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大埔县旅游

大埔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总觉流徽位于梅州市大埔县枫朗镇王兰村中下村民小组,为连贯故居。是典型的客家民居,始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是连贯之父所建,门额屋名曰“总觉流徽”。该屋背靠小山墩,面朝西岩山,门前有一个池塘,为二进二横院落,坐北向南,面阔三开间,砖石木结构,硬山顶,清水脊,阴阳瓦面,总面宽24.1米,总进深15.8米,占地面积380平方米,建筑面积318平方米,共有15个房间。右侧横屋山墙两沿,有花鸟彩绘装饰。连贯(1906-1991),原名连学史,出生于梅州市大埔县枫朗镇王兰村。1925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中共党支部书记兼华侨工委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先……[详细]
  古大存革命活动旧址叶庐位于梅州市大埔县桃源镇新东村冬瓜坪。始建于清光绪年间,为罗氏十三世荣叶公所建,二进二横院落,下山虎布局,坐南向北,面阔三开间,面宽22.6米,进深10.8米,占地面积约244平方米,建筑面积234平方米,共有12个房间,6个厅,土木结构,石基夯墙,硬山顶,横屋山墙为悬山顶,清水脊,灰瓦面。大门石质门框,门额书“叶庐”,门联:“叶浓荫下枝孙茂,庐映祥光舍第辉”。古大存在大埔开展革命活动时期,就在冬瓜坪的叶庐工作、居住过四年,右侧横屋第一个房间为古大存卧室。古大存(1897—1966),梅州市五华县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东江革命根据地创建者之一,曾先后任中共东江特委常委、军……[详细]
  翁万达墓位于大埔县三河镇的凤翔山麓。坐西向东,墓地面积2400平方米呈梯形,长16.25米、宽11.1米,水泥灰沙构筑。花岗岩石墓碑,高1.6米、宽0.78米,碑文:“明赐进士出身资政大夫兵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谥襄敏崇祀名宦乡贤东涯翁公墓”。墓基下置一方圹志。墓前立有高大石人、石马、石羊、石豹四兽。墓曾被破坏,1985年修复。墓的左侧建有陈列室。翁万达(1496~1551年),字仁夫,号东涯,揭阳举登村人(今属汕头市郊),明嘉靖五年进士,先后曾任四川按察使、陕西布政使、兵部尚书等职。1985年大埔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吴六奇墓位于大埔县湖寮镇。1961年发现并清理,地面仅存石人、石兽共四对,现竖立在大埔影剧院门前。出土器物有墓志铭一方,鎏金铜冠一个,朝带铜饰四件,腰形玛瑙饰一件,陶明器235件,各种陶俑31件。墓志铭上弧下方,石灰岩,长1.35米、宽0.65米。首端正中篆刻“谕祭”两字,字边阴刻双龙。吴六奇(1607~1665年),广东丰顺人,附南明桂王朱由榔为总兵。顺治七年(1650年),尚可喜攻韶州,他率部迎降有功。得到康熙皇帝的破格赏赐,“三晋官衔”一品荣封。1985年大埔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张薇故居(仲裕楼)位于大埔县西河镇漳北村,年代为清代。张薇故居(仲裕楼)为大埔县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外墙起东至“裕后楼”外墙4米,西至水田8.8米,南至菜地16.2米,北至“厚生楼”外墙1.4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向外延伸东至“裕后楼”门前18.5米,西至“思永楼”外墙10米,南至漳溪河13.5米。北至“厚生楼”墙体10米。……[详细]
  敦裕堂(新东郭氏祖祠)位于大埔县桃源镇新东村,年代为清代。敦裕堂(新东郭氏祖祠)为大埔县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外墙起东至杂物间0.7米;南至排水沟1.4米;西至民居外墙1.5米;北至鱼塘8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缘起向外延伸东至民居9.5米;南至村道10.5米;西至民居20米;北至鱼塘10.8米。……[详细]
  丘建猷故居御史第位于大埔县青溪镇上坪村,年代为清代。丘建猷故居御史第为大埔县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外墙起东至后花台2.5米;南至菜地1.5米;西至照墙11.3米;北至烤烟房外墙2.7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缘起向外延伸东至民居屋15米;南至民居外墙8米;西至村道29米;北至水田13.3米。……[详细]
  德昌堂(富岭赖氏祖祠)位于大埔县光德镇富岭村,年代为明代。德昌堂(富岭赖氏祖祠)为大埔县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外墙起东至鱼塘5.8米;南至墙脚1.7米;西至菜地5米;北至墙脚1.7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缘起向外延伸东至田坎14米;南至菜地10米;西至菜地15米;北至菜地10米。……[详细]
  张翱故居位于大埔县百侯镇南山村,年代为清代。张翱故居为大埔县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外墙起东至民居巷道1.3米;南至屋坎1.2米;西至民居外墙1.2米;北至村道2.5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缘起向外延伸东至民居后墙15米;南至后花台坎10米;西至民居外墙10米;北至民居屋前10米。……[详细]
  茶阳老街区位于大埔县茶阳街道,年代为明代。茶阳老街区为大埔县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骑楼群屋后排洪沟10米;南至金山下20米;西至漳溪河10米;北至大沙坝空地20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缘起向外延伸东至新城开发区20米;南至金山下20米;西至漳溪河20米;北至羊仔岗山下20米。……[详细]
  太史第(杨之徐故居)位于大埔县百侯镇侯南村,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太史第(杨之徐故居)为第十批大埔县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外墙起东至村道外沿17米;西至巷道2米;南至门前-墙14米;北至后围墙11米。……[详细]
  海源楼位于大埔县百侯镇侯南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坐北向南,建于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为杨潮南在马来西亚经商兼做“水客”赚得巨款所建。该建筑系一座典型的中西合璧作品,外形欧式,内为中式。平面布局呈长方形,高三层,前后均有很宽的走廊,柱子有圆有方,为钢筋混凝土浇筑。大门设计为欧洲教堂风格,屋顶继承了客家民居建筑特点,呈“人字形”,二、三楼室内为木构件组成。占地面积696平方米,建筑面积752平方米。……[详细]
  萧氏宗祠位于大埔县百侯镇侯北村,年代为1683年,类别为古建筑。萧氏宗祠为第十一批大埔县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外墙起,东至围墙脚1.9米;西至荒地1.5米;南至门坪栏杆13.3米;北至荒地5米。……[详细]
  竹楼祠位于大埔县银江镇昆仑村,年代为明代。竹楼祠为第九批大埔县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外墙起东至后花台围墙9.2米;西至大门坪池塘坎7.2米;南至民居墙2.1米;北至民居屋檐2.6米。……[详细]
  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指挥部旧址(田氏宗祠)位于大埔县三河镇汇东村,年代为1927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指挥部旧址(田氏宗祠)为大埔县第十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太史第,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百侯镇侯南村,坐北向南,始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系“一腹三翰院”之一杨黼时所建。砖木结构,三进院落二横屋,九厅十八井,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抬梁式架构,大门用石门框,门额上 书“太史第”三字,上堂悬挂“礼耕堂”金色大匾。上堂右侧挂一幅拓印“圣旨”,太史第左侧建有书斋“撷英斋”。该建筑规模宏大,是典型的殿堂式围龙屋。……[详细]
  关西世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百侯镇侯南村。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为杨琼所建,堂号为“植槐堂”。整个建筑外形呈“田螺形”,坐北向南,硬山顶,砖木结构;三进院落两横两副横一后楼,共有房间124间,总面宽70.01米,总进深81.75米,占地面积约4500平方米;整座建筑用青砖建造,三进院用天井相隔,天井用鹅卵石铺地。金柱上木下石,廊柱柱础为四角形和鼓形,金柱柱础呈八角形,分别雕有麒麟、狮、鹤、鹿等瑞兽,梅、兰、菊、竹等祥花,暗八仙等图案。保护范围:从外墙起东至巷道3米;西至村道3米;南至门坪村道30米;北至屋后水塘沿3米。……[详细]
  庆安居(邱冠周故居)位于大埔县银江镇昆仑村,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庆安居(邱冠周故居)为大埔县第十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溪背坪村罗氏宗祠位于大埔县枫朗镇坎下村,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溪背坪村罗氏宗祠为大埔县第十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宜斋公祠位于大埔县西河镇北塘村,年代为1928年,类别为近现代建筑。宜斋公祠为第十一批大埔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