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河源市旅游

河源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陂头广东六祖燕岩古寺历史悠久,它的建寺时间大约有1700多年。根据该寺现保留的“惠远结连社于庐山”碑文(不完整的碑文),陂头燕岩古寺在公元300多年前就已经存在。因为,惠远和尚是东晋时期的高僧,他在湖北省鄂州市西山创建了“灵泉寺”。公元384年到庐山,后与全国123名高贤结社,弘扬佛教文化三十多年。在这三十多年中,他们云游各大名寺,很有可能正是在这段时间,他来过燕岩寺进行弘法活动,并留下了碑文。清朝雍正八年编写的“连平州志”记载,陂头燕岩古寺是“明月空祖师道场”。月空是明朝初期少林寺的武僧,他武艺高强,具有强烈的爱国之心,在抗击外来侵略“倭寇”的战争中不怕牺牲,屡建奇功。“道场”是指和尚和道士……[详细]
  塔岭烈士墓园位于连平县绣缎镇塔岭村大地墩山上,距大湖圩镇约3.5公里。大湖、绣缎是连平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老区,在革命斗争中,涌现了许多为人民群众得自由、得解放而甘心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烈士。原桂林队钢铁连连长曾坤延同志为了纪念在塔岭、狮脑山等战斗中牺牲的烈士,顺应烈士遗属和老区人民的愿望、要求,提议建立塔岭烈士墓园。他的提议得到了县委、县政府以及原东江纵队、粤赣湘边纵队领导特别是原东二支队司令员郑群的重视和支持。曾坤延、郑群等老同志带头捐款,社会各界纷纷鼎力相助,共筹集资金46万多元。塔岭烈士墓园工程1993年开始动工兴建,1999年竣工。塔岭烈士墓园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墓园……[详细]
  东山苏公祠(亦称永思堂)坐落于苏围村的中央,以正中央的地理位置彰显宗族血脉的权威与荣耀。五百多年前,东坡居士的第十五世孙苏东山,官至五品,走任桂林府推官。仕途兴起,宗脉流旺,明成化十七年苏公拓土兴建了永思堂。东山苏公祠始建于明代,维修于清代,坐北朝南。府第式建筑,原建筑大部分损毁坍塌,现仅剩三及照壁。总共阔11.3米,总进深43.4米,占地面积490平方米。砖、瓦、土、石、木构筑。悬山顶,屋面板瓦,红砂岩石条墙基。中轴厅堂大门前有五级花岗石石阶,大门轩廊两侧有红砂岩柱础、柱承重檀条、砂砾岩门框、门枕。门框镶有大理石阳刻对联,上联为“汉室忠臣北”,下联为“宋朝学士家”,横额为“东山苏公社祠”。中……[详细]
  嘉禾岗围龙屋——位于大坝镇高发村,典型的客家民居在和平县大坝镇高发村嘉禾岗,有一座围龙屋,因为历代人才辈出,风光独好且蕴含着不少传奇故事,不仅为和平人津津乐道,而且在河源也较为知名,它就是——“外翰第”。嘉禾岗围龙屋座落在和平县大坝镇高发村,由黄姓人建于清代,坐北向南,形似马蹄状。围龙屋共有三堂四横一围,整个围龙屋有两层半高,围屋里有上百间房屋,呈椭圆形整齐地排列着,龙屋外部建筑有大龙头、大坪厦和鱼塘。总占地面积6千多平方米。2011年公布为河源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文笔塔,位于紫金县瓦溪镇上濑,离瓦溪墟镇8公里,是河源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笔塔始建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清同治元年(1862年)、2004年重修。坐西向东,六角三层楼阁式砖塔。高10.5米,每边长2.2米,建筑占地面积19.2平方米,塔内设木楼梯、木棚,攒头顶,灰瓦,砖墙,石基脚,外墙面批荡石灰,每层用青砖砌二层菱角牙子叠涩出檐。文笔塔三层皆有对联横批,从一至三层分别是“文运天开”“扶摇直上”“更上一层”。上濑文笔塔是客家地区崇文重教的实物证明,对研究明代古塔有较高的参考价值。2005年,文笔塔被列为紫金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3月,文笔塔被列为河源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义峰苏公祠 位于东源县义合镇苏围村。始建于明末。原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后裔16世孙苏义峰的光化堂,后改为义峰苏公祠。祠堂为三进四合院式布局。主体建筑为硬山顶,穿斗式梁架。正门有巨石打成的石墙,门上石匾上阳刻“义峰苏公祠”五个大字;两边有一副20厘米见方,石刻楹联:“眉山开奕叶,合水衍支流”。字迹刚劲有力。檐下有3条画桁,其中左右桁雕刻有龙、狮、凤凰、麒麟等吉祥物及梅、兰、菊、竹等花鸟图案,中间桁条刻有“吉祥如意”四个大字。画檐内的斗栱、柁墩等木刻麒麟、马、猴、狗等浮雕。造型逼真,栩栩如生,为研究明代建筑和雕刻艺术提供了实物资料。……[详细]
  龙子山墓位于和平县阳明镇东北4公里处的丰道村龙子山东坡。1986年发掘。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坑窄长,长2.8米,宽0.7米~0.85米,残深0.32米。墓向281°。人骨与葬具均已朽。随葬品主要置于墓坑的前后两端,共21 件,有铜鼎、戈、钺、刮刀,其中鼎铸饰窃曲纹和圆圈纹;陶器有罐、盉,罐饰弦纹、篦点、方格组合纹,盉饰重圈纹与大方格纹组合;原始瓷豆,施黄绿色釉;还有一组11件玉玦,大小相递,最大的外径6.2厘米,最小的外径1.9厘米,磨制精美。1995年河源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逍遥岩摩崖石刻位于河源市源城镇南郊一公里的石夹山崖壁上。逍遥岩呈弯月形。在洞口左侧石崖上有高1.6米、宽0.5米的长方形刻面,阴刻“逍遥岩”3个行书大字,字径0.40米,落款刻“崖松为岩宅主邱隅书”。字迹刚劲有力,至今保存完好。岩洞口右侧还有一题残缺不全的诗刻,由于风化剥落,字迹已模糊不清。据阮元《广东通志·金石略》和《河源县志》卷之十四载,逍遥岩为河源宋代进士何天隐开辟,明代江南知府邱隅扩大完善的游览胜地。1986年河源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蓝塘镇杜氏宗祠位于紫金县蓝塘镇蓝塘居委会,年代为清咸丰五年(1855年)。类别为古建筑。蓝塘镇杜氏宗祠为第四批河源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黄汉廷故居位于和平县阳明镇丰道村,年代为明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黄汉廷故居为第四批河源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烈三张公祠位于紫金县蓝塘镇百罗村,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烈三张公祠为第四批河源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复澈公祠位于连平县陂头镇夏田村,年代为明代。类别为古建筑。复澈公祠为第四批河源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岑江田龙渤海堂位于和平县古寨镇水西村,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岑江田龙渤海堂为第四批河源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九潭农会旧址位于连平县油溪镇九潭村,年代为清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九潭农会旧址为第四批河源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中共连平县第一个党支部旧址位于连平县大湖镇湖东村,年代为1920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中共连平县第一个党支部旧址为第四批河源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蕴庐位于龙川县老隆镇水贝村,年代为民国二十七年(1938 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蕴庐为第四批河源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粤赣苏区食盐储运中转站位于龙川县细坳镇小参村,年代为清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粤赣苏区食盐储运中转站为第四批河源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中共九连地委及粤赣边支队司令部旧址位于东源县上莞镇新南村,年代为清统二年(1910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中共九连地委及粤赣边支队司令部旧址为第四批河源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文秀塘中共后东特委驻地旧址位于东源县黄村镇永新村,年代为清初。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文秀塘中共后东特委驻地旧址为第四批河源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中共河源县委员会成立旧址位于东源县叶潭镇叶潭村,年代为近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中共河源县委员会成立旧址为第四批河源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