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白岩关位于县城东7.5公里之崖山丫口上,建筑为古城堡式,整个建筑都用白棉石砌成。城楼长5.2米,高4.3米,城门高4.4米,宽2.3米,门坎高、宽约0.2米,拱门额宽0.4米,长0.9米。正中横行阴刻“白岩关”三个大字,右直行阴刻“光绪癸卯年”五字,左直行阴刻“知贞丰州事徐德修建”九字。关隘两边,依山修筑城垣,总长75米,墙身高1.6米,厚0.9米,墙脊有垛口十数个,间距约3米。1935年4月18日,中国工农红军红五军团和军委纵队前梯队,与当时驻守白岩关的黔军常和笙部张红-生短促遭遇战,双方均有伤亡。该关附近有红军阵亡战士坟茔数座,当地百姓至今称白岩关为“红军丫口”。1987年11月2日,贞丰……[详细] |
![]() | 红军井在望谟县乐元镇包树村。此井原名冒沙井,年久失修,泥沙淤积,泉水干枯,群众用水十分困难。1935年4月,中央红军长征宿营包树村时,为解决群众用水困难,红军指战员淘沙修井,将废井掘修一新,并在井旁栽下两棵柳树。井深3米,长1米,宽0.5米,四周用卵石砌成。至今泉水长年不竭,柳树长大成荫。前人有诗赞云:“水自清凉沙自沉,资源丰富利民生。红军到此重修掘,饮水不忘掘井人。”此后,人们称此井为“红军井”,此树称为“红军树”。望谟县人民政府1987年12月公布其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望谟县——乐元镇,途径X658县道,驾车约行驶1小时30分钟,无门票。……[详细] |
![]() | 文笔塔位于贞丰县城西北0.5公里的塔山顶上,塔形宛若毛笔,故称文笔塔。据清道光《兴义府志》载,文笔塔建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塔高23米,共7层,实心,递减收分,呈八角形。建筑石料骑缝垒砌,无黏合物,建筑工艺精湛,虽经百余年风雨剥蚀,石缝处仍难插一张白纸。塔南面立有一碑,刻有“笔点青云”四个大字。字体为柳字变异,清秀而刚劲。1978年该塔被毁,仅存半壁。贞丰县人民政府1987年公布文笔塔为县级文物保护位。1993年县人民政府集资修复。贞丰县——文笔塔,途径塔山大道,驾车约行驶10分钟,无门票。……[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