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徐州市 > 云龙区旅游

云龙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张山人故址位于徐州市云龙山第二节山之颠,自云龙山北门拾级登达山顶,半月形院门,门额上有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徐州知府田庚书写的“张山人故址”5个隶字。走进院门,有平坦开阔、铺有甬道的四方庭院,其东侧便是放鹤亭,放鹤亭西侧有饮鹤泉,泉亭相依已逾千载。距放鹤亭南20米,饮鹤泉南10多米处,还有一座建在高耸之处的小亭招鹤亭。放鹤亭、饮鹤泉和招鹤亭这三座古迹有着密切的关系。故居西北角有一座凉亭,西南角有一间门窗玲珑的小轩。这原是“御碑亭”,内曾立有清高宗弘历的《游云龙山作》诗碑。乾隆皇帝曾四次来徐州,几乎每次必登云龙山,而且一定要留下一些“御制诗”标榜风雅的“御书”。如今乾隆为云龙山书写的碑刻已移……[详细]
  “云龙山”石刻位于在云龙山北麓山门内。云龙山素为徐州名胜之冠。进山门前行十数步,石道右侧有顺山崖而下的天然巨石纵卧路旁,上刻“云龙山”三字,字径约1米,楷体。上题“万历十四年(1586)岁次丙戌秋七月吉旦”,下署“徐州兵备右参政柳城莫与齐书”。笔峰遒劲庄重,气势古朴恢弘。题刻的石崖上原建有一座东向的山门牌坊,后拆除,现改建一座北向仿古山门。莫与齐,字道望,号绍亭(1550年—?),柳州府马平县(今柳州市)人。明隆庆五年(1571)进士。历官山东东昌府知府、山东按察司副使、布政司右参政、分守徐州兵备道(属南直隶,由山东代管)等职。莫与齐明代万历年间官高至三品。他在山东东昌知府任上时,曾主持重修东……[详细]
  乾隆行宫位于徐州博物馆内,始建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皇帝南巡驻跸徐州时,在原禹王庙基础上改建而成。原行宫范围有三进三路院落,在清末落败后废圮仅剩大殿,清末、民国时增建东西厢房。行宫大殿1959年辟为徐州博物馆,以后进行过5次大的维修。1992年对大殿屋面、廊柱、台基等进行了全面的维修。1997年扩建博物馆时拆除东西厢房,现仅存行宫大殿。大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10.3米,进深7.8米,檐高9.1米,歇山顶覆黄琉璃瓦,屋脊上塑有瑞兽。四梁八柱,单檐挑角,椽檩彩画,直棂木窗。根据史籍记载,乾隆皇帝南巡四次经过徐州,分别是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四月、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四月、乾隆三……[详细]
  子房祠位于徐州城东的子房山,原名鸡鸣山,子房山的命名是为了纪念西汉留侯张良而取意的。子房山建有子房祠,又称留侯庙,原是明代宣德初年平江伯陈瑄所建,清嘉庆年间(1796—1820)徐州道张鼎重修。所建祭祀祠正院坐东向西,两进院落,大殿内原有张良塑像,现存《阳钟碑》等石碑4方;其中一块明末万年少书丹的石碑已经遗失,幸运的是有一张拓片存世,现藏徐州博物馆。祠东原有黄石公庙,祠南原有罗成庙均已不存。1999 年子房祠被拆除,尚存一段垣址。目前子房祠及附近已被改建为子房公园。张良在秦末农民起义时曾为刘邦谋士,相传楚汉战争中张良曾在此以萧声吹散项羽子弟兵,这当然是无可稽考的,但由此传说而得子房山之名。子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