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浙江省诸暨市浬浦镇东南方向约二公里处,有一个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村庄,那就是盘山村。因其村后之山形如石磨,又似仰放的盘子,故名磨石山村,解放后改名为盘山村,盘山村文化礼堂就坐落其中。在盘山村中央,这座占地面积一千多平方,建筑面积就达870多平方的蒋氏宗祠依然屹立。它和许多宗祠一样,连进三透,由前厅、中厅、后厅、万年台及左右侧厢组成,具体是何年何月哪位族人建造,无论是历史还是族谱中,都已经无法寻找真实的记录了。2010年,蒋氏宗祠被列入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在上级政府和蒋氏族人的共同努力下,对宗祠进行了修缮。随着时代的发展,蒋氏宗祠还不断注入了更多的新元素,去年,还新建了文化礼堂,在左右厢房设……[详细] |
![]() | 后殿廊桥位于华舍街道华舍村,据查证为清代建筑,由后殿庙和廊桥二组建筑组成,硬山式屋顶,阴阳合瓦,总占地面积155平方米。廊桥系单跨石梁桥,平面呈“凹”字形,东西走向,横跨庙前江,桥面由木板南北向并列铺设而成,其南侧置石栏板,同时,桥面板下东西向铺有数根木头,以承托桥面;桥面上建有桥屋,面阔三开间,前半架为走廊,后半架设佛座,中间格扇门、格扇窗相隔;桥屋梁架为五柱七檩,设中柱,其中过廊为双步、单步廊,外檐柱侧面刻有石联;东西两端桥堍由条石错缝叠砌,且南侧均设落坡,落坡内侧均置石栏板,并分别设垂带踏跺十五、十三级。后殿庙位于桥东端,坐北朝南,面阔三开间带“船蓬轩”前廊,檐口设木栅栏;殿内后半架设佛……[详细] |
![]() | 得胜桥位于柯桥区柯岩街道柯桥村(或位于上市头居委会),始建于明代,清咸丰年重建。由主桥和引桥组成二部分,均为石梁桥,东西走向,横跨大渡江,桥身全长56米。主桥分三跨,长24米;桥面均由四拼石梁东西向铺设而成,其南北两侧均置栏板栏杆,望柱柱头雕刻蹲狮;中间一跨桥面南北两拼桥梁石外侧阴刻“得胜桥”三字,楷书,桥面南侧栏板外侧阴刻楷书“大清咸丰年桂月吉旦重建”等字样;桥墩和东西两端桥堍均由条石错缝叠砌,上端均置台冒石,以承托桥梁石;东西桥堍上部设台阶,其中东端台阶设十级踏跺,西端设十七级垂带踏跺,且南北两侧置石栏板。引桥分七跨,全长32米,平面呈“S形”;桥面铺设、桥墩构造与主桥一样,桥面两侧栏板无……[详细] |
![]() | 云梯桥位于华舍街道张娄村,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民国二年重修(1913年)。南北走向,横跨张溇横江,系单孔石拱桥。桥面由五拼石梁纵向并列铺设,其中东西二拼桥梁石侧面阴刻“云梯”二字;同时,桥面东西两侧置栏板栏杆,望柱柱头雕刻覆莲,望柱两侧置抱鼓石,西侧栏板侧面阴刻“民国二年募捐重修”字样;拱圈由条石纵向并列砌置;南北两端桥堍由条石错缝叠砌而成,落坡自南向西、自北向西均呈“折角形”,并设三层台阶,间隔二层平台。另外,桥北侧立有“绍兴县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一座。该桥形似“元宝”,故当地人又称其为“元宝桥”;桥面宽223厘米,拱圈跨度270厘米,矢高220厘米,其造型独特,结构坚固,历来是连接张溇村横江……[详细] |
![]() | 茅洋桥为东西向单孔半圆形石拱桥。全长21.34米,桥面长3.34米,宽3.58米。桥长置18级石台阶,长9.8米;桥西置14级石台阶,长8.2米,桥高3.25米,拱高2.75米,4.6米,拱圈为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拱券石上刻有茅洋、平水、东郭门等地捐资人姓名。南侧拱脚下处设有纤道。南侧拱肩有长系石四根,顶端精雕花纹,间壁两处,上题桥联各一副:“稽山拱崎长挹翠,鉴水环流时翻银”,“洋卧何龙畴患涉,旅行若鹜孰渐裳”。桥西堍旁建有石亭一座,约8平方米。内竖清乾隆五十二年立的重修茅洋桥碑记石碑一方。2006年12月31日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袍谷古文化遗址位于绍兴袍谷乡里谷社村西,属战国晚期遗存。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1981年、1986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绍兴县文管所两次发掘。文化层厚40至60厘米,出土器物200余件,有陶器、原始青瓷、少量青铜器和石器。大多为陶器,石器有刀和砺石,数量极少。此外,出土少量板瓦和半圆形筒瓦,瓦面有交错绳纹。还发现少量稻谷、甜瓜子和核桃遗核,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地址:绍兴市越城区里谷社村类型:古迹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门票信息:免费开放。……[详细] |
![]() | 观澜桥位于湖塘街道型塘村东方自然村,又名洞桥,系单孔五折边石拱桥,南走北向,横跨型塘溪,桥身全长5.5米。桥面用三块石板横铺而成,宽2米,长2.12米,其东西两侧置石栏板。拱圈为纵联分节并列砌筑,矢高2.7米,跨径4.9米;其东侧拱眉上楷书阴刻“观澜”二字,西侧拱眉上楷书阴刻“造于永乐癸卯,正德丁卯建造”字样。南北桥堍均用条石叠砌,上部各设四级踏跺。观澜桥结构坚固,造型独特,是一座保存较好的古桥梁。2006年12月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扁拖闸分东南二闸。南边的今称五眼闸,据《嘉庆山阴县志》记载:“为明正德六年(1511)知县张焕修建”,南北走向,跨海湖河,全长25米,跨河18.8米,中立四墩,成五孔梁桥结构。东边的称三眼闸,据《嘉庆山阴县志》记载为“明成化十三年知府戴琥修建”,系三孔石梁桥结构,全长25.5米。扁拖闸作为明代水利设施得以完整保存至今,这在绍兴县境内是独一无二的,为研究绍兴的水利工程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佐证。2002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