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遗址分新局和旧局2处。清雍正时期东川府铸钱局称宝云旧局和宝云新局,清嘉庆时期称府局,又称宝东钱局。旧局遗址位于会泽县古城街道翠屏社区第六组东直街上段东侧芳华建材公司内。新局遗址位于会泽县古城街道堂琅社区十六组(灵璧路42号)院内。旧局遗址分布面积为11000平方米。历史上,旧局建筑坐南向北,设有办公署,沿中轴线建有大门、仪门、大堂、总门、戏楼、炉神庙等。钱局东西两侧分别设有东更道、西更道。东更道分别建有书房、巡栏房、巡察衙署、厨房、炭房、铜库、铅库、锡库、罐库、钱库、仓房、秤房、号房、澡堂,西更道分别建有土地庙、钱库、炉房、铁匠房、木匠房、白泥房、堆卡、瞭望楼等200余间房屋建筑。现仅存大门、……[详细] |
![]() | 者海铅厂古矿冶炼遗址位于会泽县者海镇三多多村委会铅厂村民小组内。遗址北接徐家大垴包,南接大井垴包,西接舒家弯,东接老炭山,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200米,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矿渣堆积层达10余米。312国道从遗址正中的炉渣上面区域内穿过。据《云南通志》记载:早在宋五代时期,朝廷就派太监到矿山厂督办。者海铅厂由于遗址所处地理位置适宜,加之盛产无烟煤,为矿业的冶炼所需燃料提供了方便。因而原矿石从相距19千米的矿山用牛车运到者海铅厂就地建炉冶炼。冶炼炉子均为小型马槽炉(铅)。由所堆积的炉渣可以看出,遗址冶炼使用时间久远,早在元代就已开始。据相关文献记载:明代永乐及成化年间(1403~1487……[详细] |
![]() | 云峰古驿道位于会泽县娜姑镇云峰村委会汛上村至大闸村之间的缓坡上。古道全长6700米。驿道现保存基本完好的一段为云峰村委会汛上村至大闸村之间的2800米。此段驿道呈东西走向,经过汛上村、狮子沟、二道沟、三道沟、大闸村。驿道路面大多用不规则的红砂石铺成,少部分由不规则的青石铺砌,道面宽约2米,坡道及转弯处,均铺砌成石台阶,弯道处最宽约3米。现保存最为完整的为二道沟和三道沟2处约200米。道路由于使用时间长,人畜往来频繁,路面石块上踏痕累累,蹄迹斑驳。此段道路现仍被使用,是云峰及远近村寨到甘沟的必经之路。 据文献记载和田野考古调查资料证实,历史上川滇古道专指云南经由曲靖进入四川的古道。曲靖市境内的川……[详细] |
![]() | 又称上水洞。位于会泽县娜姑镇乐里村后小尖山山腰。水洞呈南北走向,全长1023.5米。水洞洞口向南,为打凿光滑的五面石砌筑,顶部呈拱形。高1.62米、宽1.1米。洞口前建有分水闸。闸宽3.1米、高1.42米、厚0.99米。洞内最高处可容成年人直立行走。水洞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由陈启义、郭开甲、陈仕通(巧家米粮坝人)3人倡议、民众共同集资而建。初建时,水洞从乐里村直通小尖山后水槽子,工程为引水隧道,主要引以礼河水灌溉娜姑坝子。由于工程艰巨,缺乏科学技术指导,3人耗尽家资,开凿未果。清乾隆二年(1737),云南巡抚张允随在《请定官民疏浚之例》奏折中写道“东川府之娜姑水洞……皆现在兴修,未……[详细] |
![]() | 原称圣武庙。位于会泽县娜姑镇云峰村东首的川滇古驿道旁。建筑坐北向南,依中轴线建有照壁、山门殿、圣武大殿、魁阁、观音殿组成二进院,占地面积4503平方米。现仅存照壁、山门殿、正殿(中殿)、东西配殿,占地面积1151平方米。照壁,位于山门殿前(南)8米处,长14.75米、宽1.5米、高2.8米,顶置两坡瓦屋面,正脊两端起翘,中部镶嵌彩色琉璃九龙雕塑,龙脊后中偏上部饰白色云纹,底部饰蓝色海水纹。山门殿,临街建在1石台基上,台阶前端两侧各置一尊石狮造像。殿为歇山顶穿斗与抬梁混合式土木构架。青瓦屋面,一底一楼。前檐两重,卷棚出厦,后檐为单檐。山门下层通面阔3间,明间为通道。山门后面楼层为戏台,台口前为院……[详细] |
![]() | 又名“通海庙”,也称“通海会馆”。位于会泽县娜姑镇白雾村委会第八村民小组内。地理坐标为:北纬26°29′17.0″、东经103°11′31.0″,海拔1964米。建筑坐东北向西南,原由山门、东西厢房、正殿、东西配殿、墨石香炉等组成建筑群,现仅存山门、门房、东西配殿、正殿、东耳房,占地面积1320.46平方米。山门,单檐歇山顶土木结构建筑。通面阔4.24米、进深2.89米,建于3米高的基石上,台前置石台阶15级,现台阶上覆盖水泥。门房,硬山顶土木结构建筑。东门房3开间,通面阔13.35米、进深3.03米;西门房1开间,通面阔3.5米、进深3.43米。正殿,建于高1.7米的基石上,单檐歇山顶穿斗式……[详细] |
![]() | 位于会泽县金钟街道石鼓村民委员会石鼓村内。建筑坐西南向东北,由照壁、门屋、东西厢房、过厅、东西书房、正殿、东西耳房及厨房组成“走马串阁楼”四合院,占地面积1387平方米。照壁,原照壁已毁,现存照壁为20世纪90年代新建,仿牌楼式砖混结构。长9.7米、宽0.84米。门屋,单檐硬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3开间,通面阔9.21米、进深2.05米。东西厢房,单檐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各2开间,通面阔7.5米、进深3.6米。过厅,单檐硬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一底一楼。3开间,通面阔11.75米、进深4.25米。东西书房,单檐硬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一底一楼。各3开间,通面阔11.7米、进深4.17米。正殿,单檐……[详细] |
![]() | 毛家村大坝及纪念性建筑位于会泽县金钟街道竹园村委会驻地东约500米的以礼河中游。坝坐东向西,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坝为黏土心墙土坝。高82.5米、顶长467米、顶宽8米。水库南北长20余千米,库容5.53亿立方米。坝顶中央立纪念碑1座,由碑座、“三面红旗”造像组成,砖混结构,整体通高10米。碑座呈长方体,共3段。主座高4.3米、宽10.1米,东侧中部左起右行横刻毛泽东手书体“高峡出平湖”5个大字。主座南北两侧为副座,座高均为2.8米、宽8米。北侧副座东面中部左起右行横刻毛泽东手书体“大海航行靠舵手”7字;南侧副座东面中部左起右行横刻毛泽东手书体“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9字。主座顶部置“三面红……[详细] |
![]() | 又名友谊桥。位于会泽县矿山镇格核米村委会邹家村南约100米处。桥东西横跨于牛栏江两岸。图片桥为石灰岩五面石拱券砌筑,共3孔。桥面平整。全长84.5米、面宽6.7米。现由桥墩、单孔石拱桥和铁索桥3部分组成。单孔石拱桥全长16.3米、孔径10.7米。铁索桥长29米。桥墩青石质,长方形。长16.3米,宽7.9米。拱桥护栏由青石支砌而成。桥始建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1930年,国民政府会泽县县长张宪为阻止土匪入侵会泽矿山一带,派人炸毁其中2孔石拱桥。1986年,贵州省威宁县银厂乡和云南省会泽县矿山镇联合出资,在原炸毁处重新建造铁索桥,并与原石拱桥连为一体。此桥承载了当地不同历史时期修建桥梁的文化……[详细] |
![]() | 俗称小石桥。位于会泽县迤车镇石桥村西312国道旁。桥东西横跨西河道两岸。图片桥为石灰岩砂石拱券纵联砌筑,单孔。桥面至山涧沙沟水面13.5米。桥全长32.7米、桥面宽4.67米、孔跨径16.5米。桥面两侧设置护栏,由长方形条石支砌。栏高0.29米、宽0.6米。东桥头设石台阶13级,西桥头设石台阶5级。桥拱顶部由一整条石虬嵌合,平面,头部迎上游,尾部迎下游。石虬雕刻工艺精湛、设计精巧,造型新颖别致。由于桥处于山间小溪之上,桥从基脚起拱,拱券几近圆形,形状如圆月。为增加桥的承重和稳固性,使用双层拱券,一厚一薄,使得桥不但美观大方,而且坚固实用。三书桥始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是清代东川府铜运古……[详细] |
![]() | 丰乐街杨氏住宅位于会泽县古城街道丰乐社区十六组西内街北侧30米处。建筑坐南向北,由门楼、东西厢房、过厅、东西书房及正厅组成三进四合院,占地面积712.11平方米。门楼,单檐硬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前檐两重,后檐一重。通面阔3.79米、进深3.85米。东西厢房,单檐硬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3开间,通面阔9.2米、进深3.9米。过厅,单檐硬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3开间,通面阔7.2米、进深2.4米。东西书房,单檐硬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北面墙为猫弓墙。3开间,通面阔10.4米、进深5.1米。正厅,单檐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5开间,通面阔21米、进深10.35米。杨氏住宅始建于清末。20世纪90年代,第三进……[详细] |
![]() | 刘尧民故居位于会泽县古城街道堂琅社区二组东内街105号院内。故居坐南向北,由大门、东西厢房、过厅、东书房、正厅组成二进四合院,占地面积695.48平方米。大门,土木结构。通面阔2.89米、进深0.8米。东西厢房,单檐硬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建筑,2开间,通面阔8.1米、进深3.05米。过厅,单檐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2开间。通面阔12.8米、进深9米。东书房,单檐硬山顶土木结构,2开间。通面阔8米、进深4.1米。正厅,单檐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3开间,通面阔12米、进深11.05米。刘尧民故居建于清代,是刘尧民童年居住的地方。20世纪50年代,刘尧民故居划归会泽县民政局管理使用,故居对研究刘尧民生……[详细] |
![]() | 西内街章氏住宅位于会泽县古城街道丰乐社区十六组西内街西段北侧25米处。地理坐标为:北纬26°24′58.0″、东经103°17′42.0″,海拔2126米。建筑坐西向东,由大门、过厅、正厅、南北书房组成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434.15平方米。大门于过厅正中开门。过厅,单檐硬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建筑。3开间,通面阔14.79米、进深6.2米。南北书房,单檐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2开间,通面阔7.63米、进深3.07米。正厅,重檐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3开间,通面阔11.5米、进深9.87米。正房木构件雕工精美。住宅始建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一直由章氏后裔管理居住。保存状况较差。住宅是……[详细] |
![]() | 乌龙募东川土府城遗址位于会泽县金钟街道龙潭社区乌龙募村南的缓坡耕地内。遗址南北长约450米、东西宽约380米,面积约17.1万平方米。城址内现已被建房或辟为耕地,但残存的城墙遗迹和残砖、碎瓦隐约可见,当地群众称为老城墙。遗址西南300米处为马鞍山,山上曾驻扎过军队,称之为“老营盘”。这与明嘉靖《四川总志·卷四》“西南马鞍山,府旧治在焉,后寻移万额山之南”(今金钟水城村)的记载相吻合。根据多次调查发现和收集到的实物资料分析,乌龙募城址早期始建年代是否与西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设堂狼县城址有关,尚有待进一步考证。但城址于明代早期曾作为东川府城治所当属无疑。城址对研究元、明时期乃至汉代堂狼县……[详细] |
![]() | 施莉侠故居位于会泽县娜姑镇乐里村委会大村子内。建筑坐东北向西南,分别由照壁、过厅、厢房、正厅、配房组成传统四合五天井合院布局,占地面积973.63平方米。大门、过厅、厢房、正厅均为单檐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一楼一底。大门通面阔3.3米、进深5.44米。正厅3间,通面阔13.65米、进深9.4米。过厅3间,通面阔11.9米、进深4.88米。东西厢房各3间,通面阔9.75米、进深6.37米。建筑格扇窗制作精细。正厅柱础为素面四方体八棱柱;厢房柱础均为鼓形柱。一个为八棱开光,另一个为浮雕莲花缠枝,做工精细。故居始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6年(1917),为施光灿所建,是施莉侠童年居住的地方。2008年局部做过修……[详细] |
![]() | 盈仓街任氏军门府位于会泽县古城街道盈仓社区第五村民小组义通河东侧约40米处的村中。建筑坐西南向东北,由大门、东西厢房、正厅组成建筑群,占地面积605平方米。大门为方形木门,顶部残损严重。东西厢房,悬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建筑。2开间,通面阔6.7米、进深5.6米。正厅,重檐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建筑。3开间,通面阔11.5米、进深9.8米。正厅二楼置木质回栏。盈仓街军门府始建于清代中期,由任氏族人所建。任氏先祖任仕斌,行伍出身,清末出师滇黔,因军功升任贵州都匀协副将,军机记名为“简房提督”。20世纪50年代土地改革期间,建筑划归为城市公房和多名农户居住。任氏军门府为研究清代会泽传统民居建筑提供了重要……[详细] |
![]() | 位于会泽县古城街道堂琅社区七组滇北电力实业公司院内。建筑坐南向北,建筑由过厅、东西耳房、东西厢房、正殿组成,占地面积1256.97平方米。过厅,单檐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建筑。3开间,通面阔18.05米、进深6.6米。东西耳房,单檐硬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建筑。通面阔6.63米、进深3.9米。东西厢房,单檐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建筑。3开间,通面阔11.85米、进深7.4米。正殿,单檐硬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建筑。3开间,通面阔14.65米、进深10.9米。灵璧路张圣宫始建于清代中期。1960年,由滇北电力实业公司使用。山门、前殿被毁,现存建筑保存完好。张圣宫是会泽众多会馆、寺庙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详细] |
![]() | 西内街汤氏住宅位于会泽县古城街道丰乐社区十六组西内街北侧30米处。建筑坐北向南,由东西厢房、正厅及粮仓组成三进四合院,占地面积为487.01平方米。东西厢房,单檐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2开间,通面阔6.18米、进深4.01米。正厅,单檐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3开间,通面阔11米、进深6.8米,举架高大,用料宏大,门窗雕工精美。粮仓,单檐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3开间,通面阔8.65米、进深5.2米。汤氏住宅始建于清代中期,为迤东道道台、民间俗称“汤道伊”所建。20世纪50年代,划归会泽县经济局管理使用。20世纪60年代,大门、后殿被毁。住宅是研究曲靖清代官宅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1999年11月,……[详细] |
![]() | 位于会泽县迤车镇中寨村委会中寨村中。文昌宫坐北向南,由门楼、东西厢房、正殿和石狮子组成,占地面积432平方米。原建筑有山门和戏台,现已拆除。门楼,单檐悬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通面阔4.25米、进深2.9米。东西厢房,单檐悬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2开间,通面阔7.16米、进深4.7米。正殿,单檐悬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3开间,通面阔12.05米、进深6.28米。中寨文昌宫始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做过维修。20世纪50年代,文昌宫被地方政府没收,曾进驻过粮管所和村委会,现已闲置。中寨文昌宫是会泽宗教文化和寺庙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2011年12月,会泽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详细] |
![]() | 丰乐街施氏住宅位于会泽县古城街道翠屏社区丰乐街7号。建筑坐北向南,由门屋、东西厢房、正厅、牲畜圈组成四合院,占地面积426平方米,建筑面积343.84平方米。门屋,单檐硬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通面阔7.4米、进深2.9米,两端设有风火墙。东西厢房,单檐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3开间,通面阔9.9米、进深3.9米。正厅,单檐硬山顶抬梁式两层土木结构。3开间,通面阔10.6米、进深7.92米。牲畜圈,单檐硬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通面阔2.4米、进深3.7米。施姓住宅始建于清末,由施洪文建造,对研究会泽清代民居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1999年11月,会泽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