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旅游

山东省文物古迹介绍

章丘兴隆寺
  兴隆寺位于章丘市官庄镇石匣村轿顶山南麓,距明水城区26公里。俗称“东寺”。三赵路途经景区。是章丘市及莱芜周边地区的佛教活动场所,有着悠久佛教历史渊源。据考证,该寺始建于唐朝开元年间,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复修。自建成以来,兴隆寺历经宋、元、明、清民国至解放后。抗战时期,廖荣彪将军曾在此养伤,并得到僧众保护。解放后,最后一代僧人景维福主持,至1968年才还俗,佛教文化活动随逐渐停滞。直至2005年初才恢复其佛教活动场所。该景区面积约5000余亩,景区内山形复杂,多幽谷、深洞、悬崖、清泉,植被茂密,自然原始风貌保存完整,僻远幽静,景色迷人,空气清新。古寺怀抱其中,寺庙建筑雕梁画栋,檐角翘首,石墙青瓦,金碧辉煌。北为大雄宝殿,东有观音菩萨,西居地藏0,南立四大天王。是一处集佛教文化与旅游观……[详细]
聊城县署
  聊城县署,坐落于“水上古城”聊城“光岳楼”西侧,楼西大街中段,整座衙署坐北朝南,中轴对称,左文(吏)右武(兵),前朝后寝,体现了明清时期衙署的传统礼制思想。南北轴线长193.38米,东西宽95米,占地26亩,约17000余平方米,房屋200多间。建筑包括牌坊、照壁、门、堂、房、衙、亭、院、馆、内宅等。现有建筑规模是以《聊城县志》记载为依据,在旧址上复建完工后形成。聊城县署始建于明代,明清六百年间,一直是聊城的“政治中心”。据史料记载,明洪武二年,县丞蒋子昭主持修建了这座衙门,后世又历经多次维修。天顺(明英宗朱祁镇的第二个年号)元年,知县毛骥主持重修过;万历(明神宗朱翎君)十六年,知县韩子廉增建了礼贤馆;清乾隆三十三年,知县夏玢(bin)重修二堂;嘉庆二年,知县科普通武又重修了大堂。历任知县2……[详细]
泰山玉泉寺
  泰山玉泉寺景区位于泰山北麓。玉泉寺由北魏僧意所创建,金代又有僧善宁重建,元代僧普谨增建七佛阁,后屡兴屡废。今遗址内存碑碣10块,周围有千年古栗树20余株。形成了以玉泉寺为中心,以佛教、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人文景观,被称为岱阴佛域。玉泉寺该寺名称繁多,因南有谷山、东有玉泉,故名谷山寺、玉泉寺,亦名谷山玉泉寺,俗又称佛爷寺。它位于岱顶北,直线距离6.3公里,山径盘旋20余公里。南北朝时由北魏高僧意师创建,后屡建屡废,1993年在旧址上重建大雄宝殿及院墙。大雄宝殿建于层层高台之上,抬头方瞻。殿内祀释迦牟尼和十八罗汉泥塑像。寺院内有唐植银杏三株,参天蔽日。树下有元代杜仁杰撰、严忠范书《重修谷山寺记》碑及明代《田园记》碑。环望院内,大殿高耸,古树挺拔,碑碣肃立,一派古刹风貌。寺后山岗有一古松,树冠如棚,蔽……[详细]
曲阜鲁国故城遗址
  曲阜鲁国故城遗址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内及其外围地区。鲁国故城是周代鲁国的都城,是周王朝各诸侯国中延续时间最长的都城。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周公旦于鲁,是为“鲁公”。成王时周公之子伯禽代父就封,在这里建立了都城,自此至鲁顷公-止,共历三十四代,建都时间达873年。西汉的三百余年间,这里继续是鲁国的封地。故城从西周到汉代共经过八次大规模的兴建修葺,后为县治。宋代迁县治于寿丘,城逐渐毁废。1940年日本人曾对故城遗址进行过勘查和小规模的发掘。1977年~1978年山东省博物馆又进行全面勘查和发掘,揭示了故城的概貌。故城周长11.9公里,城垣东西长3.7公里,南北宽2.7公里,城的四周围有城壕;东、西、北三面各辟城门3座,南面辟城门2座,门道宽7~15米。今日的曲阜市位于鲁国故城的西南角,面积仅占故城面积……[详细]
345、德泉寺
德泉寺
  德泉寺位于禹城辛店镇西十华里处,古名寺之一,俗称草寺,又称大寺。始建于何时,不详,至道光十三年前,已因多年失修成为一片废墟。该寺周围之村庄都以寺的相对方位命名,如:寺前刘、寺西李、寺后李等。德泉寺重建复兴后,规模宏伟壮观:大殿四楹,内奉释迎、文殊、普贤等护法善神,羹金眩目,高逾六尺;十八尊阿罗汉,金光灿烂,耀目生辉;大殿东西各建禅房二间,附香积橱五间;大殿前有天王殿一座,内奉四大天王像;天王殿东西有廊房四楹,供奉观音菩萨像;另有伽兰祠一所,神像俱全,千异百状;山门一处,两侧有耳房,僧徒住所并储存诸样法器;山门内左右空地,矗立两通雕龙大碑;大殿前左有参天翠柏,右有古槐,两两成双,对称栽植;寺前辟一广阔平坦的广场,供进香人等及庙会使用;广场四周广植树木、花卉、香草,更有寺属耕地若干,共占地250……[详细]
中间埠双塔
  中间埠双塔位于即墨市七级镇。年代为清。 2013年,中间埠双塔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双塔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七级镇中间埠村(民间传称神仙庄)南,两塔东西相距约二十米,均为密檐式墓葬塔。双塔之大塔为陈处女塔,建设于清同治五年(1866),塔高十五点四米,八角七级密檐,塔基周长十七米,高二米,砖石结构,平台八边均略伸出如檐状的石板,正面嵌“大清圆寂陈处女塔铭”石碑。台四周密闭,内葬陈处女轿式坐棺。自第二层以上都是八角锥体,每层高度与周长依次递减。第二层高二点五米,正面嵌有篆书“法传圣山”矩形石额,左右两边各嵌一石碑,上镌捐资修塔者名录,其余五面均嵌有花卉鸟兽形浮雕。正面石额下有一拱券门,内有空心精舍,设有神龛供桌,曾塑有陈处女坐像。自第三层以上均有筒状空心,上下相……[详细]
院夼龙王庙
  院夼龙王庙位于山东荣成的铁槎山上,铁槎山是道教全真派重要发祥地之一,王重阳祖师曾在此修道。院夼龙王庙东临嵯峨峻险、峰天连体的董家顶,西傍堪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老头石,北倚仰眺“奇峰九顶,黛色参天”的铁槎诸峰,南瞰近观银涛雪浪、舳舻云集的黄海之滨院夼村“元宝形”渔,景色优美。院夼龙王庙历史悠久,有资料表明,从公元1625年院夼建村时它就已经存在,经历数百年风雨见证着院夼村的历史发展,历代村民皆有对龙王庙进行维修兴建,院夼龙王庙原为石头砌称,建筑面积较小,安奉石质龙王神像一尊,后被毁于文革浩劫时。随着党中央的宗教政策落实和各项宗教法律法规的完善以及道教文化的复习也发展,院夼龙王庙于2003年由社会各界人士共同集资捐助开始修建,并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建了龙王殿,增建海神殿、财神殿以及丹房和其他附属设施,……[详细]
孔子生迹园
  孔子生迹园坐落在曲阜孔林南100米处,占地12000平方米,本园集中展示了有关孔子和孔子文化的实物与资料。本园主要陈列内容有:孔子生平园、孔子钓鱼处、孔子家谱、孔子古居、孔子古迹陈列馆、名人与曲阜长廊等,本园宗旨是营造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环境与复原孔子、讲诉孔子的故事,介绍孔子伟迹。在孔子生迹园内有“孔子生平园”不但能看到孔子从小到老的形象变化而且展示了孔子一生中最重大事件,让人看到产生一个伟人的全过程。人物都是仿真塑像其冠、帻、衣、裳、襦、屡等以及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陶瓷、石器、如鼎、爵、壶、卣、鬲、编钟、石磬等也是仿真之作。“孔子古居”通过参考春秋战国时期的史料及考古报告,在线孔子中年时期家居状态和生活环境,古居的形式一堂两房,会客房为中,左为寝房,右为厨房,房内物品布置也按照古……[详细]
刘家沟遗址
  刘家沟遗址编号:总序93时代:新石器时代地址:烟台市蓬莱市刘家沟镇刘家沟村(原公布地址蓬莱县刘沟公社刘沟大队)刘家沟遗址为新石器时期遗址,曾出土鼎足、陶壶、石斧、石镰等文物,陶器中以黑、灰色陶为主。1977年12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内容:保护范围内的所有文化堆积及其他各类文化遗存。保护范围:南北长170米、东西宽200米,面积约34000平方米。遗址的四址均已安装了保护界标。东南界标在王联国住宅后东侧;东北界标在刘昆昌住宅东山墙外侧,西南界标在刘智贵责任田北地头上;西北界标在周建军责任田内,距电线杆很近。控制点坐标为:东北角:37°45′54.5″N,120°52′45.9″E,东南角:37°4……[详细]
青岛啤酒厂早期建筑
  山东省青岛市台东区登州路。1903年英、德、商人合资开办“英德啤酒酿酒股份有限公司”,1916年转卖给“日本麦酒株式会社”经营,1945年我国收复。厂址早期建筑尚大部保存,具西式建筑风格。其前身为国营青岛啤酒厂,始建于1903年。青岛啤酒是享誉中外的国际知名品牌,从建厂至今囊活了无数国际、国内大奖,现已行销世界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青岛啤酒厂设立了专门的旅游接待室,主要面对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外国参观者和旅游团。每年除正规团体外,青岛啤酒厂的接待室还要接待慕名而来的外国留学生、自助旅游人员及过站外国来宾等。很多外国游客手持地图,历经多方打听询问,来到青岛啤酒厂,就为亲眼目睹一下这个百年企业的风采,亲口品尝一下刚刚走下生产线的青岛啤酒,由此可见青岛啤酒的国际影响力。青岛啤酒集团公司在百年华诞之际……[详细]
平度韩村遗址
  【韩村遗址】属大汶口――商周时期文化遗址。位于平度市明村镇韩村村南100米处的高台地上。遗址西临胶莱河,中部有一条被河水常年冲刷而成的大沟,将遗址分成了东西两部分。遗址南北长700米,东西宽400米,总面积约28万平方米。1988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92年5~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青岛市文物局、平度市博物馆联合对韩村遗址进行了第一次发掘,发掘面职256平方米。发掘结果表明该遗址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层厚l.5~3米。上层为商周时期遗存,下层为大汶口早期文化遗存。大汶口文化早期的遗迹有灰坑、房基残迹,遗物有石器、陶器、骨器等。石器有石刀、石斧、石锛、石铲等,大多为磨制,使用痕迹明显;骨器有制作精致的骨锥、骨针;陶器中发现最多的是陶片,完整器很少。陶片以红褐色为主,其次为灰色,黑色……[详细]
梁堌堆景山遗址
  景山 又名楚丘、桑台、邳(丕)山。在今曹县城东20公里,侯集镇梁堌堆村。是楚人早期的居住地,商汤都亳后,楚人南迁,但仍把楚丘当作宗庙之地。秦时在此设武城县,项羽为西楚霸王时,改称楚丘县。刘邦伐英布后过此,因感天下底定,乃改楚丘县为成武县。东汉后县城北迁,山称楚丘亭、楚丘。隋代,楚丘因属己氏县(县治在楚丘南15公里),乃改己氏县为楚丘县。 景山因处于桑林之中,舜帝时又称桑台,夏禹与涂山氏女在此成婚,《楚辞·天问》有:“焉得彼涂山女,通之于台桑”的记载。 景山又名邳山,在商时是象征兴盛的著名大山,《国语·周语》有“商之兴也,梼杌次于丕山”的记载,商汤之都亳,因有景山而名景亳,商汤灭夏前,曾在景山会盟诸侯,作《汤誓》,历数夏桀之罪,史称“景亳之盟”。商汤在此称“吾甚武”,景山东北侧称武城,即源……[详细]
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
  在潍坊市广文中学和人民医院之间,散落着几座深灰色的19世纪末期的欧式建筑,有默然肃立的老教堂,还有青砖红瓦的乐道院,这里就是二战期间日本在中国建立的关押外国人的潍县集中营遗址。1941年12月,日军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日本政府将其侵占领土上的美、英等敌对国侨民强行扣押,设立集中营进行圈禁。南方日占区侨民强行集中到分布于上海和香港的10多个集中营,北方日占区侨民则囚禁在山东潍县的集中营。1942年3月,驻潍县的日本宪兵队长汤本宣典率日本宪兵和伪军强占乐道院,把所有人员赶出,将房屋和区域依次编号,并进行拆除改造,用以关押侨民。这就是日本人称之为“潍县敌国人集团生活所”的潍县集中营。潍县集中营又称乐道院集中营,因设在山东省,一些外国人也称为山东集中营。它是二战时期亚洲最……[详细]
堂邑文庙
  堂邑镇文庙始建于金大定(1161—1189)年间,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堂邑旧城东北隅,坐北朝南占地十余亩,现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是鲁西周边几市中保存比较完整的古建筑群。文庙现存大成殿、大成门、原棂星门改建的木牌坊、名宦祠、乡贤祠等,是一座庞大的建筑群。现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文庙是封建社会祭祀孔子、实施儒学教育的处所。旧时各府县均有文庙,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庙多已损毁。堂邑文庙虽也遭破坏,但其主要建筑保存了下来。文庙现存大成殿、大成门、原棂星门改建的木牌坊、名宦祠、乡贤祠等,是一座庞大的建筑群。文庙初建年代无考,推约唐宋年间。金大定年间(1161-1189年)太子洗马赵松石移文庙于此,主祠孔子,配祀乡贤和名宦。庙貌雄伟壮丽,全部系木和砖石结构,为聊城市所保留下来的唯一古文庙建筑群。庙院……[详细]
355、亿城寺
亿城寺
  亿城寺遗址,位于“牡丹之乡”菏泽市鄄城县箕山镇孙花园村北,如今可观察到的范围是东西宽50米,南北长60米,总面积3000平方米的土丘。历史传承亿城寺始建于南北朝北齐皇建元年(560)。孙膑在(孙)花园著书,齐王特在附近建了一座驿城。孙膑死后,葬于驿城前,并改驿城为“仪城”。魏晋时佛教传入鄄城,北齐皇建元年(560)在仪城旧址建寺取“亿”安静之义,名为“亿城寺”,后因黄河水患被毁。曾两次重修。明嘉靖三十七年“重修亿城寺石碑记”上有“刻释伽诸像万余尊于碑之阳,镌主持僧众五百余名于碑之阴”及“皇明宫殿遍天下,而无减于大齐之盛”的记载,可见其规模之宏大。亿城寺又名义城寺,取羊角哀、左伯桃、荆轲义士之意。其来历为寺旁有羊角哀左伯桃合葬墓、荆轲墓,故“驿”、“仪”、“义”、“亿”同指一寺,即亿城寺。这座……[详细]
坊子德日侵华遗址
  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以胶济铁路坊子段为中轴线两侧发展,曾经是德国和日本的殖民地,占地1.97平方公里,范围东到虞河,西至北海路南到六马路,北到会英街,分布着德日式建筑166处,共188栋,其中德式建筑103栋。主要涉及德国的铁路、煤矿、建筑、教会文化,其核心是坊子德日建筑群,形成于1898年至1945年德日殖民时期,它们具备作为世界遗产的三个特征,即原真性、整体性和唯一性。特别是德式建筑,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殖民系统,有德军司令部、德军医院(俱乐部)、火车站、机车维修段、电报大楼、邮局、煤矿、修女楼、教堂、学校、兵营、水站、高级军官别墅区等完整建筑群落,在全国都是比较稀缺的。2013年3月5日,国务院下发通知确定坊子德日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11月20日,坊茨小镇历史文化街……[详细]
古马陵之战遗址
  古马陵之战风景区,是聊城市文物保护单位,是展示中国古代宝贵的军事文化遗产的旅游胜地。位于莘县大张家镇政府东南 4公里处,大张家镇马陵村和樱桃园镇道口村之间。马陵、道口两村相距6公里,皆顺河流向建屋,村中房屋、胡同、道路无一不斜,且拐弯甚多,极为曲致,至今进村后仍极易使人迷失方向,故有“迷魂阵”之称。元代范县县令孟之普的《马陵道中》一诗中,对遗址作了绘形绘色的记述:“广衍东原境,势非峨眉巅。夹堤积冲撞,倾崩成大川。房屋多斜曲,岐路几回旋。奇哉孙子智,减灶擒庞涓”。公元前341年著名军事家孙膑就是充分利用了这些有利条件,伏兵于马陵道旁,一举打败了骄纵的魏兵,迫使魏军主将庞涓自杀于马陵北一高亢土岗,人称黄桑岗。相传当年有一参天黄桑树,庞涓就是在这棵树下自刎身亡的。黄桑岗西原有孙膑庙,飞檐斗拱,琉璃……[详细]
后田庄六十二烈士墓
  六十二烈士之墓位于冠县东古城镇后田庄村东南100米。后田庄村处在山东省与河北省的交界处,在抗战时期战略地位非常重要。1938年,这里就成立了党支部,组织了一支11人的小游击队,名叫“东临支队”。不久,游击队发展到100多人,改名“长迩支队”,1939年编入卫河支队,1940年初编为八路军先遣纵队1团3营10连。1940年2月7日,10连奉命开往南宫,参加打击顽军石友三部的战斗。经过13天激战之后,10连乘胜追击时,与来自河北省邯郸的3000余名日军遭遇。日军将10--士包围在馆陶县赵官寨村的一座民楼内。全连62位战士在教导员孙树声、连长王德林指挥下与日伪军血战一天一夜,打退敌人多次进攻,歼敌百余名。凶残的敌人调用飞机轰炸并纵火焚楼。22日,10--士仅剩16人。在弹尽粮绝,又无外援的情况下,……[详细]
解宋营古城
  解宋营明朝古城堡位于蓬莱市刘家沟镇解西村内,是明朝洪武年间为防御倭寇入侵而修建的军事百户所。明朝在蓬莱设有解宋营、芦洋、栾家口、刘家旺四个百户所。百户所是明朝卫、所制中军事编制,每个百户所设士兵120人,长官为百户,武官品级正六品。据清朝《登州府志》记载:“洪武九年置百户于……解宋营四员,具为百户所。”解宋营古城为“石城周二百四十丈,高二丈,阔一丈二尺,南一门,楼铺五,池阔一丈,深五尺”。同时,在解宋营东、西、西北三面建三座烟墩,曰:“解宋、木基、墟里”。该城“守城军馀四十名,守墩军馀九名,俱登州卫中右千户所分设”。解宋营百户所是唯一保存至今的古代城堡,城堡依山面海,青石砌筑,由城门、城墙、烟墩三部分构成,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古城东、西约三华里高岗上,分建烟墩“墟里”、“解宋”,毛石……[详细]
潍坊城隍庙
  城隍庙位于潍城区城关街道城隍庙街北侧。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成化二年(1466年)知县祝茂、县丞张杰倡召重修,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知县郑板桥又倡捐大修,并于庙前添建戏楼一座。庙设正殿、寝宫、两穿(侧)廊、两庑、过厅等。正殿内有城隍爷泥塑,悬郑板桥书“惟德是辅”大匾。正殿后是寝宫,有城隍爷木雕像,厢房内塑城隍奶奶卧像。正殿前为过厅和甬道,另有东西两穿廊及两庑,两庑内有传说中的十殿阎罗王等塑像。院内有乾隆十四年(1749年)《永禁烟行经记》碑和乾隆十七年(1752年)《新修城隍庙》碑,碑文皆为郑板桥书。城隍庙门前,东西各有中军亭(楼),亭外跨街有两座木牌坊(又称牌楼),上嵌横匾,东题“福绥黎庶”,西书“保障金汤”。庙前越街建一广场,可容数百人,广场南端戏楼隔广场与城隍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