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大埔县旅游

大埔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李光耀祖居——中翰第,位于大埔高陂党溪村。“中翰第”,属“下山虎”式客家民居建筑,平房砖瓦结构,是李光耀的曾祖父李沐文于公元1884年建造的,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现为李光耀的堂弟李奋森一家看管。[李光耀和李显龙]李光耀是新加坡首任总理,现任内阁资政,其长子李显龙为现任新加坡总理。据《李氏族谱》记载,唐溪村李氏的上祖是福建上杭县稔田乡李火德,其后裔李淳笃移居广东程乡(今梅县),传至13代李衍白公,后定居唐溪村,传7子、49孙、120个曾孙,李光耀乃李衍白公传下第9代孙。李光耀的曾祖父李沐文,1864年到新加坡谋生,后发迹成为巨商,后来回乡建造了“中翰第”。李光耀的父亲李进坤在新加坡壳牌石油公……[详细]
  何如璋故居—人境庐建筑群位于大埔县,年代为清,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人境庐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湖寮镇双坑村,是晚清维新思想家、外交家何如璋的故居,始建于清嘉庆十年(1805年)。何如璋故居为世人了解和研究大埔文化史、客家人物史乃至中国近代史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史料标本。2005年4月,何如璋故居被大埔县政府列为大埔县文物保护单位,并被梅州市文化旅游部门推选为市主线旅游点。2007年被广东和浙江两省数家大型旅游公司评定为广东省四十大旅游点。人境庐建筑群依山傍水,坐西向东,恰处于大埔县双坑村田心之中。旧为私塾书斋的“日新书屋”和“耕经别墅”,与祖居“太史第”(茂塘公祠)和故居“人境庐”……[详细]
  西岭书法公园位于大埔县城西北片,北环公路中间濒河地段,东临下坜西山岭延线,南至河头村北环路,西至寨上、双圹,北至妙福寺牛黄下,规划用地面积约2475亩。公园三面环山,北环公路及梅潭河环绕其间,山清水秀,山环水抱。书法公园规划书法区、登山健身区、农业观光区、祈福区四个景区。规划设计主要体现四个原则:一是彰显生态文化的原则。注重营造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客家风情,将地域的文化和自然景观融入到公园要素中,突出地域的生态和文化,展示客家风采。同时,在南门入口书法区,设置当代名家(省级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以上)书法作品100幅,东门入口将设置中国历代书法经典80幅,东门到南门将设置唐诗宋词各100幅碑廊。二是……[详细]
  毓秀居位于梅州市大埔县百侯镇侯南村下地,为杨应彬故居。该建筑始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二进二横院落布局,坐北向南,面阔三开间,土木结构,面宽24.5米,进深26.9米,占地面积659平方米,建筑面积655平方米,共有22个房间。堂屋正面有一小院落,斗门门额曰:“毓秀居”,石门框,有山水花鸟彩画。上堂简式梁架,硬山顶,堂内匾额曰“永庆堂”,盈联“永继前贤德,庆书盛世篇”。下堂内设杨应彬同志革命生涯陈列展,匾额由叶选平题字,柱上有联曰“山连峻岭襟华夏,水接汪洋带五洲”,陈列有图文介绍和部分实物展,是大埔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百侯镇革命传统教基地。杨应彬(1921-2015),笔名杨石,生于大埔县……[详细]
  中共华南分局五级党委旧址(晋寿楼)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青溪镇桃林村大塘背,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坐南向北,土木结构,悬山式山墙,面宽15.1米,进深13.9米,占地面积约210平方米,为二进二廊房四合院式楼房,楼高二层,面阔五开间,共有40个房间。1949年7月,国民党胡琏兵残部被人民解放军追击,流窜南下,进犯兴、梅、埔。中共华南分局联合广东省委、闽粤赣边区党委、梅州地委、大埔县委等五级党委,在青溪桃林大塘背、按湖等地指挥部队保卫夏收,截击国民党南逃残部。当时晋寿楼作为作战指挥部,华南分局书记方方、边区党委书记魏金水,司令员刘永生等领导在此发出战斗号令,指挥消灭敌人。该旧址对研究大埔县革命斗争史……[详细]
  武颂庐,系民国安东省代主席赵公武的故居。位于广东省大埔县高陂镇古野村,广东第二大江韩江从这里流过。该建筑坐北向南,建于1947年。武颂庐为砖木结构,建筑面积452平方米。二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左侧还有一拱屋和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洋楼”,作为附属建筑。整个建筑屋内梁架斗拱雕有花鸟飞兽,屋脊两边用沙灰塑成高翘的殿堂式瓦顶,大门两侧有人物、山水、花鸟等绘图梁,工艺非常精致。2020年3月13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武颂庐为第七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粤东地委机关旧址胜坑爱庐居位于梅州市大埔县银江镇胜坑村,年代为民国,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20年3月13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粤东地委机关旧址胜坑爱庐居为第七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外墙起东至民居墙基3.6米;西至田坎1.6米;南至池塘11.7米;北至民居墙基3.15米。……[详细]
  笙曹筱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百侯镇侯北村,建于民国时期,为旅新加坡侨商萧笙曹所建。坐北向南,三进院落二横屋,占地面积1596平方米。由中堂及西厢对称横屋构成,取中轴平衡,左右对称,方正工整,有18个小天井,构成“九厅十八井”格局。门楼正上方浮刻商衍鎏(广东番禺人,是光绪三十年我国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的“探花”。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江苏省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常委、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等)题“笙曹筱筑”四个大字,另题一门批“西岩拥翠”;上厅镌刻林森(林森,福建闽侯人,曾任民国开国参议院议长、国民政府主席等职)题“谷昌堂”三字,堪称“一屋两名书”。……[详细]
  中共南委机关旧址位于梅州市大埔县枫朗镇大埔角村,年代为民国,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6年6月29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中共南委机关旧址为第四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椿森第(邹鲁故居)位于梅州市大埔县荼阳镇街道,年代为清,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20年3月13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椿森第为第七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北塘村宜斋公祠位于大埔县西河镇,年代为民国,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7年3月24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北塘村宜斋公祠为第五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余里古窑址位于大埔县三河镇余里村,年代为元,属于古遗址。2015年2月5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余里古窑址为第三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埔北区苏维埃政府旧址高乾昭稳堂位于梅州市大埔县茶阳镇,年代为民国,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20年3月13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埔北区苏维埃政府旧址高乾昭稳堂为第七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北塘村振德楼位于大埔县西河镇,年代为民国,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7年3月24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北塘村振德楼为第五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外墙起东至路坎3.4米;西至水井外沿5.1米;南至大门前路坎15.3米;北至田坎6米。……[详细]
  石圳村史庐位于大埔县枫朗镇,年代为民国,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7年3月24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石圳村史庐为第五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闽粤赣边区党委成立、边纵成立筹备、边纵驻军旧址位于梅州市大埔县光德镇上漳村,年代为明,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6年6月29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闽粤赣边区党委成立、边纵成立筹备、边纵驻军旧址为第四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龙岗中宪第位于大埔县湖寮镇龙岗村,年代为明,属于古建筑。2015年2月5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龙岗中宪第为第三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杰庐位于广东大埔县三河镇梓里村祠堂下,建于1943年,为范汉杰所建。坐西北向东南,二层楼房自由式院落,土木结构,硬山顶盖灰瓦,琉璃瓦当滴水,人字梁架,总进深31.4米,总面宽11.9米,占地面积449平方米。该屋外形酷似船头,按20世纪40年代火船形状建筑而成,故又名为“火船屋”。该屋具西方建筑风格,正面为牌坊式门楼,分别用四根水泥柱支撑,两根水泥柱作拱梁成井字形结构,中间各开一个弧形大门,两侧一小门,柱顶有葫芦状灰塑,典雅秀丽。该建筑对研究当地中西混合楼屋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范汉杰(1896~1976),大埔县三河镇梓里村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曾任国民政府军第三十八集团军总司令、热河省主席……[详细]
  双坑采芹小筑位于梅州市大埔县湖尞镇双坑村,年代为民国,属于古建筑。2016年6月29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双坑采芹小筑为第四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外墙起东至石坎13米;西至斗门前菜地16米;南至大门前石坎4.7米;北至后花台坎2米。……[详细]
  茶阳旋庐位于大埔县茶阳镇街道大华路,年代为民国(1936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第八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