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泰州市 > 医药高新区(高港区)旅游

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位于泰州市高港口岸街道办解放街116号。庙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历代多次修缮,最后一次重修是清代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由栾启元、姚松琴等5人发起。该庙原有山门殿、审事厅、大殿、后殿共四进殿宇。现存前殿、大殿和后殿三进,清式建筑。前殿单檐歇山屋面,面阔三间10.1米,进深7.7米,脊檩高10米;后殿硬山屋面,面阔5间17.2米,进深9.45米,建造在高1.1米的高台之上,西侧还有面南和面东的庙房6间。城隍庙是祭祀城隍的道教庙宇。高港建有城隍庙,表明这里古代城镇建设已具有一定规模,对研究高港的历史很有价值。1987年8月公布为原泰兴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位于高港区口岸街道办龙窝北路1号,为清晚期建筑。浴室规模不大,古貌犹存,浴室西临南官河,取水便捷,浴室南北宽约16米,东西进深约17.4米。旧大门西向,现已由西门改为南门,面阔三间,为增气派,门面建造成带有欧式风格牌楼,并用红色釉面砖装饰。大理石石刻匾额“龙泉池”,出自清代举人陈琢如先生之手。两个洗浴用石凳,锅形浴池,烧火火塘,皆为旧有,以煤炭、柴禾作为加热燃料,火膛设置有多道龙口,能让热量遍布池下各个方位,使池内蒸汽充足。是泰州地区现存为数不多的老浴室,见证了“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泰州历史上的一个独特洗浴文化现象。至2008年,仍在营业。……[详细]
  位于泰州市高港区口岸街道解放街44号,宅为晚清至民国时期建筑,座西朝东,平面呈四方形(俗称小四方楼),东西两进二层小楼,面阔3间10米,南北长10米,东西宽16米。整个建筑由两进七檀带廊小楼组成,两楼之间南北两侧用廊连接,形成四合院式楼屋。天井用青石板铺成。楼上四廊用欧式铸铁护栏,天井四周的柱子上嵌挂木雕小花篮,底楼檐下雕有“渔、樵、耕、读”和“福、禄、寿” 三星等人物图案,“狮”、“凤凰”、“麒麟”等动物图案及“福、禄、吉、祥”文字和“梅、兰、竹、菊”花卉图案。整个小楼做工精致,装饰华丽,木雕精美是不可多得的建筑艺术珍品。……[详细]
  位于大泗镇佴庄,1947年7月,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即将打响第一仗——宣堡战斗。华中野战军一、六两师一起围歼宣堡之敌,七纵队三个团佯攻佴家庄,牵制佴家庄的敌人,同时狙击泰州、姜堰增援宣堡之敌。7月13日夜11时战斗开始了,五十九团一营担任主攻,只一个小时就歼灭佴家庄-敌军。14日拂晓,张甸敌军一个营企图增援,在霍堡被我五十五团击溃。中午,塘湾敌军一个营再次增援,在佴家庄北沙港又被击溃。14日傍晚,龙窝口去姜堰的敌军一个机枪连途径佴家庄时因天暗,驻扎佴家庄,这一情况我军并不知晓,当我军已突破第一道防线时,龙窝口敌军机枪连也突然加入战斗,几挺机枪狂扫,我军最先冲入庄内的一个连的战士遭到突袭,全部……[详细]
  位于泰州市高港区龙窝北路114-115号,为民国初年湖北大冶木商刘汉舫所建。木号建筑量较大,由30余间青砖小瓦房屋组成,南北长约50余米,东北宽约19.6米,建筑面积约830平方米。该组建筑整体造型独特,因其所处位置三面环水,西临出江要冲 — 济川港,故该建筑因地形而设计,主体建筑都坐东朝西,四周高大的马头墙将所有建筑围成一个封闭的空间,该组建筑系刘汉舫聘请湖北大冶名工巧匠依据其故乡刘仁八镇的特色所建,故与当地民居迥异,具有湖鄂地方特色,至今保存完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