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魏家院魏氏祠堂位于河津市樊村镇魏家院村,整体建筑呈四合院形式,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55平方米。中轴线从南到北依次为:南房、牌坊门、北房及两侧东西厢房。据北房内东山墙碑碣记载,1830年购置院落及建造北房,又据东厢房前檐墙碑碣记载,1914年建造东西厢房。2012年12月28日,魏家院魏氏祠堂被公布为河津市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1月21日,魏家院魏氏祠堂被公布为运城市文物保护单位。魏家院魏氏祠堂是河津市保存最完整的祠堂,对研究河津及晋南地区祭祀文化和祠堂建筑形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时代:清道光九年(1829)、民国三年(1914)地址:河津市樊村镇魏家院村保护范围:东至东厢房后檐下,南自南……[详细] |
![]() | 杜馨山老宅位于柴家镇下牛村,年代为民国二十年(1931),为河津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名。杜馨山老宅位于河津市柴家乡下牛村中。坐北朝南,南北长 20.84 米,东西宽 14.08 米,占地面积 293.42 平方米。现存北房和后罩院北房。梁脊板记载,民国二十年(1931)宅主杜馨山创建北房五间。北房面宽五间,两稍间较小,进深二椽,单檐硬山顶。梁架为三架梁上立脊瓜柱承托脊檩。檐下仅有明间平身科一攒,为雕花斗口出花叶装饰。明间设六抹头隔扇门六扇,两侧施抱框,两次间各设直棂窗,两稍间各辟一门,东稍间门直通后罩院。后罩院北房面宽五间,进深二椽,单坡硬山顶。梁架为三架梁上前后施蜀柱承托中檩和后檩。檐下明间……[详细] |
![]() | 任家祠堂位于樊村镇任家窑村,年代为清同治六年(1867),为河津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名。任家祠堂位于河津市樊村镇任家窑村中。坐北朝南,南北长 6.5 米,东西宽 14.25 米,占地面积 235.13 平方米。现存北房和东房。据梁脊板记载清同治六年(1867)创建。北房面宽三间,进深三椽,单檐硬山顶,布灰筒板瓦屋面,四檩前出廊结构。无斗栱装饰。东房面宽三间,进深二椽,单檐硬山顶。东房南次间辟门楼。祠堂内有创建祠堂石碑 1 通,通高 1.93 米,碑高 1.6 米,宽 0.65 米,厚 0.12 米,青石质,圆首,方座,碑额中书“流芳百世”,碑文记载布施花名及银两,碑文磨损严重。2021 年秋汛……[详细] |
![]() | 河津刘家祠堂位于樊村镇东崖底村,年代为清,为河津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刘家祠堂位于河津市樊村镇曹家窑村东崖底自然村东。祠堂坐西朝东,原为三合院布局,北房于 20 世纪 60 年代拆除,现存西房(正房)东房。院落南北 11.58m,东西 18.95m,占地面积 219.44 ㎡。创建年代不详,东房明间题记板上隐约可见咸丰二字。西房面宽三间,进深三椽,梁架结构为前单步梁对后三架梁形式,单檐硬山顶,筒板瓦布屋面;东房面宽三间,明间为院门, 两次间为倒座,进深两椽,梁架结构为三架梁通贯前后檐形式,单檐硬山顶, 筒板瓦布屋面。2021 年秋汛受灾,2023年全面修缮。刘家祠堂的建筑布局、空间组合、规……[详细] |
![]() | 樊村堡古村落是河津市目前为止发现的惟一一处建筑考究的四合院,整个院落雄伟壮观,具有典型的北方四合院的建筑风格。此外,院落内还有各种内容丰富的匾额,对于研究清代民俗建筑风格和当地民风民俗有重要指导作用。2017年11月21日,运城市人民政府公布“樊村堡古民居群”为运城市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6月6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建部列入第5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时代:清代地址:河津市樊村镇樊村堡村保护范围:东自1号民居东房后檐下向东52米,南自10号民居南房后檐下向南35米,西自9号民居西山墙外皮向西25米,北自樊村堡关帝庙正殿后檐下向北27米。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圈起,向东延伸45米,向南延伸80米……[详细] |
![]() | 河津张氏祠堂位于僧楼镇小张村,年代为清道光十一年(1831),为河津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张氏祠堂位于河津市僧楼镇人民村。坐北朝南,南北长 22.5 米,东西宽 11.53 米,占地面积 259.43 平方米。据梁脊板记载,创建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一进院落布局,现存南房、北房、西厢房,东厢房已毁。北房砖砌台基,宽 11.53 米,深 7.32 米,高 0.20 米。面宽三间,进深三椽,单檐硬山顶。四檩前出廊结构,檐下施有雕花斗栱,明间施隔扇门,两次间设隔扇窗。为研究运城祠堂式建筑提供了最原真的实物资料。……[详细] |
![]() | 在山西河津市城东10公里修村为唐代大将薛仁贵故里。薛仁贵(614-683),唐大将,名礼,龙门(今河津)人。出身农民,贞观时从军兼安东都护,封平阳郡公。村东有一土岗,形似伏虎,名白虎岗。岗侧土窑传为薛妻柳氏寒窑遗迹。窑南有洞一孔,因薛仁贵征东时为白袍将军,故名白袍洞,内塑薛氏夫妇坐像两尊,乃乡人怀念而奉祀。村南汾河奔流,白虎岗东向2里百底村东侧,即当年薛仁贵汾河湾射雁处。时代:唐代地址:河津市城区办修村保护范围:西自窑洞西门起向西15米,东自窑洞门口一线断崖上向东30米,南自窑洞南壁起向南30米,北自窑洞北壁起向北15米。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圈起,向东、南、西、北各延伸20米。……[详细] |
![]() | 南午芹东岳庙位于河津市僧楼镇忠信村西。坐北朝南,南北长62米,东西宽36米,占地面积2232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形制判断为清代建筑。该庙原布局不明,自南向北仅存戏台、正殿。戏台面宽三间,进深三椽,单檐悬山顶。时代:清代地址:河津市僧楼镇忠信村西保护范围:东自正殿东山墙外皮向东32米,南自戏台后檐下向南19米,西自正殿西山墙外皮向西 33 米,北自正殿后檐下向北44米。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圈起,向东延伸103 米,向南延伸231米,向西延伸 154 米,向北延伸 210 米。……[详细] |
![]() | 柴氏祖茔享厅时代:清代地址:河津市阳村乡太阳村保护范围:东自东山台明向东7米,南自前檐下向南6米,西自西山台明向西 42 米,北自后檐下向北 53 米。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圈起,向东延伸82 米,向南延伸65 米,向西延伸100 米,向北延伸 100 米。……[详细] |
![]() | 北方平玉帝阁坐南朝北,跨建于瓜峪泄洪渠东西两岸,为单一木构建筑,建筑面积84.32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根据现风格判定为清代建筑。2017年被公布为第三批运城市文物保护单位。时代:民国地址:河津市僧楼镇北方平村北保护范围:东自东山台明向东26米,南自前檐下向南24米,西自西山台明向西12米,北自后檐下向北22米。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圈起,向东延伸39米,向南延伸85米,向西延伸50米,向北延伸100米。……[详细] |
![]() | 芦虔墓时代:唐代地址:河津市僧楼镇张吴村南保护范围:以芦虔墓碑为中心,向北延伸200 米,向西延伸100米,向东延伸 100 米,向南延伸 100 米。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圈起,向东、南、西、北各延伸200 米。……[详细] |
![]() | 后城里遗址位于下化乡周家湾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为河津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后城里遗址位于河津市下化乡周家湾村后城里自然村东北隅。南北长约150 米,东西宽约 110 米,分布面积约 1.65 万平方米。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所处台地地表采集有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泥质绳纹灰陶片,遗存丰富。该遗址文化层丰富,为研究黄河、汾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的种类和分布提供了重要实物例证。……[详细] |
![]() | 固镇堡址位于樊村镇固镇村,年代为宋,为河津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固镇堡址位于樊村镇固镇村南 500 米。南北长约 100 米,东西宽约 83米,分布面积约 8300 平方米。平面呈方形,属宋代遗存。现存东墙残长 22 米,残墙高 1.5—4.6 米,墙基宽 2.5 米,堡墙黄土夯筑,夯层厚0.10—0.13 米,夯窝明显。堡址西北 300 米处有烽火台遗址,南北 8米,东西 7.8 米,高约 7 米,黄土夯筑,夯层厚 0.10—0.13 米,夯窝明显,夯层夹渣有宋代灰陶片和白瓷片。该堡址为研究黄河、汾河流域宋代村落遗址的种类、分布,提供了重要实物例证。……[详细] |
![]() | 法王庙戏台位于城区街道西王村,年代为清雍正九年(1731),为河津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名。法王庙戏台位于河津市城区街道办西王村北崖上。坐南朝北,砖砌台基高 1.2 米,南北长 7.1 米,东西宽 10.65 米,占地面积 75.62 平方米。据梁脊板记载,清雍正九年创建(1731)。法王庙戏台原为法王庙内建筑,原法王庙正殿早期被毁,现仅存戏台,面宽三间,进深三椽,单檐悬山顶。砖砌五花山墙,上施博风板,铁质悬鱼。布灰筒板瓦屋面,牡丹雕花琉璃脊筒,山门式二层歇山顶脊刹。前檐花板为网格底纹上刻暗八仙和蝙蝠图案。檐下有斗栱七攒,每间平身科皆一攒,明间为斗口出 45度斜昂,明间额枋透雕祥云底纹上琴棋书画……[详细] |
![]() | 义唐玉帝庙位于赵家庄街道义唐村,年代为清同治十年(1871),为河津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名。义唐玉帝庙位于赵家庄乡义唐村学校内。原布局不存,现存正殿,坐北朝南,砖砌台基高 1 米,宽 18.6 米,深 11.8 米,占地面积 219.48 平方米。据梁脊板记载,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创建,清乾隆六年(1741)重修,清同治十年(1871)重建。正殿面宽五间,进深三椽,单檐硬山顶,风火山墙。前檐明间两根平柱柱头有砍斜,无斗栱装饰。梁架为四架梁上施脊瓜柱承托脊檩,有合沓。殿内现存石碑 1 通,青石质,圆首,高1.54 米,宽 0.61 米,碑额中书楷体“皇清”。碑文为楷体,记载了玉帝庙于乾隆三……[详细] |
![]() | 卜子夏墓为研究卜子夏生平事迹提供了重要历史参考。时代:春秋地址:河津市阳村乡东辛封村保护范围:东自卜子夏墓“重修先贤子夏墓碑记”石碑向东52米,南自卜子夏墓“重修先贤子夏墓碑记”石碑向南48米,西自卜子夏墓“重修先贤子夏墓碑记”石碑向西21米,北自卜子夏墓“重修先贤子夏墓碑记”石碑向北30米。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圈起,向东延伸100米,向南延伸100米,向西延伸146米,向北延伸100米。……[详细] |
![]() | 官庄文笔峰位于赵家庄街道官庄村,年代为清,为河津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官庄文笔峰位于河津市赵家庄乡官庄村东南。高约 7 米,筑于 1.8 米高的圆形砖砌高台上,占地面积约 8 平方米。通体砖砌,四层结构,根据形制判断为清代建筑。一、二层均为八边形,二层上部每面均有八卦砖雕图案,二层和三层之间出檐,三层为圆柱形,稍有收分,西北面上部刻有“天開文运”四字,四层为砖彻攒尖顶。我市为数不多的地标性建筑,对研究清代民间祭祀文化和建筑工艺手法提供了重要实物参考。……[详细] |
![]() | 樊村上台庙位于樊村镇樊村村,年代为清,为河津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名。樊村上台庙位于樊村镇樊村村南部,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 177.88 平方米。上台庙创建年代不详,现存正殿及献殿均为明-清遗构,正殿坐北朝南,面宽三间,进深三椽,灰陶质筒板瓦硬山顶建筑,两山设封火墙,共用梁架四缝,均为三架梁对前单步梁。献殿坐北朝南,面宽三间,进深四椽,灰陶质筒板瓦硬山顶建筑,两山部位为封火墙,共用梁架四缝,两次间山面梁架前后对称。庙内现存清代重修碑碣四通(残),均记载上台庙清代各时期重修事宜。2021 年秋汛受灾,2022 年全面修缮。上台庙真实反应了清朝时期河津地区庙宇建筑的特征,为研究山西运城地区清代庙宇……[详细] |
![]() | 北王遗址位于僧楼镇北王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西周、东周,为河津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北王遗址位于河津市僧楼镇北王村东南 50 米。南北长约 300 米,东西宽约 520 米,分布面积约 15.6 万平方米,新石器时代、西周、春秋遗址。遗址东高西低,断崖上暴露有灰坑 1 座,采集遗物有大量陶器残片,有龙山文化时期的绳纹夹砂灰陶残片及春秋时期的泥质灰陶豆、罐等残片。该遗址文化层丰富,为研究汾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西周、东周聚落遗址的种类和分布提供了重要实物例证。……[详细] |
![]() | 北原东堡门位于柴家镇北原村,年代为明崇祯四年(1631),为河津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北原东堡门位于河津市柴家乡北原村中。坐西朝东,高 8 米,宽 5.9 米,进深 6.8 米,占地面积 40.12 平方米。创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整体砖砌,略有收分,中间有一拱券形门,门宽 2.3 米,高 4.8 米。门额正中有一石方匾,上 书-寺主王永光题“一方保障”,落款为“崇祯四年仲春吉旦”。门楼正面为垛口装饰,中间有 1.35 米的门槽。有明确纪年的明代堡址,为研究明代堡址和社会状况提供重要实物例证。……[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