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上海市旅游

上海市文物古迹介绍

阮玲玉故居
  静安区新闸路1124弄也即沁园村,据传是海上名门望族盛家的产业,一幢幢三层小洋房历经七十多年的岁月,如今依然光洁如新、典雅幽静。上世纪三十年代,年仅25岁的影星阮玲玉难抵“人言可畏”,吞服大量-在此告别人间,惊动了上海滩的街头巷尾。9号是阮玲玉曾经居住、生活过的旧居,据9号楼的邻居介绍,当年的茶叶大王、超级粉丝唐季珊弃别女演员张织云,用十根金条买下了这幢小洋房送给阮玲玉,这幢三层小楼,见证过阮玲玉的欢情美梦,也见证了她的伤情恶果。阮玲玉故居是栋沉淀着许多悲哀与痛苦的记忆的石库门老洋房,在村口左边的第二条弄堂内。乳黄镶红褐的三层一进新式里弄洋房,弄堂口的老鞋匠生意兴隆。一楼是阮玲玉故居的会客厅,二楼是阮玲玉的卧室,三楼是阮玲玉母亲的房屋。而现在,从一楼到三楼已成为三户居民居住地。老洋房门前光影……[详细]
陕西北路宋家老宅旧址
  陕西北路宋家老宅旧址位于陕西北路369号,年代为1918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位于陕西北路369号,建于1908年,二层半高、四面临空的英国式花园别墅住宅。住宅宽敞明亮,楼前绿树成荫,景致怡人,房屋建筑面积824平方米,园地面积1218平方米。这处房子的主人原是一个叫约翰逊·伊索的外国人,后被著名基督教牧师宋耀如(宋庆龄之父)买下,成为宋家花园。解放初,宋庆龄在这里创办了上海第一个新型的托儿所,邓颖超、许广平、胡子婴、廖梦醒等应邀来到宋宅参加托儿所的开幕典礼。托儿所迁出后,这里成为中国福利基金会临时办公地点。1952年,中国福利会顾问、美国专家耿丽淑女士来沪工作。宋庆龄安排她居住于此,一直到1963年。1981年宋庆龄去世后,这所饱经历史沧桑的房子由中国福利会管理,宋庆龄基金……[详细]
姚子青营抗日牺牲处
  姚子青营抗日牺牲处位于友谊路1号临江公园内,姚子青(1909~1937)广东平远人,又名若振,号中琪,民国二十六年(1937)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九十八师二九二旅五八三团第三营中校营长,奉命赴上海抗日,进驻宝山县城。他率领600官兵与敌奋战七昼夜,终因寡不敌众,全营将士壮烈牺牲。姚子青本人也于9月5日在与侵华日军作战中壮烈牺牲,时年29岁。1996年8月13日立“姚子青营抗日牺牲处”纪念碑,碑石是灵岩山自然石,上刻碑文。2014年4月4日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6月1日,姚子青营抗日牺牲处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为“上海市抗日战争纪念地点”:1995年8月13日,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与宝山区人民政府在陈化成纪念馆(宝山文庙大成殿,今临江公园内)西南侧的草坪上修建“姚子青营抗日牺牲处……[详细]
张爱玲故居
  常德公寓,旧称“爱丁顿公寓”,楼高七层,建立于1936年,意大利人设计,外墙是淡粉色夹咖啡色线条,坐落在静安寺繁华路段却显得安静而低调。公寓内弥漫着旧上海的陈腐气息,进门能看到老式的奥斯汀电梯,再往里是阴暗的楼梯道,班驳的墙面上是历史划下的痕迹。1939年张爱玲与其姑姑住在这幢公寓的51室,1942年搬进65室(现为60室),期间她在此公寓写出《倾城之恋》《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名作,其中《公寓生活记趣》说的便是在这座大楼里的一切。胡兰成在《今生今世》里所描述的张爱玲的生活状态也是在此处。这里是著名作家张爱玲的故居,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的法式公寓建筑,如今称常德公寓。张爱玲曾在这幢楼的601室生活了5年左右。她笔下妙趣横生的《公寓生活记趣》,说的便是这座大楼里的喜忧。地址:上海……[详细]
李白烈士故居
  李白烈士故居是李白烈士生前在上海进行革命斗争的工作和居住场所之一,李白(1910-1949年)湖南浏阳人,1937年奉0中央指示在沪从事地下电台工作,1947年上半年迁入该址三楼,秘密电台也移设此处,1948年底,李白被捕,-特务对他施以种种酷刑,他坚贞不屈,1949年5月7日夜,被害于浦东戚家庙,故居1987年对外开放,2003年1月,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李白烈士故居共有三层,建筑面积400平方米。一、二楼为李白生平事迹陈列室,序厅放置着玻璃钢制李白塑像,陈列图片内容分投身革命洪流、战斗在敌人心脏、永不消失的电波三个部分,系统地介绍李白生平和战斗业绩,三楼恢复李白生前住所原样,有他发报用的电台、发报机、电讯器材工具等,故居对学生团体实行免票,个人参观半票;家长……[详细]
东正教堂(圣母大堂)
  襄阳路东正教堂坐落在襄阳路和新乐路交汇处。和周围的建筑物都不同,外观是一座很大很典型的伊斯兰教堂建筑。襄阳路东正教堂位于闹市区,教堂建筑很美,顶部有城堡的感觉浓浓俄罗斯风情的东正教堂,蓝色的圆形房顶和白色的墙体,构成了这栋别具一格的建筑,远看梦幻,近看庄严而圣洁。这个教堂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圣母大堂,顶上的十字架在阳光下熠熠生光,散发出一种神秘的感觉。东正教堂建筑是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它建造于民国21年(1932年),由东正教上海教区主教维克托尔(白俄)向东正教徒和白俄侨民集资建造的,也称圣母大堂。建筑是典型的俄罗斯东正教堂风格,中间顶部为大的半圆穹顶,四角有四个。南侧一幢两层楼房,为神职人员住宅,建筑面积为538平方米。圣母大堂外形类似莫斯科救世主教堂,属于拜占庭式建筑,体现了俄罗……[详细]
同盟会中部总会秘密接洽机关遗址
  同盟会中部总会秘密接洽机关遗址位于浙江北路61号。为策动长江各省革命工作,1911年4月,宋教仁、谭人凤、陈其美等人在上海商议筹组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1911年7月31日,在上海北四川路的湖北小学召开成立大会,与会者33人,会议通过了《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成立宣言》、《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章程》及《总务会暂行章程》、《分会章程》。选举陈其美、潘祖彝、宋教仁、谭人凤、杨谱笙为总务会干事,分掌庶务、财务、文书、交通、会计五部。中部总会成立后,设秘密接洽机关于浙江路桥北堍信昌里(今浙江北路61号),是当时总部干事杨谱笙之兄杨信之的住宅。遗址占地一亩余,合院大屋,中间为小花园。南面为西式二层楼房,五开间,后作为湖州旅沪公学校舍。北面是传统中式建筑,前进为花厅,中进是楼厅,后进还有三间骑楼。建国后,原址为……[详细]
东林寺大殿
  东林寺大殿原名观音堂,元至大元年(1308年)由僧妙因始建。皇庆二年(1313年)西林寺元智僧来开山,改额为东林禅寺。至正元年(1341年)毁于兵灾。明初僧至益重建,后因年久失修而倾毁。清乾隆年间陈克己等重建,道光五年(1825年)大殿毁于火。道光九年(1829年)僧念怀又重建。1998年5月由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出资予以修缮,大殿整体顶升60公分,同年12月竣工。此殿座北朝南,砖木结构,重檐歇山顶,通高15.2米,面阔5间带轩廊,进深6间,建筑面积351平方米。脊饰华美,每只戗脊有3只蹲兽,木内柱和梁架粗大,斗拱密布有序,上下檐的外檐斗拱均是一斗六升大斗拱,殿前后共12根檐柱。现为上海地区佛教建筑中单体体量最大的古建筑。1987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09、潜研堂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潜研堂
  潜研堂,原位于嘉定城中,系钱大昕京城辞官回乡时购置,并于此潜心学问,著书立说。1981年迁建今华亭镇双塘村上海市少年儿童浏河活动营地,2011年8月回迁嘉定城中南下塘街并重修。占地33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36平方米。建筑坐东朝西,面阔三间,二进院落,砖木结构平房,硬山式,五脊,小青瓦屋面。六步架,扁作抬梁式四界梁。雕花梁。钱大昕(1728~1804),嘉定人,清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官至中宪大夫、詹事府少詹事。辞官后居家三十年,著书立说,历主钟山、娄东、紫阳等书院。著有《廿二史考异》等各类著作30余种400余卷。潜研堂对缅怀先贤,研究嘉定人文历史,特别是钱大昕生平等具有重要价值。1992年1月公布为嘉定县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公布为嘉定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博乐广场西……[详细]
夏采曦故居旧址
  夏采曦(1906~1939),黄渡镇人。民国八年(1919)入上海民立中学。民国十二年(1923)以优异成绩考入交通部南洋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任校学生会主席。民国十四年(1925)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青浦县委书记、扬州特委书记、南京市委书记、江苏省委宣传部长、江南省委宣传部长、中央特科科长等职。民国二十二年(1933)调往江西中央苏区红军大学任教。民国二十三年(1934)参加长征,同年秋由党派往苏联莫斯科列宁学院学习。民国二十八年(1939)牺牲于苏联。故居建于清同治八年(1869),现存四合院一座,大小房屋7间,主厅已改造。前有砖墙仪门一座,门楣砖刻“同治八年如月、桂馥兰芬”额。夏采曦故居对研究当地人文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开展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较高价值。1964年公布为嘉……[详细]
211、华严塔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严塔
  华严塔位于金山区松隐镇松隐禅寺内,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德然和尚募资历时四年建成。塔为方形七层,砖木结构,承唐代风格,通高32米。因塔顶藏有德然和尚刺血书写的华严经81卷,故名华严塔。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曾两次重修。1961年遭雷击,塔顶倾斜,政府出资扶正塔心木,但终因年代久远,各层腰檐、平座、围廓等木结构已朽损殆尽。为保护浦南现存唯一古塔,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政府联合出资200余万元,予以重修。工程于1999年元月启动,8月宝瓶升顶,12月竣工。……[详细]
民国上海县府旧址
  民国上海县府旧址位于沪闵路2550号部队院内(里面有日军杀人塘遗址)。主体建筑为中西结合式楼房,1932年竣工。1933年1月9日入住。1937年11月被日军侵占。1949年上海县人民政府在此建立。1954年迁出后,由部队使用。1927年7月7日,设上海特别市,上海县治所在的南市地区划归上海特别市,成立之初上海县治未迁移,上海县府寄居上海市。1931年6月,上海县决定县政府迁至北桥(位于现沪闵公路北松公路口),并开始在北桥进行新的县政府各机关的场所建设,1933年1月建设完毕,正式迁入。1945年抗战胜利,8月17日重庆派来的接受上海县的人员到达上海县三林乡(现属于浦东新区三林镇),上海县政府组成人员马上借三林镇南行街26号康姓私宅办公,后考察北桥原县府诸建筑损坏严重,需要重修,故决定先暂驻……[详细]
娄塘天主堂
  娄塘天主堂位于工业区娄塘人民街141~158号,年代为清。又名伯多禄堂。始建于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1990年批准恢复宗教活动。伯多禄者,耶稣十二门徒之一,这座教堂就是以其名字命名,因而一进门就是他的塑像。这座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的教堂,其顶和屋檐融合了中国民间传统建筑风格,尤其是十字架下方的尖顶上刻着龙凤呈祥的图案,十分特别。嘉定有个别称为“教化嘉定”,指的是早年的嘉定传教之风比较兴盛。被称为清代“六大画家”之一的吴历,早在18世纪就到娄塘一带传教。当地的渔民也有奉信天主教的,但由于他们文化水平不高,因此,负责嘉定地区布道的神父便会用嘉定方言来布道。天主堂已被国家文物局列为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之一。娄塘天主堂于2010年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升格为市级文……[详细]
顾正红纪念馆(顾正红烈士殉难处)
  顾正红烈士是中国共产党哺育成长的优秀共产主义战士。1925年5月,以顾正红牺牲为导火线爆发的伟大的“五卅”反帝-,彪炳史册。为继承先烈的革命传统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顾正红纪念馆于2008年5月30日“五卅”运动83周年纪念日建成开馆,免费向社会开放,2009年12月被上海市政府命名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顾正红纪念馆总面积1300平方米,由顾正红纪念广场、馆内陈列、烈士殉难纪念地三部分组成。展馆陈列内容分为黑暗的旧中国、苦难的童年、在日厂做工、沪西革命摇篮、二月-的烽火、顾正红惨案与“五卅”运动等七个部分。地址:普陀区澳门路300号邮编:200060电话:62661500传真:62761556开放时间:9:00~16:00;周一馆休,法定假日另行通知公共交通:966、948、13、63……[详细]
上海瞿秋白旧居
  1984年5月,上海市人民政府确定山阴路133弄12号东照里为瞿秋白在上海的旧居。瞿秋白故居东照里的马路对面就是鲁迅在上海最后的居住地——大陆新村。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生于常州,1935年6月18日在福建长汀县罗汉岭下被国民党杀害。他短暂而又光辉的一生同上海这座城市有着紧密的联系。1923年1月瞿秋白从苏俄回国,6月参加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以候补中央执委的名义到了上海,由李大钊介绍参加了上海大学的教学工作,被委任为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1923年下半年,瞿秋白十分忙碌、十分幸福,工作上有繁重的校务及教学,加上党务和组织工作;生活上与王剑虹从相恋到结婚,1924年1月筑爱巢于慕尔鸣路(今……[详细]
席家住宅
  席家住宅位于朱家角镇东湖街49弄42号,明代后期席氏后裔由洞庭东山迁徙至朱家角镇而建。该宅坐南朝北,现仅存前厅、砖雕门楼及前后天井。前厅三开间,面阔10.65米,进深10.51米,九架梁,硬山顶。前天井四周围墙顶砖砌雕花纹饰,厅后有轩,一半结构已经损毁;后天井由小青砖竖折铺砌,门口则由花岗石铺砌。砖雕门楼,门柱用水磨方砖贴面,上端浅雕“海棠”,门楣正中浅雕“菊花”,两角垂莲柱,末端“莲花怒放”,檐下砖拱,拱垫板浮雕“海棠”,上额坊高浮雕“石榴喜鹊”,下额坊透雕“祥云仙鹤”,中间空白无文,寓意清白高尚,两侧分别透雕“喜鹊狴犴”“柏鹿同春”;枕石正面浅雕“鹤喙仙桃”,外侧雕“鹿喙如意”,内侧置一对青石抱鼓石,浮雕“麒麟仙桃”。后天井屏墙通体由磨砖斜方贴面,檐下砖雕,一斗三升斗栱,栱垫板浅雕“海棠……[详细]
铜仁路史量才旧居
  铜仁路史量才旧居位于铜仁路257号,年代为1922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位于铜仁路257号一组优雅的花园住宅,该房屋的建筑面积2494平方米,园地面积2276平方米,它的主人曾是过去上海报界巨头、《申报》总经理史量才。现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用房。住宅四周有一圈高高的院墙,院内的两棵槐树是史量才当年亲手种下的。住宅高三层,二层有粗大的立克壁柱,廊厅很宽敞,墙侧有壁炉,整幢房子的廊厅地面和楼梯及扶手都采用米色花纹的大理石。主楼洋房外体为浅黄色,屋顶铺设了红色瓦片,屋顶上有数个白色烟囱,门窗为红色漆木。红楼为一幢直排两层小楼,墙体也为浅黄色,红瓦屋顶,红色漆木。虽然初建时的小森林、游泳池等设施已不复存在,但整幢建筑仍显得非常气派。2014年4月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核定并公布铜……[详细]
蒋介石故居
  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时,宋美龄的陪嫁“爱庐”,现在属于Sasha’s西餐厅和上海音乐学院中等音乐专科学校。法式的花园住宅,又称“爱庐“,建于1932年,“爱庐”于1994年被列为本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这幢法式花园洋房位于法租界贾尔业爱路9号(现东平路)。当时由宋子文买下作为宋美龄的陪嫁。这座洋房属法国南部别墅类建筑风格,因临近地中海,天气较热,所以此类建筑的窗户都处理得大而敞。该楼为二层建筑,局部附以假三层;四坡法式红瓦屋顶棱角分明,其局部处理为孟沙式;墙面附着鹅卵石,石序肌理清晰;墙角隅石,一前一后,作成扇形棱角,与当时流行的宝瓶形不同;墙面附攀着蔓藤,随四季变幻色彩。 交通 公交02、15、42、49、93、830、816、824路等。 门票 票价免费开放时间 有活动时对外开放 景点位置……[详细]
东方汇理银行大楼
  东方汇理银行大楼现名东方大楼,位于中山东一路29号,北京东路与南苏州路之间,建于宣统三年(1911年),通和洋行设计,建筑占地123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772平方米,高21.6米,为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东方汇理银行为法商开设,以东方殖民地为目标的银行。清光绪元年(1875年)创立于巴黎,光绪二十五年在上海设立分行。建筑具有古典主义风格,立面处理采用明显的三段体,底层的门窗处理成三个高大的拱门,中段列柱采用爱奥尼克柱式,中间入口处拱门带有巴洛克风格的断山花,顶部出檐较深,并饰以精致的浮雕。内部大厅以大理石装修,楼梯居中,顶部设有天棚,系当时银行建筑中较为通用的格局。整座建筑比例匀称,风格典雅,系外滩滨江建筑组群中一座较优美的建筑。1956年5月起由房管部门管理,由上海市公安局交通处使用,……[详细]
上海松花江护珠塔
  上海松花江护珠塔:位于上海松花江境内。距今已有900年历史,倾斜角度已超过比萨塔1.5倍,侧向东南,斜而不倒。清朝时曾遭火灾,烧去了塔心木,楼板、扶梯、腰檐等也残缺。护珠塔又称宝光塔。在上海市松江区天马山中峰。因塔身倾斜,故又称斜塔。天马山是“云间九峰”第八峰,为九峰中最大的一座。圆智教寺是九峰中较大的一座佛寺,始建于唐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原在华亭县城西南,五代晋天福年间(公元936——942年)道水灾坍塌,遂迁到山上。宋代又扩建。寺后有护珠塔,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为栱云山的许大全建造。淳祐五年(公元1245年)重修。塔为砖木结构,平面八角形,七层,高18.82米,楼阁式。每层有腰檐、平座、栏杆,原是一座玲珑的宝塔。据史志记载,清乾隆年间,山顶因佛事,爆竹引起火灾,外廊及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