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通城隍庙,濠东路199号。始建于宋建隆二年(公元九六一年),由州官王茂所建,亦名郡庙、邑庙。原在市区十字街州署东南侧,千年来屡加修饰,长盛不衰。一九九八年城隍庙迁建于濠东绿苑北首、濠河之畔,从仪门、甬道、拜殿、大殿及元辰殿、财神殿、东西两庑均按原样重建。继建有山门、戏台、后宫、文昌阁、药王阁、前后东西厢房、耳房、东西回廊,占地近十亩。建筑面积两千二百四十八平方米,全部为砖木结构,平房简瓦,古色古香;布局严谨,庭内绿化,仿佛江南园林景色。园林具特色的围墙镂空向濠河借景,铸铁篆书作窗,内容为劝善经句。庙以河为景,河为庙增色。西侧回廊从战国晏婴到清朝林则徐等十八位清官造像,东侧回廊是道教历代格言碑……[详细] |
![]() | 富贵巷明代住宅位于崇川区富贵园新村,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围墙,南至富贵园9幢现状建筑,西至富贵园新村现状小区道路,北至富贵园6幢现状建筑。建设控制地带:边已建成居民小区,不划定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
![]() | 北极阁城墙遗址位于崇川区北濠桥路与环城北路交叉口西南100米,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南、西侧至现状界址,北至环城北路。建设控制地带:周边已建成江苏省南通中学,不划定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
![]() | 启秀别业位于崇川区启秀路20号,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启秀别业建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为张孝若别业,1928年3月张绪武先生出生于此。后曾为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外国专家宿舍。启秀别业为二层砖木结构楼,坐北朝南。该别业面阔三间,前有走廊,东南角附楼梯间,楼房中室北侧外加厨房,建筑面积356平方米。风格简洁,中西合璧,是近代南通具有代表性的别墅建筑。保护范围:本体建筑(含南侧台阶和花圃)。建设控制地带:不划定建设控制地带,周边已经划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通博物苑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
![]() | 伶工学社旧址位于崇川区严家巷4号,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伶工学社建于1919年,是张謇创办的我国第一所戏剧学校,利用望仙桥畔武圣殿原址修建,当时有校舍60余间。张謇亲任伶工学社董事长,张孝若为社长,梅兰芳为名誉社长,欧阳予倩任主任,主持日常事务,并亲自给学生讲戏剧理论,还进行京剧剧目、舞台艺术和剧场管理方面的改革,在我国戏剧史上享有特殊地位。1926年停办。伶工学社旧址现存校舍20余间,为砖木结构平房。分东西两列,前后各三进,中有走廊相连。其间有古银杏三棵。现为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职工宿舍。保护范围:东至金诚大厦,南至健康路,西至白家园公寓,北至现状界址。建设控制地带:周边已建成居民小区,不划定……[详细] |
![]() | 掌印巷清代住宅位于崇川区掌印巷22号、25号,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本体建筑及院落、院墙。建设控制地带:位于西南营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内,不划定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
![]() | 因树斋位于崇川区环城南路21号,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院墙,南、西至现状连廊,北至环城南路。建设控制地带:位于濠南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内,不划定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
![]() | 冯旗杆巷明代住宅位于崇川区冯旗杆巷26号,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本体建筑及院落、院墙。建设控制地带:位于西南营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内,不划定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
![]() | 兴化禅寺位于崇川区西寺路17号,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西、北均至院墙,南至西寺路。建设控制地带:位于濠南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内,不划定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
![]() | 李方膺故居位于崇川区寺街29号、31号,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本体建筑及院落、院墙。建设控制地带:位于寺街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内,不划定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
![]() | 白雅雨故居位于崇川区白陆巷2号,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本体建筑及院落。建设控制地带:东、北侧保护范围外拓6米,西至南大街,南侧保护范围外拓8米。……[详细] |
![]() | 女红传习所旧址位于崇川区环城南路23号,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本体建筑及院落、院墙。建设控制地带:位于濠南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内,不划定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
![]() | 金沧江故居位于崇川区西南营29号,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本体建筑及庭院。建设控制地带:位于西南营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内,不划定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
![]() | 赵丹故居位于崇川区西南营36号,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本体建筑及院落、院墙。建设控制地带:位于西南营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内,不划定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
![]() | 顾儆基故居位于崇川区环城东路153号,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位于环城东路153号,建于1930年,是原私立崇敬中学创建人顾儆基故居。该建筑座北朝南,为二层砖木结构楼,建筑面积270.94平方米。双坡顶红洋瓦,顶两侧呈小三角形状。清水砖墙,白灰水勾缝。楼平面为长方形,面阔三间,东、西室前各有一等三边形楼面向外凸出。中室两侧前有罗马柱,室后部向外扩出1.2米,并设有木楼梯。二楼中室前有宽阔的阳台,铸铁栏杆。该楼既体现了西方建筑风格,又保持了中国传统的建筑特色,是一座中西建筑艺术相结合的住宅。顾儆基(字仲敬)先生是开启南通近代教育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于1917年创建中英学塾,后四迁校址,两建校舍……[详细] |
![]() | 军山气象台旧址位于崇川区军山山顶,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本体建筑及院落。建设控制地带:位于狼山风景名胜区范围内,不划定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
![]() | 特来克墓位于崇川区剑山南麓,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墓园及周边区域。建设控制地带:位于狼山风景名胜区范围内,不划定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
![]() | 钟秀山遗址位于崇川区钟秀路100号,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钟秀山,俗称北土山,居南通旧城中轴线北端。明代嘉靖、隆庆年间由由州牧高启新、郑舜臣率民众筑土建成。原有五座小山,与南五山遥相呼应,构成古城南通的中轴线。钟秀山遗址现存主山部分山体,高约5米,占地200余平方米;另有重要文物明隆庆三年(1569年)顾养谦题额、陈尧撰、袁随书的石碑《新筑钟秀山碑记》,及碧霞阁残碑一方。钟秀山遗址是南通古代城市重要遗存。1985年南通市人民政府在钟秀山遗址建钟秀山烈士陵园,主要建筑有烈士纪念碑,烈士事迹陈列厅,南通“三·一八”惨案烈士墓碑。保护范围:南通革命纪念馆、南通革命烈士纪念堂。建设控制地带:钟秀山烈士……[详细] |
![]() | 刘瑞龙故居位于崇川区狼山镇街道,年代为清,为第六批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静业庵位于崇川区北濠桥新村,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本体建筑及院落、院墙。建设控制地带:东、南至现状道路,西侧至现状道路和绿化边界,北至现状绿化边界。……[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