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苏州市 > 张家港市旅游

张家港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坐落于香山东南之巅,约建于东汉末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江南七十二大寺之一,历史上有“佛门圣地”之称。历史的沧桑,原寺早已湮没。后在原址重建,并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现寺内干净整洁,绿树成荫。天王殿、大雄宝殿前后左右种有各种树木、草坪,四季鲜花怒放,环境宜人。各殿堂层层叠叠,从各方向看均煞是雄伟。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于1994年底建成。山门建在香山老虎背中腰海拔125米的山坡上。山门上方的“香山寺”匾额由全国政协副主席赵仆初手书。从山门向上攀登,跨过45级花岗岩台阶,就进入飞檐斗角、威严肃穆的天王殿。再向上拾级登攀,就是规模宏伟、气势非凡的大雄宝殿。这是一座双层楼阁式的大型建筑。殿东……[详细]
  焦家老宅位于杨舍镇向阳弄57号,由工商界人士焦履瀛、焦载舟兄弟于民国早期建造。整座建筑坐北朝南,面阔五间,四进,前三进为平房,硬山式砖木结构,最后一进为五间二层砖楼。宅门为金山石条门框,门面上饰有乳丁纹,门框两肩有一对称云雷纹饰,各进厅堂前有天井,地铺侧砖,有纹饰,砖青色,大小整齐。第一进房为五间平房,硬山式砖木结构,进深七柱,中间对堂门6扇,素面,各间平房用木板分隔,后门门框为金山条石所制,门后两侧墙上留有方孔(安放门杠之用)。第二进房为五间平房,进深7柱,硬山式砖木结构,两侧有厢房,双檐,蝴蝶纹木窗,中间对堂门6扇,大门狭长,上部有镂空花格纹,呈对称分布,地铺青砖。第三进亦为五间平房,进深……[详细]
  永庆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时期,有着1500多年的历史,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永庆寺曾与杭州灵隐寺、镇江金山寺相齐名。千余年间,几经兴衰,屡经修缮。相传元末明初作家施耐庵曾经隐居在永庆寺文昌阁内撰写《水浒传》的第28回至32回,三十年代的凤凰人曾见过施耐庵的衣冠墓,至今仍有人到凤凰山探寻施耐庵的遗迹。而“永庆寺”、“大雄宝殿”则是已故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书法家赵朴初亲笔题写;石刻“佛”字是著名书法家武中奇先生的手笔;“无上清凉”是近代高僧弘一法师的手笔;“法相庄严”是书画大家启功的手笔;“调御丈夫”是沈鹏的手笔,这些弥足珍贵的笔迹无不彰显着永庆寺的“雅”。永庆寺内有“三绝”,即千年古桧、肉身菩……[详细]
  杨氏中宅又名杨孝子岱太史第,位于凤凰镇恬庄北街。据阮元《旌表孝行杨君家传》记载,此宅是在清乾隆年间孝子杨岱为母袁宜人八十寿诞所建,“颜其室曰爱日斋,曰北堂,开池凿石,栽莳花木以为娱”。后杨氏子孙多有修建。咸丰二年(1852年),杨岱曾孙杨泗孙高中榜眼,在宅前立4根旗杆。清末民初,中宅部分房屋典卖给孙氏,故又称孙家花园。解放后中宅移作他用,渐趋破败。该宅原为五间五进,现存五间四进,进深49.3米,前宽15.3米,后宽16.2米。第一进五间,房前有4个旗杆石柱础。第二、三进为四间,第三进为大厅,通宽16米,进深11.2米,高7米,柱础为青石鼓墩,抬梁结构,重檐方檐,正桁上镀金重彩花绘。第一、二、三……[详细]
  嘉荫堂后厅公布时间:2002年市政府公布为张家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地 址:塘桥镇跃进街。历史情况:嘉荫堂后厅位于塘桥镇跃进街,总面积约150平方米。整座建筑坐北朝南,面阔四间,进深七柱,为硬山式砖木结构平房。门大厅左右两柱旁各有两块石刻,刻有龙凤、花草图案。“嘉荫堂“匾额为清咸丰年间状元翁同和光绪二十八年亲手所书。据文献记载,嘉荫堂由庞家建于清朝乾隆末年。现 状:2002年翻修,保存基本完好。保护范围:原嘉荫堂后厅正投影区保护机构:塘桥镇文广中心。保护标志:2002年挂牌。……[详细]
  锦丰碉堡群公布时间:2009年6月23日地 址:锦丰镇常家村、悦来村、明星村、星火村、登瀛村等。历史情况:锦丰碉堡群分布在锦丰镇范围内,大至分布于一干河、二干河沿线,碉堡规格不一,高度在2.55米~3米之间,外形基本为圆形,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据有关资料记载,1941年12月上旬,国民党军队进驻沙洲,在各集镇、港口设据点,筑碉堡。由此推断碉堡的建筑年代应为抗日时期国民党军队修建。现 状:保护完好。保护机构:锦丰镇文广中心保护标志:碉堡数量多,位置相距较远,尚未竖碑。……[详细]
  六朝古井公布时间:2007年7月20日地 址:金港镇南沙街道办事处大院内。历史情况:1992年发现,该古井井壁用带榫异形砖砌成,砖呈红、黄、青三色,叩之有金属声。古井上下部位的异形砖尺寸各不相同,排放也很讲究,下层的榫眼较小,上层的榫眼较大。据考证,异形砖于秦朝始有,而带榫异形砖唯南北朝独有,故命名为“六朝古井”。该井深13.8米,井0-土有陶罐、瓷碗、龟背壳、网坠等20余件文物。现 状:保护完好。保护机构:金港镇文广中心保护标志:1992年8月竖碑……[详细]
  毗陵寺井位于张家港市香山北麓的金港镇长山村。据史料记载,西汉时期,大将军彭越东征,率大军途经今金港镇长山村,将士干渴难忍,遂掘淤泥为井,这就是毗陵寺井的雏形。到了东汉,江南兴建寺庙,在毗陵寺井处建立了毗陵寺(今香山寺)。后来毗陵寺香火渐旺,主持方丈泓祖率领众僧拓井9口,其中以毗陵寺井最大。9口井中有2口是干井,用来储存水果蔬菜。后来,随着岁月变迁,9口井就剩下了一口最大的。毗陵寺井又名瞿家井、泓泉,是古南沙胜景之一。1984年张家港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庞氏嘉荫堂位于塘桥镇跃进街,为庞氏家宅之一,约建于清乾隆末年。整座建筑原有三进,占地400平方米左右,后因街道改建拆除,现存嘉荫堂后厅。厅屋坐北朝南,面阔四间,进深7柱,为硬山式砖木结构平房,总面积约150平方米。门大厅左右两柱旁各有两块石刻,刻有龙凤、花草图案。“嘉荫堂”匾额为清咸丰年间状元、两朝帝师翁同龢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亲笔所书,2002年公布为张家港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钱家祖宅位于张家港市金港镇后塍北基墩,年代为清代,为张家港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徐塘桥公布时间:1998年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地 址: 塘桥镇金村村历史情况:徐塘桥位于妙桥金村村北约3公里,花岗石三孔石板桥,全长26.83米,跨径17.2米,中孔跨径11.65米,南北走向,南向台阶5级,北向台阶5级,桥高5.18米,桥面采用二条花岗石分列二边,中间用17小块花岗石嵌于其中,按纵联并联形制,17小块,按前后8块,桥面中心小块花岗石,雕刻有兽形图案,层次清晰,现保存完整。现 状:完好。保护范围:桥梁。南桥墩向南8米,北桥墩向北8米,保护机构:塘桥镇文广中心。保护标志:2002年竖碑。……[详细]
  双山渡江战役纪念碑位于张家港市双山岛西北主江堤内侧,年代为2011年,为张家港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港口蒋宅位于张家港市凤凰镇港口老街原西塘街西侧,年代为民国,为张家港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徐宅位于张家港市凤凰镇高庄村,年代为清代及民国,为张家港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萧家桥又名通福桥,位于塘桥镇周巷村境内三丈浦上,东西走向。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相传由里人、辽海道监军萧应宫所建。青石结构,纵联六块,单孔石拱桥,全长21米,跨径8.6米,宽3.1米,高4.6米。东台阶10级,西台阶27级,中间有独轮车行道。晚清曾经维修,桥面南侧石条上可见刻有“光绪壬□”字样。1998年公布为张家港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蒋廷锡墓葬遗址位于张家港市凤凰镇双塘村。俗称“湖下蒋坟”、“蒋阁老坟”。《重修常昭合志》记载,大学士蒋文肃公廷锡、子大学士文恪公溥、孙兵部侍郎檙墓并在河阳山东南湖下。经普查人员实地调查,此地原有墓葬2座,御碑亭4座,上世纪六十年代其中一座遭到挖掘,其中随葬品丰富,主要有金银饰品、玉器雕件、历代的刻本及书画藏品,还有画作,出土后不知所终,无从寻觅。另一座墓葬因用糯米浆浇筑难以挖掘而保存完好。普查人员在现场看到残留的石碑1座,纹饰雕刻精美。另4块石碑现保存在恬庄。……[详细]
  烽火台(又名烽火墩)公布时间:1984市政府公布为张家港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地 址:金港镇凤凰山顶历史情况:元末,东吴王张士诚屯兵浮子门(现巫山港、张家港一带)。当时这里是用于指挥战斗,报告敌情的信号台。烽火台位于凤凰山顶,在此东可见香山,南可见定山、君山,北可见长江和巫山。是古代的战略要地。现 状:保护良好。保护范围:以保护碑为中心,2500米半径内。保护机构:金港镇文广中心。保护标志:1986年立碑。……[详细]
  红豆树(又名相思树)公布时间:1984年张家港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凤凰镇邓家堂历史情况:相传为梁朝(公元510年左右)昭明太子手植,至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此树原在支山上,后明朝徐恪移植到邓家堂,原有三棵,二棵已死,现在的一棵是从另一棵大的上再生出来的。民国时又死了一棵大的。所以现在的一棵只要五、六百年时间。这种树生长极慢,是南国名贵树种。该树1964年曾开花结籽。现状:良好。保护范围:院子范围内。以红豆树为中心围50米。保护机构:凤凰镇文广中心。保护标志:1986年挂牌。……[详细]
  沧江书舍 (现称许家祠堂)公布时间:1984年张家港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地 址:杨舍镇沙洲公园内。历史情况:元代诗人许恕的别墅名“沧江别墅”。内有沧江书舍,香雪窝,绿香亭,诸胜庄等建筑。明代改名“近川宅”。后几经兵燹,沧江书舍,解放初称许家松坟,该建筑为明代风格。现 状:2000年移址重建,仅存部分木构件。保护范围:原沧江书舍正投影区。保护机构:杨舍镇文广中心。保护标志:1986年挂牌,现无。……[详细]
  烈士陵园公布时间:1995年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地 址:金港镇南沙香山。历史情况:1977年7月在沙洲公园内建成烈士陵园,1988年移建香山。现 状:良好,现对外开放。保护范围:三十三亩。陵园园区。保护机构:金港镇南沙烈士陵园管理委员会。保护标志:1996年树立保护标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