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北京市旅游

北京市文物古迹介绍

21、北京孔庙 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孔庙
  中国元、明、清三朝祭祀孔子的场所。在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北京孔庙(19张)元大德六年(1302)建,大德十年建成。明永乐九年(1411)重建。宣德、嘉靖、万历年间分别修缮大殿,添建崇圣祠,清顺治、雍正、乾隆时又重修,光绪三十二年(1906)升祭祀孔子为大祀,将正殿扩建。孔庙虽然经过历代重修,但其结构基本上仍然保存元代风格。门内院落共有三进,中轴线上的建筑从南向北依次为大成门、大成殿、崇圣门及崇圣祠。有元、明、清三代的进士题名碑198块,为研究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重要文献资料。孔庙从1928年起对外开放,供人游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后为首都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国子监街。占地2.2万平方米。历代多次重修,为元、明、清三代祭孔建筑,又名先师庙。庙……[详细]
22、北京白云观 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白云观
  道教全真第一丛林——北京白云观,位于西便门外二里许,是道教全真三大祖庭之一;自元以降,久为全真“第一丛林”。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道教协会、中国道教学院及中国道教文化研究所等全国性道教组织、院校和研究机构先后设在这里。在广大道教徒的心目中,它有着崇高的地位。同时,它又以收藏道教文物最丰富,保存最完整而吸引着国内外大批信徒和游人。据《北平庙宇通检》记载:白云观前身系唐代的天长观故墟。始建于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金正隆五年(1160年),北京契丹族南侵,天长观遭兵火焚烧殆尽。金大定七年(1167年)敕命重修,历时七载,至大定十四年(1174年)三月竣工。白云观元初邱长春真人自雪山东归,元太祖十九年(1224年)至燕京,赐居于太极宫。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邱长春真人羽化于此,同年,成吉……[详细]
23、北海公园 AA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海公园
  北海公园(BeihaiPark),位于北京市中心区,城内景山西侧,在故宫的西北面,与中海、南海合称三海。属于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全园以北海为中心,面积约71公顷,水面占583市亩,陆地占480市亩。这里原是辽、金、元建离宫,明、清辟为帝王御苑,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之一,1925年开放为公园。是中国保留下来的最悠久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北海公园北海公园内亭台别致,游廊曲折。全园以神话中的“一池三仙山”(太液池、蓬莱、方丈、瀛洲)构思布局,形式独特,富有浓厚的幻想意境色彩。这里水面开阔,湖光塔影,苍松翠柏,花木芬芳,亭台楼阁,叠石岩洞,绚丽多姿,优如仙境。琼岛上有高67米的藏式白塔(建于1651年),还有清乾隆帝所题燕京八景之一的琼岛春阴碑石及假山、邃洞等。东北岸有画……[详细]
24、潭柘寺 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潭柘寺
  潭柘寺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北京最古老的古寺。素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民谚。高大的山峰挡住了从西北方袭来的寒流,因此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寺内古树参天,佛塔林立,殿宇巍峨整座寺院建筑依地势而巧妙布局,错落有致,更有翠竹名花点缀期间,环境极为优美。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郊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距阜成门41公里。潭柘寺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周围有九座高大的山峰呈马蹄状环护,这九座山峰从东边数起依次为回龙峰、虎距峰、捧日峰、紫翠峰、集云峰、璎珞峰、架月峰、象王峰和莲花峰,九座山峰宛如九条巨龙拱卫着中间的宝珠峰,规模宏大的潭柘寺古刹就建在宝珠峰的南麓。潭柘寺规模宏大,寺内占地2.5公顷,寺外占地11.2公顷,再加上周围由潭柘寺所管辖的森林和山场,总面积达121公顷以上。殿堂随山势高低而建,……[详细]
中央广播电视塔
  中央电视塔高386.5米,加避雷针总高405米,总重5万吨。这是一座多功能现代化的标志性建筑,可发射8套电视和10套广播,又是独特的游乐观光购物天地,外观优美,造型独特。在塔身238米的高处,建有外观为宫灯形四层观光塔楼,面积6000平方米,设有贵宾厅、旋转餐厅和露台。游客登塔至此,极目四望,北京风光尽收眼底。这样的高塔在国外一般采用钢结构,要耗费数目惊人的钢材。为了提高塔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性,中央电视塔采取的是混凝土整体浇注法,能达到抵抗九级地震的要求。中央电视塔由塔基、塔座、塔身、塔楼和桅杆组成。塔座采用重檐形式,有似天坛。塔的造型别致奇特,从地面升高到210米处,筒径突然变粗,半径向外挑出10米,形成一宫灯形的塔楼,塔楼里有北京最高的旋转餐厅和观光瞭望厅。塔的设计充分考虑首都北京的特殊……[详细]
26、红螺寺 AA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螺寺
  红螺寺景区位于怀柔区城北5公里的红螺山南麓,距北京市区55公里,景区总面积800公顷,现为国家4A级旅游区。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浸润,奇妙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成就了红螺山红螺寺为一方完美殊胜、绝尘脱俗的“净土佛国”。红螺寺坐北朝南,依山势而建,布局严谨,气势雄伟。它背倚红螺山,南照红螺湖,山环水绕,林木丰茂,古树参天。红螺寺处于红螺山山前的千亩苍翠的古松林之中,形成一幅“碧波藏古刹”的优美的画卷。千年古刹红螺寺背倚的红螺山属燕山余脉,山势巍峨雄武,南襟华北平原京北腹地,在历史上就是驰名中外的佛教名山。红螺山一山双峰,比肩耸立,西峰海拔812.9米,东峰海拔811.9米,红螺双峰两翼舒展,引带群山,远远望去,酷似一只大鹏鸟,护卫着古刹寺院。沿红螺山万米的登山步道登临山顶,放眼四望,山原湖泽,……[详细]
27、景山公园 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山公园
  景山始建于辽金时期,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景山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宫苑园林之一,曾经是皇宫的重要组成部分。1928年景山被辟为公园,1957年定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国家AAAA级景区。景山位于北京城的中心,公园占地23万平方米,景山相对高度45.7米,海拔高度94.2米。景山始终保留着辽代的山;金代的围墙和宫门;元、明、清三代的古建筑群落保持完整。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领40万农民起义军进攻北京,夏历三月十九日凌晨,崇祯皇帝登上景山,见大势已去,在景山自缢。1930年,故宫博物院在景山东麓立“明思宗殉国处碑”,1944年立“明思宗殉国三百年纪念碑”,使这里成为北京著名的人文景观。景山山上五亭横列,中峰建有万春亭;东侧依次……[详细]
28、雍和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雍和宫
  雍和宫(TheLamaTemple)位于北京市区东北角,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赐予四子雍亲王,称雍亲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为行宫,称雍和宫。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驾崩,曾于此停放灵柩,因此,雍和宫主要殿堂原绿色琉璃瓦改为黄色琉璃瓦。又因乾隆皇帝诞生于此,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成了“龙潜福地”,所以殿宇为黄瓦红墙,与紫禁城皇宫一样规格。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改为-庙,特派总理事务王大臣管理本宫事务,无定员。可以说,雍和宫是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雍和宫由和天王殿、雍和宫大殿(大雄宝殿)、永佑殿、0殿、万福阁等五进宏伟大殿组成,另外还有东西配殿、“四学殿”(讲经殿、密宗殿、数学殿、药师殿)。整个建筑布局院落从南向北渐次缩小,而殿宇则依次……[详细]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
  焦庄户地道站遗址位于北京市顺义区东北部地区的燕山余脉歪坨山下,距北京东直门60公里,距顺义城区30公里,是一个自然村,隶属于顺义区龙湾屯镇。它处于通往平西、平北的咽喉,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日寇在占领区建立伪政权,并经常出动日伪军到焦庄户村抓壮丁、抢粮食,无恶不做,激起了当地人民对侵华日军的满腔仇恨。一九三八年秋,党的组织来到了焦庄户村,带领全村农民同日寇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在战争中焦庄户人民不断总结了便于打击敌人保护自己的斗争经验,于一九四三年春开始挖地洞并在实战中不断地改造、扩展,到一九四五年形成了村村相连户户相通全长达23华里的地下长城,在此后的战争中焦庄户人民沉重地打击了敌人,有效地保护了自己,为冀东人民的抗日战争树立了光辉的……[详细]
30、北京太庙 A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太庙
  太庙位于北京市天安门的广场东北侧。太庙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祖祖先的家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二百余亩,是根据中国古代“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建造的。太庙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475米,东西宽294米,共有三重围墙,由前、中、后三大殿构成三层封闭式庭园。大殿耸立于整个太庙建筑群的中心,面阔十一间,进深四间,建筑面积达2240平方米;重檐庑殿顶,三重汉白玉须弥座式台基,四周围石护栏;殿内的主要梁栋外包沉香木,别的建筑构件均为名贵的金丝楠木;天花板及廊柱皆贴赤金花,制作精细,装饰豪华。太庙是皇帝举行祭祖典礼的地方,大殿两侧各有配殿十五间,东配殿供奉着历代的有功皇族神位,西配殿供奉异姓功臣神位。大殿之后的中殿和后殿都是黄琉璃瓦庑殿顶的九间大殿,中殿称寝殿,后殿称祧庙。此外还有神厨、神库、宰……[详细]
真觉寺金刚宝座塔(五塔寺)
  真觉寺金刚宝座塔位于北京海淀区西直门外白石桥以东的长河北岸。因其形式是在一个高台上建有五座小型石塔,俗称五塔寺塔。为中国第一批重点保护文物。塔所在地真觉寺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清时因避雍正帝胤禛之讳,改名大正觉寺。寺于20世纪初被毁。塔建于明代成化九年(1473),按照印度佛陀迦耶精舍(释迦得道处伽耶山寺所建的纪念塔)形式而建。这种高台上建有五塔的佛塔,被称为金刚宝座式塔。金刚宝座式塔在造型上属于印度形式,但在结构上(如宝座上的短檐、斗拱和宝座顶上的琉璃罩亭等),明显地表现了中国建筑特有的传统风格,成为中国建筑和外来文化互相结合的创造性杰作。中国现存为数不多的几座这类塔中,北京有西黄寺的清净化城塔、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和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其中时代最早、造型最精美的,要属真觉寺的金刚宝座塔。特点真觉寺……[详细]
32、北京卧佛寺 AAA
北京卧佛寺
  卧佛寺位于北京植物园内,是大乘佛教唐代禅宗的皇家寺庙,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雍正皇帝称其为“入山第一胜境”、“西山兰若之冠”。据传说,唐贞观十九年,玄奘法师从印度带着大量经书和佛像回到长安城,唐太宗李世民率领数万僧众出城迎接,盛况空前。此后,中国掀起修建寺院的热潮,有人在今天的北京西郊修建了一座寺院,取名“兜率寺”,这座寺院就是卧佛寺的前身。卧佛寺据文献记载,卧佛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寺内原有檀香木卧佛一尊。兜率寺曾更名昭孝寺、洪庆寺、永安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重修后,赐名“十方普觉寺”,由于寺内供奉铜卧佛一尊,故俗称卧佛寺。该寺距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卧佛寺建筑群是中国佛寺早期的一种布局方法,沿袭唐代伽蓝七堂的法式,这种平面布局在北京非常少见。卧佛寺……[详细]
北京宋庆龄故居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的故居,分别坐落于北京西城区后海北沿46号,武汉黎黄陂路口沿江大道161-162号,上海淮海中路1843号,重庆渝中区两路口新村5号。国家级旅游景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央国家机关思想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首都文明旅游景区。位于西城区后海北沿46号。是展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以及中国近现代史的旅游景点。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为大学士明珠的府邸花园,乾隆年间为和珅别院,嘉庆年间为成亲王永瑆王府花园,后为光绪父亲醇亲王奕譞府邸花园,清末又为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的王府花园,即摄政王府花园。新中国成立前夕,这里已经荒芜凋敝。后-总理受党和政府委托,筹建宋庆龄同志在北京的住宅,于1961年将这座王府花园整饬,并在原有建筑迤西接建了一座两层小楼,辟成了……[详细]
石景山法海寺
  法海寺位于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村以北的翠微山上,1988年1月13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落成于正统八年(1443),太监李童建,明英宗赐额法海禅寺。远山门位于模式口大街路北,今己无存。原有一联云: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换回苦海梦迷人。法海寺坐北朝南,四进院落,依次为:-金刚殿、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藏经阁。天王殿两侧有东西转角配殿;大雄宝殿东有伽兰殿,西有祖师殿;药师殿东配殿为方丈房,西配殿为选佛场;周围还有厨库、寮房等建筑。整座寺院,围以垣墙。法海寺以明代壁画闻名天下。初建时,多数殿堂均有壁画,现除大雄宝殿之外,其余壁画均毁坏无存。大雄宝殿内壁画共有十铺,其中扇面墙南北面各三幅,东西山墙各一幅,后墙门东西两侧各一铺。扇面墙背面绘……[详细]
北京历代帝王庙博物馆
  历代帝王庙俗称帝王庙,历代帝王庙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1530年),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先祖的地方,其政治地位与太庙和孔庙相齐,合称为明清北京三大皇家庙宇。封建统治者自古以来就有祭祀祖先的习惯,三皇一直被视为中国人的祖先,为历代帝王所景仰;而先代帝王,则是后代借鉴和效法的榜样,所以也要祭祀。最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确定祭祀的帝王是18位,清朝顺治皇帝定都北京后定为25位。康、雍、乾三代皇帝对历代帝王庙都非常重视。康熙曾经留下谕旨:除了因无道被杀和-之君外,所有曾经在位的历代皇帝,庙中均应为其立牌位。乾隆皇帝更是提出了“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把庙中没有涉及的朝代,也选出皇帝入祀。乾隆几经调整,最后才将祭祀的帝王确定为188位。从明嘉靖十一年至清末的380年间,在历代帝王庙共举行过662次祭祀……[详细]
36、南新仓 A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新仓
  南新仓文化休闲街景区位于北京市东四十条22号,是明清两朝储藏皇粮、俸米的粮仓,属于皇家官仓,南新仓是在无代北太仓基础之上起建的,已经有600多年历史。南新仓是全国仅有的皇家仓廒,也是北京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皇家仓廒,南新仓保留了古仓廒9座,是京都历史、漕运史、仓储史的历史见证,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37、北京广济寺 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广济寺
  北京广济寺位于市内西四阜成门内大街,为现今中国佛教协会所在地。1983年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广济寺创建的历史,可追溯至金代。经金、元战火,寺成废墟。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有人掘地得陶制佛像、供器、石龟、石柱顶等物,知此处为古刹遗址。至天顺(1457—1464年)初,山西普慧上人,偕弟子圆洪等,发愿复兴,并得尚衣监廖屏大力捐助,依址重建。费时二年,宝刹得以重现。至清代,因广济寺所处地理位置为皇帝御驾出城的必经之地,受到皇家重视,几代帝王都曾临幸拈香,有的还为之题诗立碑,或赏赐匾额,这就使广济寺的地位陡升,成为京城一所重要的寺院。1931年11月,该寺不慎失火,主要建筑几乎全被焚毁。后经住持现明募化重建,于1935年竣工,规模较前更加宏伟。1953年,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即以……[详细]
白塔寺(妙应寺)
  妙应寺白塔位于阜城门内大街路北的妙应寺内。因寺内有通体涂以白垩的塔,故俗称“白塔寺”,是我国重点保护文物。该寺建于元至元八年(1271年),初名大圣寿万安寺,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曾遭火焚,于明宣德八年(1433年)再建,改称妙应寺。因寺内有通体涂以白垩的塔,俗称白塔寺。现寺内的建筑大都为清代所建,仅白塔在火焚中幸免,为元代遗物,至今已700余年。妙应寺白塔是元大都保存至今的重要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大的一座藏式佛塔,也是中尼两国人民的友谊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寺由四层殿堂和塔院组成。院中间耸立着白塔,四周各建小角亭一座。白塔由塔基、塔身和塔刹3部分组成。台基高9米,塔高50.9米,底座面积1422平方米,台基分三层,最下层呈方形,台前有一通道,前设台阶,可直登塔基,上、中二层是亚字形的……[详细]
梅兰芳纪念馆
  介绍梅兰芳纪念馆位于北京西城区护国寺街9号,是一座典型的两进院落四合院,占地716平方米,是梅兰芳先生生前最后10年的居所。此院原为清末庆亲王奕王府的一部分,解放后经过修缮,梅兰芳先生搬到这里居住。梅兰芳先生逝世后,梅先生的亲人将家中珍藏的照片、剧本、纪念品等共3万余件文物、资料捐给国家。1986年10月27日建成纪念馆并正式对外开放。纪念馆是一座四合院式建筑,朱漆大门上悬挂-亲笔书写的匾额“梅兰芳纪念馆”。门内青石砖瓦大影壁前的翠竹中安放梅兰芳的半身雕像。交通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护国寺街9号22、38、47、409、626、810、826路护国寺站下车,进护国寺街;或13、42、55、107、111、118、701、823、850厂桥站下车,向北进护国寺街。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护国寺街9号类型……[详细]
40、古观象台 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观象台
  北京古观象台位于建国门立交桥西南角,是世界上古老的天文台之一,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它以建筑整齐配套、仪器保存完好、历史悠久而闻名于世。是明、清两代封建王朝的皇家天文台。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观象台始建于明代正统年间(1442)嘉靖年间曾对这座天文台进行一次大修,以后观象台基本没有太大的改动。辛亥革命后,该台改为中央观象台。\1933年改为国立天文陈列馆,新中国成立后,经国务院批准隶属北京天文馆管理,于1956年5月1日以北京古代天文仪器陈列馆的名义对社会开放。观象台高14米,东西长约24米,南北宽约20余米,台内掏空,辟为展厅,分为上下二层。台西侧的紫微殿及东西配房辟为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展览的展室。台上陈列着十分精美的天文仪器。有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纬仪、象限仪、浑仪、简仪……[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