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运城市 > 河津市旅游

河津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小张戏台位于僧楼镇小张村,年代为民国三十年(1941),为河津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小张戏台位于河津市僧楼镇小张村中。坐南朝北,砖砌台基高 1.2 米,南北长 7.9 米,东西宽 10.1 米,占地面积 79.79 平方米。梁脊板记载,戏台创建于民国三十年(1941)。仿清式建筑。戏台面宽三间,进深二椽,单檐硬山顶,布灰筒板瓦屋面,牡丹透雕脊筒,龙形鸱吻。额枋采用透雕手法。檐下有斗栱七攒,明间平身科出 45 度斜昂,中间出龙头,两侧分别出花叶与象鼻子。戏台中间设隔扇,中间隔扇上方有一匾额上 书-篆体“民众乐园”。梁架为前檐三架梁上立蜀柱承托中檩,后施搭牵。2018 年重修。 该戏台为研究民国……[详细]
  庄头戏台位于柴家镇庄头村,年代为1951 年,为河津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庄头戏台位于河津市柴家乡庄头村北。坐南朝北,砖砌台基高 1.38 米,南北长 8.02 米,东西宽 11.38 米,占地面积 91.27 平方米。1951 年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而创建,木构件均为清代遗构。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前檐额枋雕刻各种图案,檐下有斗栱七攒,四攒柱头科,三攒平身科,明间平身科出 45 度斜昂,中间出龙头,两侧各出花叶和象鼻子。戏台中间设隔扇,把戏台分为前后台。2022 年重修。 该戏台为研究清代建筑形制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群众精神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详细]
  韩家院戏台位于樊村镇韩家院村,年代为1968 年,为河津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名。韩家院戏台位于河津市樊村镇韩家院村委会对面。坐北朝南,砖砌台基高 1.2 米,南北长 9 米,东西宽 11.59 米,占地面积 104.31 平方米。梁脊板记载“公元 1968 年韩家院革命委员会全体干群重移建设”,大木构件为清代遗构。戏台前檐正中五星装饰,中间为毛主席头像。上板枋上绘有“万物生长靠太阳”、“毛主席精神积极宣传”、“大海航行靠舵手”、“革命样板戏红灯记”等图案。该戏台木构件为清代风格,装饰图案和文字为典型的文革特色。2022 年重修。 该戏台具有典型时代背景,为研究清代建筑形制和文革时期群众精神文化……[详细]
  西梁关帝庙戏台位于小梁乡西梁村,年代为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为河津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名。西梁关帝庙戏台位于河津市小梁乡西梁村西。原为关帝庙内建筑,现仅存戏台。坐南朝北,砖砌台基高 1.1 米,东西宽 8.1 米,南北深 7.4 米,占地面积 59.94 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梁脊板记载,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重修。面宽三间,进深三椽,单檐硬山顶,屋面为素仰瓦,牡丹塑花脊筒。檐下斗栱七攒,柱头科为斗口出麻叶头,明间为斗口出45 度斜昂,中间出龙头,两侧出象鼻子,两次间为斗口出花叶头。 为研究我市祭祀文化和关公文化提供重要实物例证。……[详细]
  南原关帝庙位于小梁乡南原村,年代为清,为河津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南原关帝庙位于河津市小梁乡南原村南沟崖边。坐东朝西,南北 4.17米,东西 3.85 米,占地面积 16.05 平方米。梁脊板题记脱落严重,模糊能辨认创建于嘉庆年间(1796——1820)。平面呈平行四边形。面宽一间,进深二椽,单檐硬山顶。无梁架结构,无斗栱装饰,明间辟双扇板门,殿内塑像已毁,存壁画两块,高 1.85 米,宽 2.03 米,面积 3.76平方米,分别为“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为本邑画匠王天才所绘。2022 年对周边沟崖进行全面加固。 建筑形制独特,为研究当地关公文化、祭祀文化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详细]
  任家窑关帝庙位于樊村镇任家窑村,年代为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为河津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名。任家窑关帝庙位于河津市樊村镇任家窑村中。坐南朝北,南北长 7 米,东西宽 8 米,面积 56 平方米。梁脊板记载乾隆三十八年(1773)创建。面宽三间,进深二椽,单檐硬山顶。梁架为三架梁前施搭牵,明间后檐出暖阁,平面呈“凸”字形,檐下仅有明间平身科一攒。2021 年秋汛受灾,2023 年全面修缮。 建筑形制独特,为研究当地关公文化、祭祀文化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详细]
  上市文笔峰位于柴家镇上市村,年代为清,为河津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名。上市文笔峰位于河津市柴家乡上市村东。占地面积 3 平方米。整体砖砌,根据形制判断,应为清代建筑。通高约 12 米,底座为八边形,高 2.7米,边长 0.73 米,由三部分组成,底部八边形,中部为圆柱形,上部为圆锥形。圆柱体上部东南和西北各有一石匾,分别雕刻“初升”“晚照”字样。 我市为数不多的地标性建筑,对研究清代民间祭祀文化和建筑工艺手法提供了重要实物参考。……[详细]
  曹家窑观音堂位于樊村镇任家窑村曹家窑,年代为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为河津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名。曹家窑观音堂位于樊村镇曹家窑村西北隅。坐西朝东,南北 6.65 米,东西 5.25 米,面积 34.91 平方米。根据梁脊板记载创建于大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面宽三间,进深三椽,单檐硬山顶,布灰筒板瓦屋面。梁架为三架梁上立脊瓜柱承托脊檩,两侧施叉手。无斗栱装饰。两山内墙绘众天官壁画。 对研究清代壁画起到一定作用,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审美艺术的追求,具有较高艺术价值。……[详细]
  西卫堡门位于樊村镇西卫村,年代为清嘉庆七年(1802),为河津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名。西卫堡门位于樊村镇西卫村中。坐北朝南,东西 4.4 米,南北 5.64 米,占地面积 24.82 米。通体砖砌,高 5.82 米,内填夯土,门为拱券形,高 2.6 米,宽 1.94 米,正面门额上有一方砖雕匾额,上 书-楷体“镇卫堡”,落款为“嘉庆柒年(1802)仲秋”。正面上部有垛口,拱券门里有拴门石。2021 年重修。 有明确纪年的清代堡址,为研究清代堡址和社会状况提供重要实物例证。……[详细]
  西光德伯王庙位于樊村镇西光德村,年代为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为河津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名。西光德伯王庙位于樊村镇西光德村北。坐北朝南,东西 10.1 米,南北6.95 米,占地面积 70.2 平方米。据梁脊板记载,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三月十七日创建。面宽三间,进深三椽,单檐硬山顶,布灰筒板瓦屋面。四檩前出廊结构。无斗栱装饰。2018 年重修。 我市唯一一座以“伯王”冠名的庙宇。……[详细]
  韩家院真武庙位于樊村镇韩家院村,年代为清乾隆十九年(1754),为河津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名。韩家院真武庙位于樊村镇韩家院村中。原有布局不存,现存正殿及东西配殿,坐北朝南。东西 21.53 米,南北 7.81 米,占地面积 168.15 平方米。根据梁脊板记载:始建于唐末宋初,明万历十一年(1583),清乾隆十九年(1754)重修,现存主体结构为清代建筑。正殿面宽三间,进深三椽,单檐硬山顶。四檩前出廊结构,四攒柱头科仅作简单雕饰,每间平身科皆一攒,明间设六抹头隔扇门六扇,两边设抱框,两次间各设一直棂窗。殿内 1992 年新塑真武像,二郎神像,黑虎灵官像。东西配殿皆面宽三间,进深三椽,无斗栱装饰……[详细]
  常好观音堂位于樊村镇常好村,年代为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为河津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常好观音堂位于樊村镇常好村中。坐南朝北。南北 15.2 米,东西 10.8米,占地面积 164.16 平方米。据梁脊板记载创建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道光三十年(1850)重修。正殿面宽三间,进深二椽,单檐硬山顶,布灰筒板瓦屋面。三檩前出廊结构。檐下有斗栱七攒,柱头科四攒,平身科三攒。前檐门窗装修改造。正殿正对面为门楼,平板枋上有平身科一攒。门楼两侧为两耳房,皆面宽三间,进深二椽,无斗栱装饰。 我市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观音堂。……[详细]
  阮克中德行碑位于小梁乡西梁村,年代为民国十三年(1924),为河津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名。阮克中德行碑位于河津市小梁乡西梁村大巷西。坐西朝东,通高 3.1 米,碑身高 1.8 米,边长 0.64 米,占地面积 7.07 平方米。民国十三年(1924)立。碑为四明碑,砂石质,螭首,赑屃座。碑身正面中刻主人姓阮名克中,字伯龢,号尔元,由婿李永德书。右面记载阮克中德行事迹,左面刻有亲友花名。 该碑刻与国保单位阮氏双碑楼同出一脉,为研究我市宗族文化传承提供重要实物例证。……[详细]
  东崖底关帝庙位于樊村镇东崖底村,年代为清,为河津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名。东崖底关帝庙位于樊村镇曹家窑村东崖底自然村东北隅。坐北朝南,南北长 11.05 米,东西宽 8.75 米,占地面积 96.69 平方米。根据形制判断应为清代建筑。正殿面宽三间,进深三椽,单檐硬山顶,布灰筒板瓦屋面。两山筑风火山墙。四檩前出廊结构。正殿前月台东西宽 8.75 米,南北深 6 米,台高 1.5 米,南沿设宽 2.8 米踏步。2021 年秋汛受灾,2023 年全面修缮。 关帝庙木雕、砖雕、壁画,内容丰富,形制精美,具有较高艺术价值。……[详细]
  尹村三王庙位于僧楼镇尹村,年代为清,为河津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尹村三王庙位于河津市僧楼镇尹村。坐北朝南,南北长 42.4 米,东西宽 10.7 米,占地面积 453.68 平方米。据形制判断为清代建筑。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戏台、献殿、正殿。戏台坐南朝北,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砖砌台基高 1.16 米,梁架为五架梁前后施驼峰承托平梁,平梁上施脊瓜柱承托梁檩。献殿与正殿皆面宽三间,进深三椽,风火山墙,单檐硬山顶。献殿檐下有雕花斗栱装饰。正殿与献殿相连而建。2017 年对正殿、献殿重修改造,无完整院落。 为研究我市清代祭祀文化和建筑艺术提供重要实物例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