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北京市旅游

北京市文物古迹介绍

301、朝阳寺
朝阳寺
  朝阳寺原称太神庙,位于千家店镇千家店村,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是一座典型的佛道合一的寺庙,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庙门前建有戏楼,戏楼的东南角是灵官殿,西边是水奶奶庙。主体建筑为三进院落,最前面的院落是钟鼓楼和僧侣住所。第二进院落主要是娘娘殿,东西为阎王殿,东侧院落内是五仙殿。第三进院落主殿中供奉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十八罗汉。东房是药王殿,里面供奉着孙思邈、扁鹊、华佗等十名神医。西面是火神庙,供奉着南方火德星君。南边是韦驮菩萨。朝阳寺现为百里山水画廊景区的重要景点之一,每年农历四月十八和九月初九,都要举行隆重的民俗庙会活动。地址:北京市延庆区千家店镇千家店村……[详细]
万里长城北京段
  万里长城北京段批次:北京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密云、怀柔、平谷、延庆、昌平、门头沟保护理由:北京地区内的长城,绵延近千里,保存较完整。这段长城大多构筑在高山峻岭、悬崖陡壁上,以气势雄伟、规模浩大著称于世。万里长城北京段是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绵延629公里。以明代长城为主体,由东西向和东北西南向两大体系组成,二者在怀柔旧水坑西南汇合。大多构筑于崇山峻岭、悬崖陡壁上,以气势雄伟、规模浩大著称于世。全线共有城台800余座,关口71个,营盘8座。沿线著名景点有八达岭、慕田峪、古北口、司马台、神堂峪、沿河城等。其中许多已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详细]
北京国会旧址
  北京国会旧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届国会的旧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佟麟阁路62号新华通讯社院内。现用做新华社的礼堂。1912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临时政府开始筹建国会,并选定原财政学堂为众议院建筑基址。众议院由东、西两部分组成,东部为财政学堂原有建筑如工字楼、仁义楼、礼智楼、信字斋等与连廊合围而成的院落;西部为新建的众议院议场,通称“国会议场”。1913年4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国会开幕典礼就在此举行。“国会议场”为方形建筑,坐北朝南,高三层,建筑外表朴素,灰砖砌成,至今保存完好。主大厅为方形,北面中央设有主席台,会场座位按扇形布置,楼上有东、西、南三面旁听座席。……[详细]
清真女寺
  清真女寺,简称女寺,单独为女性穆斯林提供礼拜的场所。清真女寺在宣武区寿刘胡同39号。因牛街聚居的清真教胞,多经营小商,居室狭小,男人有礼拜寺沐浴礼拜,一般妇女沐浴困难。由阂德仁发起,马志清捐献寿刘胡同空地1块,水井1眼,购料施工,于民国11年完成。为西城区(原宣武区)重点保护文物。由于男性穆斯林进行礼拜的清真寺一般不允许女性进入。于是20世纪中国出现了单独为女性提供礼拜场所的清真寺。这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宗教建筑。既可以单独设寺,也可以为较大清真寺的附属。管理人员为女性,可以是大寺阿訇的妻子或其它人士。一般对其尊称为师娘。建筑布局上,清真女寺要求做到男女隔绝。……[详细]
305、灵岳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岳寺
  灵岳寺位于门头沟区斋堂镇北部5公里的白铁山上,灵岳寺创建于唐贞观年间,辽代时重建,此时称“白贴山院”,到了金代改称“灵岳寺”,即为现名,灵岳寺的寺院处于白铁山主峰前的平台上,其朝向为南,在中轴线上有山门、天王殿和释迦佛殿,寺的南部山门两侧为钟鼓楼遗址,其中天王殿为悬山式建筑,建筑设计极为巧妙,在殿内供奉着四天王、韦陀及接引佛塑像,释迦佛殿,为单檐庑殿顶调大脊式建筑,面积达100余平方米,檐下双昂五踩斗拱,拱眼壁为彩绘佛像,殿内原供奉的是一佛二菩萨像,系柳木雕刻,高近4米,可惜佛像在1954年被拆毁。景点位置北京门头沟区斋堂镇白铁山……[详细]
门头沟清水双林寺
  双林寺是北京市保护文物,因寺旁靠清水河,辽代古刹名为清水院,后改名双林寺,是百花山瑞云寺的下院,历经金、元、明、清修缮。该寺主要大型建筑于50年代全部拆除,现址仅存元、明时期小殿建筑各一座,都3.5米见方,悬山调大脊,砖雕鸱吻。梁架使用叉手,单层椽子,一斗二升斗拱,山花带悬鱼。是北京地区少有的具有元代风格的建筑,在北京建筑史上有一席之地。寺前山沟下还保存有一口古井,也已被保护起来。用时参考2小时门票 40元开放时间 8:00-19:30(春夏)8:00-18:00(秋冬) 景点位置北京门头沟区清水镇上清水村……[详细]
龙聚阁农家院
  龙聚阁农家院位与延庆县石京龙滑雪场景区。龙聚阁农家院集餐饮、住宿、温泉洗浴、卡拉OK为一体。无论您是小憩或是下榻,优美的环境,优质的服务是您旅游,休假的首选之地。龙聚阁的建筑群以中国北方传统大四合院风格布局。背山面南,空气清新,环境优美,龙聚阁的含蓄,幽曲和对称,方正之美,不是桃源。胜似桃源。让您逃离城市喧嚣,回归自然怀抱!龙聚阁的名厨为您精心制作的火盆锅,豆腐宴,农家饭及山野风味的地方特色菜,完善周到的服务,让您吃的放心,住的开心。龙聚阁的温泉洗浴,所用的热水均取自地下2000米的温泉水。喜欢唱歌的朋友还可以到歌舞厅过把瘾。这里真是您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详细]
东四清真寺
  东四清真寺又称法明寺。在东城区东四南大街,寺坐西朝东,有供礼拜的大殿、南北讲堂、水房、图书馆等,面积1万余平方米,大殿内金碧辉煌,雕梁画栋,三座拱门上刻库法体阿拉伯文《古兰经》-,刻工精美,殿后的窑殿为穹窿顶结构,院内树木葱茏,宁静肃穆。寺内文物图书荟萃,有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建宣礼楼(清光绪末年毁记)上的铜顶;万历七年(1579年)“清真法明百字圣号”碑,碑阳刻汉文,记叙穆罕默德事迹,碑阴为阿拉伯文,中间刻“理本无极”四字;还有各种版本的《古兰经》,其中一部元代手抄本,文字工整清秀,保存完好,现为伊斯兰教协会会址,也是穆斯林进行礼拜、聚礼和节日会礼的地方。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南大街13号电话:010-87778755开放时间:全天……[详细]
北京报国寺
  报国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前街1号,处于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位于市中心地域,东起城东南角楼,西至崇文门,总面积约:15.5公顷,其中城墙遗址及城东南角楼占地3.3公顷,绿地面积12.2公顷。原有殿7进,后有毗卢阁,高36级。阁下有瓷观音像高尺余,宝冠绿帔,手捧一梵字轮,系神宗时景德镇瓷窑所贡献,为旧京八宝之一,谓之窑变观音,梁间曾悬《胜果妙因图》1轴。寺内还有嘉庆六年(1801)《五彩天尊仙女》1轴。现寺中仍保存成化二年(1466)御制碑,和乾隆二十一年(1756)御制重修报国寺诗碑。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详细]
未名湖燕园建筑群
  未名湖燕园建筑群2001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校园内,是近代著名学府一燕京大学原址。燕京大学以明代名园“勺园”故址为中心兴建校舍,于1920年开工,1926年建成,是近代仿古建筑的优秀作品。该建筑群以未名湖为中心,呈四周分布。各群组大都为三合院式,总体布局合理,局部尺度适宜,与自然地形地貌结合紧凑。建筑物多为二、三层,主要建筑用灰瓦红柱,石造台阶,浅色墙面,檐下有斗拱梁枋,施以彩画;次要建筑取民居园林形式,湖边水塔为八角密檐式。园内尚留一些明清旧园遗物,也有从圆明园遗址搬来的石刻小品。现未名湖区仍保持初建时的原貌。……[详细]
琉璃河大桥
  琉璃河大桥位于房山区琉璃河北的京石公路上,是房山区境内最大的石拱桥,其规模仅次于卢沟桥,原为木桥,每到汛期常被冲毁,嘉靖十八年(1539年),开始修此桥,于嘉靖二十五年建成,石桥南北向,横跨琉璃河上,全长165.5米,宽10.3米,高8余米,共9孔,中孔最大,拱券正中雕有精美的兽头,桥体全部用巨大的石块砌筑,桥上建有实心栏板和望柱,其上均雕有海棠线等纹饰,嘉靖四十年(1561年),向南北两方修路堤,堤宽19.8米,高近4米,总长约2000米,堤面铺以巨型条石,为传说中的五里长街,从修桥到路堤建成,前后20余年,琉璃河石桥,是北京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石桥之一。琉璃河大桥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大桥横跨大石河,是房山区境内最大的石拱桥,规模仅次于卢沟桥。琉璃河大桥始建于嘉靖十八年,历时7年乃……[详细]
312、十面碑
十面碑
  十面碑在密云县新城东门外路北原八蜡庙院内,占地540平方米,此碑为密云县重点保护文物,八蜡庙的方位坐北向南,入山门就可见到十面碑共有两座,为亭式结构,分立在南北甬路的两侧,十面碑原称为“燕山勒功碑”,碑高约有5米,碑顶、碑身、碑座均为青石雕刻对砌而成,十面碑的碑首呈伞状,顶部有一葫芦式帽顶;碑身近圆幢形,共分lO个平面,每面由高30厘米、宽50厘米的青石磨光对砌而成,石面有竖刻碑文,碑座稍大于碑身,全碑的整体造型远看象亭、近瞧似幢,十面碑上镌刻着明朝名将领戚继光、谭纶调任北方练兵驻防、治军征战的事迹,碑文由明代万历元年(1573)兵部侍郎汪道昆所撰。 ……[详细]
北京克勤郡王府
  目的地介绍克勤郡王府位于西城区新文化街(原石驸马大街)西口路北。克勤郡王系礼亲王代善的长子。克勤郡王是死后追封,为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此府是顺治年间所建。原占地面积不大,平面布局与王府规制尚符。府路南影壁尚存,府前部只存东翼楼。后部的内门、后寝与东西配房、后罩房均保存完整。西部跨院也存大部原有建筑。民国后最后一代克王曼森将府售给了熊希龄为住宅。现后寝两山墙角柱石上尚存熊希龄和夫人朱其慧将财产交由北京救济会的刻字内容。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2013年5月,北京克勤郡王府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置:位于西城区新文化街(原石驸马大街)西口路北。景点位置北京西城区新文化街西口路北……[详细]
祖大寿祠
  目的地介绍  祖大寿祠在西城区富国街(旧名祖家街)3号。祖大寿,辽东人,降清明将,卒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此处原为祖大寿住宅,后改建为祠。清雍正八年(1730)在此设八旗官学,正黄旗官学,乾隆三十四年(1769)重修。后改设为京师公立第三中学校。   祠坐北朝南,门外有上马石一对。前院北房(正厅)5间和东西耳房各1间,后院北房   (后寝)5间,东西两侧有耳房各2间,东西配房各3间。西跨院有北房7间,南房3间。是清代官僚住宅的典型布局。为西城区重点保护文物。   位置:位于西城区富国街(旧名祖家街)3号。北京西城区……[详细]
金陵遗址
  金陵遗址位于房山区车场村至龙门口一带的云峰山下,距市区48公里,云峰山又称九龙山,因其有九条山脊如九龙奔腾而得名,金陵原在黑龙江省阿城县,公元1153年建都燕京(北京)后,于1155年迁来太祖睿陵和太宗陵,在云峰山脚下,修建了北京地区第一个皇家陵园,1156年又迁来始祖等10个帝陵,后熙宗、世宗、章宗、睿宗、显宗等也陆续葬于此地,金陵故此得名,陵区内还葬有皇子及重要大臣的“诸王兆域”,1985年,文物部门开始对金陵遗址调查和试发掘,已发现石雕、碑记、御路和建筑构件、遗址等大量宝贵文物。金陵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大房山麓的金陵,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皇陵,也是北京地区年代最早的帝王陵。明天启年间,因后金政权(就是后来的清朝)崛起,明皇朱由校(末代崇祯皇帝朱由俭的哥哥)惑于术士之说,认为后……[详细]
圣米石塘
  圣米石塘为房山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房山区史家营乡柳林水村,建于明代。石塘为一座石洞,又称圣米洞,洞口南向,深12米,宽4米,高3-6米。因洞内遗有许多米粒大小的光润白石粒,洞因此得名。洞壁上嵌“重修圣米石塘胜泉寺造石佛碑”一方,洞内有人工垒砌的石条供桌,上置高约0.63米的石佛两尊,其一有铭刻“嘉靖十二年(1533)七月十九日造”。洞与后山穿透,出口处有崖刻“莲子峰,民国甲戌(二十三年,1934)仲夏王树常”。圣米石塘景区在占地10万平方米范围内,有十八盘、长春洞、蟠桃宫、南天门、长兴观等名胜古迹,修缮保护较好。现存南庙、北庙、药王庙、观音像等。……[详细]
昌延联合县政府旧址
  位于大庄科乡霹破石村,是平北地区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按照冀热察区党委和冀热察挺进军确定的“巩固平西、坚持冀东、开辟平北”三位一体的战略,于1940年在霹破石村成立了昌延联合县政府,这是开辟平北根据地时建立的第一个联合县政府。1944年底,全县有党员2000余人,在107个村建立了党支部。地址:北京市延庆县大庄科乡霹破石村交通:京藏高速至昌平出口出至长陵,沿昌赤路往北行驶即到德胜门乘925路公交车到大庄科乡转乘铁炉方向即到 德胜门乘919路公交车至延庆县城,转乘925路(铁炉方向)霹破石村下车即到电话:60189824……[详细]
香堂村圣恩禅寺
  圣恩禅寺,座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崔村镇香堂村内。圣恩禅寺在过去被百姓称作西庙。旧址在今天香堂的村西,(太伟高尔夫球场内)。现存有一口井,作为见证。在史志上记载的山名,现都可以一一对应之。据<<钦定日下旧闻>>记载:“圣恩禅寺在昌平的崔村。明正统四年建寺碑,翰林院编修刘升撰,中书舍人赵昂书,景泰三年立石。刘升圣恩寺碑略,圣恩禅寺在昌平崔村北宝峰下,其地四山环寺,东至大独山,南至南阿坡,西至钓鱼坡,北至将军陀。长陵神宫监太监郁林年九十有四卒,监丞阮包等以其遗钱管建经始于正统三年十月,明年十一落成”。 景点位置北京昌平区香堂文化新村……[详细]
清真普寿寺
  清真普寿寺在西城区锦什坊街63号。始建年代不详。原占地4000平方米。清真寺大殿中的圣龛背向“麦加”,因麦加在中国西部,所以清真寺大殿都坐西朝东。大门三座,歇山顶,石砌。门额-“效赐普寿寺”。两旁有门各一。二道门为垂花门。拆二门影壁时发现有“望月楼”石刻匾,两旁刻有“崇祯岁次乙亥春月谷旦重修”字样。垂花门两侧南北房各五间,南房为浴室,北房为讲堂。大殿为四破五,18间,前出轩3间,后带抱厦。原有3块匾,中间为阿拉伯文,两旁为汉文匾。左曰“原无更”,右曰“再无转”。后窑殿由圣龛和宣讲台组成。寺内有碑四块。西城区伊斯兰教协会驻此。 ……[详细]
320、皇史宬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皇史宬
  皇史宬也称表章库,是明清两代皇家档案馆,距今已有460多年历史。地处北京天安门东边南池子大街南口,占地面积846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皇史宬建于明朝嘉靖十三年7月,嘉靖十五年7月建成,是我国现存最完好的皇家档案库。“宬”的是指古代用于藏书的屋子,皇史宬为整石雕砌,殿内大厅无梁无柱,地面有1.42米高石台,上面排列着150多个外包铜皮雕龙的樟木柜,名为“金柜”。皇史宬整体建筑装具设计完美,功能齐全,可防火、防潮、防霉、防虫,确保珍贵典籍免受损坏,极宜保存档案文献。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南池子大街136号类型:博物馆图书馆历史建筑开放时间:现已经不对外开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