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扬州市 > 广陵区旅游

广陵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王柏龄故居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淮海路44号。原国民党执行委员王柏龄所建,占地面积2340平方米,为中西合壁的花园洋房。大门偏东南向(从院西开侧门进出),门廊有木雕。楼在院中,坐北朝南,为二层钢筋混凝土砖木混合结构,坡屋顶。一、二层中间均为宽敞的客厅,下层南面有廊,二层厅外为大阳台,上下两侧均为房间,厅后有走道;北面有楼梯和配套房。楼前为花园,西贴壁构假山和水池,西南角筑有半亭,院偏东有小青瓦屋面长廊,自大门连接楼屋。院中有草坪和古黄杨、广玉兰等花木。现用作安全局招待所。……[详细]
  湾子街69、71、73号民居 清代民居。67号住宅坐北朝南,前后两进,第一进面阔三间,第二进面阔四间,小瓦屋面,硬山顶。69号住宅坐北朝南,前后两进,面阔三间,小瓦屋面,两侧防火墙。大门为磨砖门楼,有照壁;第一进前有轩廊,木构槅扇,后设屏门;住宅东有厨房,两间一厢,小瓦屋面,观音兜顶;71号住宅坐北朝南,大门为磨砖门楼,入内为火巷,火巷东、西分别为前后两进住宅,后院有水井一口。73号住宅大门南向,条砖勾缝门楼,内部建筑坐西朝东,南、北三间并列,前为天井,两侧厢房。……[详细]
  卞宝第故居位于广陵路219号,清湖广、闽浙总督卞宝第宅第。卞宝第,字颂臣,号娱园,仪征籍,世居扬州,清咸丰辛亥(1851)兵兴,曾先后任刑部主事,郎中、御史、府尹、直至闽、浙巡远、湖广、闽浙总督等职。住宅原范围,北面抵广陵路,南面通过丁家湾86号。现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 1000余平方米。现存二层楼房三进,面阔五间,楼与楼之间旁置厢楼互连相串。第三进楼房上世纪90年代,遭火烧残。另有半亭一座,水井一口。现存建筑平面布局,前后三进楼宅呈“日”字型格局。……[详细]
  邹氏住宅位于史巷7号,民国时期扬州盐业公会高级职员邹育梁购旧宅为居所。该建筑大门座西朝东。砖雕门楼,进门为三间门厅,门厅南北侧各接轿厅两间。进庭院向西偏南为一道砖雕门。进门为一天井,座北朝南明三暗五大七架梁住宅。高大轩敞。住宅天井青石板铺地,堂屋青砖地墁保存基本完好,正房室内木地板,木板壁槅扇门窗保存完好。天井南座朝北四间厅房。厅房南原有花厅三间,现已改建为住房,但花厅结构未动,仍可见原建筑风貌。该住宅为清未民初保存较完好的大户之家居建筑,现为邹氏后裔居住。……[详细]
  黄氏盐商住宅位于石将军巷2、4号,宅主黄锡安,建于清末民初。黄锡安曾任四品清理财局科科员安徽候补知县。该住宅分东西两部分,坐北朝南,东部住宅水磨砖门楼,入内南边为轿房,北为正厅,东西两边有廊与正厅相连。正厅为卷棚式明三暗四厅房结构。厅后为三进住宅,均为三间两厢。宅后有一小天井,北为柴房。西部住宅前为砖雕门楼,后为中西合壁式平房,面阔五间,墙体青砖、红砖夹砌,拱形门、窗,窗户为木制百页窗。该建筑至今保存较好,现为黄氏后裔住用。……[详细]
  万寿寺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万寿街26号。传始建于宋,明景泰七年(1456年)重建,清嘉庆二年(1797年)改名万寿寺。咸丰毁于兵火,后重修。现存大殿、藏经楼、戒台、两厢廊房等建筑。占地约385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420平方米。大殿歇山重檐,进深九檩,梁柱及斗拱基本完好。戒台单檐硬山,面阔三间,进深十一檩。寺内原有唐经幢,毁于“文革”中。1997年经省文化厅、扬州市政府批准迁至文峰公园东侧复建文峰寺保护。……[详细]
  景氏住宅位于新胜街28号,景吉泰茶庄老板景鉴澄住宅,清代晚期建筑。景鉴澄在扬州开店,为人活络,常向一些茶楼、浴室、戏馆的店主宣传推销自己茶叶的价廉与物美。后因生意越做越大,先后买下了新胜街好几处房屋。后由于市面萧条,营业萎缩。1956年,景吉泰参加公私合营,与其他几家同业改组为“绿扬春”,门面设在教场街。景氏住宅临街为一小门厅,进门一小天井,向西为前后三进三间两厢式住宅,住宅六间天井相连。院东部原有客厅,现已改建。……[详细]
  玉井巷11号民居位于扬州市玉井巷11号,年代为清末民初。位于玉井巷11号,清末民初民居。水磨砖雕门楼,砖雕为“孔雀、牡丹”纹样,门楼为四间楼厅。进大门分东西两路住宅。东路三进住宅,明三暗四,中间以天井相连。西路第一进为门厅,面阔五间;第二进花厅,面阔五间;第三、四进为明三暗五住宅。该组建筑,槅扇等木装修保存较好。原有花园,今毁,仅存部分迹象。2008年1月8日,扬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扬州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王氏民居位于金鱼巷26号,为王氏住宅,建于清代晚期。该建筑东西两条轴线,西轴线前后四进,第一进为门厅,门厅向北为三开间大花厅(客厅)客厅为卷棚式建筑,客厅后为天井与正房相连,正房为三间两厢式民居建筑,正房后为一小庭院,小庭院北端有坐北朝南三开间书房。书房为台门式建筑,朝南一排上推式窗户,设计精致、大方,开启方便,落下无痕迹,独具匠心。东轴线与西轴线基本一致,有腰门相通,并列而成。该建筑为扬州前宅后院式民居典型代表。……[详细]
  陈氏住宅位于广陵路306号,为清末民初木行业陈氏商人所建。住宅分东、西两部分。东路住宅,前后两进,第一进明三暗四住宅,东、西有厢房;第二进为三间两厢式住宅。西路住宅,前后为三进。前二进为对合式三间一厢住宅,中有天井相连;第三进为花厅,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前后置 卷棚,明间一木雕镂空仕女罩格,梁架上有雕花。厅前小庭园以鹅卵石和小瓦铺地,组成“团寿”字图案。整个建筑布局合理,天井、庭园、花厅、住宅有机结合。……[详细]
  魏氏盐商住宅位于扬州永胜街40号,为盐商魏次庚住宅,建于清代。大门西向,建筑坐北朝南,东为住宅、西为园林。东部建筑前后5进,前为照厅、大厅,后为3进住宅。大厅面阔5间,进深7檩,前后有卷棚。厅后3进皆为3间两厢,两侧有套房小院。宅西园林部分破坏严重,残存山石树木,原有四面厅——“吹台”,内悬郑板桥书“歌吹古扬州”横匾,解放后移至瘦西湖上;船厅一座,已移建于大虹桥南“西园曲水”。……[详细]
  木香巷37号民居 清代民居,坐北朝南,分东、西两路建筑,建筑面积442.68平方米。东路建筑前后两进,第一进面阔四间、进深五檩,院大门开在偏西一间,磨砖门罩;第二进为明三暗四格局,面阔四间、进深七檩。屋后院落内有柴房两间,西向厨房三间。西路建筑前后三进,第一进面阔三间、进深五檩;第二进三间两厢,厅房面阔三间、进深七檩;第三进三间两厢,主房面阔三间、进深七檩,东厢房有通道与东侧院落相连。……[详细]
  巴总门15号民居 清代民居。前四进坐西朝东,最后一组建筑坐北朝南,建筑面积494.6平方米。大门朝北,临巴总门巷。第一进仪门门厅,面阔五间、进深五檩,仪门为磨砖门楼;第二进大厅为明三暗五格局,进深七檩;第三进面阔五间、进深五檩;第四进也为明三暗五格局。最后一组前后两进,南进面阔三间,北进为“明三暗四”格局,面阔四间,进深七檩,套房天井有西便门通引市街,门内迎面墙上有福祠一座。……[详细]
  赵氏住宅位于弥驼巷10号,民国建筑。住宅东西二条轴线,东路为一花园、一花厅。现为赵芝山后裔赵杰居住。花厅现已改建为住宅,但结构还保持原状。西路为前后四进,面阔三间,住宅之间均以天井相连。现西路四进为彩衣社区办公用房。该建筑东路花园与花厅间有一围墙,围墙门额镌刻“长春”两字,落款为“癸未仲春,含光书”。该建筑布局为东园西宅式民居,花园与住宅平行布置,颇具特色,为寻常民居所少见。……[详细]
  平园 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南河下723所内。盐商周静臣所建,占地3447平方米,大门南向,系砖刻门楼。园在住宅西偏,园门东向,上有楷书“平园”石额,园内以花墙分隔为南北两院落,花墙正中开月门,上有石额,南题“惕息”,北题“小苑风和”;南院中有三百年广玉兰两株,北院中有南向花厅五间,厅内置楠木格扇,装修精致。厅南沿墙叠有湖石假山。……[详细]
  南河下黄氏盐商住宅清代盐商住宅,原有中、东、西三处大门,现存西大门、中仪门及二层住宅楼两幢、东住宅前后三进,坐北朝南,建筑面积1056.97平方米。西大门临街,残存;中路仪门磨砖门楼;仪门后为二层木构小楼前后两进,均面阔三间、进深七檩。东住宅前后三进,第一进面阔三间、进深五檩,大门为磨砖门楼;第二进为面南的二层楼,面阔三间、进深七檩,第三进面阔三间、进深七檩。……[详细]
  王少堂故居及墓(墓系新增)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湾子街三多巷10号。王少堂(1889-1968),扬州人,扬州评话表演艺术家,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副主席,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他演说的“武十回”和“宋大回”,已整理成《武松》、《宋江》二书出版。故居系清代传统民居,正宅为四合院,为三间两厢一对照,保存有王少堂使用的家具和有关物品。现为其后裔住用。……[详细]
  甘泉路17号李氏住宅 清代民居。房屋规模较大,座南朝北,分东西两路,建筑面积1146.18平方米。东路前后四进,第一、二两进为二屋楼房,面阔五间,天井两侧厢楼;第三、四两进均面阔五间,其后有面阔三间附房一座、六角古井一口。西路前后三进。第一、第二进为对合形式的四合院,均面阔三间;第三进为大厅,面阔三间,前后均有柏木卷棚。原房主李氏,经营商品零售生意。……[详细]
  王氏住宅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达士巷12号,占地面积350平方米,建筑面积265平方米。原为清代烟酒商人王福生住宅,门楼保存较好,面阔3.26米,上有水磨转雕莲花,卷草及鲤鱼图案。住宅前后四进,第一进门房三间;第二进大厅,面阔三间10.2米,进深七檩6.2米,前带廊,后两进皆为三间两厢格局。房屋保存较好,现为古籍书店仓库。……[详细]
  李氏住宅位于石牌楼14、16号,房主为清代李清波。大门面东,砖雕水磨门楼。住宅坐北朝南,分南北两部分。北侧,进门为一庭院,西有东向二道门。进门又为庭院,三面回廊,正厅三间。厅后为二层楼屋,面阔六间。南侧,大门面东,门厅已改造成住宅。进门,西有东向二道门,住宅前后三进。第一、二进为明三暗四对合式住宅,天井西有客厅一间;第三进为三间两厢住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