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上海市旅游

上海市文物古迹介绍

301、麟趾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麟趾桥
  麟趾桥坐落在香花桥街道金米村金家村,东西向,跨西大盈江,俗称“金家桥”,为原金家桥镇居民出行的主要通道,也是当时青浦、昆山两县百姓往来的重要通道。清康熙年间始建,嘉庆年间重建。该桥为单孔石拱桥,花岗石材质,间有少量青石,为始建时材料。桥长27米,宽2.85米,高5.6米。横联式分节并列拱券,拱跨11米,高5.4米。东堍石阶26级,西堍25级。桥两侧有楹联,南联为:“通亿万人往来,遥看彩虹驾水;建百千年功德,正逢鸟鹊迎秋”,北联则已不可辨认。……[详细]
马桥古文化遗址
  马桥古文化遗址(MaqiaoGuwenhuaYizhi)位于闵行区马桥镇北竹港和俞塘汇合处西北侧。面积约5000平方米。1959年发现,1960年、1966年两次发掘。出土石、玉、陶、骨、铜器等文物500余件,是太湖地区早期印纹陶文化的典型遗存。1982年定名为“马桥文化”。遗址的发现证明了4000多年前这里已有先民生息,为研究上海史和中国东南地区古文化、南北文化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提供了实物材料和科学依据。1977年被列为市级保护地点。马桥遗址是迄今已知最大的含马桥文化内涵的遗址,1993-1997年的发掘获得了丰富的资料。本项研究系统、完整地整理、发表了这批资料,其中包括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遗存、夏商时期马桥文化遗存和春秋战国至宋元时期遗存,以马桥文化遗存最为丰富。出土了各时期的陶瓷器、石器、……[详细]
王顼龄墓遗址
  王顼龄墓遗址位于朱泾镇五龙村6001号北侧,俗称阁老坟。王顼龄(1642-1725年),原名元龄,字颛士,号琩湖,晚号松乔老人,张堰镇人。康熙年间,曾参加《明史》编纂,曾先后担任过工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雍正元年(1723年),进太子太傅。死后,雍正帝赐谥“文恭”。墓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40亩,由墓冢、石甬道、石旗杆等构成,惜于1956年7月被毁。2008年初平整土地时出土两块墓志铭,现藏于金山区博物馆。2011年公布为金山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顾观光墓
  顾观光(1799~1862),号尚之,字宾王,钱圩人,清代自然科学家。一生勤奋好学,精于医道,对天文、历法、数学、史地尤为研究。生平著作甚多,其中《九数外录》十篇基本上包括了当时西法算术的精要。逝世后乡民为其筑墓,墓坐东面西。1932年,各界人士-公祭修墓立碑。1992年重修,墓台高一米,占地337平方米。由墓表、墓冢、砂石墓碑组成。墓周种植龙柏、罗汉松等常青树木,保持了清代后期古墓葬的特色。 1962年列为金山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305、兆昌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兆昌桥
  兆昌桥位于重固镇章堰村东首,南北向,跨金泾河。清嘉庆五年(1800年)春始建,宣统二年(1910年)重修。该桥为单跨平梁桥,花岗石材质。桥长17.7米,宽2.6米,高3.8米,跨径5.25米。桥两堍各有12级石阶。两侧水泥砌就护栏,高0.76米。两岸桥墩块石砌筑,桥面用四块条石并铺。桥两侧有楹联,东联为:“澄波西流迎新旭,紫气东来启云端”,西联为:“人湮盛处香湮盛,德泽深时福泽深”。2011年公布为青浦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旧上海市博物馆
  旧上海市博物馆位于长海路174号长海医院的影像楼,仿中国建筑鼓楼造型。是《大上海计划》建筑之一,建造于1934年,采用董大酉的中西合璧设计,张裕泰合记营厂承建。外形似北京城鼓楼,重檐歇山、琉璃瓦顶,四周有仿石望柱围栏,外立面由人造石块砌筑。高24米,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历时两年完工。博物馆1936年2月正式对外开放,首展“中国建筑展览会,参观人数逾四万,盛况空前。2014年升格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是一幢位于马当路的石库门房屋,建于1925年。朝鲜三一运动以后,韩国临时政府几经迁移于1926年入这里,当时金九任国务领(相当于总统)。1932年,由于韩国临时政府成员遭到日本-的逮捕,-撤离上海。但它是韩国临时政府在上海办公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的“旧址”。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于1993年正式对外开放,曾接待过3位韩国总统,3位国会议长。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被称为“韩国民族独立运动的圣殿”。景点位置上海黄浦区马当路302号……[详细]
泰安路115弄住宅
  泰安路115弄住宅泰安路115弄1-8号花园住宅,隔泰安路与卫乐园相望,原为陈家巷乡村,系德国外侨于1912-1936年间建的英国古典式和西班牙式假三层住宅,由黄迈士设计,共三排九幢。该弄原为德士古洋行高级职员住宅,1949年解放前夕外侨均撤离回国。上海解放后多为部队、地方干部居住。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教授,毛泽东的挚友周谷城,曾较长时间居住在此弄6号。该弄1989年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知也禅寺
  知也禅寺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也是上海唯一一家供养五方文殊菩萨的寺院,旨在修学文殊菩萨的大般若智慧,树立正知正见,为广大莘莘学子顿开智慧,提供良好的修学场所。寺庙还提供精致琉璃菩萨,有琉璃文殊菩萨、琉璃观音菩萨、琉璃地藏菩萨,供十方善男信女请捐供养。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松辰公路(广富林文化遗址内)类型:寺庙游玩时间: 建议0.5-1小时电话: 021-37761706门票信息:免费开放。……[详细]
袁世钊故居
  袁世钊故居位于枫泾镇南大街123号。袁世钊(1901-1931年),枫泾镇人。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与陆龙飞一起发起成立枫泾农民协会。1928年参加陈云领导的青浦“小蒸暴-动”。曾任镇江县委书记和松江县委书记。1930年因叛徒出卖被捕,1931年2月13日在江苏镇江北固山麓桃花坞殉难。其故居为砖木结构二层楼房,袁世钊在此生活及从事革命工作至1928年。2005年10月26日公布为金山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程十发祖居
  程十发祖居位于枫泾镇和平街151号。程十发(1921-2007年),上海市人。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院研究院院务委员、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杭州西泠印社副社长等职。其祖居为清代建筑,坐东北朝西南,砖木结构。2005年10月26日公布为金山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开放时间8:00-16:30周一至周日景点位置枫泾镇和平街151号……[详细]
松江史量才故居
  史量才故居,为报业巨子,爱国进步人士史量才抽隙居住之地。建于二十世纪初,占地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修复开放的史量才故居内现有“坎坷人生、泗水情深、报业春秋、魂系中华”四部分内容介绍和史量才使用过的部分原物陈列。 地址:泗泾镇开江路 邮编:201601电话:57621143开放时间:9:00~16:00……[详细]
313、林老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林老桥
  林老桥位于金泽镇北市,南北向,跨三里塘,元至元年间(1264-1294年)始建,因由林姓老人所建,故名。又以北堍原有关帝阁,故俗称“关爷桥”。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建,2000年修缮,现为青浦区文物保护单位。该桥为单孔石拱桥,青石和花岗石材混砌。桥长21.3米,宽2.7米;并列式拱券,拱跨8.45米,高3.35米。桥两侧有石低护栏、望柱和抱鼓石。1994年被公布为青浦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青浦中和桥
  中和桥位于朱家角镇,南北向,跨瑚瑎港。清康熙八年(1669年)始建,同治七年(1868年)重建。该桥为单跨平梁桥,花岗石材质。桥长27.8米,宽1.26米,高4.5米;拱跨径5.45米,高3.4米。南北堍石阶各20级。桥面用两块6.3米的长石铺砌,桥面中间为石板横铺,两侧有望柱和抱鼓石,护栏用青砖砌成,上置弧面条石。桥台下各有一方形泄水孔,颇具特色。2001年被公布为青浦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青浦乐善桥
  乐善桥位于重固镇与华新镇交界处,东西向,跨艾祁港,俗称“汪家桥”。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仲春始建。该桥为单孔石拱桥,花岗石材质。桥长20.5米,宽2.6米,高4.8米。并列式拱券,拱跨9.4米,高4.3米。桥东堍石阶20级,西堍21级。桥面两侧有新修砖砌水泥护栏。二侧有楹联,东联为:桥迎塔影来龙运,乐济无穷;脉接云间流泽长,善垂永久;西联为:往来自此安行,洵可乐也;悠久得以济众,不亦善乎。……[详细]
沪江大学历史建筑建筑群--思裴堂
  思裴堂建于1915年,命名思裴是为纪念美国墨疏利浸会第一任书记裴理克(Dr.ManleyJ.Breaker)。建筑费用是由校长魏馥兰向美国墨疏利浸会募得的0.94万美元。建筑高四层,入口处设柱廊,设计科林斯柱式,门洞和部分窗洞使用了尖券,具有哥特式的建筑风格,也吻合学校的教会性质。建筑外墙用清水青砖砌筑,细部用红砖装饰,屋顶原为坡顶,七十年代大修时将尖顶改成平顶。建筑现为上海理工大学第三宿舍。……[详细]
青浦泰安桥
  泰安桥位于朱家角镇北大街中段,东西向,横跨市河,俗称“何家桥”。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始建,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重建,2003年重修。该桥为单孔石拱桥,花岗石、青石材质。桥长25米,宽4.2米,拱跨宽8.6米。南堍石阶27级,北堍28级。桥面有护栏,护栏满雕卷云纹图案,护栏两端均有抱鼓。泰安桥历史悠久、造型优美,具有明代单孔石拱桥的典型特征。1994年被公布为青浦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318、金泾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泾桥
  金泾桥位于重固镇章堰村,南北向,跨金泾河,又称“观月桥”。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始建,宣统时(1909-1911年)重修。该桥为单孔石拱桥,青石、花岗石材质。桥长18.8米,宽2.8米,高3.7米。横联分节并列式拱劵,拱跨5.7米,高3.15米。南堍石阶16级,北堍18级。桥西南一侧有护栏,拱券两侧刻桥名和建造年代,券上刻捐修人姓名及捐资数目。2011年公布为青浦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瑞金二路住宅
  瑞金二路住宅位于瑞金二路118号,现为瑞金宾馆一号楼,建于民国6年(1917年),由马立斯洋行设计,建筑面积1335平方米,二层,砖木结构。原为英商马立斯所建,主楼与辅楼平面呈“L”型,室内装修考究,柚木壁板,大理石地坪,建筑规模较大,外墙用红砖墙,外墙转角采用水泥加厚,宅前为英国式的花园,北部门廊前设有水池、雕塑及花坛等设施,为英国式花园住宅。1989年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筱官墩遗址
  筱官墩遗址位于石化街道卫一路金零路交界处,俗称烽火台。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筑城置金山卫,同时修筑供军事警戒使用的烽烟墩46座,筱官墩即为其中之一。明正统五年(1440年),修建两层砖墙,上建烽火楼,围以矮墙。明正统七年(1442年),易名筱官瞭望台。至明末,已坍废。民国年间,仅存土墩。现土墩残高6.5米,分布面积约1520平方米。2011年公布为金山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