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北京市旅游

北京市文物古迹介绍

窦店清真寺
  窦店清真寺始建于康熙五十二年春(1713年),1994年和2003年分两次对清真寺进行了翻建。是区级重点保护文物。随着窦店小城镇的发展和北京窦店高端制造业新区的建设,窦店地区聚集的人口越来越多,原有的清真寺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地穆斯林宗教活动的需求,需要新建一座清真寺。2011年8月9日,窦店新建清真寺在区委、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破土动工,2013年7月竣工,历时两年,占地面积14958平方米,建筑面积12142平方米,新建清真寺雄伟、壮观,按“回”字形布局,将大殿布置在中央,形成“众星捧月”的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伊斯兰特色。新窦店清真寺的落成充分体现了党的政策的英明伟大和落实宗教信仰政策的真实性和实在性,是窦店村民族团结的象征和对外宣传展示的窗口。本陈列旨在通过对窦店清真寺历史沿革、建……[详细]
北海及团城
  北海及团城位于北京市中心,故宫的西北侧。北海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帝王宫苑,始建于辽代,至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现今是北京市北海公园。辽代时仿照蓬莱仙境建瑶玙行宫,到金代时扩湖叠石,营建广寒宫,元代又三次扩建琼华岛,并以岛为中心修建了帝都和宫苑。以后又经明清两代增拓扩建,遂具今日之规模。北海在故宫和景山西北约500米处,占地面积约70万平方米,水域广阔,占全园面积的一半以上。明代北海、中海、南海合称三海,又称太液池,并列为禁苑。民国初年,中海和南海合并一园,称中南海,北海另辟一园。琼岛位于湖的南侧,是全园的中心,金代称琼华岛,元代更名万寿山,后因山顶建白塔,又名白塔山。湖东岸有濠濮涧、画舫斋、蚕坛等。北岸由东往西分别为静心斋、天王殿、九龙壁、快雪堂、阐福寺、万佛楼、极乐世界(原称小西天)等。团城在……[详细]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
  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马栏村,现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北京市-物馆和北京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红色旅游的好去处。1939年10月,萧克将军领导的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进驻马栏村,司令部设在村中一四合院内,成为冀热察挺进军的指挥中心,现在村中尚存各团团部、医院、-械所,弹药库等遗址。1997年,村里将四合院整修,北房恢复当年司令部旧貌、桌、椅、文件柜等均按原样陈列,东、西、南房开辟为展室,以图片、绘画、文字解说和数百件实物为内容,展现当年挺进军的战斗历程。在司令部旧址东北侧另建录像室,可容100多人同时观看有关平西抗日斗争的录像片。\陈列馆分为四个展室。第一展室:挺进军成立前后。表现抗战爆发,冀察晋军区派邓华、宋时轮支队开辟平西根据地。1939年挺进军成……[详细]
164、隆安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隆安寺
  目的地介绍  隆安寺位于崇文区东北部白桥南里1号。是北京外城著名佛寺。1984年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隆安寺明景泰五年(1454)始建。万历三十七(1609),四川高僧翠林重修佛殿后堂3楹。现在保存下来的形制,虽是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重修的,但仍然可以看到明朝寺庙的建筑风格。   清道光、咸丰年间,香火中断,庙宇沦为制造佛香的作坊和供达官贵人、富商大贾存放灵柩之地。寺的周围也变成了“丛葬之所”。   1952年,该寺辟为崇文区隆安寺小学,后又易名白桥南里小学和东花市少年之家。1983年政府对隆安寺又进行修缮,1984年辟为崇文区青少年科技馆。   位置:位于崇文区东北部白桥南里1号   隆安寺坐北朝南,占地1万平方米,南北长160余米,东西宽60余米,整个建筑布局保存基本完……[详细]
金中都水关遗址
  金中都水关遗址位于丰台区右安门外玉林小区40号,凉水河以北50米处,建于金代。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中都水关建于1151-1153年金中都修建之时,是古代城墙下供河水进出的水道建筑。金中都水关建筑修建在永定河冲积地带的沙层之上,石木结构。该遗址是金中都南垣水关的遗迹,遗址上半部建筑已毁,遗留下来的基底部分保存较完整,主要由城墙下过水涵洞底部的木桩、木枋、地面石、洞内两厢的残石壁、进出水口两侧的四摆手及水关之上残存的夯土城墙五部分组成,全长43.4米,过水涵洞长21米,宽7.7米,平面呈“八”形,南北向,北部为入水口,南部为出水口。据推断,该遗址应毁于元代中、晚期。金中都水关遗址是国内迄今所发现的古代都城水关遗址中规模最大的,也是唯一一处完整的金中都建筑遗址,……[详细]
大钟寺古钟博物馆
  大钟寺古钟博物馆位于北京城名刹大钟寺内。大钟寺原名觉生寺,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总占地3万平方米,寺庙格局严谨,气势雄伟,曾是皇家祈雨、举行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因寺内珍藏一口明永乐年间所铸巨大佛钟,故又俗称为“大钟寺”。1957年,北京市政府公布觉生寺为市级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2月,觉生寺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2月,大钟寺文物保管所成立。1985年10月5日,大钟寺古钟博物馆成立并对外开放,如今大钟寺已经成为一座利用古代建筑开展旅游收藏、展览研究、开发利用古钟文物资源的多功能博物馆。大钟寺古钟博物馆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正月,雍正皇帝建觉生寺(即大钟寺)。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冬,觉生寺建成。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永……[详细]
台湾会馆
  “台湾会馆”史称“全台会馆”,坐落于北京市东城区大-同,距离天安门广场南端的正阳门约500米,建于1890年前后。台湾会馆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将科举制度移植到台湾,自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开始,陆续有台湾举人到北京参加会试。为方便台湾举人来京参加考试和联络感情,1893年台籍进士施士洁主持建立台湾会馆,1896年搬至大-同114号。民国时期,台湾会馆出租给商户。1949年后,台湾会馆变成民居。1993年,台湾会馆恢复为纪念场所。1993年,台湾会馆得到修缮,1994年7月18日举行揭幕仪式,会馆重新成为在京台胞交流聚会的活动场所。1996年举办了百年纪念活动。由于会馆原面积狭小、交通不便、设施陈旧,已经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随着整个前门地区修缮整治工程的全面推进,20……[详细]
花市清真寺
  目的地介绍  花市清真寺位于崇文区北部,西花市大街30号,占地总面积1797平方米,大殿面积1098平方米,84年1月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崇文区伊斯兰教协会的办公地点。    清真寺创建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据说它原是明朝开国元勋常遇春(回族)的府邸,后改作清真寺。当初这座清真寺规模很大,东起南羊市口,西至浴池胡同,北临西花市,南到手帕胡同。清真寺现存建筑有礼拜大殿,坐西朝东,前敞厅四间,第四殿有天井一间,以透阳光。相传,大殿中的柁木能避鸟雀,故名“孔雀木”。因其珍贵,当初建寺时为避皇家征用,在木柁上伪装铁箍数道,现铁箍尚在,并无飞禽栖息,大殿对面有上谕碑亭一间,现已将石碑移出,改为接待来宾之所。   位置:位于崇文区北部,西花市大街30号   面积:17……[详细]
大铁塔梦幻剧场
  大铁塔梦幻剧场是北京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具有标准传统巴黎典范概念的晚宴剧场。建筑面积约为1800平方米,可容纳420人,剧场内部的整体色调为红色,在两盏巨大的水晶吊灯映衬下,给人一种温馨浪漫而又热烈的感觉。剧场的四壁挂满了十九末的法国版画,将人们带回到巴黎的鼎盛时期,使人置身于巴黎夜生活的繁华之中。大铁塔梦幻剧场的舞台可自动升降,有伸缩自如的冰面和瀑布、喷泉等大型实景。并引进了电脑特殊效果的全套软件设备,SONY电脑立体投影和强力电脑灯及激光灯。美国先进的音响设备与灯光同步,完全由计算机进行控制和操作。舞台的布景随着每场节目的交替不断变化,使舞台与演员浑然一体,默契和谐。在精美华丽的服装服饰和每伦每奂的灯光烘托,整个舞台耀眼夺目,流光异彩,演员们或似仙女下凡,或是翩翩绅士,梦幻情节被喷涌而出……[详细]
利玛窦和外国传教士墓地
  利玛窦和外国传教士墓地,全称利玛窦墓及明清以来外国传教士墓地,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最初的利玛窦墓,墓穴为长方形,坐北朝南。墓后建有西式拱顶六角亭,供奉十字架。墓前列有石供及明顺天府尹王应麟撰书的石碑1通。整个墓地以砖墙围绕,南门外有一石墁甬道,墓前立有石门牌坊1座,大书“钦赐”2字。故后人又称为石门墓地。此后,由明及清的一些外国传教士相继葬于此墓地中。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义和团运动中墓地遭破坏,一些附属建筑也被损毁。后清政府重修墓地,并新建教堂,将77尊墓碑嵌在教堂的外墙上。“0”期间,利玛窦墓与附近诸传教士墓又被夷平,教堂被拆毁,利玛窦等人的墓碑被埋入地下。1984年,墓地被修复,重修的墓地分为坐北朝南、东西毗连的2个墓院,四周皆以砖砌花墙围绕。东院南北长25.7米、东西宽1……[详细]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
  目的地介绍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坐落于海淀区白石桥东约500米处的真觉寺遗址内,是一座展示北京地区石刻石雕精品的专题博物馆,1987年10月对外开放。石刻博物馆的露天陈列,按内容、功用分为八个展区,展出历代石刻文物计500多种,加上库藏的历代石刻,共计千余种。其中有北京地区现存年代最早的石刻《汉故幽州书佐秦君之神道》柱及石阙构件;有珍贵的北朝造象、唐明历代墓志、金元石雕、清代石享学及法贴和名家书法刻石。《石刻萌史陈列》则展示了上起原始社会、下至明清的石刻文化发展史,再现了人类文明。真觉寺俗称五塔寺,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成化九年(1473年)建成金刚宝座塔。寺内原有大小殿宇搂阁200余间,清末毁于大火,唯塔幸存。金刚宝座塔由塔座、罩亭及五座四角密檐式塔组成,内砖外石结构,周身镌满佛教题材的雕像,是我……[详细]
清河西汉古寺遗址
  目的地介绍  清河西汉古城遗址又称朱房村古城遗址。位于清河镇西2里多的朱房村西,是汉代军事城镇遗址。面积约l平方公里。   这里有一高台地,西面和南面各保存着一段土围墙,最高处约5米,南壁残存长150米,西壁残存长115米,用板筑成,板著孔仍存。出土的铁农具有:锄、铲、斧、楼犁等;铁兵器有:剑、戟、刀等,以及一个铜剑头;钱币有:“半两”、“三铢”、“五铢”、“货布”、“货泉”,以及铸钱用的钱范。两枚铜印,一枚是子母印,子印已失,母印刻有“刘允印信”4字;一枚是普通龟钮印,上刻“王尚私印”4字。   1955年和1958年又先后试掘两次,在城墙夯土内发现有红陶瓮、粗把豆和同足等,属战国时代的典型器物。城内地层分为两个主要层次,上层为唐、辽遗物,下层为两汉遗物。古城西北角外,是汉代墓葬区,其中有……[详细]
北京辅仁大学旧址
  辅仁大学简称辅大。旧称:辅仁社、北京公教大学、私立北京辅仁大学、私立北平辅仁大学、国立辅仁大学。分国立和私立两种。其中私立北京/北平辅仁大学是民国时期高校,创始人之一同为复旦大学的马相伯先生。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前身学校之一。1952年被并入上述五间大学。辅大曾与20世纪初的北大、清华、燕京并称北平四大名校,当代亦驰名于海内外华人社会,除了曾为台湾-时期校园民主的突破口以及-重镇之外,迄今亦已成为少数在台湾法政界、学术界、传媒界、文艺界、纺织业界、体育界皆拥有广大知名校友的私立大学,包含一名诺贝尔和平奖共同得主、为数可观的院士、国手以及国会议员。由于该校兼具重要政教职能,教廷驻台代办参与校务活动,校园穿梭大使专用座车亦为常态。作为21世纪以来……[详细]
蓟门烟树碑
  秋战国时的燕国,以蓟城为国都,古称蓟城为蓟门。元明以来,一些人把德胜门外元建德门俗称土城关当作蓟门旧址。据传门外有二土阜,树木蓊然,苍苍蔚蔚,晴烟拂空,四时不改,故曰“蓟门烟树”。目前,碑位于学院路黄亭子。北京园林局绿化办公室的一位人士说,“蓟门烟树”作为西土城遗址公园的景点之一,已受到园林局的重视和保护。西土城遗址公园属于开放性公用绿地,目前“蓟门烟树”碑的周围都设置了高栏杆,历史变迁使当时景观不能再现,唯一的历史见证就是乾隆题写的这块碑文。蓟门烟树碑在海淀区学院路黄亭子村元代土城遗址上。元、明以来把德胜门外元大都城健德门(俗称土城关)当作战国蓟门旧址。元代称作蓟门飞雨,明时始称“蓟门烟树”,传说门外有二土阜,“树木蓊然,苍苍蔚蔚,晴烟拂空,四时不改”,故名。此称为“燕京八景”之一,此景早……[详细]
龚自珍故居
  目的地介绍龚自珍故居在西城区手帕胡同21号。龚自珍在京住地之一。故居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另有东西跨院。前院有北房3间,两侧耳房各两间,东西厅房各3间。院内当年曾有道光御笔“福”字匾及“耕读堂”匠。故居基本保持原状。龚自珍(1792—1841),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以诗文见长,自成一家,有“龚派”之称。1839年辞官归家。龚自珍是我国近代进步思想家、著名诗人、文学家。他博学多才,关心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全力支持林则徐禁烟,写过不少批判和揭露封建社会0现实的政论文章。龚自珍的宅院前面是住宅,后面有花园。1831年他将这所宅院卖给广东番禺县人潘仕成,潘后赠与同乡会,遂成为番禺会馆。现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龚自珍故居占地600多平方米,现为龚自珍纪念馆。纪念馆主体是座清代风格的两层楼房,上下五开间……[详细]
西山八大处(长安寺)
  长安寺,是八大处的第一处寺院,又名善应寺和善应长安禅林。始建于明弘治十七年,后经清顺治十六年、清康熙十年两度重修,堂阁寮舍日臻完善、佛像器属一应俱备,遂成为明清时期西山诸寺中的一座名刹。五百年后的长安古刹仍保持着昔日的建筑格局。寺朝东向、两进四合。有正殿三楹。由东向西依次为伽蓝殿,三世佛殿和观音殿。配殿三十间,分列于正殿两厢。两院由三世佛殿左右两月亮门贯通。布局严谨和谐;建筑精良宏丽,既有明代建筑特色的遗风,又为清代建筑官式做法之典范。长安寺院中空地旧时曾是果园菜圃,如今已为紫荆、紫薇、玉兰等珍稀花木所取代。花季时节,入寺作闲庭信步,百花争荣景象常使人留连不已。三世佛殿前有两棵奇松,虬根霜杆,枝繁叶茂,传说是元代的铅松,据说有“松树大仙”的美称。长安寺于“文革浩劫”初被毁。殿中的佛像及法器皆……[详细]
北京隆福寺
  京韵:食遍京城名吃年岁:550岁前世:隆福寺坐落在东四北大街西,始建于明代宗景泰三年(1425年),清雍正九年(1731年)重修。因位于东城,与护国寺相对,俗称“东庙”。从明朝中叶开始,隆福寺庙会一直是京城著名的“烧钱”场所。清末时每逢庙会人流如潮,附近王府居住的贵族、东交民巷使馆区的外国人、贫苦市民和近郊农民都来赶庙会。辛亥革命后,四城居民的商品交换活动更加频繁,这里的庙会可称为北京第一大庙会。在这里可以买到各式各样的土特产品,可以吃到多种北京地方风味小吃,可以看到北京的民间戏曲。《北京竹枝词》中说,当年庙会全盛时期“一日能消百万钱”。今生:现在的隆福寺街分为东西两部分,东街基本上以服装小店为主,而西街则是小吃与服装并存。百年老店清真白魁老号,老字号馄饨侯,老店丰年灌肠距离就是这么的近。记……[详细]
李大钊烈士陵园
  李大钊烈士陵园是为纪念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烈士而建立的。陵园位于北京西郊,风景秀美的香山脚下、万安公墓中部,坐西朝东,为一传统庭院式建筑。占地2200平方米。陵园西面正厅是烈士生平事迹陈列室。走进陈列室,首先看到的是一块重要的文物,即1934年安葬烈士时,中共北方地下党为烈士雕刻的一块石碑。这块石碑在-的年代不能立在烈士的墓前,不得不和烈士灵柩一起葬入地下,直到50年以后的1983年,在建立陵园时,终于得以面世,成为陵园最重要的革命文物。在这块墓碑两侧,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陈毅、李先念-、林伯渠、何香凝等缅怀烈士的题词。陈列室展出了烈士生平照片、文字、实物资料250多种,分为“幼失怙恃,少年立志”、“深研政理,探索振兴民族之良策”、“……[详细]
上宅遗址
  上宅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平谷县韩庄乡上宅村北200米处山坡台地上,距今6000年,是继河南仰韶文化、甘肃马家窑文化、山东大汉口文化、河南龙山文化之后,又一处重要远古遗迹。该遗址共分8层,上层为商周至唐辽文化,中层与红山文化接近,下层为新石器时代中早期文化。遗址文化层堆积深达4米多。我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石雕——石猴,出土年代较早而造型最精致的工艺品——陶塑猪头……日前,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正式将上宅遗址、北埝头遗址出土器物移交平谷区上宅文化陈列馆收藏。这批文物自出土后收藏于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共计12959件。建于1987年的上宅文化陈列馆,是我国第一所以考古学文化命名的专题陈列馆。该馆陈列着远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繁衍生息的众多文物古迹。这些文物呈现出上宅与周口店东西文化交相辉映的历史……[详细]
180、灵照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照寺
  灵照寺位于北京市延庆县莲花湖北岸,初建于金代,原名观音寺,原末兵焚,明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在原址重建。正统五年秋(1440年)明英宗敕赐额日灵照寺。后经历代僧人不断扩建,使寺院规模宏大,自成格局,曾为延郡胜景之一。灵照寺座北朝南,占地面积3678平方米,建筑面积1065平方米。二进院落,三层殿宇。山门殿,天王殿,大雄殿座北朝南建在半轴线上,两侧配殿是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镇寺宝幢屋、聊房。殿宇巍峨,金碧辉煌,庄严雄伟,气宇不凡。1984年延庆县人民政府将灵照寺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对灵照寺进行了抢救修缮,1999年7月全部竣工。现寺院已修葺一新,完全恢复了历史风貌。寺内增加了碑林,经幢等石刻文物,增加了中古楼,金钱眼,佛像,斋堂等新建筑。在两侧配殿还设有民俗展览厅,展出6……[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