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常州市 > 钟楼区旅游

钟楼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常州府学位于常州市钟楼区西横街北侧第二中学校园内,为清代常州一府八县最高学府的旧址所在地。占地面积约4200平方米,现存主体建筑坐北朝南,自南向北依次为大成门、明伦堂、尊经阁,保存有北宋“进贤坊”、“荣赐亭”的建筑残件。大成门上下两层,单檐硬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七檩。明伦堂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九檩。尊经阁为1993年重建,上下各五间,硬山顶楼阁,进深八檩。大成门后有1930年所建古井一口,圆形青石质井栏,外径0.6米,内径0.36米,高0.4米,刻有“私立常中 庚午年”字样。遗址出土和保藏有曾棨、白昂、薛敷政、吴宗达、庄存与等明清名家书碑多通,镶嵌于大成门楼下墙壁间。1987年12月26日,……[详细]
  大陆饭店坐北朝南,上下两层,西侧为楼房,东侧为厢房,建于1916年,占地面积460平方米,建筑面积1094平方米,墙角有“慎俭堂金宅”界桩。大陆饭店是中西风格结合的民国时期建筑,保留有天井、小青瓦屋面、骑马楼等江南传统建筑特征,也有弧形拱券门窗、水泥平顶、欧式回廊、罗马壁柱、浮雕线条装饰、彩色玻璃等西方建筑元素,尤其是南立面的欧式风格雕塑,在常州地区仅见于此。大陆饭店的选址在城中心的乌龙庵,聘请国外设计师设计,总体结构为中国古典建筑风格,主楼、厢房、天井、回廊的布局井然有序,保留有青瓦白墙、木格窗棱、坡顶重檐的江南水乡建筑风格,同时又加入了大量西方建筑元素,中西结合,相当美观。 19世纪末,外……[详细]
  唐氏宗祠为唐氏大宗祠,原位于常州市区青果巷西段北侧,存明抬梁式楠木厅3间,厅后有楼屋(享堂)上下各三间,壁间嵌倪瓒等书条石刻。常州唐氏于宋时即定居郡城,南宋末为避元兵之难迁居高邮,明初第三世唐伯成自高邮复迁归常州,之后世居青果巷,一门科甲鼎盛。据《唐氏家谱》记载,南宋时高邮人唐华甫官至翰林院检讨,因其姑妈嫁到武进白鹤溪夏家,而唐华甫跟随他的姑妈居住,于是他也成为了武进人,由此成为毗陵唐氏的始迁祖。毗陵唐氏,不仅是常州望族,也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族群。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民族英雄唐荆川的长子太常寺卿唐鹤徵捐田三百亩,捐金六百两,创办义学,让贫困的族人子弟都能上学。后来,他又有遗命给孙儿唐献……[详细]
  西夏墅西河沿35号民宅坐落在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孟河西岸,南、西、北老街交汇处。2011 年1 月,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西夏墅西河沿35 号民宅为刘礼荣先生故居,坐西朝东,为砖木结构。现存一进两开间,二层房屋,有转角阁楼,是常州乡土建筑代表之一。民国时期,刘礼荣在此建造了最初的小阁楼,后毁于日本侵略者的一把大火。抗日战争结束后,刘礼荣于1948 年在原先小阁楼遗址的基础上重新修缮建造为一座极具当地乡土特色的两层楼建筑。时为西夏墅街面上最高的建筑,三里外便能清晰看到它的雄姿。前厢为店面,西北角由一个粗大杉木立柱支撑,店面西房分设排门,楼上两面玻璃排窗,新颖别致,后厢是厨房和居室,……[详细]
  李伯元故居位于青果巷西段南侧,原有房屋64间,均硬山造木结构,李伯元(1867—1906),名宝嘉,字伯元,号南亭亭长,武进县(今常州市区)人。其先祖为常州北门罗武坝李氏,而迁常始祖明代的李遇龙为唐宣宗李忱之子昭王李讷之后。遇龙五传到文吉吉,即李伯元曾祖。此人工诗擅画,清嘉庆十二年(1807)举人,官盐城教谕,著《山水人物考》等。伯元祖父秀才李芸(文吉吉幼子)、父翼辰均早逝。伯元3岁时成了单传的孤儿。其堂伯父翼清(字念仔、文吉吉次子锡琨之子) 在山东做官时悯其孤苦,爱其聪慧,遂带往任所读书。李翼清历任山东肥城、胶州等地知县、知州,光绪十四年(1888)升东昌府(今聊城)知府、山东候补道。在任时……[详细]
  孙慎行、孙星衍故居位于双桂坊59号。孙慎行(1565-1636年),字闻斯,常州人,明万历探花,官至翰林院学士、礼部尚书。为明代著名政治家、东林党人,曾因反对魏忠贤阎党获罪,阉党败,复官,并推为内阁大臣,赴京后不久去世。孙星衍(1753-1818)是慎行七世孙,字渊如,清乾隆年间榜眼,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书法家,被袁枚誉为“天下奇才”,生平著述宏富。故居为孙慎行于明末任职礼部时所建,现存明式船厅(原为穿堂)一楹,内有雕花月梁,明代木隔窗等。西首有开井,开井北建有清式花厅,面阔5间(清代改建),前有走廊、后为翻轩、花圃,植有紫藤等,为硬山式砖木结构。现由孙慎行后裔等居住在内,传世文物孙慎行手书……[详细]
  文亨桥位于常州市大运河与西市河交汇处,跨西市河南口,在篦箕巷东首,原是常州老西门(即朝京门)外京杭大运河上的第二座大型三孔薄墩石拱桥。桥为东西向,与运河平行。文亨桥是常州三孔石拱桥中最高和最长的一座。文亨桥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距今已有460 余年历史,比西仓桥晚建30 年,相比之下,它属新建,俗称“新桥”。文亨桥的造型与西仓桥(即广济桥)基本相同,两桥相距不远,堪称姐妹桥。文亨桥时修时塌。隆庆年间知县徐汝阳、郡人蒋珊令人募化重造。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邑令王祖肃劝捐重建,乾隆三十三年(1768)重修。文亨桥拱圈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全长41 米,宽5.1 米,高8米,中孔跨……[详细]
  汪宅坐西朝东,造于1950年,民宅主人原是木行老板,存屋两进。第一进面宽9.6米,进深6.6米,檐高4.2米;天井进深6.9米,面宽6.1米;第二进进深8.4米,面宽8.8米,檐高9.9米。 北厢房进深2.7米,面宽6.9米,二层高7.2米。保护范围:本体部分。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外延伸:东至现状弄堂东边界,南至南运河现状北边界,西至规划道路东边界,北至现状1层建筑北边界,如图蓝色虚线所示范围。常州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清末民初的常州经济,豆、木、钱、典乃四大支柱。木业中,“三丰一泰”是领头羊,其中西仓街的永丰盛,又以绝对优势挂头牌。1916 年常州木材营业额300 万银元,永丰……[详细]
  杜宅位于市区勤工路147号,建造者杜桂生原为浙江绍兴人,精于机械加工,为厚生制造机器厂总机械师,并培养出常州最早的一批机械工人,解放后他们成为常州柴油机厂的技术骨干。杜宅为二进五开间民国早期建筑,第一进正门为石库门,门上有雕花图案,窗上有各种图案,罗砖铺地;第二进为二层楼,民国式长窗和门保存完好,是常州民国时期优秀建筑代表之一,二进之间为一大天井,青石铺地,每进东西各有厢房一间。2008年2月26日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杜桂生原为浙江绍兴人,从一无所知的贫寒少年到技术高超的车间领班,从大字不识的“门外汉”到熟识英文专有名词的“假洋鬼子”,他依靠的便是勤奋与学习。看图、翻样,车、……[详细]
  崇法寺位于市中心钟楼区双桂坊,今人民公园东南隅。1987年12月26日,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崇法寺大殿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2月23日,常州市人民政府调整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崇法寺相传原为隋朝司徒陈果仁的后圃,后建成寺院,始建年代不详。解放初,崇法寺有僧40余人,专做经忏佛事,住持为莲开,后为普援。解放初期,解放军曾驻军庙中。1959年“大跃进”时寺废,后因人民公园扩建,拆除崇法寺后厢房,20世纪80年代末,藏经楼也被拆除,目前仅存大殿一座。大殿为九脊单檐歇山顶,高大古朴。面阔三间14.66米,进深十檩16.5米余,脊高12.5米,前后为木格落地长窗,正脊前后两面饰有“……[详细]
  庄蕴宽故居位于常州市区延陵西路西段北侧常州电信实业公司内。庄蕴宽(1866—1932),字思缄,号抱闳,晚年又号无碍居士,近代爱国政治家、故宫博物院早期领导人之一。清末时他曾任职广西,积极创办新学,掩护过黄兴、蔡锷在广西的革命活动,选拔李济深等人去军校深造。辛亥革命爆发后,他一度担任江苏都督,后进京任都肃政使、审计院院长等职。1915年袁世凯称帝,约法会议员中唯庄蕴宽一人拍案而起,痛陈帝制不可为,民意不可欺,时代潮流不可逆,从此名满天下。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在乾清宫举行开幕典礼,庄蕴宽任大会主席。后来他又实际主政故宫博物院(当时故宫博物院正副院长因躲避北洋政府通缉南逃),为保护故……[详细]
  万福桥位于常州市钟楼区荷花池街道西新桥二村第二社区万福路新万福桥西,东西走向,横跨于北童子河大湾浜,是一座单孔石拱桥。万福桥始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重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因此处原有万福庵而得名。大湾浜斗曲八湾,素有“福禄寿”三桥之名,“福”即老万福桥,“禄”即大湾桥,“寿”即寿桥,又称“前桥”。三桥统一排名,是桥文化的一种特色体现。今“禄”、“寿”桥均已无存,独寂寞万福桥尚存。万福桥长23 米,宽2.9 米,跨径6.5 米,两侧台阶拾级而上,桥坡残存花岗质石阶南北分别为13 级和14 级。万福桥为纵联分节并列式单孔石拱桥,桥身大理石质,两侧石质栏板今已改用砖砌水泥护栏,半圆形……[详细]
  安邦小学教学楼旧址位于常州市钟楼区新市路9号,是常州籍书法家唐驼筹款修建的一所公益性学校,原名私立安邦小学。现存教学楼旧址占地191平方米,主要包括一栋教学楼和一通“唐孝子祠校界”石碑。教学楼坐北朝南,二层楼房,硬山式砖木结构,面阔五间,宽20米,进深8.7米,高10.7米。平面呈“凸”字形,北面向外突出部分为楼梯间。大门位于南面,盖有凉亭式顶。大门东侧嵌有金山石质“唐孝子祠校界”石碑,楷书体,唐驼手书,高1.78米,宽0.36米,厚0.18米。唐驼的曾伯祖唐安邦是有名的孝子,曾为父母守墓直至终老,其孝行载于清光绪《武进阳湖县志》,地方政府曾在常州西郊锁桥湾建唐孝子坊以示褒扬,后毁于太平天国战……[详细]
  庄氏济美堂现存一进五开间,坐北朝南,硬山造砖木结构。面宽17.2米,进深9.6米,高10.255米,共5开间,2层楼。2006年迁移至西瀛里文物保护区内,影壁高5.419米。原由明太仆寺少卿庄起元建造自住,后为其第五子庄应诏居宅。济每堂取名自《左传》“世济其美”,建筑气势恢宏,建筑精美,堂内由荷包月梁、精致挂落、长窗等,地面青砖采用六角形方砖拼接铺法,半墙采用八角形砖细墙裙。天井正中放置一葫芦状双龙石雕瓶,高达2.5米,采用镂雕、透雕工艺,堂西有双狮戏珠大壁照,这些都是济美堂原物,在修缮过程中发现。济美堂主人庄起元(1559-1633年),字中孺,号鹤坡,万历进士,曾任江西巡抚知府、直隶天津督……[详细]
  浩然亭、落星亭座落于常州市人民公园原西南部。2002年夏,人民公园改建为开放式公园,浩然亭整体移建于公园东南部崇法寺前的假山之上,落星亭移建到崇法寺前20多米处。1987年12月26日,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浩然亭始建于明正德年间,是为纪念南宋丞相文天祥和常州抗元斗争英雄姚訔、陈炤、王安节、刘师勇、包圭等死难将士而建忠义祠的附属建筑。据明代毛宪撰《浩然亭记》载,“浩然”取自孟子语“浩然之气”和文天祥《正气歌》中“浩然”二字作为亭名,是颂扬抗元将士的浩然正气。落星亭是因清康熙年间的一块流星陨石而建的亭子,至于是何年何月何日何时落下的陨石则没有记载,是否是陨石还有待科学鉴定。……[详细]
  樟村50-2 号民宅位于常州市武进区丁堰街道樟村,2011年1月,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樟村50-2 号民宅坐北朝南,现存二进,四开间,为硬山式砖木结构。其花格长窗保存较好,木雕精美,是常州优秀的乡土建筑代表。樟村全村大多数都姓陆,宋先祖陆元光选定剑井寺后樟林丛杂处为落籍安居之地,名曰“樟村”。后人著文赞曰:“樟村一境,樟木丛杂,郁郁葱葱,望之俨如山中幽谷。泉甘而土肥,民淳而物茂。南临驿道,车马之往来,樯帆之掩映,往者过,来者续,无一息之停。芳茂名山壮观于东北,采菱丽水接脉于西南。左绕永安河,而去芙蓉湖于咫尺;右环丁浦港,而通扬子江于百程。重重包裹,后护前迎,斯诚大势大形格局,……[详细]
  西瀛里文保区的庄氏济美堂、传胪第、庄氏塾馆等三所建筑均为万历进士、官居太仆寺少卿的庄起元建造。庄氏为常州望族,明、清两代科第不绝,为官宦世家。庄起元(1559—1633年),字中孺,号鹤坡,万历进士,著有《漆园卮言》二十四卷。庄起元与庄廷臣堂兄弟为万历38年(1610年)同榜进士,从此常州分为“西庄”和“东庄”,“西庄”庄起元在原织机坊建造了济美堂、星聚堂、维祺堂等堂,分别为自己的五个儿子居住,“东庄”庄廷臣则在城中马山埠建起了一组建筑群。西庄与东庄累世科甲连绵,从明末到清末300年间共出状元1名(庄培因)、榜眼1名(庄存与)、传胪1名(庄应会),有13人在翰林院供职,另有进士36名,举人82……[详细]
  夏家大院坐北朝南,夏家大院是前后六进的大宅院,乃常州实业家夏秉钧所建,前四进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东侧后两进续建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均为三开间。第一进为店面,大门上方有垂花木雕,北面有砖雕门楼和石制门闩洞;第二进是大厅,西首有陪弄,约长25米,大厅上方曾挂有“玉树堂”描金大匾,大厅东西山墙上有独特精致的马头墙,虽经百年风雨的冲刷,今仍岿然屹立,风采依旧,令人肃然起敬。第二、三进是用青砖围成的独立院落,围墙上有常州特色绿色琉璃窗,显得气质高雅,院内天井里有花坛,种有腊梅、天竺等花卉,琉璃窗下有清代八角古井圈一个,井圈上刻有“夏玉树堂丁未(1907)年立”字样。第二、三进的方格……[详细]
  蔡旭故居位于市区大观路32号,故居坐南朝北,院门朝东,存二进,为江南院落式建筑,建于清末民初。故居大门还保持清代驿站风格,进门是一天井,在天井四周有清式房屋多间,清式屋脊、屋架依然保存,新中国成立后,蔡旭历任北京农业大学教授、副校长等职,同时继续领导小麦育种的科研,选育出20 多个优良品种。他撰写了教学理论研究论文数十篇,主编了作为大学教材和参考书的《植物育种与良种繁育学》、《植物遗传育种学》等,并任《中国小麦栽培学》、《中国小麦品种志》等著作的编审和《作物学报》主编,中国农学会副理事长、农牧渔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兼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副所长。1980 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详细]
  南河沿60-3号民宅位于常州西门外南运河畔钟楼区南河沿60号,是常州乡土建筑代表。2011年1月,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南河沿60-3号民宅为常州民族实业家谢子佳于20 世纪20、30 年代所建,属于他开设的常州协丰油厂建筑群的一部分。原有三进,门楼特别宏伟壮观,其上有砖雕,两扇厚重的木门用铁皮包嵌。因运河扩建,现存一进三开间,门楼现已不存。这幢两层楼的老建筑巍然站立在南河沿一片低矮的平房中,山墙形制独特,上开有舷窗。一楼的水磨石地面用不同色彩的水磨石装饰着硕大的“寿”字,这在民国建筑中极为罕见。通往二楼的木质楼梯宽敞优雅,保存完好,屋顶梁架厚重结实。据谢子佳孙子谢康明回忆,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