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许昌市 > 建安区旅游

建安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介绍:亦称张飞庙,位于许昌东南18公里张潘乡古城西北隅。祠建于8米的高阜上,面积10000平方米。庙中奉祀张飞,还有刘备和关羽。据传此处曾是东汉许都官驿,他们兄弟三人来见献帝时曾驻此。庙内有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重修汉司马张公祠》碑一通,碑文盛赞张飞的智勇节义。清代又塑包公像于殿内,故又称包公寨。原有殿、堂、楼、阁、亭、台、庵20余座,鳞次栉比,巍峨壮观。虽一些建筑被毁,但遗留奇观依旧,一是庙前“三姓树”,俗称刘、关、张拴马柏,无不望而称奇。二是山门洞内两侧之风雨石,可测阴晴风雨。三是庙门建筑奇巧,是寨,又是洞门,还是山门,上是门楼又是戏楼。四是张公殿前立有明、清两通地震碑。景点位置河……[详细]
  夏侯渊墓位于建安区河街乡贺庄村北油库院内。墓呈椭圆形,现高10米,东西长约50米,南北40米,占地面积约2000余平方米。据《三国志》载:夏侯渊,字妙才,夏侯敦之族弟。二十三年(218年),刘备军阳平关,渊率诸将轻兵护南围。备挑郃战,郃军不利。渊分所将兵半助郃,为备所袭,渊遂战死。谥日愍侯。因夏侯渊曾任颖川太守,有与曹操为通家,故祀之。1980年夏侯渊墓被建安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被许昌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夏侯渊,字妙才,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人,随曹起兵屡立战功,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战死于阳平关,葬于此。景点位置河南省许昌市贺庄油库后院……[详细]
  张潘王家宅院位于建安区张潘镇张二村,年代为清。二○○九年六月十九日,张潘王家宅院被公布为第三批许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自东院墙外皮向东、院落倒座南墙外皮向南、西院墙外皮向西、客厅北墙外皮向北各向外延伸10米。……[详细]
  愍帝陵位于建安区张潘镇原政府院内,愍帝陵又称献帝陵,既汉献帝衣冠冢。高约10米,顶面呈长方形,长25米,宽20米,占地面积600平方米。据《民国十二年建安区志》载:“城东张潘镇北门外有献帝陵”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于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许昌遂为一代帝都。公元221年,汉献帝让位于曹丕,汉灭魏兴,献帝即为汉朝最后一帝,曹丕赐献帝“山阳公”,封地于“山阳”,献帝死后即葬于此,张潘愍帝陵乃献帝死后,许昌人民感献帝生前恩德,集土成丘之衣冠冢。1980年被建安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核定公布为许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愍帝陵县级文物保护标志牌基座中心为基点,向东、西、……[详细]
  马腾墓位于建安区苏桥镇塚许村,现墓高6米,占地1000平方米,呈椭圆形。据《三国志》载:“马腾,字寿成,东汉右扶风茂(今陕西兴平县)人,少年马腾以打柴卖柴度日。汉灵帝末年边民反乱,马腾应募从军,屡建战功,后被封为西凉太守。马腾及其儿子马超在西凉称雄割据,举兵反对曹操,待曹操在许都得知后,就假意派人邀马腾来许议事,并设计将马腾杀死在许都,马腾死后,葬于此。2017年被许昌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河街白兔寺位于建安区河街乡白兔寺村南。据所了解始建于唐。原寺为五进大院,占地27亩,房舍53间,规模宏大,建筑雄伟,香火旺盛。解放初期,该寺院仅剩三进院,四进院的大殿及东厢房,八十年代,三进院的东西厢房及四进院西厢房被拆除,现有建筑为三进院大殿及四进院大殿和东厢房,占地为3000平方米。前大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单檐硬山建筑,灰瓦屋顶,有前檐廊,檐下有两根木柱,柱础为覆盆形,后大殿为单檐硬山楼阁式建筑,坐北朝南,面阔三间,灰瓦覆顶,砖雕正脊,二层有三个拱形亮窗,东厢房面阔三间,硬山楼阁式建筑,灰瓦屋顶,两层有三个亮窗。2017年被许昌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贾庄上龙王庙位于建安区榆林乡贾庄村,据碑文载上龙王庙始建于唐代,始建时有两进院落,明、清多次增修,庙舍百余间,碑碣近百通。该庙五十年代被破坏,现仅存大殿一座,石碑6通,该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抬梁式结构,悬山式建筑,灰瓦布顶。该建筑的存在为研究明清建筑和当地人文历史有一定的价值,2005年被核定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被许昌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蔡孝子碑位于建安区椹涧乡椹北村,蔡顺、字君仲,西汉末年汝南人,是我国封建社会二十四孝子之一,顺少年丧父,侍母至孝。据明代弘治十三年(1500),河南按察司副使车玺所撰《蔡孝子祠堂记》碑文记载:“明朝颁降孝顺事实,以化天下,凡二百七人,汉孝子蔡顺其一也”。椹北村一带村民遂在椹北村建了一座“蔡孝子祠”祭祀蔡顺。原祠堂已无存,现仅剩遗址。遗址内碑刻有明代的《汉孝子蔡公题祠》和《蔡孝子祠堂记》,道光十七年(1837)的《重修蔡孝子祠记》。碑刻依然存在,字迹清晰。2017年被许昌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郄虑墓位于建安区张潘镇郄庄村西,墓高5米,围长100米,占地960平方米。郄虑是汉献帝御史大夫,汉献帝亲信,曾与中护军韩浩友善,因郄虑与献帝密谋曹操,韩浩知情,向曹操告发,事泄后,郄虑被曹操杀害葬于此。郄虑居官时,府第即在郄庄,韩浩府第在潩河东韩庄。韩浩告发后,郄虑家灭九族,挖地三尺。现在郄庄门大坑即使当年抄家时所挖。自此,郄、韩两家结下时代冤仇,至今还互不通婚。2017年被许昌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被许昌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寺台庙遗址位于建安区蒋李集镇寺台庙村,故名寺台庙遗址。该遗址居于村中心(偏东南),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遗址地势较高。文化堆积为三层,上层耕土层中发现有唐代绿釉瓷瓶一件,中层是汉代墓群,出土文物有陶壶、钵、瓶、釜、鼎约三百余件,下层是龙山文化,发现有大量的黑色磨光陶片、鬲腿、鼎腿、石斧和大量的灰土层堆积。它的发现为研究龙山文化、汉代、唐代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2017年被许昌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射鹿台遗址位于建安区陈曹乡袁庄村北,古时许田一带林木茂密,獐鹿成群,曹操迎献帝来许后,曾在此筑台建亭,陪同献帝常来此游猎,世称此台为“射鹿台”。台周围方圆百余里,除许田古镇外别无人烟,据《建安区志》载:“射鹿台,在许田西三里,是曹操与献帝射鹿台。”台前曾有石碑两通:一通为清康熙年间许州吏目滕之瑚所书“射鹿台”。另一通碑于清乾隆十二年立,碑文曰:“许田射鹿台其事,不见于经史陈寿辈为曹讳也!然关侯尝语先主曰:“许田猎下,若从某言,必无今日之厄,是则实其事矣”。后人有诗云:“游畋为有阿满陪,遗迹犹留射鹿台”。该台虽历经风雨,却依然气势雄伟,巍峨壮观。台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原高10米,占地1500平方米……[详细]
  杨水才墓位于建安区桂村乡水道杨村南,杨水材纪念馆西侧,墓地坐东南向西北,整个墓地呈长方形,面积约为332平方米,由墓冢和墓碑组成。墓冢呈长方体,长2.9米,宽1.45米,高1.2米,为砖砌水泥抹面。墓正前有一石碑,上 书-“杨水才之墓”,左侧为生平简介碑,右侧为胡乔木的诗《小车》,三通碑均为青石质,碑座为砖砌大理石贴面,是2001年建安区人民政府重修时立。杨水才原是桂村乡水道杨村党支部副书记,是六、七十年代农村基层干部的先进典型,他的“小车不倒只管推”的精神,始终激励着后人,此墓现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及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2009年被许昌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墓……[详细]
  丁庄遗址位于建安区建安区五女店镇丁庄村北,属新石器时代遗址,北面紧靠石梁河,占地约40000平方米。它最早发现于1980年10月,当时有群众起土时发现,出土物有石磨盘(鞋底形)、石铲、石斧、石镰、粟(已炭化)。1981年省博物馆杨兆清同志曾作过实地考察。1983年冬,中央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郑乃武同志曾作过试掘,都认为该遗址文化层最厚处2米左右,文化堆积层分三层,上层为耕土层,出现西周陶簋;第二层为龙山文化,主要有灰陶和加沙陶;下层为裴李岗文化,出土有红陶碗、钵、三足钵的残足,以及石磨棒、蚌刀和已灰化的粟。文物出版社的《中国考古年鉴》(1984年)124页《建安区丁庄新石器遗址》一文中也对该遗址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