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花溪红军长征历史步道位于花溪区花溪区高坡乡、黔陶乡,年代为1935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花溪红军长征历史步道为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杜蓉烈士墓位于贵阳市西郊九公里野鸭乡茶园村的一座林场上,四周青山环绕,松柏挺立,默默地守卫着烈士的忠魂。1997年11月杜蓉烈士墓经贵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杜蓉出生于民国11年(1922年)的重阳节,贵州省贵阳市人,家境清贫,其父杜秦初,小学教师。母亲周怀媛,家庭妇女。有五个兄弟姐妹,她居中。杜蓉在复旦小学毕业后,考入省立贵阳市女子中学,在这里,她开始接触进步司学,接受革命思想,钻研革命理论。她在国文教师王诗农的影响下,经常阅读进步书刊。民国28年(1939年)2月4日,日军轰炸贵阳,市中心成为一片瓦砾,女中迁至花溪,教学和生活条件都非常艰苦,但杜蓉在学习上孜孜以求,生活上勤俭朴……[详细] |
![]() | 百花湖是贵阳市近郊著名的旅游度假胜地,距离市区22公里。在百花湖畔茶饭寨营盘山上,至今还保留着一处古营盘城堡。这里原名屯,可能是明初设立的屯堡。该营盘坡城堡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系当地村民为避兵灾、保地方而修建的。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因城墙低矮,复加修整。城堡平面布局呈圆形封闭状,有东、西二门。原城堡内建有房屋、炮台,现房屋、炮台已毁,仅存基石;东、西二门及城垣尚好,垣高5米,下宽3米,顶宽1米。城堡内有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维修碑记一通。据(民国)《贵州通志·前事志》载:清咸丰、同治年间,史学界习惯上称为“贵州发生各族农民起义”。以汉族为主体的号军起义,是咸……[详细] |
![]() | 雅关,俗名小关,原名鸦关、老鸦关,位于贵阳城北贵山左后侧,为古代贵阳通往四川的驿道必经之地,是贵阳北面的门户。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云:“鸦关在治城北五里、群山环叠、中唯一径可守。”雅关不知始于何时,但明初已有,素有“北门锁钥”之称。现存雅关关门为石砌拱券洞门,上建城楼,两侧各有一段城墙与山崖相连。门洞进深7.2米、高4.9米、宽3.75米,门内外均嵌有“北门锁钥”楷书题刻,落款为贵州布政使黎培敬和贵州按察使林肇元,时间是同治辛未[即同治十年(1871年)]夏吉日。雅关在明朝为贵阳“早春八景”之一,名“鸦关使节”。贵州儒学教授芒文缜有诗云:“皇华信使晨朝天,持酒饯别雅关前。紫荑芝草生满地,……[详细] |
![]() | 民国英式别墅,在今贵阳市南明东路18号院内。2003年9月22日,贵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它是我市上世纪民国三、四十年代时期建造在南明堂的诸多别墅之一。该别墅由陶馥记营造厂厂主陶桂林设计建造。别墅为花园式洋房,砖木结构,青砖红瓦;两层楼,四壁开窗;外墙面清水勾缝,内墙面刷白;共有正房10间,全铺梓木地板;饭厅、客厅地面则梓木拼花,客厅内设有壁炉。二楼门厅处有10余平方米的阳台,整个建筑面积为376.6平方米。房屋设计别致,结构牢固,通风采光良好。它是我市民国时期建造的诸多别墅中,较为有特色的一幢。随着时代的变迁,原南明堂别墅群已先后拆除,唯有这座英式别墅完整的保存下来。它既见证贵……[详细] |
![]() | 摆郎风水塔,位于距贵阳市区十公里的南明区朝阳乡摆郎村的摆郎坝子上。1997年,贵阳市人民政府将摆郎风水塔列为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风水塔的始建,因未发现碑记,尚难确定确切的年代。清道光《贵阳府志》中载,“回龙寺……,一在摆郎堰,寺前有风水塔,七级。”《贵阳府志》成书于咸丰元年(1851年)从以上的记载中得出,风水塔距今至少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据当地的长者说:“昔日的塔檐下曾系有铎铃,每当风起时,吹动铎铃,清脆的铃音便与近在咫尺的回龙古寺内钟声相应和,今天塔上的铎铃早已不存在,寺内的古钟也早已损毁,只余下一座破败的戏台,让后人见了,可能会联想到一些当年的热闹景象吧!民国28年(1939年),贵阳……[详细] |
![]() | 观风台遗址在贵阳市观水路南侧小山上,紧临南明河,与甲秀楼相望。1983年9月列为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是贵阳市名胜古迹之一。观风台,又名观象台,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由当时贵州巡抚毕三才建,以镇水口。自创建以来,近四百年间涌现了不少文人学士登临咏赞之佳作,但要追溯其建台的起因经过,落成时间及因何得名的缘由,还要从巡抚毕三才所作《观风台碑记》中去探寻。观风台在会城外东南一里,万历三十二年巡按御史毕三才建,自为记。记曰:“昔称人物志,多系乎风土。夫五方之英,成于天地,孕于山川,资为国用。地灵人杰,祥发符徵,机固不偶然也。黔当万山中,为西南荒服,称不庭不贡之区。乃高皇帝开辟疆宇,列圣翱翔……[详细] |
![]() | 贵阳清真寺位于贵阳市合群路团结巷,始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历来为贵阳地区信奉伊斯兰教的教徒进行宗教活动、宗教教育、议事的场所。20世纪60年代,清真寺几乎毁完,1981年开始恢复,1984年完成,现有建筑面积118平方米。1983年该处被公布为贵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贵阳北天主教堂(今和平路)是贵阳市现存历史最长、中西建筑风格混合的天主教教堂。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天主教传入贵阳。道光三十年(1850年)天主教贵州教区第一任主教白斯德望(Albrand,1805年-1853年)修建了贵阳第一所长17米,宽11米的正式天主教堂。同治十三年(1874)贵州主教李万美将原教堂拆除重建,光绪元年(1875年)因火灾使即将完成的教堂付之一炬,后再行重建,于次年完工,即今上北堂之大教堂。主建筑大教堂(现存)长50米,宽18米,檐高10米,建筑面积850平方米。随着100多年的城市变迁,大门朝向改在相反的和平路一面,教堂整体面积也缩小了二分之一。现占地约8000平……[详细] |
![]() | 黑泥哨石牌坊 该牌坊立在清镇通往贵阳的黑泥哨古驿道上,立于道光十六年(1838年),系邑人熊天香得朝廷许可为其母刘氏建造。 熊天香早年亡父,其母刘氏在丈夫死后未嫁,独自承担抚育儿子重任。熊天香事业有成后,为颂扬其母从一而终,得朝廷许可建牌坊以为纪念。牌坊坐北朝南,为三间四柱三楼白石牌坊,高5.75米,宽9.15米。坊柱镌联,南北两面有云鼓形抱柱石支撑。正额天顶刻“巾帼流芳”、下额刻“瑶池冰雪”八个大字。整座牌坊雕刻精美,各种动物、植物吉祥图案以浮雕为主。该牌坊造型古朴,具有皖、赣一带清代……[详细] |
![]() | 棠荫亭,位于贵阳市云岩区城基路贵阳市第五中学内。它是贵阳人民群众为感激和敬仰县长郑绍臣,于民国21年(1932年)修建的纪念亭。1997年9月,贵阳市人民政府将棠荫亭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棠荫亭为重建建筑,仅石碑为当时的历史遗存。……[详细] |
![]() | 蒋介石和张学良会面处位于贵阳市黔灵公园三里弯内,为座北向南的品字形一层西式建筑,占地约160平方米,砖木结构,于今保存完好,1949年4月9日蒋介石来贵阳时下榻此处,并在此会见了张学良,1997年该处公布为贵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回龙寺戏楼位于贵阳市南明区摆郎村白郎小学内,2001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实测,面阔18.6米,进深8. 6米,穿斗式木结构,是典型的明清寺庙戏台建筑。2003年,该楼入列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卢焘先生蒙难处位于贵阳市二桥转湾塘公路旁,是爱国人士卢焘先生在贵阳解放前夕,为保护地方治安和人民生命财产,于1949年11月14日,被杀害之处。为纪念卢焘先生,1986年经贵阳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卢焘先生蒙难处,凿山建有纪念亭,纪念亭以钢筋混凝土建成。原占地约140平方米,因公路扩建面积缩小,现亭紧靠人行道,坐南向北,以山为壁,亭上覆琉璃瓦,高约5.4米,阔约3米,亭中立须弥座圆首碑一通,碑额有秦天真书阴刻大篆“浩然正气”四字和阴刻楷书卢焘生平。1999年于碑亭东西两壁增设卢焘先生及家人瓷像8幅。……[详细] |
![]() | 简书墓,位于秀丽的黔灵湖畔,沿着茂密的森林小道拾级而上,约走百余米开外就能看到。墓四周古木参天,遮荫蔽日,墓主人就是贵州辛亥革命先行者,领导大方人民武装起义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大方军政府的重要领导人简书。墓前石碑刻“简公孟平之墓” 六字,墓地东侧有碑两块:一为“简书墓重建纪念碑”,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贵州省委员会主任王渊敬题,一为“简书先生传略”碑。……[详细] |
![]() | 1935年9月11日(另有说法为10号或14号),年仅24岁的中共贵州省工委书记林青(原名李远方),在被国民党军警从贵阳警备司令部押往六广门刑场的途中杀害。路上林青高唱《国际歌》,高呼“打倒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被敌人惨无人道地用刺刀插入口中。林青被害后,遗体被地下党秘密安葬在江西坡的乱坟岗上,即今瑞金北路江西村小学后门处。 1983年9月,林青烈士墓被列为贵阳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见龙洞(甘龙洞)位于贵州省贵阳市龙洞堡街侧,是一个天然溶洞,相传曾有“龙潜藏其中”,有保护过真龙天子等神妙传说,因地处贵阳的重要关隘地带,为此,该洞自明代以后便名闻于世。洞宽10米左右,长约20多米。洞中钟乳倒悬,怪石嶙峋。明万历九年(1581年),贵州巡抚郭子章在龙洞堡南端的溶洞石壁上题有“见龙洞”三字,字大0.33米,左刻“万历辛丑岁”五字,右刻“泰和郭子章题”六字。因洞无水,惯称“甘龙洞”。该洞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客籍会馆也称川主庙 ,位贵阳市开阳县龙岗镇西南隅,先名关圣庙,始建于南明永历年间,光绪初年扩建为川主庙,1936年,当地四川、两湖(湖南、湖北)、江西和江南(江苏、安徽)籍人士共同出资改建为客籍会馆。但仍然习称川主庙。1951年后粮食部门做粮仓用,但主体仍大体保持原貌。现存为一正一厅两厢组成的封闭四合院。占地800多平方米。坐北向南,四面内外带廊。正殿面阔五间,通面阔21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0米;歇山青瓦顶,穿斗抬梁式木结构。横梁驻峰木雕精致。明间正脊楷体墨书“天下为公,世界大同”8个大字;前廊个檩分别楷体墨书“江西众姓人等同建”、“两湖众姓人等同建”、“四川众姓人等同建”、“江南众姓人等同……[详细] |
![]() | 青岩书院位于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南街,建于明末清初,原建筑为青岩班氏土司宅院,原建筑已毁,现青岩书院为在原址上重建,为砖木结构穿斗式硬山顶建筑,占地面积400平方米,现已经对外开放。2003年该处公布为贵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虎峰别墅位于贵阳市东山东路,又称“王家烈公馆”,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占地590平方米,主楼三层,砖木结构,单檐歇山顶,各层皆有回廊,砖砌廊住柱上皆有拱券,为中西合璧式建筑。1997年该处公布为贵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王家烈(1893年—1966年)贵州桐梓系军阀,国民革命军25军军长,民国21年在蒋介石的扶持下任贵州省主席,民国24年辞去,解放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省政协副主席、1956年任贵州省民革副主任委员。1966年8月11日病故于贵阳。……[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