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石门古建筑群(石门周氏宗祠、高维光宅、胡兴丰宅、唐建国宅)位于扬溪镇石门村,其中石门周氏宗祠、高维光宅、胡兴丰宅、唐建国宅保存较为完整,文物价值较高。石门周氏宗祠坐落在扬溪镇石门村,坐东南朝西北,占地面积548平方米,分前中后三进,前进面阔五间,进深二间,中设仪门,歇山屋顶,砌封火山墙,抬梁式梁架,斗拱承挑出檐。外檐南北稍间封砌八字形墙体,饰少量砖雕。门后有庭院,条石地坪,进深四间,抬梁式梁架,三合土地坪。其后是寝楼,面阔五间,进深二间,抬梁式梁架,木雕构件雕刻精美,祠堂保存较完整,具有较高的文物保护价值。高维光宅坐落于扬溪镇石门村,坐东北朝西南,建于清中期,占地面积186平方米。砖砌门楼略施……[详细] |
![]() | 余川村古民居群余川村位于绩溪县上庄镇,其村历史底蕴深厚,古民居众多,其中29号、14号、4号古民居保存较为完整。汪开朗宅户主在幼时被汪裕泰茶庄创始人汪立政带到上海从事茶叶生意。该宅坐落在上庄镇余川村(三家村)29号,建于清代,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85平方米,该宅上下对堂,二楼通转,东西厢房,三合土地坪,室内的斜撑、雀替均有精美的雕刻,主人为了更好的保护木构件,斜撑取下保管。该宅的左侧为厨房,已重新改建。前有庭院,院内地坪用青石板横铺而成,大门里面的门楼上用砖砌成一个菱形,中间嵌入一个“福”字,有一定文物价值。汪五庭宅坐落在上庄镇余川村(三家村)14号,建于清晚期,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15平方米……[详细] |
![]() | 舒家巷古民居群舒家巷位于华阳镇绩溪县博物馆东侧,大体保存清代的原有街巷布局,其中12号、27号、28号三栋古民居保存较好,文物价值较高。胡芝琴宅坐落在华阳镇舒家巷27号,建于清代,坐北朝南,占地面积420平方米,该建筑为上下对堂,二搂通转,中设天井,东西厢房。该宅用料硕大,做工别致,梁柱全部做成方形,室内的木构件略施雕刻,中进的上首有一块朱漆描金书有“耆英冠社”的匾额,是清朝乾隆二十三年,此宅主人九十大寿时,当时的县令赠送的。东侧为厨房和附属房。此宅做法较少,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舒少敏宅坐落在华阳镇舒家巷28号,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95平方米,建于明末清初。该宅为上下对堂,二楼通转,东西厢房,中……[详细] |
![]() | 考溪古建筑群(考溪村南路亭、汪贵香宅、胡天香宅)位于板桥头乡考溪村,其中考溪村南路亭及汪贵香宅、胡天香宅保存较好,对研究考溪红色革命历史很有价值。考溪村南路亭坐落于考溪村村尾,坐北朝南,东西走向,粉墙黛瓦,人字顶,单间建筑,占地面积22平方米,建于清末,2015年进行了整体修缮,保存现状良好,历史价值较高。1933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主力部队战略转移,留下部分骨干党员继续在皖南一带发展地下组织。舒梦熊来到考溪村一带开展革命工作,考溪村南路亭作为一个秘密联络点,地下党同志在此接收、传递革命信息。汪贵香宅坐落于考溪村村中央,坐北朝南,一进三开间,二层楼房,楼层间高2米,硬山屋顶,三合土地坪……[详细] |
![]() | 胡宗宪故居坐落在瀛洲乡龙川村中央,为明嘉靖年间兵部尚书、抗倭名臣胡宗宪的故居,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距今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历史原因,故居一部分被毁。现存有主楼、东向楼房、西向平房、前向庭院和后向花园,其建筑平面布局基本保留了历史原貌。2002年,胡宗宪故居由个人投资修建,恢复了原状。故居除了修复原有单体建筑外,还根据历史资料,扩修了官厅、佛园、梅林亭、医馆、小姐楼、文昌阁等建筑,完善了胡宗宪故居。该宅为砖木结构,房子重门叠院,小巷幽幽,集砖、木、石三雕为一体。对于研究胡宗宪和龙川胡氏宗族,乃至徽派官宦府邸的建筑技艺都具有重要意义。2005年,公布为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批准文号绩政【20……[详细] |
![]() | 霞潭古建筑群(邹峨新宅、邹柏林宅、霞潭造纸坊)位于板桥头乡庙山村霞潭自然村中,其中邹峨新宅、邹柏林宅、霞潭造纸坊三栋建筑保存较为完整,原为中共旌绩县委驻地之一。1945年,旌绩县委机关以此为基地,开展军事活动及群众工作,领导游击战争,对研究霞潭红色革命历史,有很高的文物价值。邹峨新宅位于板桥头乡庙山村霞潭自然村中,坐北朝南,占地面积90平方米。一进三开间,单层,三和土地坪,人字顶,青瓦,整体无雕饰。外墙用红砖垒砌,右侧为厨房,已有部分倒塌。该宅曾是旌绩游击队居住场所,门口的空地是练兵场。邹柏林宅位于板桥头乡庙山村霞潭自然村中,坐北朝南,占地面积84平方米。一进三开间,单层,三和土地坪,人字顶,……[详细] |
![]() | 祝三胡氏宗祠坐落在伏岭镇祝三村,坐东朝西,占地面积318平方米,为三进五开间,抬梁穿斗并用式梁架,前为歇山式五凤楼、拱轩顶,中进的前部分为拱轩顶,后部分为人字轩顶,后进为上下二层,三合土地坪,前、后天井,-封火墙,祠堂内的斜撑、驼峰、平盘斗雕刻精美,祠堂保存基本完整,有一定的历史价值。1949年,祝三村发生了标志着绩溪工农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的祝三整编,支队主力400余人编成2个大队4个连和1个地方连。第一大队队长舒梦熊,教导员戴吉祥;第二大队队长孙仲友,教导员王宗汉。一连由皖浙支队原一连编成,连长陶荣,支书周逸隆;四连由皖浙支队原二连编成,连长张胜和;五连由皖浙支队原五连编成,连长陈德洪,支书……[详细] |
![]() | 祝三高氏宗祠坐落在伏岭镇祝三村,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256平方米。为三进三开间,前后天井,前进为歇山式门楼,拱轩顶,中进为抬梁穿斗并用式梁架,中进的后墙新砌,后进改造成平房,祠内有狮撑、驼峰、雀替、平盘斗装饰,该祠保存基本完整,有一定的历史价值。1949年,祝三村发生了标志着绩溪工农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的祝三整编,支队主力400余人编成2个大队4个连和1个地方连。第一大队队长舒梦熊,教导员戴吉祥;第二大队队长孙仲友,教导员王宗汉。一连由皖浙支队原一连编成,连长陶荣,支书周逸隆;四连由皖浙支队原二连编成,连长张胜和;五连由皖浙支队原五连编成,连长陈德洪,支书汪明德;地方连由歙县水南武工队编成,连……[详细] |
![]() | 广德县四合乡的大刘村,位于老龙山角旁的台地上,是一个古老的山庄。沟水由南经村东流过,绿树掩映、竹影摇曳。一群青砖灰瓦的民居建筑,纵横交错,鳞次栉比,入其境犹如在图画之中,显示了古代南方村镇建设与自然环境巧妙融合的特点。位于该村中心的刘姓住宅,更以其特独的建筑风貌,倍受人们的青睐与欣赏。刘宅建于明崇祯(1628年-1644年)年间,原为两进砖木结构楼房,后于清咸丰(1851年-1862年)年间被毁。现存正屋,面宽三间。整个建筑与院落围以高大的墙垣,正面呈水平高墙,侧面呈参差错落的外观。墙面涂抹石灰,顶覆蝴蝶瓦。大门以青麻石做框,水磨青砖门罩,色调和谐庄重。水磨青砖凹形照壁,砖缝线角细腻。登高眺望……[详细] |
![]() | 胡晋接故居坐落在华阳镇城区良安路10号,为民国初期的砖木结构建筑,1917年建成。整个房子中西结合,由门房、庭院、正厅、厨房、书房、菜园几部分组成。主体结构正厅为前后两进三开间二层通转楼。楼前建有走廊,用木柱支撑。天井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为简易封闭式天井。整栋建筑基本保持原貌,结构简朴大方,是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存比较完整、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民居。胡晋接是清代“礼学三胡”后代。是民国时期教育家,是徽州现代教育先驱,是安徽省现代中等师范教育开拓者之一。生前死后受到当时名流梁启超、黄炎培、章士钊、胡适等人的好评与赞誉,更受到他的学生和后学的敬仰和怀念。房屋产权属胡晋接子胡翼谋、胡广范、胡广度等所有,……[详细] |
![]() | 程裕有故居坐落在伏岭镇西川村66号,建于民国,占地面积238平方米。程裕有(1890-1956),绩溪县西川村人,出身清苦。1914,在芜湖创办同庆楼酒菜馆,成为当时芜湖市最著名的饭店。直至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后,程裕有返籍安度晚年。该宅坐东南朝西北,硬山屋顶,砌风火墙,抬梁、穿斗並用式梁架,三合土地坪,不设天井,前檐步设明瓦、漏窗,后步为人字轩顶,撑拱承挑出檐,檐部装置裙板和矮窗。设楼,建筑为一进三开间,东西厢房,室内的挂落、雀替、窗栏板、矮窗雕刻非常精美,大门开在南山墙西南隅,饰五飞砖门罩,门匾中有砖质阳文“风光月霁”四字,砖雕精致,整幢建筑保存完整,艺术价值较高。……[详细] |
![]() | 王子野故居坐落在瀛洲镇仁里村中央。王子野早年投赴延安,参加革命,建国后任国家出版局首任局长,为我国出版事业做出较大贡献。该宅为晚清建筑,占地155平方米,坐西北朝东南,上下对堂,三开间,中设天井,二层通转建筑法式。下层有木板影壁,两厢设有挂落,另有裙板、矮栏等木构件,三合土地坪,大门上部设有五飞檐砖门罩,大门内有双柱木板影壁。天井两侧为厢房,饰木雕挂落。檐部有裙板及矮栏。室内的木雕构件有撑拱、雀替、驼峰、挂落、窗门等,整幢建筑保护完整,有一定文物价值。2000年,公布为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批准文号绩政【2000】31号。……[详细] |
![]() | 汪坑岭古道(临溪徽商古道)位于临溪镇周坑村,通往歙县南乡,距县城12公里。自明清以来是一条徽商古道,当时绩溪人出门经商,往往从汪坑岭古道徒步赶赴歙县深渡,然后坐船前往江浙。胡雪岩就是从汪坑岭古道前往江浙,踏上经商之路的。汪坑岭古道在绩溪境内全长5华里,石板宽约1.6米,保存基本完整,对于研究明清徽州交通和绩溪徽商的创业历程有较高价值。半岭上原建有茶亭、关帝庙,为往来商客提供歇脚、施茶、避雨。因年久失修,茶亭和关帝庙残破严重。沿途建有绩溪、歙县分界跨路亭,绩溪一侧的门楼书有“径通古歙”,歙县一侧的门楼书有“路达华阳”字样。……[详细] |
![]() | 章基嘉故居坐落在瀛洲乡瀛洲村159号,曾为一座红火的金融店铺,瀛洲人称之为“上钱庄”。1930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气象学家章基嘉就出生在这栋房子内。章基嘉历任南京气象局副局长、国家气象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是我国气象科学的栋梁之材,为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该宅坐北朝南,前后两进,砖木结构,封砌马头墙,前檐墙后开设天井,二楼通转,建筑面积近200平方米;室内装饰构件有槅扇、撑栱、雀替、驼峰、窗栏板等,其雕刻技艺水平较高,是典型的徽派古民居。2005年,公布为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批准文号绩政【2005】41号。……[详细] |
![]() | 葛剑寒故居坐落于华阳镇水圳旁下18号,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47平方米,建于晚清。水磨青砖门楼,硬山屋顶,抬梁穿斗并用构式,一进三开间,上下对堂,中置天井,东西厢房,三合土地坪,官厅结构。正门设木质照壁,旧时可开启接待重要宾客。如意花纹平盘斗,驼峰下饰草龙纹,靴形柱础,廊风窗菱形回形纹装饰交叉运用,室内东西向窗栏板饰以梅兰竹菊阳刻纹饰。左侧三间附属房,为1979年龙卷风毁后重建,中间附属房有一井。附属房左侧有一庭院。葛剑寒在解放后曾担任绩溪副县长,为绩溪文化教育事业做出卓越贡献。该宅保存基本完整,有较高文物价值。……[详细] |
![]() | 司马公祠坐落在瀛洲镇汪村。汪叔举为绩溪登源汪氏始祖,齐明帝时官司马,后人称其为“齐司马”,汪氏后人为纪念他,在绩溪县灜州镇大庙汪村的村口建起一座司马公祠。司马公祠坐北朝南,建于清代,占地面积245平方,地基垒砌较高,一进四开间,上下对堂,中设天井,三合土地坪,东西两侧有台阶踏步上后堂,整个屋架采用白果树建成,木构件上雕有人物戏文和荷花,雕工精细。公祠的大门用青砖砌成,大门的门楼上 书-有“司马公祠”字样。从历史文献记载,司马公祠建于隋唐时期,历代均有修缮,现保存的建筑为清代中期,建筑保存完整,有较高的文物价值。……[详细] |
![]() | 考溪村水口茶亭及太子庙考溪村水口茶亭坐落于考溪村口,坐北朝南,建于民国13年,一进三开间,人字顶,占地面积28平方米。与太子庙一墙之隔。太子庙坐落于考溪村口,坐北朝南,建于民国年间,一进两隔间,人字顶,占地面积68平方米。1933年,方志敏、汪成信、舒梦熊等同志先后来到考溪开展革命工作,考溪村口茶亭和太子庙作为当时党组织领导人的秘密联络点,向外传递信息,开展革命工作。保护好考溪水口茶亭和太子庙建筑,对研究考溪红色革命历史有很高的价值。目前,茶亭和太子庙保存现状一般。……[详细] |
![]() | 浒里方氏宗祠坐落在龙川村浒里自然村,坐东朝西,建于清代,占地面积785平方米。该祠堂砖木结构,三进五开间,门楼为重檐歇顶式屋顶,两侧人字墙,用清水砖砌筑,上嵌雕刻细腻的砖雕,前后两向的额枋上用深浮雕雕刻6幅浒里村自然人文景观,中进前檐有石雕栏杆,抬梁穿斗并用式梁架,硬山屋顶,外砌封火墙,三路花砖正脊,两端装饰鳌鱼,斗拱承挑出檐,两次间装有木雕槅扇,后进二层楼房,前有腰檐,抬梁穿斗并用式梁架,硬山屋顶,因年久失修得不到妥善的保护和管理,后进已坍塌,木雕构件雕刻十分精美,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详细] |
![]() | 程良骏故居坐落在伏岭镇西川村38号,是著名水力机械专家、华中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程良骏先生的故居。该宅坐东朝西,建于清中期,一进两厢,前后天井,面阔三间,二层楼房,三合土地坪。客厅上首悬挂有“笃义堂”匾额一块,前照壁上 书-有“鸿禧”字样,厢房的槅扇上施有雕刻,占地面积108平方米。该宅在土改时,将南厢房分给了当地的两户村民,该宅的产权为三户所有。该宅保存完整,又是名人故居,有较高的文物价值。……[详细] |
![]() | 汪日祥宅坐落在伏岭镇竹坑村村头。此宅为清代后期建筑,占地面积140平方米,坐东北朝西南,一进三开间,前檐墙开一漏窗,二层矮窗裙板装置,室内的木雕构件略有雕刻。楼梯顶部后檐墙上开有一小门通往后山。解放战争时期,是我县路东游击队的主要活动据点,常年住有游击队数十名伤病员在此疗养,有战地医院称呼,是我县一处重要的革命纪念性文物。2000年,公布为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批准文号绩政【2000】31号。……[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