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东北门区苏维埃政府旧址节孝坊位于将乐县古镛镇新华村新华街模范路30号。1931年6月22日,红3军团第6师从泰宁兵分两路进攻将乐,解放了将乐县城。28日成立将乐县革命委员会。同时成立东北门区苏维埃政府,办公地点就设在节孝坊(王厝大院),黄大松担任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区苏维埃政府组织群众开展打土豪、分田地运动,积极扩红筹款。由于将乐是连接中央苏区和闽浙赣苏区的战略要地,是中央苏区在东面的重要门户之一,因此,处于斗争前沿的将乐县乡苏维埃政权也随着中央主力红军的进出而形成了拉锯状态。在中央苏区第三次、第四次反“围剿”期间,由于红军主力的撤出,将乐县乡苏维埃政权工作便处于低潮,但随之胜利,县乡苏维埃又很……[详细] |
![]() | 红军古佛堂塔战斗遗址位于将乐县古镛镇和平村附近的莒峡山上。1934年1月2日,中革军委命令红9军团接替红7军团在将乐的防务,要求“第9军团的主力应在将乐城周围的山地选筑堡垒”。古佛堂塔成为红9军团构筑保卫将乐县城堡垒的重要防御阵地之一。1934年3月4日,国民党东路军汤恩伯部第4师为了策应第88、第89两师进攻将乐,从顺昌向将乐移动。红军及时侦破了敌军的进攻部署,决定利用黄坑口、积善、漠俚、下村、古佛堂塔山(即莒峡山)一带的有利地形布设阵地,迎头痛击来犯之敌。红7军61团事先在积善和古佛堂塔山等处选择好阵地,构筑工事。3月6日下午3时许,国民党军第88师到达古佛堂塔山、蔗厂和水南附近时,受到重……[详细] |
![]() | 红6师机关旧址杨氏宗祠位于将乐县南口乡蛟湖村。蛟湖渡口是当时将乐县城与明溪及将乐南部交通的唯一通道。1933年8月,红6师进驻蛟湖村扼守交通要道咽喉,师机关就设在杨氏宗祠内。期间,红军组织群众开展打土豪、分田地运动,成立了蛟湖乡苏维埃政府及赤卫队。罗先水、杨明章、熊求发分别任土地委员、分田委员、宣传委员。杨荣富等该村多名青年参加了红军队伍,黄求茂、杨胜顺、杨玉真、廖先福等参加了赤卫队。红军在宗祠围墙等周边书写有“扩大红军”、“打土豪、分田地”、“六岁以上儿童参加儿童团”等宣传标语。红军大部队经过蛟湖渡口时,红军发动群众将全村数百个“米箩”、“谷斗”装上石块沉入河床作为临时桥墩,上边铺设从群众家……[详细] |
![]() | 红军驻地暨水南区苏维埃政府旧址谢氏宗祠位于将乐县水南镇溪南路124号。1931年至1934年,红军曾三次进驻水南,成立了水南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先后由邱文周、邱继贤担任。办公地点设在溪南书院。区苏维埃政府领导群众开展打土豪分田地、扩红筹款等运动,许多水南区青年参加了红军,其中徐花狗还担任了县苏维埃政府裁判部长和红军侦察员,邱辉泗担任县苏维埃没收委员会事务长,还押解过打土豪得来的两担银元、一担纸钞和一担烟土到建宁交给邵式平。1933年8月21日,彭德怀、滕代远在归化红军东方军司令部下达《东方军为消灭洋口、顺昌、将乐之敌的行军命令》,电令红19师57团为左翼支队于24日进至将乐、水南,以一个营的兵力……[详细] |
![]() | 闽北红军独立师地下交通联络站(桃源村陶氏祠堂)位于安仁乡洞前村桃源自然村,地处安仁乡西北部,祠堂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共2层,大门朝向正东南,主体建筑为砖混结构。从正门进入后为前厅,左右两侧各有一房间,宽度不足厅宽,左房间一边有楼梯通往二楼,右房间一边有侧门;进一门为厨房,左右直至房屋两侧,再进为祠堂大厅,无其余空间,上至屋顶,正前方为祭祀台,左侧有一侧门。从前厅左侧楼梯上二楼,中间为小厅,左右各一房间,地板为木质结构,二楼平面从大门开始,到厨房边为止,不足半个一层大小。该联络站为1935年初黄立贵率领的闽北红军独立师在安仁秘密传递军事情报和运送军需物质、生活用品的中转站之一,是南方三年游击……[详细] |
![]() | 常口村村规民约碑位于高唐镇常口村,碑于1997年立起,占地面积约1.054平方米。该碑为花岗岩质,整体呈长方体,长1.7米,宽0.62米,高1.06米。1997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常口村调研,对常口村的发展作出殷殷嘱托,内容涉及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法制和公序良俗等方方面面。习近平同志调研离开后不久,常口村全体村民、村民代表、党员们的反复讨论,把他的嘱托融进村规民约,形成了18句话、72个字的村规民约,并镌刻在石碑上,隆重地立在村口,即“爱国爱村、爱护集体、遵纪守法、维护公德、勤俭持家、勤劳致富、计划生育、严教子女、尊老爱幼、赡养老人、村邻和睦、互帮互助、移风易俗、反对迷信、……[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