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宜宾市旅游

宜宾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青山岩摩崖造像位于兴文县太平镇青山岩村7组的青山岩上,海拔850米,中山低谷地貌。现存造像26尊,共2龛窟,为观音阁、天蓬硐。观音阁龛窟为圆顶形,长方形龛,高6.2米,宽2.4米,深2米,主像为千手观音,观音高4.8米,宽1.8米,头饰螺髻,两侧垂香袋护耳,面容丰满,神态安详,嘴角略带笑意,身着通肩大衫,双手交握于胸前,立于莲台上,左右壁中部各刻飞天一躯,二飞天头向龛外,彩带在颈后飘舞成环形,着衫裙,裙向后飞拂,左右壁下部各刻10个侍者之像和一动物。观音阁造像风蚀较重,有的造像形象已模糊不清,有维修观音阁出资碑刻2通,题记一处,因风蚀严重,大部分字迹已不可辨认。天蓬硐龛窟为平顶方形龛,高2.8……[详细]
  云峰寺及牌坊位于宜宾县泥南乡丛树村云峰组,始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现存建筑面积850平方米,东北向,分为上殿及下殿,寺前立有“云峰寺”石牌坊。上殿,木结构,悬山式顶,抬梁穿逗结合式,三穿七柱,面阔三间宽22米,明间进深一间8米,右梢间通进深二间10.5米,通宽4米,明间进深6米,左右次间通进深各6米,通高7米。前建有廊道垂带式踏道。上殿前右侧保存厢房一间,下殿近天井檐坎上立有四方形石碑,上阴刻有建寺经过和捐银人名等。题记“清雍正甲辰二年开山曾法舟江西赣□府安运塔下分派临修云峰寺”。该寺庙对于研究清代早期佛教在川南地区的发展和影响提供了重要的实证资料。宜宾县人民政府于2011年6月公布为第……[详细]
  井口武侯祠位于江安县井口镇武侯村,始建于清代,1946年重建,距长江北岸60米,坐东向西。主体建筑为正殿,素面台基,正殿明间左右各施12级踏道,双向而上,前带廊,青砖为柱。系抬梁式砖木结构,三架梁,单檐歇山顶,施小青瓦,正脊灰塑吉祥图案,中间置如意宝顶,翼角上仰,灰塑草龙图案。明间施三关六扇门,左右次间施槛间槛墙,前檐置撑弓圆雕人物故事图案。正殿面阔三间17.2米,进深三间15.2米,通高15米。左右各配有厢房,厢房形制一致,均与正殿呈纵向排列,穿斗式砖木结构,小青瓦,硬山顶建筑,面阔三间14.9米,进深两间7米。祠总面积262平方米。为宜宾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榨子母码头遗址位于翠屏区南广镇陈塘关社区,建于清代。码头长约200米,宽约25米。码头上留存文化内涵丰富,有多处石刻、水文标识、石梯步、拴船只用的石鼻子。南广河注入长江西侧有多块巨石,枯水期时,巨石距江面约10米。其中最高的一块4米见方,不规则形巨石南立面阴刻有繁体告示四行:“奉/县主设渡口界/上下船支只不/得占此”, 其中“县”“设”“船”“只”“占”为繁体,字径约17厘米。石刻右侧阴刻有方框形水文标识并标有“Ⅹ”“Ⅺ”罗马字样,“Ⅹ”与“Ⅺ”之间相隔10个方形框,每一小格长、宽均为10厘米。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金仙洞摩崖造像位于江安县留耕镇方石村,开凿于明代。坐北向南,分布在长6.4米,高3米,距地表3米高的山崖石壁上,均为长方形直口平顶龛。共4龛10尊造像,8尊为结枷跌座,2尊为站姿。内容有一佛四菩萨、观音、木莲和尚、罗汉、接引佛等。其中1号龛长6.4米,高1.6米,深0.2米,内有一佛四菩萨,佛像高1.5米,肩宽0.4米。为宜宾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白利村石刻牌坊位于翠屏区沙坪街道百利村,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为宜宾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白利村石刻牌坊位于翠屏区沙坪镇白利村3社,坐东向西,分布凿刻在高25米,宽30米的石崖壁上,为仿木结构四柱三间三楼庑殿顶,露出地面高10.4米,宽10.85米,额仿阴刻:节孝儒童张宣祖之妻罗氏坊。该牌坊为倒牌坊,对研究宜宾地区牌坊的建筑形制及风格提供了宝贵的实物材料。……[详细]
  天全街王爷庙位于翠屏区南城街道天全街戎州桥头500米处,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为宜宾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全街王爷庙位于宜宾市翠屏区滨江路,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建筑面积383平方米,木结构硬山顶,穿斗式二柱造,面阔4间28.6米,进深4间13.4米,通高8米,2011年经过维修,是我市沿江标志性古建筑,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详细]
  桥坎组节孝牌坊位于翠屏区赵场街道办事处芝麻村桥坎组,年代为清道光十五年(1835)。类别为古建筑。为宜宾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桥坎组节孝牌坊位于赵场街道办事处芝麻村桥坎组,建于清道光乙未年六月二十九日(1835年),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2平方米。石质仿木结构,三重檐歇山式顶,四柱三间,夹杆石面阔6.3米,高约8米,正方形柱,边长0.5米,脊檐两端圆雕吻,双龙护宝,坊檐下龛内刻有灵龟、和授带围绕着“圣旨”二字,其下匾额又刻有“节孝”,再下坊正身及柱上有阴刻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员题联,内容为建坊由来褒语,其中道光年间曾任内阁学士、兵部尚书、又是著名的书法家的卓秉恬题联“逮事重堂德皆堪式训,能成独……[详细]
  翠屏百岁坊位于翠屏区赵场街道办事处幸福村薛家组,年代为清同治十年(1871年)。类别为古建筑。为宜宾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百岁坊位于赵场街道办事处幸福村薛家组,修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占地面积6平方米,坐南朝北。青石仿木结构,四柱三间五楼庑殿顶,中楼置宝顶。通面阔6米,进深2.82米。柱间抱鼓石护足,明次间均施有雀替,正面上额楷书阴刻“百岁坊”,下额楷书阴刻“五世同堂”,雕刻精美。该坊是研究赵场镇清代历史、民俗的重要宝贵资料,是我市为数不多的精美石坊之一。……[详细]
  川南农民运动指挥部旧址位于牟坪镇禹王街,系牟坪镇禹王宫之戏楼。该戏楼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9年),培修于光绪十八年(公元1893年),坐北朝南,总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面阔四柱三开间,共7.4米;进深四柱三间,共8.35米,分为上、下两层,戏楼板壁上挂有“风月楼”的匾,匾上记录“清乾隆十三年戊辰修戏楼光绪十八年壬辰风月楼挂匾,民国十八年川南农协会在此楼召开”等内容以及捐赠名录。顶部脊檩上墨书楷书题记:“光绪十八年壬辰首事曾昭显监修舒长进仝建”、“日月同辉天地”等字。该戏楼在1928年曾为南溪农民运动的总指挥部,这次运动标志着川南党组织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建立革命武装的开始,在川南打响了……[详细]
  白鹤咀熊氏墓位于江安县夕佳山镇铜盆村,共两墓坐西南向东北,始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两墓均土冢,墓封土呈圆形,用条石砌成,相距2.6米,墓园长10.6米,宽8米。M1墓长4米,宽3.8米,高1.8米。石质拱形碣碑,左右施抱鼓,阴刻楷书碑文,上刻花卉走兽图案,碑高1.74米,宽1.7米,厚0.23米,其中抱鼓宽0.41米,墓主:熊明珠;M2墓长7.3米,宽4.2米,高2.85米。石质仿木结构墓碑,四柱三门,三重檐庑殿宝顶式,左右施抱鼓,阴刻楷书碑文,上刻花卉、人物、瑞兽图案。碑高5米,宽4.72米,厚0.35米,其中柱宽0.26米,抱鼓宽0.64米,左.右龛宽0.73米,中龛宽1米。墓主:……[详细]
  安济庙题榕阁位于江安县江安镇二社区,始建于南宋宝佑年间,清乾隆时期重建,现仅存题榕阁。坐南朝北,其建筑为条基础,石作素面台基,木结构,抬梁式梁架,三穿用四柱,重檐歇山式屋顶。面阔三间9米,进深三间8.35米,通高12米。总占地面积90平方米。为宜宾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佛灵寺摩崖造像位于江安县底蓬镇茶园村,开凿于明代。坐西南向东北,共11龛47尊造像,分布在长7米,高3米,距地表2米的天然大石壁上。有长方形敞口拱顶和平顶两种龛,造像有一佛、三佛、四佛、观音、十二阎君、飞天等,分结枷跌座和立身造像两种。有题记多龛,因风化严重而字迹脱落,现存造像基本完好。为宜宾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梁子兵营遗址位于筠连县筠连镇燎原村五组,坐东北向西南,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占地面积58449.9平方米,以土、砖、石筑成椭圆形城堡,东西径267.5米,南北径473.21米。分东、南、西、北四门,门墙上建有垣围、垛口。内有督军、将军指挥作战及家属居住的督军府,南北两队兵营营房,水井及训练场,围墙下有可双马并跑的跑马道。整个兵营占地面积大,气象恢弘、庄严,是当年清军湖南提督胡中和率领清兵在此抗击云南苗族叛军、保卫筠连的驻军遗址。现东、西大门残损尚存有原痕,南北门已无存,垣垛上留有多处枪垛可见,兵营营房、城堡已毁,督军府还有垮塌残痕。该遗址对研究筠连地方历史、清代军事设施,尤其研究清军……[详细]
  张文湘旧居位于江安县怡乐镇茨岩村,1975年为张友树始建,因失火后张友树搬离,由张文湘之女张远芬重建,张文湘在此一直居住到去世。旧居坐西南向东北,占地138平方米。条石基础,素面台基,檐坎高0.25米,宽1米;土墙、砖墙、夹壁墙组合建造,正房正面为砖墙,上施单个槛窗;东北侧为砖结构,其他外墙为土墙结构;隔墙为夹壁墙。小青瓦盖顶。通高4.2米。正房长16.5米,进深4.9米,左侧厢房长15米,进深4米。该建筑对于研究和纪念农学家张文湘具有重要意义。为宜宾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张文湘(1900—1996年),男,汉族,夏橙、脐橙、血橙的引种者,为国内著名柑橘专家,有中国夏橙之父的殊荣。1938……[详细]
  大南垇牌坊宜宾县柏溪镇南京村,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坐东向西,立面面积18.5平方米,其造型雄伟、雕刻丰富精细,保存较完好。牌坊为石质,四柱三开,重檐庑殿顶,通高8米、宽7.5米、坊柱厚0.5米,正面上方浮雕人物九尊和阴刻“聖旨”牌,“聖旨”周围镂空刻有二龙,两侧浮雕二武士守护圣旨牌;临下横额上浮雕二龙,坊中额阴刻“恩荣節孝”四个大字,字高0.55—0.62米,坊下额阴刻“宜賓縣文童趙在廷之妻何氏坊”;两侧阴刻二副对联,其中一幅为“十年重守贞女有士风此生豈让山泉潔,四德不言孝妇修子识别传应垂青史”。题记“四川全省提督学院黄琮题”“道光丁酉十七年……秋月下浣日吉旦”。正面两次间分别浮雕……[详细]
  金盆民居位于宜宾县蕨溪镇顶仙村,地处环境优美的高山盆地地带。该民居始建于清代早期,清代中晚期曾经大规模扩建,系向氏家族祖屋。原建筑群规模宏大,占地达25000平方米左右,现存建筑3000平方米左右,其中前院1200平方米、后院1000平方米、侧附院800平方米。民居为复式四合院结构,悬山式顶,小青瓦屋面,地面满铺石板石条,檐口有悬空雕花廊柱,屋内梁托雕花精美大气,墙体为木板结构,均有花窗。该民保存较完好,有较高的民居古建筑艺术价值,是研究明清时期川南地区民居发展历史不可多得的重要实物资料。为宜宾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喜捷南华宫位于宜宾县喜捷镇社区,又名“广东会馆”,是清代广东商人在此兴办的会馆,始建于乾隆年间,距今已经有200余年的历史,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坐南向北略偏西。建筑原为四合院布局,现存戏楼及左厢房。戏楼为木结构歇山式屋顶,穿逗式梁架,三穿七柱,面阔1间13.4米,进深1间8米,通高8米,内顶建有藻井。戏楼木柱上有镂空和浮雕图像。左厢房为抬梁式梁架,悬山式顶。面阔4间16米,进深1间4米,通高6.5米。在戏楼后殿前遗存有石扶栏、垂带式踏道和石板院坝。在左厢房楼道进戏楼门处有一宽1.85米,高0.9米的横匾,上阴刻“同仁”二大字。该建筑是研究清代时期湖广填四川这段历史的重要研究载体,对于研究清代……[详细]
  武德南华宫位于筠连县武德乡中华村五组,坐北向南,建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占地面积415.2平方米,为悬山穿斗抬梁式结构,小青瓦屋面,建筑面阔6柱5间24米,进深9柱8间15米,东侧有砖砌围墙并有小圆门,内堂设有戏台,正堂摆设13尊泥塑菩萨,有二龙抱柱两根,龙柱有字刻但模糊不清,正门前有香炉一个,石碑立于道光25年(1845年)碑文记载有捐资人刘荣贤38两,朱李氏40两,主要内容为修初捐资功德。曾为广东会馆,见证了当地的商贸繁荣,它对研究明清时期川南商贸发展及建筑文化有一定的价值。为宜宾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节孝总坊位于江安县江安镇四社区,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坐西向东。石质仿木结构,四柱三开间,三楼庑殿排楼式顶。通高7.92米,面阔7米,明间高3.56米,宽2.5米,次间高2.2米,宽1.33米。石柱平面呈正方形,边长0.54米。正中开间上门楣刻有行书“微显阐幽”四字,檐下刻“圣旨”和“节孝总坊”。柱上石刻对联,铭文及题记。为宜宾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