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阴市旅游

江阴市文物古迹介绍

上官云珠故居
  上官云珠故居位于江苏省江阴市长泾镇河北街中街142号,南面为石板街,沿街东西连接店铺,面积350平方米,建于清代。长泾镇镇政府从2006年3月至2007年11月修缮上官云珠故居,定名为“上官云珠纪念馆”。现陈设布局为三厅三区:即瞻仰厅、影视厅、展览厅(3个)、生活区、办公区、卫生区。上官云珠(1920.3~1968.11.23),原名韦均荦,又名韦亚君,江苏江阴长泾人。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中国影协会员,上海影协常务理事,上海市政协第一、二届委员和第三、四届常务委员。28年从影工作,演了30多部电影,30多部话剧,获得以下奖项:电影《乌鸦与麻雀》获个人一等奖;新中国影坛“二十二大明星”之一;获中国电影“世纪奖”、“中华影星”、“百年百位优秀电影演员”奖,在国内外,特别在港澳地区有极高的声誉……[详细]
沈家冲祠堂
  沈家冲祠堂位于徐霞客镇峭岐村沈家冲西北,始建于清乾隆时期,由沈家冲节妇沈章氏捐资建造,坐北朝南,砖木结构,该祠原有三进,第二进已毁,现保留第一及第三进。第一进为仪门,中间有乾隆御赐两柱两楼贞节牌坊一座,前一对石狮,左右各两间平房(左边已毁)。北小园中有百年古柏两棵。第三进五间正厅为祠堂,祭祀所用。该正厅咸丰年间毁于兵灾,光绪三十年重建。现修复一新,雕梁画栋,宏伟壮观,为典型的清式华堂。仪门石牌仅剩下半截,牌坊正反面字迹图案稍加清理后可辨认,石狮完好。第二进五间正屋及旁侧厢回廊,抗战时被日寇焚毁(旧址尚存),上世纪五十年代拆除供祖先牌位所用万年台。文革时破四旧拆牌楼上半部分,致使乾隆“圣旨”石匾消失。正厅内四周浮雕及木柱上楹联字迹略有所损。现正厅已修缮完整,油漆一新,厅内镂空木雕挂柱及木柱上之……[详细]
砂山石室土墩群
  砂山石室土墩群位于江阴市华士镇华西村砂山东峰至五峰顶山脊,间距8-10米不等,现存25个,墓室深的距山顶约50-60厘米,浅的已经露出地面。现可见不规则的巨石砌边或盖顶,室内已被淤泥、碎石、杂草等淤积堵塞。少数因为山体滑坡等原因被破坏,部分墓石滚落山间。据考,这些土墩群为商周时期的石室土墩墓,筑于山坡与平地的极少,绝大部分都筑在山顶,顺着山脊或远或近一字排列。筑墓时选择山顶平整的石面或板实的土面就地取材用石块垒成长条形石室,室口大多朝向山的高处,方向与山脊走向一致。石室内壁砌得很平整,后壁直立,两面侧壁上部逐渐内收,上面用大石盖顶,墓口用石块垒砌封门墙,墙外有长短不一的墓道,石室土墩墓都是一墩一室,是古代吴越民族的一种特殊葬制。曾经有村民采集到原始青瓷碗、灰陶钵和印纹硬陶质的坛、罐碎片。砂山……[详细]
泗州大圣宝塔遗址
  悟空院泗州大圣宝塔塔基遗址位于江苏省江阴市青阳镇悟空村悟空寺内,西距霞客大道500米。此塔在清代《江阴县志》中亦称华藏塔,因悟空寺已荒祀多时,久疏修葺的塔身于1923年倒塌,散落砖块及建筑构件逐年流失。但塔基部分仍高出地表。2003年11月初,当地政府在改造小学危房时发现多种石构件。江阴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院联合组成考古队,于11月5日至12月2日对塔基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塔基由八面石质构建砌成的石墙围绕,墙内填土并夯筑。石墙东北西南两边均为4.6米,其它每边长4.5米。青石宽0.25,厚0.2米。出土有陶质大缸、水晶球、石函、铜钱、影青瓷钵、瓷瓶、银质座龙、鎏金手指、舍利等多种重要文物。悟空寺毁于兵灾,青阳镇政府决策恢复悟空寺重建工作,首期工程2008年8月基本结束,僧伽殿落成开光。2009年被……[详细]
夏氏贞节牌坊
  夏氏贞节牌坊在河北街西街,面向长泾河,坐北朝南,南面原来是汪家码头,北面是汪家厅堂。该牌坊建于乾隆三年(1739年),为三门四柱五楼式,宽5米,高6米。立牌坊人是汪家汪鹤皋,字天声,号静峰,康熙戊子(1708年)获举人,壬辰(1712年)获进士,卒于京师。汪鹤皋是汪鹤龄的弟弟。该牌坊是汪鹤皋为哥哥鹤龄的妻子夏氏而立,夏氏未婚夫先亡。汪鹤龄,字天旭,妻夏氏,夏父玉尹之女,夏玉尹是夏家第十五世,长泾镇上秀才。汪鹤龄幼时聪慧,被认为是天才,少年时即以诗文而闻名当地,因病早卒,时年17岁。夏氏得知后闻讣奔丧,自誓守节一生,服侍婆婆,婆婆死后三年而殁。汪鹤皋为报答嫂子对汪家之恩,建造该牌坊永志纪念。夏氏贞节牌坊原有楼顶、斗栱建筑,据说某年曾被台风吹倒,只留下底二层。在文革-中,牌匾、额枋等都遭到了极大……[详细]
江阴新桥
  江阴古时是长江入海口,老桃花港是长江连接内河的便捷通道,往来此港的船舶较多。石庄是沿港的贸易市集,停泊处有石桩系船,早年称这里为“石桩”,至宋代改为“石庄”,石庄便作为地名沿用下来,宋至明朝此地属永陵乡,清改设桃花镇,后名称改为石庄镇,目前属璜土镇。新桥位于石庄友谊村陈家丹西侧,横跨老桃花港紧靠长江的老桃花港河口上,北侧距离滨江西路300米左右,是江阴市境最西北边缘的一座古桥,该桥原属璜土镇友谊村境内,桥的四周已经被厂房围墙所遮掩埋没。清光绪《江阴县志》载:“新桥,桃花港口,石建。”新桥始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为单孔石拱桥,桥身用青石条石砌筑。新桥净跨为8.3米,旧称二丈五尺,桥面宽3.8米,旧称一丈二尺。新桥为常州与江阴交界河道的桥梁,桥东陈家岱,为江阴的自然村,桥西张家……[详细]
金武祥故居
  金武祥(1841——1924)清末藏书家、诗人,原名则仁,字溎生,号粟香,又号菽香,别署一厈山人、水月主人等,江苏常州府江阴县(今江阴市)前周镇大岸村(现属璜土镇)人。他一生经历了清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朝和民国,饱受战乱之苦。科场上他屡战屡败,未能中举。早年游幕江西会昌县衙,是一名师爷,光绪五年(1879年),班捐为广东候补,光绪十六年(1890年),授赤溪直隶厅同知。丁忧隐居,不再为官。他是著述家、刻书家和诗人,著有《芙蓉江上草堂诗稿》十二卷,《木兰书屋词》一卷,《粟香室文稿》四卷,《粟香随笔》四十卷,《陶庐杂忆》七卷等。他校刊的地方文献《江阴丛书》、《粟香室丛书》,共60多种。所著有《粟香随笔》一笔至五笔共40卷,留存的诗歌有1000多首,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就出自金武祥的笔下……[详细]
姬光太子墓
  姬光太子墓位于璜土镇篁村村姬墩山。清光绪《江阴县志》载:“姬墩在前周(今璜土)南麓,有姬光庙,旧传姬光太子葬于此。” 据晚清诗人金武祥考证,江阴市璜土镇西贯村境内有座姬墩山,高仅18.8米,周长282米。姬山俗称姬光太子墓,姬光为历史上的吴王阖闾,他有四个儿子,太子终累,未立先卒,葬于此地,终累的弟弟夫差后来接替了王位。姬墩山其实是吴太子终累之墓。也有人考证《吴越春秋》, “阖闾内传第四”中说:“是时太子亦病而死,阖闾谋择诸公子可立者,未有定计。波太子(之子)夫差日夜告于伍 (子)胥曰……”。据此认为姬光太子为太子波。经考古工作者调查,墓地为圆形土墩,由人工堆筑而成,墩围282米,存高19米。2005年,南京博物院考古队对该墩进行了考古调查,发现墩内有石室,长约32米、宽2米,保存完好,形制……[详细]
梁敬帝墓
  梁敬帝墓位于利港镇苍山村苍墩四组。梁敬帝萧方智(543年―558年),字慧相,小字法真,梁元帝萧绎第九子,母夏贤妃,南朝梁皇帝。初封兴梁侯,后改封晋安王,出任平南将军、江州刺史。承圣三年(554年),西魏攻陷江陵,梁元帝遇害。王僧辩、陈霸先商定,以萧方智为梁王、太宰,秉承皇帝旨意。承圣四年(555年),王僧辩被迫拥立萧渊明为帝,以萧方智为太子。同年九月,陈霸先袭杀王僧辩,废黜萧渊明,拥立萧方智为帝,改元绍泰,是为梁敬帝。太平二年(557年),萧方智禅位于陈霸先,南朝梁灭亡。陈霸先封萧方智为江阴王。永定二年(558年),陈霸先派人将萧方智杀害,时年十六岁,谥号敬皇帝。据明嘉靖《江阴县志》记载:“殁后葬此,追谥敬帝”。今墓墩周围护陵河犹存。封土直径约125米,存高5米,号“苍墩”,俗称“皇陵”。……[详细]
90、承先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承先桥
  承先桥又名崇村桥、哑子桥,位于祝塘镇西村自然村崇村白荡西侧(原文林三房村前章家自然村南),澄锡交界的崇村白荡河上。正桥长25米,圆弧拱净跨6.5米,桥面宽3.6米,全桥由青石条石建造,具有明朝桥梁风格。桥南桥北原有各28个石阶。相传很久以前,崇村白荡原为陆地,即崇村所在地,由于地表下沉一夜之间覆为湖荡。过去当地农民在罱河泥时,曾发现水下有建筑物遗迹。由于该桥建在崇村白荡,故名崇村桥。又据查考,该桥曾有桥碑铭文:“崇村古渡,一方尾闾行人利涉,先大人六息公曾夜卧舟中,呼元命昌;必建石梁,时万历已卯三月也,迄今四十二载,始践先言,桥名承先,志不忘也。”根据桥碑铭文记载,承先桥是里人徐调元为继承先父徐茂松(号:六息公)遗志,建造此桥。碑文注明,承先桥落成时间为清顺治丙申十三年(1656)冬天。“承先……[详细]
周水平烈士墓
  周水平烈士被称为江苏农运先驱。周水平号刚直,又名树平。1894年6月27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顾山镇周东庄。1915年,考入无锡省立第三师范讲习班。1918年秋,得到亲友资助,23岁留学日本东京高等体育学校。1921年上半年回国,开办平民夜校,参加中国共产党。不久,又加入国*党。五卅惨案发生后,主持川沙国民外交后援大会,-帝国主义的暴行,募捐救济死难工人家属。以星社名义,创办《星光报》,在第一期上发表《敬祝世界无产阶级万岁》的文章。发起组织佃户合作自救会,号召佃户参加,团结一致,抗拒业主压迫,得到广大农民的强烈拥护。澄锡虞3县地方豪绅33人联名控告周水平。周遭军阀政府非法逮捕。1926年1月被军阀秘密杀害后,国*党江苏省党部做出党葬决议,1932年春建造烈士墓,墓碑由于右任题写,1976年江阴……[详细]
太平军丰功碑亭
  太平军丰功碑亭位于华士镇砂山南麓,华西公园东北隅,于1985年由江阴人民政府所建,以纪念太平军于华士镇境内全歼800洋枪队“常胜军”之役。常胜军指中国清朝对抗太平天国后期,清官、商出资与英法等外国军官,中国、南洋等地区佣兵组成的武装。1862年,清政府将美国人腓特烈?华尔统领的洋枪队扩编为“常胜军”。1864年3月13日(农历二月初六),安定军东线将领陈承琦派忠王二殿下李容发率部夜袭江阴华士,然后占杨舍,陷福山,直逼常熟城。戈登接到江苏巡抚李鸿章的紧急求援书,亲身带领“常胜军”从金坛动身,经无锡、长泾、陆桥,向华士进发。陈承琦当即应用华士的有利地形,设下伏兵,3月31日(农历二月二十四日)清晨,当“常胜军”抵达华士后,安定军派出小部队诱敌深化,“常胜军”堕入包围圈。短兵相接,安定军骁勇追击,……[详细]
陶城遗址
  陶城遗址位于陶城村城头上村西北,以前误认为是为南唐时期屯戍之所,遗址东西宽231米,南北长280米,1968年出土成堆古陶器,1978年烧窑取土,陆续发现60余口排列有序的泥井,其中个别为石井,井0-土数百件陶器,素面黑陶居多。另有陶纺锤、磨削石凿、石斧、骨针、青铜钺、鹿角镐等原始工具,时代有新石器时代也有春秋时代产物。2012年7月至9月,为了配合周庄镇陶城村公园的建设,江阴博物馆考古部对陶城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并在东部和西部各布2×10米的探沟TG1、TG2进行试掘。TG1、TG2均未发现任何遗迹现象,从出土物和地层分析,该遗址是个人工堆积的土墩,地层有流行于马家浜文化晚期至崧泽文化早期红陶釜等器物残件,可能是堆积时混入的早期陶片,主体年代相当于西周晚期至春秋晚期,出土大量泥质、夹砂陶片……[详细]
古酒圣杜仲宁墓
  杜仲宁即杜康, 杜康(生卒不详),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 《说文解字》载杜康始作秫酒。据民间传说和历史资料记载,杜康又名少康,夏朝人,是夏朝的第五位国王,另说黄帝时期人、东周人、汉代人。相传杜康是酒的发明者,因此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孔颖达疏引汉应劭《世本》:“杜康造酒,”后世因以“杜康”借指酒。杜康称为酒圣,据传是江阴的黑杜酒酿制的祖先,杜仲宁墓始建年代不详,清光绪《江阴县志》卷二十二载:“杜康墓在境内东南隅。”墓在池内,称为杜康池,池占地面积975平方米。水浅时可见墓冢,有青石质墓碑,曰:“古酒圣杜仲宁墓”,为明代吴郡周球书,长洲刘范刻,邑人长乐令郁文周立。1989年,江阴市政府对澄江街道迎宾路22号杜康池进行了整治,并在原杜康墓墩上建一六角建亭,亭内明代……[详细]
江阴武庙
  武庙又称武成庙,祭祀姜太公以及历代良将。唐高宗上元初,封为姜太公为武成王。开元间比照文庙祭祀体系,始置亚圣十哲配祀,至宋代逐渐形成的奉祀姜太公的庙。明朝洪武年间,废武庙,以姜太公从祀帝王庙。至满清时称供奉关羽的关公庙为武庙。民国时合祀关羽﹑岳飞的关岳庙也叫武庙。同文庙相对。唐宋文、武庙祭祀体系是以文庙为标准,设立亚圣、十哲、七十二子。武庙也如同文庙祭祀体系,春秋仲月上戊日行祭礼。江阴武庙,位于澄江街道君山社区君山西麓君山巷52号,始建于光绪六年(1880年),为驻澄水师祭奠历代武士名将之地,平常为水师办公之所,冬防时又为水陆会哨之处,坐南朝北,建筑面积298平方米。现存大门、正殿、配殿及东庑,占地面积400平方米,硬山顶,斗栱飞檐。正殿面阔五间18.25米,进深七檩9.90米,高5.80米。……[详细]
吴焜烈士纪念碑
  吴焜烈士埋葬处为新四军第六团副团长吴焜于1939年牺牲后的安葬地。位于周庄镇倪家巷村定山东麓。吴焜(1909—1939) 曾用名吴克刚。四川万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军第6军团14师46团参谋长,52团团长。参加反“围剿”和长征。1937年“7?7”事变之后,根据抗战需要,吴焜被调到新四军工作,任第三支队第六团副团长。1938年10月,江阴地方游击武装梅光迪部在中共上海情报组织的争取下,成立了“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次年5月,吴焜所在的第六团与“江抗”会合,成立了江抗总指挥部,第六团改名为江抗第2路军,吴焜任第2路军副司令员(后任司令员)。参加黄土塘战斗和袭击上海虹桥机场战斗。同年9月,奉命率部西撤,途经江苏江阴马镇时,遭国*党忠义救国军袭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