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北京市旅游

北京市文物古迹介绍

法国邮政局旧址
  普普通通的一排法式洋房看似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在100多年前的半殖民地时期,却是法国邮政局的所在地。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东交民巷成为西方各国的使馆区,外国人的办公、生活都离不开邮局,法国便在此设立了邮政局办理邮政业务。建筑顶部用连续的三角山花装饰女儿墙,让呆板的小平楼变得灵动了起来,六扇连续拱券式大窗也很抢眼。站在这里,不难想象昔日人们在柜台前办理各项邮政手续的排队场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9号类型:历史建筑开放时间:仅可参观外观,不对外开放。……[详细]
北京蔡锷故居
  北京西城区棉花胡同66号有蔡锷故居。由前后两院组成,房屋由回廊相连。现基本保持旧观。蔡锷于民国2-4年(1913年11月-1915年11月)寓此。故居前院的西房系大门和三间配房、北房、南房各三间。前院和后院由廊墙隔开,后院有北房、南房、东房各三间。整体格局甚不符老北京四合院的规制,用工、用料亦显得很单薄,连正房也没建于三层石级之上,二十间房屋均是平地起房,给人以简易之感。有跨院的房屋均是后建,原为停车、养马之所。蔡锷的军衔系陆军上将,军职疆界局督办,车、马均系职务待遇,由官方提供。……[详细]
八宝山革命公墓
  八宝山革命公墓是我国声名最著,规格建制最高,红色资源最为丰富的园林式公墓,建筑格局由中国著名建筑师林徽因设计,坐落在北京市石景山区东部的八宝山南麓,前身是褒忠护国寺。八宝山革命公墓是革命先烈安息之地,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饮水思源,缅怀先烈,激励后人,是八宝山革命公墓的一项重要作用。在庄严肃穆的环境中,通过“缅怀革命前辈,感悟信仰力量”“聆听先烈事迹,传承政德精神”“重温入党誓词,砥砺奋进前行”三个主题,感受为现在的安定环境、和平建设努力奋斗过的革命先烈们,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详细]
清真永寿寺
  清真永寿寺在西城区三里河中巷2、3号。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始建,天启四年(1624)重修。重修碑为进士石三畏撰文。寺之旧址名“翁僧荒堂”。寺门一间,石门额-“清真礼拜永寿寺”。入大门后左为水房名“规洁室”。右为望月楼,二层,上有横匾曰“唤醒楼”。往西,南为讲堂,北为学堂,大殿面阔3间。西房配有角亭,后窑殿向西凹去处,高起穹窿。大殿南北有耳房。后有六角亭1座。寺门外原有石桥1座。寺界内原有回教墓地,方圆约17里。寺内有碑7块,其中有阿拉伯文碑与《重修清真寺碑记》碑。 ……[详细]
北京砖塔胡同
  砖塔胡同是北京历史最悠久的胡同之一,也是目前北京遭到破坏较少,风貌保存较好的胡同之一。位于西四牌楼附近,砖塔胡同这一名称,来自于矗立在胡同中的一座青砖古塔,这座塔是元代名臣耶律楚材的老师,金元之际的高僧万松老人的葬骨塔。万松老人塔的精确塔龄已不可考,但根据史料推断,可以肯定在六百年以上,而砖塔胡同的年龄亦应与此相仿。明人张爵所著《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成书于嘉靖三十九年)、清人吴长元所著《宸垣识略》(成书于乾隆五十三年),均把砖塔胡同作为京城古迹加以收录,由此亦可以推断砖塔胡同历史之久远。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四游玩时间:建议10-15分钟开放时间:全天开放门票信息:无需门票。……[详细]
大栅栏商业建筑
  大栅栏商业建筑群,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宣武区前门外大栅栏地区。包括瑞蚨祥旧址门面、谦祥益旧址门面、祥义号旧址门面、劝业场旧址。瑞蚨祥旧址门面。铺房于宣统二年(1910)建成,2层砖造木屋架结构,占地面积599平方米。②谦祥益旧址门面。店堂建于清末。③祥义号旧址门面。铺房建于清末,2层木结构建筑。④劝业场旧址。铺房最早建成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被毁后于1918年重建,劝业场地上3层,地下1层,钢筋混凝土砖石结构,内部纵向设置大厅3个,四周为3层回廊。临街立面为巴洛克式。……[详细]
347、隆长寺
隆长寺
  目的地介绍  隆长寺在西四北三条胡同3号。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建,原为汉经厂外厂。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重修。   寺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一间,石门额-“圣祚隆长寺”。天王殿3间,钟鼓楼;大千佛殿3间;后殿五间及配殿和僧房。天王殿内供奉四大天王和韦陀;大千佛殿供奉三大士、十八罗汉、五方佛和二十四诸天;后殿供奉观音、达摩和千手千眼观音。其中除铜五方佛移至法源寺外,均已无存。为西城区保护文物。   位置:位于西四北三条胡同3号。北京西城区……[详细]
镇江营遗址
  镇江营遗址位于房山区南尚乐乡镇江营村北,东临拒马河。遗址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50米左右。地表文化遗存大量的红、灰陶片,断壁上暴露出墓葬等。商周遗存发现于50年代,1986年在遗址上又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存。随之发现了一些房址、窑穴,出土了一批陶器、石器、骨器、角器等。遗址上还有一座明塔,称镇江塔,塔为覆钵式,通高约13米,通体使用豆渣石料建筑而成。塔座方形,须弥座式。束腰浮雕仰覆莲,覆钵南侧有一个不大的佛龛形门;上部是九重相轮,宝珠刹。塔旁一棵古槐有两人合围之粗。……[详细]
缙山城旧址
  缙山城旧址位于延庆县城东北15公里处,唐末为缙山县治所,元延祐三年(1316)升缙山县为龙庆州治所,今延庆县城址,缙山城遂废,此城原有内外二城,内城系砖砌,有东西二门,西门匠刻“拱极”二字,外城为土筑,50年代末,西门及内城墙留存部分被拆除,现存南城残迹,高5-6米。延庆八景之一“独山夜月”即指此地,虽然现在缙山城仅仅余下南城残迹,但从其建筑上仍然可以看出唐,元的特色,可以了解到盛唐的繁荣,元代的强盛,无论是一般的游客,还是此方面专家,来到缙山城旧址都会有自己的收获的。 ……[详细]
350、庄公院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庄公院
  庄公院为房山区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周口店镇娄子水村,始建于辽代,始建时名超化寺。现存建筑是清康熙三十六年由道人王太定主持修建的,占地约7000平方米。正殿为一上下两层阁楼,高约10米左右,有三个圆形拱门,雕有龙凤图案纹样,线条流畅,造型优美。上层为娘娘庙,木结构建筑三间;下层为三清殿,是三间砖石结构的无梁建筑,原供奉三清圣像。两侧配殿各五间。三清殿西北约50米处,有一座辽重熙时期建筑,名曰“刘师民塔”,高约7米,呈八角形,三层檐,宝珠刹,塔身中间有发券门,建筑保存较完好。……[详细]
昌平巩华城
  巩华城,是明代皇帝北征及谒陵巡狩驻跸之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明永乐十九年(1421)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随即在此建起一座行宫,作为皇帝巡狩和后代子孙谒陵停留之处。正统元年(1436)行宫被水冲毁。嘉靖十六年(1537)世宗驻沙河,礼部尚书严嵩奏请建城及修建行宫,驻兵防卫。嘉靖十七年动工修建,十九年完工,御赐名“巩华城”。城以行宫为中心,南北、东西各长1 000米,辟四门:南名“扶京”,北名“展思”,东名“镇辽”,西名“威漠 景点位置北京昌平区沙河巩华城大街76号……[详细]
城子山东岳娘娘庙
  城子山东岳娘娘庙位于海淀区苏家坨镇城子山村城子山上,北临周家巷,西为大觉寺,建于清代。原山顶紫宸宫因系木结构建筑,遭雷火被毁,现遗存建筑为重建,为了避免再遭雷火之灾,建筑总体全部系砖、石、瓦结构建造。殿内为拱券顶,亦名无梁殿。中殿三间是东岳宝殿,东、西分别是药王殿和财神殿,各一间。东岳宝殿里为拱形顶无梁殿。东岳庙为砖石结构,房檐两侧雕有龙头。入口为大理石质,上圆下方,石刻上雕有精美花纹。左右配殿为方形格局,圆顶,圆顶中央部位有龙雕,龙头居中朝下,右配殿龙雕不存。……[详细]
马致远故居
  马致远故居位于北京市门头沟韭园民俗村内,这里有京西古道中的王平古道。故居是一座标准的四合院,坐西朝东,东南西北四面都有房间,每面三五间房。故居门前有小桥流水,门前的影背墙上写着“马致远故居”,并附有马致远生平介绍,下首是马致远半身像。韭园村里到处都是香椿树,还有好几口泉水,这番景象,倒真像是马致远笔下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镇韭园西落坡村类型:名人故居游玩时间:建议10-20分钟门票信息:门市价:10.0元……[详细]
周家巷娘娘庙
  周家巷娘娘庙位于海淀区苏家坨镇周家巷村东。原名娘娘行宫,原档记载院内有“娘娘行宫”石匾一块,“万历十一年”落款。由此知明代时已有该庙。曾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重修。庙坐北朝南,山门已无存。分东西两院,东院有正殿、东配殿,西院有正殿,原中间有配殿。东院正殿面阔三间,硬山箍头脊,小式大木,廊推出,西院正殿面阔三间,硬山箍头脊,小式大木。现存建筑有东院、西院正殿,建筑面积105.6平方米。2014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北京广化寺
  全寺占地面积20余亩,13858平方米,拥有殿宇329间,共分中院、东院和西院三大院落。整座寺庙建筑布局严谨,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什刹海由前海(又名什刹海)、后海和西海(积水潭)三个相连的湖泊组成,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普经寺庙林立,素有“九庵一庙”之说,这也是其得名“什刹海”的由来。元代,什刹海曾是南北大运河北段的起点,水域宽阔,景色优美。广化寺就坐落于风景秀丽的什刹海后海的北岸,东邻银锭桥,西邻宋庆龄故居。于尘世繁华中,固守佛国的宁静与清凉。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北边的鸦儿胡同31号类型:寺庙电话:010-64076395开放时间:8:00-17:00开放时间:30元交通路线:60、124、107路鼓楼站下车,5、815、834、819路铸钟厂下车向西……[详细]
356、瑞王坟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瑞王坟
  瑞王坟位于海淀区四季青镇瑞王坟村北京市农科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内。园寝始建于道光年间,嘉庆皇四子绵忻封瑞亲王,于道光八年卒,其子奕志袭瑞郡王,奕志卒于道光三十年(1850),谥号敏,葬于此。 园寝坐西朝东,前方后圆,沿中轴线依次是石桥(已毁)、碑亭(已毁)、隆恩门、隆恩殿、宝顶(已毁)。地宫青石板拔券,墓道、石门已毁。坟围墙西部尚存。隆恩门面阔三间,隆恩殿面阔三间。 2009年海淀区文化委员会对其进行了抢险修缮。 2014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石景山古井
  石景山古井,位于石景山古建群东天门北侧约20米处的柏油路旁,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井口基本与路面持平,并覆盖有一块开凿有两个直径约30厘米左右孔眼的砂石盖板。 石景山古井历史久远,始建年代尚待考证。民间传言,古井是由当时的一位大功德主出资修建,井水甘甜,是当时石景山上僧道两家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地。 上世纪50年代,此处修建水池时,古井被掩埋,80年代时,在一次施工中,古井被发掘出土,并被加以保护。1983年8月27日,石景山古井被公布为石景山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门头沟沿河城及敌台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原名“三岔村”,明万历六年由副都御史张卤倡建。因城北临永定河,故名沿河城。南北两侧城墙上辟有券形水门。北城墙长462米,两端筑有角台,上建马王庙、真武庙、火神庙。城内东、西门之间为衙道,街北侧为林家胡同、李家胡同、王家胡同和都察院。城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250米,城墙周长1182.3米,东、西、北三面为直线,南墙为弧形。城墙以条石和巨形鹅卵石砌筑。东西两侧墙上各辟有砖石砌筑的城门,名万安门和永胜门。 景点位置北京门头沟区西北部……[详细]
西直门教堂
  西直门西堂是1723年意大利神父得利格所建,但在1811年被毁。现在的西堂是于1912年重修的“哥特式”建筑。教堂内部高大的科林斯柱和尖顶窗定能让您感受到西堂的典雅、庄严与华丽!西直门天主教堂为北京著名的四大天主教堂之一。弥撒时间:主日:早8:30晚6:30平日(周一—周四、周六):早7:00周五晚6:30明供圣体:每周三早8:00至11:00周五晚8:00至9:00彻夜朝拜圣体:每月的第一个周五慕道班学习:每周日下午3:00至5:00……[详细]
360、灵严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严寺
  灵严寺位于门头沟区齐家庄乡齐家庄村,始建于唐武德年间,后又于元至正年间重建,而到了明永乐年间改为尼姑寺,灵严寺北踞金柱山,寺院南向,原有山门殿、钟鼓楼、太子殿、伽蓝祖师堂、大雄宝殿以及两厢配殿十数间,抗战期间,灵严寺大部分被日军焚毁,只剩下大雄宝殿,大雄宝殿的整体建筑体现出元代手法和工艺,该殿顶及山墙等在清代曾改建过,殿内现供奉释迦佛像,两侧铜菩萨像4尊,佛前小佛像4排,多达50尊,殿东侧塑刘备、关羽、张飞像,置于龛台内,西侧有如来佛龛,佛像背光上顶金翅鸟。北京地区仅存的元代木结构古建筑。唐武德年间始建,元至正年间重建。寺北所踞山名金柱山。灵严寺内现存成化二十二年(1486)《重修灵严寺记》碑。寺院南向,原有山门殿、钟鼓楼、太子殿、伽蓝祖师堂、大雄宝殿以及两厢配殿十数间,抗战期间被日军焚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