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寨村王氏祠堂位于新郑市城关乡,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23年10月,王寨村王氏祠堂被公布为第三批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崔氏祠堂位于巩义市孝义街道办事处桥上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09年6月,崔氏祠堂被公布为第二批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铁炉村王氏祠堂位于新郑市辛店镇,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23年10月,铁炉村王氏祠堂被公布为第三批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瓦坡申家楼位于中牟县狼城岗镇,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23年10月,瓦坡申家楼被公布为第三批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巩义龙兴寺位于巩义市回郭镇李邵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09年6月,巩义龙兴寺被公布为第二批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兴隆寺位于新密市苟堂镇,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23年10月,兴隆寺被公布为第三批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寨沟遗址位于郑州市上街区城区南部,现地表为耕地,地势较为平坦。在遗址南部和西部断崖上发现有灰坑分布,灰坑填土为灰褐色土,包含有石块、陶片等遗物。地表采集到少量陶片,陶片陶质为泥质和夹砂陶,陶色有灰陶和红陶,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素面等,器形有罐、刻槽盆、深腹罐、碗等。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全垌遗址地处郑州西南郊区的低山丘陵区,嵩山余脉延伸的东北地带。遗址北临圣水域河,西部被窑场取土破坏,破坏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在遗址的北部断崖上发现灰坑及文化层。灰坑形状不清,填土为灰褐土,夹有大量的草木灰,能看到有陶片等包含物;文化层厚1.5-2米,深3米,红褐土,土质较硬,包含物有陶片等。在遗址地表采集有陶片、兽骨、石器等。陶片有夹沙陶和泥质陶,陶色有红陶,灰陶,器型有罐、鬲等。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潘岳·潘茈墓位于巩义市芝田镇北石村,年代为晋,类别为古墓葬。2009年6月,潘岳·潘茈墓被公布为第二批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过垌王东北遗址地处郑州西南部的低山丘陵区,嵩山东部延伸的余脉地带。地势为中部高,四周低。现遗址区为果园。断崖剖面发现有文化层,厚1.50米。地表采集有陶片等遗物。陶质有泥质陶和夹砂陶;陶色有灰陶、褐陶、红陶等;纹饰有绳纹、篮纹、方格纹、附加堆纹、素面等;可辨器形有陶罐、瓮、盆、鼎等遗物。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吕楼村吕氏古民居位于新密市刘寨镇,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建筑。2023年10月,吕楼村吕氏古民居被公布为第三批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崔庄村白龙庙位于新密市超化镇,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23年10月,崔庄村白龙庙被公布为第三批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中牟东赵遗址位于中牟县郑庵镇东赵村北,年代为商周,类别为古遗址。2009年6月,中牟东赵遗址被公布为第二批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弓寨民居始建于明代,是当时本村一弓姓人士在外做官,告老还乡后所建。新中国成立后保留房子240余间,上世纪八十年代,多数改为砖混结构平房。现存文物本体建筑为南院正厅五间、中院主房三间、后宅院二层小楼一栋;附属文物有石刻七通、匾额五块、画像两幅。2023年10月,弓寨民居被公布为第三批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尖岗西北遗址地处郑州西南部郊区的低山丘陵区,嵩山余脉延伸的东北部地带。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部倾斜呈缓坡状。在遗址西部地表,发现有较为丰富的陶片。断面发现有文化层,厚0.6-0.8米,红褐土,土质较松,包含有少量的陶片等遗物。采集陶片陶质有夹砂陶和泥质陶,以夹砂陶为主;陶色有灰陶、褐陶等;纹饰有绳纹、弦纹、附加堆纹、素面等;器形有陶罐、盆、鬲、大口尊、甗等,尤其是发现的鬲足最多。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赵春亭墓位于巩义市芝田镇官庄村西,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墓葬。2009年6月,赵春亭墓被公布为第二批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高洪寺遗址地处郑州西南部郊区的低山丘陵区,嵩山余脉延伸的东北部地带。地势由西南向东北部倾斜。遗址区东北部最高,尚保留有文化层,厚1.2米,灰褐土,夹有大量的草木灰及烧土块等,土质较松,包含物有陶片、兽骨等遗物。还发现陶窑、灰坑等遗存。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乔地村郎君庙位于新密市岳村镇,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建筑。2023年10月,乔地村郎君庙被公布为第三批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上李河西遗址地处郑州西南部的低山丘陵区,嵩山东部延伸的余脉地带。地势由南向北部倾斜。地表发现有陶片等遗物,在北部断崖剖面发现有文化层分布。文化层厚1.5米,红褐土,夹有红烧土颗粒,土质较硬,包含物有陶片等。陶片陶质有夹砂陶和泥质陶,以夹砂陶为主;陶色有黑陶、灰陶、红陶、褐陶等;纹饰有绳纹、弦纹、素面等;可辨器形有陶盆、罐陶环等遗物。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下李河东南遗址地处郑州西南部的低山丘陵区,嵩山东部延伸的余脉地带。遗址地势由东部向西部逐渐倾斜呈缓坡状。地表发现少量的绳纹陶片,遗址中部发现有红褐土,夹有红烧土块,含有陶片等遗物。陶质有泥质陶和夹砂陶;陶色有灰陶和红陶等;纹饰有绳纹、弦纹、素面等;可辨器形有陶盆、罐等遗物。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