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意里太平天国壁画位于玄武区如意里40号,时代为太平天国。如意里太平天国壁画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北京西路3号民国建筑位于鼓楼区北京西路3号,年代为民国。北京西路3号民国建筑是--约建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1937年12月日军攻占南京后,将原来设在中亚村(今白下路)的总领事馆搬迁至此办公。抗战胜利后,作为敌伪财产被国民政府没收用作外交部宿舍。原有西式楼房3幢,西式平房四幢,占地面积8494.58平方米。南京解放后,这里为南京市消防大队所在地,楼房、平房先后拆除,现仅剩3号院内1幢点式楼,占地约400平方米,建筑面积620平方米。该楼坐北朝南,高四层,大楼正面设有八字形砖砌楼梯,直通三楼,在八字楼梯下方设有一门,各层布局大致相同,办公室分布在楼梯四周,北立面建有外走廊,每层设四根砖砌方柱,……[详细] |
![]() | 陈作霖墓位于栖霞区迈皋桥街道永寿陵,时代为1920年。陈作霖墓位于迈皋桥镇奋斗村坟头山自然村。该墓原在清凉山古林庵后,墓前有陈三立撰写的《江宁陈先生墓志铭》碑。1955年,因建设需要,将墓迁至现址,为陈氏家族墓地。“文革-”期间,墓被毁。1987年,南京市文管会对该墓进行整修。由陈作霖的曾孙在墓前立碑。墓呈圆形,上下二层均为水泥质,不封顶。底层直径约4.2米,高0.55米,上层直径约2.6米、高0.6米。青石墓碑,通高1.6米,碑身高1.35米,宽0.52米,厚0.14米,底座二层高0.25米,宽1米,厚0.5米。墓东南面山坡砌有约12米长、2米高挡土墙。现墓保存完好。1992年,被列为南京市……[详细] |
![]() | 原中华邮政总局旧址位于鼓楼区中山北路301号,时代为民国。原中华邮政总局旧址始建与1947年,为坐西面东,呈“厂”字形四层西式楼房,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内部为办公室格局,外部磁砖贴面,平顶,楼后有16根圆柱组成“厂”字型长廊。该址现为江苏电信集团物业管理公司办公用,保护状况好。2000年,原中华邮政总局旧址被列入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基督教青年会旧址位于秦淮区中华路26号,时代为民国。基督教青年会旧址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糖坊廊河房在糖坊廊61号,有跑马楼二进,河厅一进,是南京城南秦淮河上保存较完整的一组河房。建筑平面呈菱形,为清代中晚期建筑风格,原主人为陶氏。所谓“河房”是指从东关头到西水关之间,十里秦淮两岸临水的一种特殊建筑。它的布局是前门临街,后窗面水。正厅对河开大窗,以便欣赏秦淮风光。明清之际,这种河房在秦淮两岸比比皆是,形成了独特的城市居宅风貌。……[详细] |
![]() | 原留东同学会会址位于玄武区玄武湖公园翠洲,时代为民国。原留东同学会会址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卢师谛墓位于钟山南麓钟灵街省农科院内。卢师谛(1886-1930)字锡卿,四川成都人,祖籍江西。1905年考入四川高等学堂,不久加入同盟会。武昌起义爆发后,受同盟会委派,出川联络,在宜昌募兵各人响应。旋返川谋下东独立,嗣被举为云阳军府参谋长。1912年任川军第五师团长。1913年与吕超等在万县举兵讨袁,兵败赴日本。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潜返京津一带活动。1915年秋应召赴东京、被孙中山授为中华革命军四川司令长官,12月底参与云南起义。1916年1月入川组织讨袁军,8月任川军第四师师长。翌年任四川靖国联军副总司令。1918年改任川滇黔联军援鄂第一路副总司令。1920年夏参与讨伐熊克武,兵败赴……[详细] |
![]() | 老鼠墩古文化遗址位于江宁区湖熟镇曹家边,时代为新石器。位于江宁区湖熟街道的湖熟镇内有梁台、船墩、神墩、老鼠墩、前岗等10多处,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即“湖熟文化”遗址的中心区域。“湖熟文化”遗址的分布极广,约有400平方千米,其周围山脉绵亘,当中为秦淮平原的圩田区。“湖熟文化”遗址出土了很多遗物,有石器、陶器、青铜器。遗物的发现表明:大约在3、4000年以前,湖熟这块地方,就已经有人类活动。从出土器物特征及演变,考古学者认为:“湖熟文化”的主人是一群使用青铜器的部落,他们在新石器时代村庄的废墟上建立了自己的家园。老鼠墩古文化遗址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封至圣夫人碑位于秦淮区夫子庙大成殿内,时代为元。封至圣夫人碑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原天山协会旧址位于秦淮区利济巷30号,时代为民国。原天山协会旧址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郭璞墩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玄武湖公园环洲内,是郭璞的衣冠冢,又称郭仙墩。公元322年,东晋大将军王敦谋反,郭璞直言不讳道“无成”王敦恼羞成怒,将其杀害。明嘉靖皇帝钦仰他一身正气,下旨在此墩上设圣谕亭,供人凭吊。1992年被列为南京市级文保单位。郭璞墩是东晋著名文学家、科学家郭璞的衣冠冢,位于玄武湖环洲西北部,位于假山瀑布与芳桥之间。郭璞墩为一隆起的小山,为其衣冠冢,故称。墩上原有碑亭一,谓之“郭亭”。山上曾有淞沪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山脚下有拱形角铁门,门上 书-“浩气长存”额。……[详细] |
![]() | 幕府山古墓葬群位于鼓楼区幕府山,时代为南朝。东至迈皋桥村、兴卫村、晓庄村、吉祥村、万寿村、燕子矶村一线,北至燕江路、下燕路,西至水上路,南至郭家山南一线、幕府东路一线。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发现多座墓葬,其中包括一些重要人物的墓葬地或家族墓地,出土了大量文物。现为南京地下文物保护区之一。幕府山古墓葬群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邓府山古墓葬群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宁南街道邓府山社区。东到花神大道、西连安德门大街、北接雨花北路。邓府山古墓葬群现埋于地下,地表已被建筑覆盖无遗存。1951年、1952年、1987年、1988年清理30余座墓葬,分布在三座小山包上,大部分已遭破坏,时代从东吴至南朝,以晋为多,皆为小型砖室墓,无墓道,一般长3米,宽1米。其中,东吴墓2座、两晋墓13座,南朝墓15座,宋墓1座出土随葬品150余件。1988年-2007年又陆续发掘南北朝、明、清时期墓葬120余座。推侧这带是一般官吏,平民的集葬地。邓府山古墓葬群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石子岗古墓葬群位于雨花台区石子岗,时代为汉。石子岗古墓葬群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笆斗山古墓葬群位于栖霞区笆斗山,系汉代古墓葬群。笆斗山古墓葬群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南京乾隆御碑位于雨花台区雨花台烈士陵园内,时代为清代。南京乾隆御碑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洞玄观遗址位于江宁区秣陵街道方山南麓,时代为东吴。天下名山佛道占,方山也是一座宗教名山,千百年来为佛道两教竞相开发。尤其是道教,因为开教祖师“二葛三张”中的葛玄首创洞玄观于山南,葛洪后来又在此隐修,故有特殊地位。唐贞观六年,还并栖岩观于方山洞玄观,扩大了它的规模。宋代杨修有《洞玄观》诗:“葛玄功行满三千,白日骖鸾上碧天。留得旧时坛宇在,后人方信有神仙。”明时,洞玄观属朝天宫管辖。正统十二年,曾受赐《道藏》一部。民国始废,是全国历史最悠久的道观之一。另外,方山上还有南唐中主为母后所建道教的宝华宫,南宋时移建于城南门外。洞玄观遗址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在太平门外王家湾伊刘村。1949年,羽陵卫与刘家井合并,取名羽刘村,后“羽”误为“伊”,称为伊刘村。杜茶村(1611~1687),名浚,字于室,湖北黄岗人。明诸生,崇祯时中乡试副榜。清初隐居金陵,善诗文,著有《奕雅堂集》。康熙二十六年(1687)病故于扬州,四十一年(1702),江宁知府陈鹏年将其遗骸迁葬南京太平门外今墓址。杜茶村墓现为水泥做的墓丘,南向,原立碑多半毁于咸丰、同治年间,后又建有“楚北诗人杜茶村之墓”碑、王铭震等人“谒杜茶村先生墓”诗碑、石刻“孤岭梅花同阁部,千年千表伴中山”及乾隆十一年(1746)十二月立“杜茶村先生之墓”碑,诸碑亦多毁于“文革”期间。现存同治十三年(1874)……[详细] |
![]() | 走马岭汉代遗址位于六合区雄州街道李岗村,时代为汉。走马岭遗址汉代文化层连续分布面积逾20万平方米,主体区域成南北走向,汉代文化层堆积厚l一2米。遗址主体区域以北地区,勘探出6座砖室墓。走马岭汉代遗址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