之滨、胶州湾畔,风景秀丽的避暑胜地——青岛市区海拔75米的观象山巅。1898年德国海军港务测量部在馆陶路1号建气象天文测量所,1905年改称“皇家青岛观象台。”概况1914年,日本占领青岛后,又改称气候测量所。1924年,我国正式接收改称观象台。1937 年日本人再度强占,1946年抗战胜利后归还中国。1949年解放后,由海军接管。1957 年,天文、地磁、地震三部分移隶中国科学院。从此,青岛观象台一分为二:气象部分归海军,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北海舰队司令部气象区台”;另一部分定名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岛观象台”。该台1978年撤消建制,规划为海洋研究所,1993年原名原隶恢复建制。在青岛市区诸多山头公园之中,唯独穹台窥象曾被列为青岛十景之中。穹台,即指坐落在观象山……[详细]
中共曲泗工委旧址(钱杰东烈士故居)
  中共曲泗工委于1938年3月由钱杰东、乔海秋同志在泗水县杨柳镇小颜庙村钱杰东家中成立。中共曲泗工委旧址纪念馆(钱杰东烈士故居)始建于80年代中期,2000年被中国文化扶贫委命名为“万村书库扶贫工程”,其中征集了2000余册(件)党史、藏书和纪念文物,2003年9月免费开馆。2007年被授予“济宁市第二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5年被评为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济宁市党史教育基地、第二批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目前,中共曲泗工委旧址(钱杰东烈士故居)有管理人员4人,讲解员2人,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值班制度,纪念馆除钱杰东烈士故居外,还建设2个展室和1个图书馆,设有“胸怀壮志 投身革命”、“创建组织 发展壮大”、“游击作战 扩大本区”、“开辟阵地 坚持抗战”、“发动……[详细]
雷神庙战斗遗址
  雷神庙战斗遗址分为东西两个大院,西院为花园,史称为范园,是金朝宁海州学正范怿的花园。范怿,字寿卿,一字明叔,金朝进士,殿试及第,大定年间任宁海州学正。园内原有玄都宫,又名玄都观、花园观,1936年版《牟平县志》载:“玄都观,在县南二里范园中。原系范怿花园,范与马钰友善,又尝与王重阳会于此,逐施为钰庵,钰殁,邱长春继之,广为玄都观,及长春应召,奉旨改为宫”。范园内“奇葩异果,藤架芳丛,靡不可人,最为嘉处,有亭翼然,号曰怡老”,明清以降,此处均被列为牟平十大景之一,称为“范园春晓”;东院为庙舍,由正殿、南厅及东西两厢组成一对称式四合院,正殿座北朝南,自东向西由三清殿、岳王庙、雷神庙组成。两院总长(东西)82.3米,宽(南北)41.1米,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三清殿,原为玄都宫。金大定七年,王重……[详细]
当利故城遗址(含栾大墓)
  当利故城位于莱州市沙河镇路旺侯家村西。东北距莱州城区约20公里。城址位于莱州市西南地区近海平原上,城址东约1公里处,有一条季节性小河自东南向西北汇入珍珠河后入海,城址东临侯家村的民房;南约2.5公里处,大沙河由东南向西北流入莱州湾;西北约2公里处为烟潍公路;面北距海不足10公里。1957年、1981年,掖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烟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烟台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利,西汉时所置县,与掖县同属东莱郡,东莱郡治于掖县,东莱郡领17县,其中,掖县、当利、阳乐、阳石、临朐、曲成在今莱州市境内。东汉时,东莱郡治移于黄县,领13县,阳石、阳乐并入当利,当利、掖县均属东莱郡。三国魏时期,东莱郡仍治于黄县,领12县,……[详细]
108、兴隆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兴隆塔
  兴隆塔,位于兖州城内东北隅今博物馆院内,因该地原有古刹兴隆寺而得名,寺久已毁圯而塔岿然独存。塔高54米,十三层,为八角楼阁式砖塔。沿着塔内梯级可以攀登到第七层的平台上,抚石栏远眺,兖城风物尽收眼底。兴隆塔之始建在隋代开皇(589--600)年间,此后各代都曾有过修葺,现塔内尚有北宋及清代重修的碑记数块。塔的造型端庄挺拔,直插云天,下部厚重,七层以上骤然缩小,如一小塔置于大塔之上,这种形式为国内所仅见。兴隆塔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结构其为八角十三层楼阁式空芯砖塔,底基周长48米,高54米,二层外部设平座,二、四、六、七层盲窗修饰,通体区分两截,上下叠加,呈母子相托状。下七层粗大深厚,内设台阶式砖梯踏步,层间设回廊,游人可顺梯拾阶回旋而上;两截间形成2米宽的阳台,四周有石雕栏杆,凭栏远眺,风……[详细]
马鞍山抗日遗址
  马鞍山位于淄川区太河镇的淄河片区,因其形似马鞍而得名,主峰海拔618米,总面积25.6平方公里,是集历史文化、革命传统教育和自然风光于一体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基础设施功能完备。为缅怀抗日先烈,激发子孙后代的爱国主义热情,发挥其爱国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太河镇在马鞍山纪念碑南修建了革命烈士祠堂,里面陈列着205名革命烈士的灵牌,展示了马鞍山抗日保卫战的英雄气概和不朽功绩。在马鞍山西峰下修建了马鞍山抗战纪念馆和纪念碑,总建筑面积400平方米,上下两层环廊式建筑;纪念碑呈“三八式步枪”状,高11.9米,象征着1942年11月9日发生的马鞍山抗日保卫战,原政治局委员、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上将为马鞍山抗战纪念馆和纪念碑分别题写了“马鞍山抗战纪念馆”、“马鞍山抗战纪念碑”。同时,对马鞍山主峰上山路、……[详细]
张颜山旧宅
  张颜山旧宅位于烟台市牟平区宁海街道办事处邵家塂村中,东经121°36ˊ,北纬37°24ˊ,东距沁水河约800米,东南距端午山约1200米。旧宅始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现存上下两个大院,座北朝南,共有房屋110间,占地3280平方米。张颜山旧宅上院,为东西相连的两座二进式四合院,东院为好朴堂,西院为存古堂,各有房屋22间。两院的建筑风格、结构、材料、样式完全相同,均为硬山、阴阳合瓦顶、梁架结构。院内南厅7间,东2间为门房,门房西1间为过道大门,大门有内外两道,外门为双扇推拉式铁栅栏门,门上饰有铁艺;内门为双扇实榻木门,眉子的花牙子透雕花草图案,上镶3块走马板,中间一块上刻圆形图案;青石门枕,上有一对石雕狮子户对;再西4间为客厅,木条抹灰天棚,四周饰石灰檐口线角,中部和西部各饰一个灯池,墙面刷黄……[详细]
蓬莱水城
  蓬莱水城又名“备倭城”。位于蓬莱城北丹崖山麓蓬莱阁下,与蓬莱阁连为一体,是一座设计新颖、精巧别致的古城。水城东连画河,西凭丹崖,负山控海,形势险要,是我国明清两代的重要海防军事要塞,也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军基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洪武九年(1376年)倭寇侵扰,遂将登州升格为府,并于刀鱼寨旧址修筑水城口,以石砌筑水城,总面积25万平方米。小海居城正中呈长方形,南北长655米,面积7万平方米,将水城分为东西两半,用于停泊船舰、操练水师。水门内外还分别建0头、平浪台、防波堤,用以消波阻沙,减冲缓流。蓬莱水城实为一处严密的海上军事防御体系。明清两代在此驻扎水师,停泊战舰,出哨巡洋,成为边防要塞,防御东至成山头,西至武定营大沽河,北至北隍城东北的辽阔海面。自2005年起,当地政府投资5.……[详细]
泰山古建筑群
  泰山古建筑群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城区北,与济南市接界地区。泰山居中国五岳(泰山、崇山、华山、恒山、衡山)之首,号称东岳。其中,岱庙是历代帝王泰山封禅大典之地,创建于秦汉,唐宋金元至明清屡有修建,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泰山上下殿、寝、堂、阁、亭、馆、楼、观、廊、庑等有813楹。现有主建筑天贶殿与北京太和殿、曲阜大成殿同称中国三大古宫殿。山上碧霞祠始建于宋,明清均有增修,成为规模宏大的高山古建筑。山阴灵岩寺在济南长清区,盛于唐宋,曾有殿阁达40多座、禅房500多间。寺内千佛殿彩塑罗汉有“海内第一名塑”之誉。山上山下文物古迹遍布,有东方文物宝库之称。寺庙宫观古建筑多达30多座。主要有泰安城区岱庙、遥参亭,泰山麓的岱宗坊、红门宫,山腰王母(池)殿、普照寺、斗母宫、中天门,岱顶南天门、天街坊……[详细]
庙岛妈祖文化公园
  庙岛的天后宫始建于北宋的宣和四年间,即公元1122年,最初为沙门佛院,仅茅舍三间,元至元十六年闽浙船民于院中专设奉祀妈祖的道场之后,逐改奉海神。历经元、明、清三代,这里的香火都很旺盛。明崇祯元年,皇帝赦命重修庙宇,由山东左都督杨国栋奉旨对天后宫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基本奠定了天后宫今天的格局。形成了有众多的殿、堂、廊组成的古建筑群。崇祯皇帝御赐“显应宫”三个大字,意思是说带着一种美好的意愿走进庙宇,日后一定得到灵验的。庙岛的天后宫内,保存过大量的海船模型及一些珍贵的航海史资料,曾经被中外学者誉为“东方的航海博物馆”。1969年文革时期原庙被彻底毁坏,仅存一镜一像。1983年春长岛县委、县政府为抢救这一闻名遐尔的历史文化古迹,恢复其本来的历史地位,1985年开放,同年被辟为我国第一个县级综合航海……[详细]
罗庄宝泉寺公园
  罗庄宝泉寺公园是国家2A级旅游区。宝泉寺地理位置优越,南涑河横贯东西,沿河群泉密布,蔚为壮观。寺址周围怪石嶙峋,形成天然石林。寺前分布着成片古生物化石群,经省考古鉴定,为几亿年前奥陶纪海洋古生物化石。据元代(公元1318年)《重修宝泉寺院记》碑文记载,古寺创建于唐代佛教盛兴之际,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后经各代历次增修,使之庙宇恢宏,规模壮阔,香火鼎盛,闻名遐迩。1999年10月宝泉寺旧址扩大重修,并更名为宝泉寺旅游区。宝泉寺旅游区重建以来,先后投资2500多万元,对寺内的文物古迹进行修缮,并开发了新的旅游景点。宝泉寺的十大景点有名泉花去荟萃、奇石惊天、皇莹宾馆、古寺晨钟、秘藏林区、在水一方、圣贤云集、老年乐园、树林区、园艺区。目前已成为具有佛教文化观光、休闲、游乐、泉景观光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旅游景……[详细]
临清民居
  临清民居位于临清市城区运河沿岸。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临清民居包括冀家大院、朱家大院、汪家大院、赵家大院等众多民居。大部分为明、清时期建筑。冀家大院位于临清市青年街道办事处前关街77、78、86号。明洪武十五年(1382)冀天仪迁调山东兖州护卫,二十一年(1388)改调平山卫临清千户所,举家由山西平阳府岳阳县迁居临清居地,开始置买土地,大兴土木。景泰二年(1451)、嘉靖、万历间陆续增建附属建筑。到清嘉庆年间,武德骑尉冀辉再次扩修,使大家宅第初显风采,功能逐渐完备。至道光初,冀家大院居地已达二万多平方米,房舍四百余间。解放后数度破坏拆毁。现存建筑占地一万多平方米,主院仍存两进,南跨院存一进,北跨院存四进,穿厅、廊房、绣楼、耳房、厨室、影壁60余间。主建筑穿厅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抬梁木构,雕枋……[详细]
高唐兴国寺古塔
  兴国寺古塔又称菩萨塔。位于高唐县城北17公里梁村街东。始建年代无考,传为兴国寺寺僧和当地居民共同筹资兴建,明清时曾维修。塔为青砖砌筑,八角楼阁式仿木结构,共13级(存11级),高37.5米。基座为正八边形,周长22.8米,面积33平方米。塔为仿木楼阁式建筑,外以青砖白灰、内用青砖沙灰砌筑,塔身内部的角檐及踏步、塔门等处施有木筋。平面呈八角形,边长2.85米,对边直径6.85米,总高38.8米,共11层,上设宝顶。塔基占地面积为33平方米。从下至上逐层收分,瘦俏挺拔,其他为单檐,檐部斗拱构件以青砖切割、磨制而成,做工精巧。门洞北开,可攀登。由于塔体瘦俏,攀登方法也较别致。攀登时二、四、六、八级从西门入,分别到其上一级的东门出,三、七和五、九级分别从南门与北门入,十、十一级为上、下、东、西相通的……[详细]
117、麒麟台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麒麟台
  麒麟台,亦名获麟台,古称获麟古冢,地处巨野城东七公里——今麒麟镇陈胡庄以东、后冯桥以北大洼内,为县级名胜古迹重点保护单位。此台为鲁哀公“西狩获麟”处,东西长73米,南北宽52米,占地面积3800平方米。这原有唐代石碑数座,由于年湮日久,已遭毁坏。明嘉靖十四年,济宁州通判张九胥重修麒麟碑一座,立于曹济公路旁,碑下自的冢字及年代署名至今尚存。“西狩获麟”闻名全国,一些州、县、乡、村地名如唐代的麟州,巨野以东的嘉祥县,巨野城东的获麟保(乡)、获麟集等,皆以此命名。“西狩获麟”发生在春秋末期鲁国西境大野泽地。其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首先见于战国成书的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春秋》:战国史学家公羊高撰写的《公羊传》和谷梁赤撰写的《谷梁传》,也都记载了这方面的内容。与孔子同代人左丘明的《左传·卷十二》载:哀公……[详细]
118、大通宫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通宫
  大通宫,位于城子村北,墨水河西岸高埠处。大通宫,俗称石桥庙。曾名玉皇阁,明万历版《莱州府志》卷四载有:“玉皇阁在县治南三十里”。始建年代不详,民间传说为唐代建,袁天罡与李淳风选址。袁天罡、李淳风在唐代确有其人。袁天罡为成都人,著有《六壬课》、《五行相书》。李淳风岐州雍县人,明天文历法,著有《法象志》。他们二人是否到过城阳,未见史籍记载。但石桥庙所处的位置,东“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勘舆学说,因此,数百年来香火不断。石桥庙右殿堂三座,南北排列,均系转木结构。正殿是传统的宫殿式建筑,斗拱飞檐,下有石柱四根。殿宇上盖青色小瓦,脊上有俗称天狗、飞龙、神上神等饰物。正殿名玉皇殿,祀昊天奎厥至尊玉面鹰嘴,怒目圆睁,面色青紫;左侧有电母(俗称闪打娘子),系女神,双手捧明镜一面,身披彩带,首梳发……[详细]
119、金口坝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口坝
  金口坝在城东五里泗、沂、府河交会处,系调节河水流量的设置。1966年以前兽河工农兵大桥未建成时,此坝为兖州至曲阜的必经之路。因其所处位置重要,坝身石与石之间均以金属(铁)扣接,故名。此坝始建无可考。《水经注》记载:“古结石为门,跨于水上也。”据此推断,当始建于汉代。北魏延昌三年(514),兖州刺史元匡在此主持筑堰修桥。隋朝开皇年间(581~600),兖州刺史薛胄在沂、泗交流处积石堰水,令其入黑风口而西流,以灌溉土地,因而城西大面积土地尽成良田,农业连获丰收,百姓颂之为“薛公丰兖渠”。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慕容彦超据兖州叛,以金口坝堰泗河水入城壕中,作为兵防。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开会通河,乃修胄旧渠,为滚水石坝,引泗入运”。元仁宗延祐四年(1317),疏为二洞,装置闸门,视季……[详细]
房彦谦墓
  房彦谦墓位于彩石镇西彩石村北的赵山之阳,济王路南侧。墓封土高5米,直径17米。1980年,为保护该碑修建砖砌碑楼。该墓于1977年12月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房彦谦是唐贞观年间宰相房玄龄之父,生于公元547年,卒于公元615年,原籍河北清河,其七世祖移居临淄。他贯通经义,长于吏治,曾任北齐齐州主簿。隋开皇中,曾任监察御史、长葛令、超授都州司马等。隋炀帝即位,去官隐居,后征授司隶刺史,出任泾阳令。因其为房玄龄之父,后被追赠徐州都督、临淄郡公。其子房玄龄,隋末进士,具有王佐之才。至唐初,甚得秦王李世民重用,曾参与“玄武门之变”,帮助李世民诛杀太子建成,夺取政权。李世民即位后,封他为“中书令”,旋进“邢国公”,长期居宰辅的地位,在他的辅佐下,遂有“贞观盛世”。贞观五年,房玄龄将其父灵柩运来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