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赤桥民主小学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凫峰乡恒峰村塔下组村内,原为方家祠堂,坐北朝南,建于清代,砖木结构,木雕艺术价值较高,整座祠堂设有明、暗柱98根,分前进、中进、后进三部分,为典型的徽派建筑,建筑面积871.2平方米,占地(包括球场空地)近2000平方米,祠堂整体情况尚好,后进有所改动。1948年底,人民解放军黄西大队解放了我县凫峰乡并成立了民主政府,新政权成立后即在祠内开办了一所新型的革命学校,这所学校对研究解放战争后期的军事、政权、文化以及群众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2000年9月公布为第四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太后坑瓷土矿遗址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金字牌镇庄岭村三源组南侧山坡脚下,因瓷土曾用于烧制慈禧太后的御床,被敕令为“太后坑”。该矿所产瓷土性坚、耐火、粘性强,最宜烧制高级瓷器。庄岭瓷土矿首创于胡元龙,最旺盛时期曾有矿坑30多个,礁棚20多幢,15里长的杭溪源终日礁声不绝于耳。1953年,在景德镇瓷土展销会评比上,“太后坑”获第一名,现已闲置荒弃。……[详细] |
![]() | 倪康民墓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渚口乡大北村管驿坦寅山(兹张公路东侧)120米处山坳中。座东朝西,由拜坛、祭台(墓志铭)、墓塚、墓碑组成,墓地宽4.6米,深7米,占地面积32.4平方米。该墓系渚口倪氏始迁祖唐檢校兵部尚書倪康民公之墓,明萬曆庚寅孟夏吉旦裔孫重修。……[详细] |
![]() | 祁门窑樟源刘家窑址位于祁门县塔坊镇,类别为古遗址。祁门窑樟源刘家窑址为祁门县第七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倪氏宗祠“继善堂”位于祁门县渚口乡,类别为古建筑。倪氏宗祠“继善堂”为祁门县第七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奇口河东老宅位于祁门县芦溪乡,类别为古建筑。奇口河东老宅为祁门县第七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雷湖胡氏宗祠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安凌镇雷湖村内,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座西南朝东北,徽派砖木三进五开间,“由仪门、享堂、寝堂组成,其仪门为“五凤楼”形式,造型奇特,古朴典雅,祠内梁枋、斜撑、雀替上刻有精美的纹饰。建筑通面阔20.6米,通进深48.4米,占地面积997平方米。2000年9月公布为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王柳荫宅位于祁门县小路口镇,类别为古建筑。王柳荫宅为祁门县第七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陈光楷故居位于祁门县闪里镇,类别为古建筑。陈光楷故居为祁门县第七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报本祠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芦溪乡查湾村,系村中汪氏宗祠,始建于明重建于清。座北朝南,三进三开间,砖木徽派结构,前、后各设天井,前中后三进呈台阶式上升,青石台阶边设石拦板,颇为精致。祠内石雕、柱础雕刻精致,花样众多。整体建筑通面阔13米,通进深41米,占地面积533平方米。系芦溪乡目前保护价值较高的祠堂之一。……[详细] |
![]() | 陈氏宗祠位于祁门县闪里镇坑口村,时代为明。陈氏宗祠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利济桥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历口镇许村(历口街)。五孔、青石砌筑,东西走向,桥长74米,宽7.4米,高10.2米,跨度14.7米。有桥名碑“利济桥”,桥一孔上镌“乾”字,另四空镌有“万古千秋”4字。此桥原名集福桥,初由集福寺僧人亦云化募,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建成,乾隆五十三年(1788)毁于洪灾。嘉庆三年(1798),知县华申伯倡捐,乡民合力募银万两移址重建,更名“利济”。光绪四年(1878)再次冲塌,翌年修复后,十年再度毁于水。光绪二十一年(1895),历口茶商汪广英倡议重建,共募银13600余两,六月兴工,历经四载,于二十四年十月竣工。桥面立有5根如来柱,与桥栏组成一体。原桥西建观……[详细] |
![]() | 金粟庵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城西北宋家山上,原名重兴禅寺,始建于五代吴天祐十年(913)。北宋宣和四年(1122),住持僧人圆照于旧址拓建。邑人方岳题写门额,外院曰“重兴”,内院为“觉庵”,元末毁于兵。明万历二年(1574),僧人真川自燕都来,于重兴寺内院结庐,仗锡开山,改称“金粟”。三十二年,真川坐化,其徒如圆因筑佛塔藏师遗骨。县令唐玉为如圆重塑十八罗汉,筑陟坡亭。金粟庵香火渐盛,晨钟暮鼓,香烟缭绕。清光绪元年(1875),县人周菊溪捐资重修寺宇,现寺尚存。2000年9月公布为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义方堂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历口镇正冲村内,系村中陈氏宗祠,建于明代年间,座东朝西,现存砖木结构二进五开间,后堂已毁,祠前青抱鼓石一对雕刻精美,天井体量较大,少量方形石木柱、础,祠内梁枋、斜撑、雀替等雕刻简朴明快,青石板铺设地面。建筑通面阔18米,通进深38.5米,占地面积693平方米。……[详细] |
![]() | 承恩堂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祁山镇六都村中,座北朝南,背依窦山,大门六柱五间,石柱雕梁,正中上方悬挂“五桂名家”额匾。该祠建于明弘治年间,原名永安堂,隆庆时,明穆宗二弟郑王朱载玺赐书“承恩”匾额,乃改名,为程氏仁山门支祠。大门内东西廊庑有贞、元、亨、利谷仓4座。过天井即祭典正厅,正中上方悬挂郑王赐书“承恩”直匾,下挂“开国枢臣”横匾。东西两壁有历代名人所题匾额数十块,惜今皆毁。后进为享堂,供设祖宗牌位。建筑通面阔17米,通进深38.9米,占地面积661平方米。屋架因漏雨多处朽烂坍塌,曾多次小修。1980年冬,族人捐资再次重修,省著名书家、县人方绍武题写《承恩堂》匾额。2000年9月公布为第四批……[详细] |
![]() | 燕舍(王家大屋)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祁山镇东街里63-2号、63-3号,为晚清时商人王寿人兄弟故居。因大厅于民国14年(1925)书悬“燕舍”匾额,故人称“燕舍”。大屋由官厅、学屋厅、五间厅、花厅及花园等组成,占地1000多平方米。大屋原为汪、周两家始建,王氏兄弟于清末民初从两家购得,并加以整修。建筑外观高低错落,具徽派建筑特色。2003年4月公布为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谢家厅又称谢家大屋,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城西大街28-1号。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现存为清代依原式重修,并增加多处精细砖石雕刻。整个建筑呈正方形,由前院、门楼、前厅、后厅等组成,布局严谨,结构合理,建筑面积约380平方米,坐北朝南,二进二层,砖木结构。大门为三楼式门坊,上额书有“恩荣”二字,门额布满砖雕,有高浮,有镂空,刻有双狮、动物、花卉等吉祥图案,惟妙惟肖,精美至极。内设天井,宽敞明亮,轩昂高挺,采光极佳。二进上枋悬谢存仁题“进士第”匾,楼上绕天井一周建有回廊,俗称“跑马楼”。楼阁设神翕存有清咸丰四年(1854)“崇祀忠义”匾额一方。青砖素瓦,紫砂石铺地,淡雅有致,端重厚朴,虽经长年风雨侵蚀……[详细] |
![]() | 桂林坊位于祁门县祁山镇六都村内,明代(1477年)建造,因村人程文于桂花盛开时中乡试得名,又因其上额镌刻“桂林”二字,故名“桂林坊”。此外,坊上还刻有“丁酉举人山东新泰县教谕程文”等字样,牌坊高5.8米,宽3.2米,底座(2.4*0.44),是我县目前已知仅存的一座二柱式石坊。2003年4月公布为第五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正冲敦本堂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历口镇正冲村内里屋河畔上,系村中陈氏宗祠,坐西南朝东北,正堂始建于明,光绪三十四年(1908)扩建,砖木结构三进五间,门前青抱鼓石一对,旗杆石4只,前、后天井,祠内梁枋、斜撑、雀替、柱础等雕刻特色简朴,建筑规模较大,气势开阔。建筑通面阔14.6米,通进深37.2米,占地面积543平方米。……[详细] |
![]() | 文峰塔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祁山镇城南之凤凰山顶,为明万历三十二年甲辰(1604年)知县李希泌所建。塔体呈六边形,高33.5米,底层直径7.3米。塔身为五层砖石结构,内有石阶贴塔内壁盘旋而上,塔顶端为铁制宝葫芦。此塔为祁门十二景之一——塔峦高眺。1984年5月16日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修葺一新。……[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