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苏庄镇境内的姜家祠构造宏丽,雕刻精美,一九八三年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传书川姜族原有两祠,清道光年间,为杜息一宗派系纠纷,将枫领头“高阳堂”拆并,合为一祠“庆善堂”,即现今姜家祠堂。民国十年,前堂重建,占地二千多平方米,由先贤姜有喜、姜忠林执事,任劳任怨,三年告竣。雕漆精细,壮丽倍增。高悬中堂正上方的“庆善堂”一匾,每字足有一米见方,两旁平列十五块大匾巨额,题有旌表先祖功德的颂词:“佐周封齐”、“涌泉越鲤”、“孝永蒸尝”、“艺苑蜚英”、“骏声华国”、“节励松筠”,均为苍劲挺秀的古墨,其中“节励松筠”四字,据传为民国初年大总统徐世昌题褒。中堂对面,筑有戏台,上有一匾,题写“观今鉴古”四字,铁……[详细] |
![]() | 大宗伯第位于大溪边村的西面,坐北朝南。白墙青瓦,屋檐飞翘,保存完好的古祠堂在碧水青山和蓝天的映衬下,透出庄严、古朴的气息。该堂分三进,第一进戏台,第二进面阔九间,二进到三进中间,有廊。三进屋面与二进相同,有楼,面阔九间。站在正厅细细端详,正厅门楼为四柱三间五楼,翘角用一组木斗拱支撑。明间上方书“大宗伯”匾,下方几次间梁、枋借用专雕镶嵌,有栩栩如生的龙凤、狮象等图案。据村党支部书记余苏平介绍,大宗伯第建于明朝年间,平面布局保存完整,是开化面积较大、门楼较为宏伟壮观的古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大宗伯第又名追报祠,原为余氏追思光祖之功德而建。余氏祖光北宋宣和年间迁居该村后繁衍生息,与之后迁居该……[详细] |
![]() | 方永同公祠,位于苏庄镇唐头村内,至今已有1200年历史。方永同公祠,总布局为纵长方形,坐西朝东。建筑自东向西,依次为戏台,大厅和堂三进。厅堂之间有天井,天井两侧有回廊,总占地面积约790平方米。戏台面积为83平方米,明次间为九架抬梁式,山墙梁架为九架穿斗式,前方檐柱有人物花草的马腿雕刻,上方屋檐有斗拱,戏台台面用木板铺成阴阳合瓦,有瓦当,并有图案装饰。天井左右两边的回廊为五架穿斗式梁架,檐柱上有马腿。该建筑物于1994年公布为开化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永同公祠由方氏107世裔孙方永同主持建设,原是用于祭祀方氏先祖方元越太公的,方元越是个大孝子,孝敬双亲,尊老爱幼,邻里和睦,乐于助人,救……[详细] |
![]() | 集贤祠位于长虹乡霞坞村·民国·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西朝东,共有三进,依次为戏台、厅、后堂,占地面积约340平方米。第一进戏台,台前檐柱为减柱造法,雀替雕刻人物。一、二进间天井两边厢房有楼。二进为厅,大厅面阔三间,通面阔14.45米。明间两缝五架抬梁,前双步,后单步,雀替为图案装饰。脊瓜柱下,有花瓣形平盘斗。第三进为堂,其案架高出二进梁架。屋顶乃硬山顶,阴阳合瓦,有滴水瓦当。四柱三间五楼牌坊式门楼,左右各有两券顶小门,大门框用青石条筑成,整座建筑为砖砌墙,三合土地面。祠堂大门对河溪与公路,其它三面均为民居。据民国十年版《余氏宗谱》载:明·崇祯初,余承旭、承魁、承运兄弟三人,从本乡碧家迁入。……[详细] |
![]() | 敦伦堂位于马金镇高韩村内·清代·第二批县文物保护单位。平面呈纵长方形,尚存两进。第一进有歇山顶戏台。第二进五间,通面阔18.4米,通进深9.05米。明、次间两缝五架前卷棚后单步梁,月梁两端用雀替承托。牛腿雕刻龙、狮。瓜楞形或鼓形柱础,下置覆盆。硬山顶。敦伦堂是张氏的宗祠。查《张氏宗谱》首卷,发现节录有班固《汉书》的“张良传”,并记载高韩村内建有张-庙。由此得知这里的村民原是汉张良的后代。《张良传》载:“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高韩”村名因此而得。这样看来高韩村与汉留侯张良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宗祠大门前有一座清代张氏墓,想必是该村张氏的祖先,他正默默地注视着高韩村的巨大变化,护佑着子孙后代……[详细] |
![]() | 爱日堂位于大溪边乡墩上、墩下村内·清代·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座北朝南,依次为戏台、大厅、后堂三进。四柱三间五楼牌楼式大门,上有砖雕“宋名臣第”匾额,整个门楼嵌满各种题材砖雕。第一进戏台,天花上有彩画,檐柱牛腿均为人物故事。第二进面阔三间,通面阔13.1米,通进深11.85米。明间两缝为五架前卷棚后单步梁,金柱用雕花八角形石柱础,下置覆盆。硬山顶。第三进楼1964年重建。建筑背山面水,正门外临溪架一梁式石板桥,更显古老风韵。每年农历六月六,该村都要在祠堂内演戏、舞板灯龙。……[详细] |
![]() | 双溪口遗址位于中村乡中村双溪口自然村北500米山坡上·新石器时代—春秋·第一批县文物保护单位。为人类居住遗址,遗址分布面积约1500平方米,现保留一处遗址断面,有文化层厚约0.6米。该遗址1978年5月劈山造地时发现,破坏严重。出土有夹砂红陶、夹砂灰陶、泥质灰陶、着黑陶、印纹硬陶等陶片。印纹陶纹饰有瓦纹、方格纹、曲折纹、席纹等。出土石器有单孔斧、三孔斧、锛、镞、网坠等。据省考古专家实地考证,距今有4500年历史。显现了开化的文明曙光。……[详细] |
![]() | 太和堂位于黄谷乡方田村内·清代·第四批县文物保护单位。平面纵长方形,座西朝东,共三进,依次为戏台、大厅、后堂,均五间。通面阔16.3米。四柱三间五楼牌楼式大门。第一进戏台两边有厢房。第二进通进深8.6米,明、次间两缝均为五架前卷棚后单步梁。明间额枋上挂“太和堂”匾。瓜楞形柱础,下置覆盆。硬山顶。第三进有楼,地面高出二进0.31米,屋面与二进同。此村每年农历“三月三”祭“毛令公”。……[详细] |
![]() | 攸叙堂位于塘坞乡矿山村·清代道光年间·第四批县文物保护单位。为胡氏宗祠。座西南朝东北。共有三进,进与进间有天井平面呈凸字形,占地面积约724平方米。第一进戏台,有楼。通面阔20.5米。第二进大厅,面阔三间,通面阔14米。明间两缝五架抬梁前卷棚。天井四周檐柱上都有牛腿,天井全部用青石板铺砌。整座建筑用砖错缝砌墙。青石条门框,砖叠檐门罩,门楣上墨书“勋贤世家”四个大字。……[详细] |
![]() | 永言堂位于塘坞乡正大村内·清代末期,面积705平方米·第三批县文物保护单位。座南朝北,有戏台、大厅、后堂共三进。进间设天井,二、三进间天井精工砌筑。第一进戏台,罗锅式山墙,明、次间为五架抬梁式。第二进大厅硬山顶有望板,彻上露明造。面阔五间,通面阔17.8米,通进深8.05米。明间两缝五架梁带前、后廊,三架梁两端饰云头。前檐柱牛腿上有装饰性斗拱。柱础有鼓形和方形两种。……[详细] |
![]() | 三治堂位于音坑乡青山头村·清·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郑氏祠堂。座北朝南,四柱三间五楼牌坊式门楼,门面砖雕精美且保存完整,青石条门框。共有三进,各进间有天井,天井两边有走廊相连。占地面积455平方米。第一进戏台。第二进大厅明间五架前双步后单步梁。1998年重修。据《郑氏宗谱》记载,该村郑氏唐武德年间由安徽歙县迁来,始迁祖为太常寺少卿郑元畴。……[详细] |
![]() | 启敬堂位于塘坞乡西庄村内·迠于清嘉庆壬戌年(1802),余氏宗祠·第四批县文物保护单位。座西朝东。共有四进,分别是前厅、中厅、正堂、后楼。面阔都为三间,通面阔11.2米,占地面积约387平方米。硬山顶,有屋面板和搏风板。整座建筑雕刻精细,纹饰有婴戏、花鸟、狮子戏球、人物故事等。墙用青石块和黄泥砌筑,三合土地面。前有草门回廊。……[详细] |
![]() | 鲤鱼山遗址位于池淮镇池淮村南200米·新石器时代——战国·第一批县文物保护单位。为人类居住遗址,总面积约1800平方米。1984年8月发现,遗址破坏严重。出土泥质红(灰)陶、夹砂陶。印纹陶纹饰有编织纹、回纹、弦纹、曲折纹和米字纹。石器有刀、镞、有段锛、网坠等,还有陶网坠。标本存县文物管理所。……[详细] |
![]() | 思本堂位于何田乡晴村·清咸丰八年(1858)·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座北朝南,尚存两进,门楼1966年重修。第二进大厅,面阔三间,通面阔12.7米,通进深9.7米。明间两缝五架前双步后单步梁,前后平身科置斗拱两攒,承托挑檐,两边有丁头重拱。各进悬挂匾额一块。石柱础,下置覆盆。硬山顶。……[详细] |
![]() | 继述堂,汪氏宗祠,位于马金镇石柱村内·清·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座西朝东,共有戏台、厅、堂三进,占地面积约450平方米。第二进面阔五间,通面阔14.2米,通进深6米。明间两缝五架抬梁式,牛腿雕刻人物故事。第三进地面高出0.8米,梁架与二进同,雀替丁字形。整座建筑河卵石砌墙,三合土地面。……[详细] |
![]() | 凤山堂位于塘坞乡朱坞村·清·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张氏祠堂。共有三进,各进间有天井,天井两边有走廊相连,占地面积约390平方米。第一进戏台。第二进大厅前卷棚额枋上雕刻龙凤,非常精美。第三进有楼,高出二进0.7米。中天井两边有走廊相连。大门上砖雕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有“留候世家”匾。……[详细] |
![]() | 裕昆堂位于马金镇岩潭村·清·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余氏祠堂。座东北朝西南,共有三进,各进间有天井,天井两边有走廊相连,占地面积约480平方米。第一进戏台,两边有楼。第二进大厅,明间五架前卷棚后单步梁。第三进有楼。整体建筑雕刻简单,鹅卵石砌墙为主。……[详细] |
![]() | 詹氏祠堂位于林山乡舜山村·民国·第五批县文物保护单位。共有三进,一、二进间有天井,天井两边有走廊相连,廊有楼,占地面积约576平方米。第一进戏台。第二进大厅牛腿、平盘斗、雀替雕刻非常精美。第三进后重建。大门为四柱五楼翘角门楼,左右各有一小券门。……[详细] |
![]() | 孝思堂位于塘坞乡洪村村·清·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汪氏祠堂。座东北朝西南,共有三进,各进间有天井,天井两边有走廊相连,大门前有廊,占地面积约607平方米。第一进戏台。第二进大厅,明间五架前卷棚后单步梁。第三进有楼。整体为砖木石结构建筑。……[详细] |
![]() | 光启堂位于马金镇排田村·清·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郑氏祠堂。共有三进,进与进之间有天井,占地面积约420平方米。为砖、石、木结构建筑。第一进戏台,歇山顶,牛腿雕刻精美。一、二进中天井两边有走廊相连。大门门罩用砖叠檐砌筑,两边各有一券顶小门。……[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