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航坞山上有一座白龙寺,坐北朝南,三进神殿,为北宋熙宁(公元1068——1077年)年间所建。白龙寺几经沧桑,时毁时建,现存后殿是明代建筑,最后一次修建为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正殿内有“暗龙湫”(又称龙井、隐泉),活水清冽,常年不干,堪称一奇。寺后有一白龙潭,潭水旱涝不枯不溢。到庙里来顶礼膜拜者,多借签筒、签书,求子求学求婚姻,求财谋事问病延寿消灾之类。香客曰:求此庙之签可预告凶吉祸福,甚是灵验。现白龙寺的“航坞听梵”已被列为与“湘湖云影”齐名的“萧山十景”之一。若想体验一种静穆,那就去航坞山上的白龙寺。僧人唱经的时候,随着众人盘膝而坐,遁空一切听经,寻求的是一份内心的宁静。梵语虽无惊……[详细] |
![]() | 地藏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航坞山,始建于宋熙宁六年(一○七三年),有高僧无能大师觅居到此,观看宝地,结草为庵,独来独往苦修三年。当时闽南佛教衰退,僧人无居修持,十方丛林高僧大德云游四海,寻觅宝地定居。明朝初年有天台圆通大和尚及法徒寂照,来此又建茅庵供奉地藏王菩萨,取名为地藏庵。每逢七月香客颇多,当时名播杭、绍、萧等地,挂单僧人越来越多,香火旺盛。历史清乾隆五年七月三十日,有天台方光寺法本、法忠二位高僧寻觅到此,见茅庵清静而定居修持当年改为地藏寺,为正宗第二十二世、二十三世,现石碑存记。乾隆九年七月三十日地藏显圣,大放慈光,进香者达千人之多,随即大兴土木,建起天王殿、大雄宝殿、方丈室、……[详细] |
![]() | 仓桥:又名“城中第四桥”,位于城厢街道东仓弄口,跨越城河。清道光十六年(1836)重修,桥长15米,宽3.5米,高4.2米,设计荷载为人行,系古石拱桥。1986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初夏因北侧房屋打桩造成损坏,经建设局协调,城厢粮管所出资3.6万元,按文物保护要求进行了修复。明嘉靖《萧山县志》载:“在便民仓前”,故名。位于城厢镇文化路,横跨于萧绍运河上,南北向,系单孔石拱桥,跨径5.40米,拱券用纵联砌置法,桥长15米,宽3.6米。东侧桥栏上镌刻“城中第四桥”,西侧桥额镌刻“丰济桥”和“古仓桥”。桥南东侧有题记一处,碑上刻有“道光丙申桂月重修”字样,下为捐助修桥人名录。保存较好。1……[详细] |
![]() | 极乐寺是萧山市坎山镇勇建村航坞山麓的一座寺庙。一九九四年十月,经杭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开放,并定名为「极乐寺」,属萧山市开放寺院。该寺所处地形独特,「青龙白虎,左旗右鼓;前有朝拜后有讲,像把帝王太师椅。」据当地民众传说∶当年刘伯温怕此地出反王,就从水塔桥开始破局,把东江的十个运串乌龟似的小山头砍成二段,痕迹至今犹存。海智法师在发动民工开拓大雄宝殿地基时,正好掘出一块陶瓷八卦牌和一个空洞,空洞内很有规律地排着五枚泥蛋,似在黄卵。今人以为此乃刘国师镇山之物,可惜保管不妥,此物被盗,至今下落不明。极乐寺青山环抱,松竹相间,风景秀丽。「钱塘江边起群峰,深入山中又一春。」此地穴向巧合,寺中两眼泉井,冬暖夏凉……[详细] |
![]() | 钟阿马烈士陵园位于交通方便的云许公路边,佛山村附近的茶墩山下,坐北朝南,墓后群山起伏,苍松翠柏,衬托出烈士陵园的庄严肃穆。整个陵园比原来的墓地扩大许多。钟阿马烈士是闻名全省的南乡砍竹暴-动-的主要领导者和指挥者,曾任中共上堡党支部书记,中共萧山县委委员,南乡农民武装组织“铁血团”团长,南乡砍竹暴-动-总指挥。砍竹暴-动-失败以后,钟阿马不幸被俘,于1930年8月30日在临浦峙山脚下英勇就义。解放后,党和政府多次拨款、修建了钟阿马烈士墓,后又定为萧山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扩建烈士陵园,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设施更加完备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详细] |
![]() | 江寺,南朝齐建元二年(公元480年)江淹子昭玄舍宅建寺,为萧山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保单位。江寺公园因依江寺而名。公园占地30030平方米,原址及相邻改造地块为居民住宅,房屋破旧,密度大,是萧山旧城改造的难点。区政府为实现“创大都市强区,建现代化萧山”的目标,下决心将该地块进行改造,列为2001年度为民办实事的十件大事之一。共拆迁居民821户,拆迁面积达58000余平方米,创萧山旧城改造拆迁历史之最。公园为我国传统的寺观园林风格,依托江寺,除融江南古典园林特色外,还深刻挖掘萧山文化底蕴,为萧山城区历史文化的又一载体。……[详细] |
![]() | 东旸桥:古石拱桥,跨越城河,位于毛家河口。始建年代不明,据明《万历萧山县志》记载:“嘉靖时筑城,乙卯,防倭寇奔突,桥道拆毁,令魏堂督民修之。”清《萧山县志》:“经费汤克敬独任”。现桥重修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该桥为单孔石拱桥,桥长24.5 。长18米,宽3.95米,设计荷载为人行。为修湘湖水利,东旸桥重修时立石闸。桥两侧镌“东旸桥”,设栏板和抱鼓石。这是座很有特色的桥,桥面北长南短,北在台阶14级,南面台阶仅为9级,中间设双轮车道,推着双(独)轮车也能过桥,这是该桥的另一特色。……[详细] |
![]() | 古时,洲口桥是越州(萧绍地区)与睦州(建德、淳安等)间交通咽喉。据地方史志记载,民国之前,洲口桥皆系木桥,屡建屡毁。民国8年(1919年)10月,由楼氏先贤楼履蛟等率众集资3万银元、历时10年建成,该桥系楼塔村民自行设计,石结构五孔桥,孔呈五边形,为并列分节法砌筑,墩设分水间以减小山洪对桥的冲力。两边设仰复莲及狮子望柱栏板。此桥久经岁月风雨和战火的考验而幸存至今,是杭州市文保单位。……[详细] |
![]() | 祗园寺位于城厢镇体育路9号,是萧山最具规模,也是佛教禅宗中较为规范的一座寺观,是古代萧山乃至整个浙东地区颇有影响的佛教胜地。据南宋嘉泰《会稽志》记载:该寺是东晋六年(331)由一位名叫许询的士大夫舍宅改建的,初名崇化寺。佛教传入萧绍地区始于东汉灵帝中平年间(184-189),也就是说,祗园寺初建时距佛教传入萧绍仅只有百余年,其历史渊源可谓流长。……[详细] |
![]() | 娄家湾1号蔡东藩故居位于金鸡山之南,西小江的支流从门前流过,一堵近3米高的砖砌围墙将故居与外界隔开。故居约有200平方米,正屋前是石板铺的天井,正屋中间为厅堂,东间为厨房,西间曾设私塾,楼上为卧室,故居里还保留了蔡东藩用过的书桌和椅子。……[详细] |
![]() | 凤凰坞美国援华飞行员养伤处旧址位于萧山区河上镇凤凰坞村,年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9年7月24日,凤凰坞美国援华飞行员养伤处旧址被公布为杭州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抗战萧山县政府机要室旧址位于萧山区河上镇凤凰坞村441号,年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9年7月24日,抗战萧山县政府机要室旧址被公布为杭州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萧山青年运动旧址位于萧山区所前镇缪家村桥东115号,年代为1928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9年7月24日,萧山青年运动旧址被公布为杭州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楼英墓及祠堂位于楼塔镇楼英村、楼家塔村,年代为清、近代。类别为古墓葬、近现代建筑。2009年4月,楼英墓及祠堂被公布为杭州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萧山汤氏宗祠位于萧山区进化镇大汤坞村240号,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09年4月,萧山汤氏宗祠被公布为杭州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萧山华家祠堂位于萧山区进化镇华家垫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09年4月,萧山华家祠堂被公布为杭州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白龙寺位于瓜沥镇东思村航坞山山巅,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建筑。2009年4月,白龙寺被公布为杭州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市心桥位于城厢街道城河上,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市心桥又名真济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始建于南宋,称都亭桥,旁有跓跸亭。明嘉靖《萧山县志》称“市心桥”。位于城厢镇市心路,跨萧绍运河,南北向,系单孔石拱桥。桥长8.2米,桥面长4.7米,跨径4.6米,拱券使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桥题石记曰“道光十九年(1839)九月重建”。保存较好。1998年4月,公布为萧山市文物点。2009年4月,市心桥被公布为杭州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朱凤标墓位于所前镇山里沈村里仁岭。朱凤标逝世后葬于山里沈村上年王山,文革期间被毁,1994年重修。墓前面列有曾孙朱家氵晋书的圣旨;两侧镶有华标、石兽等物。……[详细] |
![]() | 节孝承恩坊,位于萧山区义桥镇新坝村上埠西37号南,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石质,仿木构,四柱三间五楼,歇山顶,面阔8.3米,高9米。牌坊浮雕麒麟、仙鹤、斗拱组合,象鼻昂作,四角起翘。脊顶两端吻兽,中间栏杆式装饰。建筑结构紧密,用材讲究,式样美观,采用浮雕、透雕等多种雕刻手法,保留了清代的建筑艺术风格。该牌坊为萧山区保存最好的牌坊。据乾隆《萧山县志》记载:倪润妻金氏29岁守寡,76岁去世,雍正七年(1729)受旌。……[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