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朝阳洞石窟寺位于城固县盘龙乡团结村西北8.5公里的一个沙石质陡崖上,座南朝北,单窟,始凿于嘉庆十二年(1807)。石窟面阔15米,高8米,进深20米。石窟内建寺庙一座,面阔三间通宽11.4米,正殿面阔4.4米,高4米,上面架木板为顶;两边的偏殿各面阔3.5米。共有神像30尊。正殿有神像12尊,正中为一佛二菩萨,原头部均被盗走,现在村民在上面重新安方新佛头,通高为2.2米,宽1米,莲台高0.26米,底座高0.80米,厚0.40米。其余造像均高0.5-1米。造像均施彩绘。正殿两边墙壁上绘有十八罗汉壁画,壁画有剥落现象。西偏殿后墙是土墙;东偏殿以巨石为后墙上有云状浮雕,彩绘。有清代至民国碑石6通,圆……[详细] |
![]() | 江湾遗址,新石器时代,位于城固县城西三公里的博望镇三里桥办事处江湾村。1981年被城固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城固县文物保护单位。江湾遗址是1976年农民耕种时发现。1979年——1981年,城固县文化馆文物组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共同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其结果发现遗址东西长200米,南北长约150米,文化层厚约0.5米,并征集石器10件,其中石斧6件,石锛5件,圆块形石器一件及夹沙陶片等。这批石器器形较小,磨制精致,最小的长约8厘米,最长的不过13厘米。石斧剖面呈扁圆形,其中一件是利用棒形的天然河卵石制成,刃部经过磨制,其他部分仍保留河卵石的原始胎面。石锛皆小型,磨光、斜刃。陶片从口沿辨认呈灰色或灰黑色……[详细] |
![]() | 莲花遗址,新石器时代,位于城固县城东1.5公里的博望镇莲花办事处廉家庄村与莲花池村一带。1981年被城固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城固县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是一九七三年底县文物部门在全县普查文物时发现,经县文物工作者调查,该遗址高出周围地面0.1——1米,其东西长约900米,南北长约600米。一九七六年十一月,地、县文物部门联合进行了试掘,共开探方2个,面积41平方米,出土的有石斧、石锄、石凿、石球、陶纺轮、蚌壳、鱼骨、兽骨及大量夹沙泥质红陶片和少量泥质灰黑陶片。从陶片上能辨认出器形的有:钵、盆、壶、瓮、缸、尖底瓶等。遗址发现两个圆锅状灰坑。从出土的大量草拌泥红烧土块中发现有类似芦苇编的篱笆和木桩痕迹。……[详细] |
![]() | 古胡城遗址位于城固县城西约十一公里的柳林镇古城村东北隅原上。1981年被城固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城固县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原名“古胡城”或曰“胡城”。《舆地纪胜》、《陕西通志》、《汉中府志》、清《城固县志》俱载:古胡城在城固县西三十里,张骞使西域与胡妻,堂邑父俱还汉中,筑城而居。据《水经注》载:“义熙十五年古城铜钟十二枚……”。铜钟,即古代的“编钟”,意指张骞当年据此用作练习胡乐的遗物。《城固县志续修工作方案》载薛君伯安云:“胡城可以发掘,或能寻得古碑碣”。古城系土筑成,原有城门。一九七零年修筑阳安铁路时在此取土,城墙大部分被毁,现只留下东北角一小部分,其长约80米,宽约12米,高约5米。当时在古……[详细] |
![]() | 野狐冢遗址位于城固县宝山镇西庙村南约100米,原来的遗址呈锥型,高约18米,占地面积约30余亩。上个世纪70年代,当地人在遗址旁边修砖窑,用遗址的土制砖,使遗址缩小。现在遗址底部呈长方形,其东西长30米,南北宽26米,高约18米,从遗址的断面看该遗址是由人工夯土组成。每一层夯土后约40厘米左右,并见有圆形孔洞等。野狐冢所在的宝山共有这样土丘七个,故称七女冢,《水经注》载,湑水又东经七女冢,冢夹水,罗布如星,高十余丈,周廻数亩。后来当地人根据其形状大小分别称之为:塔冢、方冢、小冢、野狐冢等。2011年被城固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鹅儿堰位于城固县宝山镇宝山村村委会西边约1500米处杨填堰的灌溉渠上,传说杨丛仪修建杨填堰时,为了确保堰渠行水的安全和灌溉宝山坡南面的300亩土地而修建。因堰整体建筑平面略呈鹅状、故名。整个堰的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在堰的东面是一个挡水闸门,南面是三个湃水闸门和一个灌溉用的闸门,全部工程原来都是用石条、桐油加白灰做成,因现在还需要灌溉土地,所以部分堰的堰渠用现代材料进行了改建,并在湃水闸上修建了房子。2011年鹅儿堰被城固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三道堰位于城固县沙河营镇袁家营村一组支八斗下游。东与博望镇杜家营相邻,始建年代待考证。现见该堰南北流向,堤坝呈梯形分布,长11.8米,宽7.8米,高4.9米,有石条砌筑的6层小堰坝,堰坝顶部修建有两个闸门,两侧护坡建造坚固,底部条石多层平铺,西侧用石碾子做基础。三道堰至今仍为当地村民的农田灌溉发挥着重要作用。2011年三道堰被城固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城固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淡家嘴遗址,新石器时代,位于城固县城北约5公里的原公镇丁家村,系湑水河北第二台地边缘,距河一公里。1981年被城固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城固县文物保护单位。遗址是1980年农民耕种时发现。-物工作者调查,该遗址南北长300米,东西宽200米,采集的陶片标本能看出器形的有:泥质红陶钵,分尖唇和园唇两种;泥质彩陶盆,敛口侈沿,鼓腹,饰园点三角连弧纹;夹砂红陶罐,分敛口侈沿,直口平沿和敛口凹沿等,泥质红陶尖底瓶,直口重唇,细颈;在夹砂红陶中,除饰粗绳纹外,还有细绳纹间凹状指纹。石器有斧一件(残),只存刃部;杵一件,利用长扁圆形自然石坐做成,小端有使用痕,长12.3厘米。从陶片分析,该遗址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详细] |
![]() | 《郙阁颂》摩崖石刻遗址位于略阳县徐家坪镇街口村,类别为古遗址。《郙阁颂》摩崖石刻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嘉陵江边,西至宝成铁路外延,南、北距遗址中心50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至嘉陵江边,西至宝成铁路外延, 南、北以保护范围各向外延伸10米。……[详细] |
![]() | 皇姑坟位于知名景区云雾山中,紧邻云雾寺。由云雾寺,皇姑坟,朝阳洞窟,猞猁塔林,激流,飞瀑,险滩,巨型石龟等人文,生态资源构成了东西宽约18公里,南北长约30公里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区。其中云雾寺和皇姑坟占地约百亩。明朝宰相肃彦昭,对朝廷忠心耿耿为了平叛奸臣谋反,派自己文武双全的女儿带上先皇御赐的九眼铜锤潜入深宫,保护太子和皇后。太子万历继位后,因年幼力弱,以防不测,忠烈宰相肃彦昭与太后相商,将肃女许配给万历皇帝,以便日夜相伴监护保卫。万历长大成人后,三宫六院自不说,因年龄上的差异,东宫娘娘肃皇后房门冷落,想起自己虽劳苦功高,却一生清苦,整日郁郁寡欢,泪流不止,日久天长双目失明。皇上悬榜京城,招纳……[详细] |
![]() | 红江县坝溪区苏维埃政府遗址川陕省红江县坝溪区(第五区)苏维埃政府遗址,位于南郑县碑坝镇坝溪村李子垭。一九三三年初红四方面军在-的带领下,由鄂豫皖西征南下经汉中入川,解放了通,南,巴(通江,南江,巴中),旋即召开工农兵代表会议,成立了川陕革0据地和川陕苏维埃政府,全面领导工农杀土豪,分田地,二月红七十师王树声师长,张广才政委来碑坝建立了0红江县坝溪区和川陕省红江县坝溪区苏维埃政府,办公地点设在坝溪武庙。苏维埃政府建立,对人民武装力量的建立起了很大作用。使碑坝地区成立了川陕苏区的牢固大门。一段时间,县经济委员会(县财政局,工农银行)也设在了碑坝,并办起了工农纸场,铧场。大兴集市,制货币,发展工农业……[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