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许昌市旅游

许昌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西不羹遗址位于襄城县范湖乡宋庄尧城岗上,也叫尧城,为春秋时楚国古城遗址,属龙山文化遗址。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不羹是远古延续下来的族性小国,春秋时为楚所灭。《左传》载:“楚筑不羹,有东西二城。《汉书·地理志》载:“襄城有西不羹。”公元前531年,楚灵王欲问鼎中原,与晋国争霸,在北部边防几处战略要地修筑城池,不羹是其中之一。楚灵王统治时期,对外攻伐邻国,以霸主自居,对内搜敛钱财,挥霍无度。令其弟公子弃疾(后称楚平王)大规模修建不羹城,后逐步建成楚国北疆千乘之赋的大城,与陈、蔡、叶一起并称为楚国方城之外的四大别都。战国时代,不羹作为城邑一直存在。至秦,置郡县,襄城设县,不羹设亭,延续前后汉两代。《东观……[详细]
  胡岗汉墓群位于襄城县山头店乡胡岗村,时代为汉。2005年,胡岗汉墓群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山头店乡至胡岗村乡间公路以北,以胡岗村村西头为东边沿,以乡间公路至窦王庄小油路为西边沿向北,向北500米;山头店乡至胡岗村乡间公路以南,以胡岗砖厂为东边沿,以范庄西头小渠为西边沿,以岗地自然走向向南延伸1500米。……[详细]
  七里店汉墓群位于襄城县湛北乡七里店村,时代为汉。2005年,七里店汉墓群列入襄城县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七里店变电站沿G311线向北500米处为基点,向东300米为北边沿,沿G311线向南2500米(十里铺村)为西边沿,由十里铺村处沿小柏油路向东1700米为南边沿,从北边沿东端沿山脚至南边沿东端为东边沿。……[详细]
  井庄汉墓群位于襄城县十里铺镇井庄村,时代为汉。2005年,井庄汉墓群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井庄村东向北沿乡间小路至二甲王村为西边沿,沿井庄公路至襄禹路为南边沿,沿S103线至二甲王村小油路为东边沿,自S103线向西沿小油路至二甲王村为北边沿。……[详细]
  令武山汉墓群位于襄城县紫云镇谢庄村,时代为汉。2005年,令武山汉墓群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王庄至朱庄乡间公路为东边沿,谢庄学校西墙向南1000米为西边沿,再向东沿山势延伸至朱庄处为南边沿,以王庄沿十三矿公路至谢庄学校西墙段为北边沿。……[详细]
  闫寨清凉寺位于襄城县王洛镇闫寨村,时代为明。2005年,闫寨清凉寺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西北以现存大雄宝殿房基为起点,分别向东10米、向西4.5米、西北10米,南以过屋南房基为起点向南6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沿为起点外扩5米。……[详细]
  王梦寺位于襄城县汾陈乡王梦寺村,时代为清。2005年,王梦寺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现存南、北两殿堂房基为起点,南殿向南25米,北殿向北15米,以南殿东、西房基为起点,分别向东、西1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沿为起点外扩20米。……[详细]
  令武山庙位于襄城县紫云镇令武山,时代为清。2005年,令武山庙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天竺洞石刻为中心起点,向南200米,向东、西各130米,向北1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沿为起点外扩50米。……[详细]
  中原野战军部署豫东战役会址位于襄城县十里铺镇商庄,时代为现代。1998年,中原野战军部署豫东战役会址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颍阳县古城址位于襄城县颍阳镇大河村,时代为东周。1981年,颍阳县古城址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城隍庙寝殿位于襄城县城关镇文化广场西侧,时代为清。1981年,城隍庙寝殿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叶岗汉墓群位于襄城县茨沟乡叶岗村,时代为汉。1998年,叶岗汉墓群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沂城遗址位于襄城县姜庄乡前城村,时代为春秋。1998年,沂城遗址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灵井古井又称灵井自流泉,位于建安区灵井镇灵北村,据明《嘉靖许州志》载:“灵井,在州西三十里,其水色玄而气温,涝而不溢,旱不涸,灌田数万亩,每祈雨辄应,民以为潜龙其中,故曰”。昔日井水自溢,常年水流淌不息,1958年后水不能自溢,60年代原来的井亭拆除。1987年政府拨款修建了现在的钢筋水泥平顶亭子,改变了原来的风貌,现井深12米,砖砌井壁,井身呈矩形,边长约2.8米,保存较好。1987年被建安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伏完墓位于建安区张潘镇刘庄村东,墓呈椭圆形,高约2米,占地2亩。伏完(?-209)琅邪东武人,大司徒伏湛七世孙。伏完袭爵其侯,为侍中。伏完娶汉桓帝长女阳安公主刘华为妻,生五子一女,三女伏寿为汉献帝刘协的皇后。皇后伏寿恐惧曹操,写信给父亲伏完,诉说曹操的暴行,令父亲密图之,伏完不敢有所举动,将皇后的建议带入到坟墓中。但伏完死后,皇后仍被人告发。建安十九年(214)曹操废后伏寿及两个皇子,杀之,并杀伏德等伏氏宗亲100余人。四百多年的名门望族自此凋敝。1995年被建安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苏继欧墓位于榆林乡阮王村,苏继欧系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十四世孙,许昌苏氏始祖,苏英八世孙,苏继欧,字文默,号抑墓。明万历三年进士,官居吏部考功司太郎,任职期间,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天启元年(1621年)调职吏部,天启七年(1927年)四月,遭魏忠贤陷害致死(崇祯时予以昭雪,追赠太常寺卿)葬此,故名。民国《建安区志》载:“苏太长茔在榆林西二里许,碑卧土中”,原有墓田30余亩。墓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高6.5米,状似小丘,有石雕侍卫、马、羊及石碑等。该墓已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被平为耕地。1995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毛玠墓位于建安区五女店镇毛王村,占地约700平方米,毛玠是三国时期魏王府的上 书-仆射。毛玠字孝先,原籍陈留丘人。兴平二年,(195)自鲁阳赴兖州投奔曹操,被辟为治中从事,被曹操重用,后因发不平之论,被曹操关于监狱,后病死。死后葬于毛王村南的高岗上,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墓冢已被当地村民平为耕地。1987年该墓被建安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韩氏八凤墓位于建安区桂村乡于寨村南。据《建安区志》载“州西稼禾乡灵井有宋韩氏八凤墓”。又传:北宋辽大督韩昌之墓,墓前有石佣。又据《建安区志·金石》载:韩氏八凤墓是北宋嘉佑年间(仁宋赵桢1057-1063)冀国公韩億,死后葬于西周灵井。他五子三孙皆在朝中居显官要职,其子孙八人死后皆葬于此,时称八凤塚。墓冢占地约200平方米,冢北面坍塌严重。现该墓仅存二冢,南北相距1里许,保存差。1987年被建安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徐庶母墓位于建安区蒋李集镇刘庄村,徐母墓为汉末魏初名士徐庶母之墓。据《建安区志》载:“徐庶,字元直,颍川(今禹州)人,是蜀汉刘备的谋士,相传庶与刘备南行,曹操为获庶,共谋王霸之业,故先骗其母入许,尔后曹操命人仿母字,写出劝徐庶归曹之书信,徐庶见母信,以为真,果至许都见母,徐母骂子不忠不孝......遂缢而死葬于此,墓原高8米,占地1000平方米。1952年秋,一村民在墓旁挖红薯窖,打开墓东门达于墓室,见其内为圆形拱顶,汉砖砌筑,空隙3米余,露出南北二门,均可容一人进出,“文革”中被毁。现墓前石碑楷书“汉大贤徐母之墓”,为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镌立。1987年被建安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详细]
  王霸墓位于建安区榆林乡破庙王村西北,占地约800平方米。王霸墓即东汉名将王霸的墓冢,据《后汉书》记载,王霸,字元伯,东汉颖阳人。少为狱吏,曾求学长安。刘秀起兵过颖阳,王霸率众兵客投效,协刘秀破王寻、王邑、于昆阳,刘秀任期为功曹令吏,从征河北。刘秀攻邯郸,王霸追斩王朗有功,封王乡候。此后,被光武帝封为富波候。四年秋,升讨虏将军。建武九年任上谷太守。建武三十年多次率兵与匈奴、乌恒大小战斗上百次,屡之战功,建武三十年封淮陵候。明帝永平二年因病去职,数月后卒,葬颖阳故里今许昌南榆林村。目前,该墓已被平为耕地,墓已不存在。1995年被建安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