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五眼井位于荔湾区下九路西来初地西来后街。2002年7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东亚酒店位于越秀区长堤大马路320号。广州东亚酒店座落于美丽的珠江河畔、繁华的长堤闹市中心,是一家有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酒店。它曾以其富丽豪华享誉东南亚、省港澳,也以其光荣的革命历史名扬国内,是广州解放第一面红旗生起的地方。1993年8月,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血泪洒黄华”碑位于越秀区黄华路黄华中约外街。碑高1.71米,宽0.76米,刻于1946年7月,以花岗石镌刻。碑文正中为隶书“血泪洒黄华”5个大字,旁有碑文记述日寇轰炸黄华塘乡民的情况。抗日战争初期,在广州沦陷前,日本帝国主义的飞机对广州狂轰乱炸,许多房屋和田园被毁,无数市民在-下丧生。1938年5月30日和6月10日,广州近郊黄华塘乡先后两次惨遭敌机轰炸。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黄华塘乡民众组织“追悼殉敌会”,举行追悼死难者大会,在乡民被炸地点刻石立碑,以志日寇的凶残暴行和乡民受害的情况。根据《广州抗战史迹图文集》,为了侵占广东,日军从1937年8月31日首次空袭广州起至1938年10月……[详细] |
![]() | 万人坑:抗日民众屠杀地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州期间,疯狂逮捕、残暴杀害广州人民。在牛山炮台附近坑边,杀害了大批民众,时人称这里为“万人坑”。据当地目击者称:当年日军把无辜的中国老百姓抓到后,由宪兵队用军车运抵牛山炮台附近,下车后,日军岗哨林立,戒备森严。屠杀前,日军刽子手先饮烈性酒壮胆,然后将老百姓强拉到坑边强迫跪下,又在被害者背后插上一支香,然后用锋利的指挥刀斩杀,再用脚将被害者踢下坑内。在《广州市志》中,抗日老人、黄埔文冲村村民陈荣基(1908-1990)如此讲道:日军除在牛山屠杀中国军民外,还在黄埔大沙地路口及现石油化工厂招待所路口之两棵百年大榕树下,吊打及屠杀过无数抗日志士及群众。日伪还强抽……[详细] |
![]() | 粤王井(越王井)越王井又名九眼井,在应元路。屈大均《广东新语》称,九眼井“相传尉陀所凿。其水力重而味甘,乃玉石之津液。志称佗饮斯水,肌体润泽,年百有余岁,视听不衰”。“广州诸井此最古”。丘逢甲有诗咏日:“凿井秦人老塞烟,抱孙雄踞海南天,江山不改遗民尽,独坐秋风自品泉。”《通典》谓南海(广州),有天井门,天井即越王井,门是石门。现越王井九孔井盖残石尚存,井身全部石砌,百径2.1米。因井底淤积深仅7米,其旁有“九眼古井”石碑。1983年8月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省科学馆后院围墙内。……[详细] |
![]() | 华侨五烈士墓在广东省广州市东山区先烈中路。是爱国华侨谢八尧、邓伯曜、郑行果、谭振雄和范运焜5位烈士的合葬墓。1922年6月16日,军阀陈炯明叛变革命,炮轰总统府,孙中山幸免于难。革命党人谢八尧异常愤慨,秘密联络了华侨中的革命党人邓伯曜、谭振雄、郑行果和范运焜等,立誓谋刺陈炯明,为民除害。后不幸事败,7月16日,5人先后被捕遇害,暴尸白云山麓。华侨革命党人潜舁将其殓葬,立石以志,因恐被株连,乃托名“河南公民立石为志”,并将烈士范运焜改名为郭家信。陈炯明被逐后,于1924年10月10日,国民革命政府迁墓于先烈路,并重新立碑。墓高4、底座长8米,墓碑正面镌刻孙中山手书“五烈士之墓”,碑后镌刻《五烈士……[详细] |
![]() | 华贵路旧当铺位于荔湾区华贵路26号。位于荔湾区华贵路26号。是一座保留较完整的清代古当铺。前座为原当铺营业厅,后座为原当铺碉楼式的当物仓库。因目前仍为民宅,暂未有对外开放。游客可领略其外部结构风貌。1993年8月,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1920年9月21日,朱执信在虎门被桂系军阀杀害,葬于广州先烈东路朱执信墓园内。朱执信墓墓园共4000多平方米,绕以崇垣,台阶层叠,丰碑高耸,树木葱宠。碑文、墓表分别由孙文、汪兆铭题书。1936年秋,因发现墓地有白蚁,遗骸迁往执信中学校内,原墓则为衣冠冢。执信中学内之墓园,占地500多平方米,墓包呈馒头形,高3米多,周长10余米。1963年3月,公布两处墓址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陈天游墓位于白云区金沙洲浔峰岗。“陈天游墓碑”位于广州市白云区金沙洲浔峰岗,原立于陈天游墓享堂环垄立壁正中,陈墓异地迁建后,该碑移到沙贝村宋名贤陈大夫宗祠内保存。墓碑刻于明嘉靖二十四年,碑身为黑石。碑文有上、下款,右起竖排,繁体阴刻楷书。分九行,共一百三十八字。1993年8月,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位于广州高第街素波巷的“广东省立宣讲员养成所”(其遗址在广州第十中学内),是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在广州的活动联系在一起、对历史进步起过推动作用、发挥过积极影响的一所学校。地址:越秀区起义路素波巷30号内……[详细] |
![]() | 伯捷旧居位于荔湾区鹤洞路8号之二,年代为清末民初,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伯捷旧居为第九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日泉、月泉位于番禺区东环街蔡边一村螺山岗脚,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日泉、月泉为第九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禺南武工队位于番禺区大石街会江村石中二路71号纯菴区公祠,年代为1947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禺南武工队为第九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三村儒林第位于从化区吕田镇三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三村儒林第为第九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霍勉斋家族墓位于增城区宁西街道南香山南麓,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墓葬。霍勉斋家族墓为第九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庚戌新军起义烈士墓,在广州市先烈中路,是为了纪念清宣统二年(1910)在广州起义中壮烈牺牲的新军而兴建的。墓前按地势建成三级平台,平台上是一方柱形水泥纪念碑,高约4米,正面刻有“广东陆军庚戌首义诸烈士墓”l2个大字,背面刻有起义事迹。碑后为圆丘形墓葬,整个墓场显得简朴而凝重。新军是晚清政府效仿西洋军队的新装备、新训练方法而建立起来的军队。宣统元年(1909)冬,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派遣会员倪映典、赵声等人在广州联络新军,策反他们于次年2月24日(元宵节)举行起义。他们在豪贤街天官里寄园巷5号设立新军联络部,作为起义的总机关。至起义前夕倪映典等人已在新军内发展同盟会会员300余人。眼看事成,……[详细] |
![]() | 古应芬墓位于同和街同沙路(广州市华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围墙边)。该墓建于1931年,1986年由市政府拨款重修。墓地规模恢宏,墓园由南而北分别是一对青石狮,一座蓝底琉璃瓦歇山顶门楼,一座花岗石砌的半球形墓包,墓前石碑上刻有“古应芬先生之墓、1987年吉日立”等字样。墓后面耸立1块高3。6米、宽1。83米的连州青石碑,碑顶有海浪、祥云、朝阳等装饰。碑额篆刻“国民政府委员古公之墓”,下款为“民国二十年十一月国民政府令建”。墓志碑文为胡汉民撰写。2002年7月8日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广州市消防局旧址位于越秀区文明路47号。建于19世纪20年代,是广州走向近代化的标志之一。上世纪初,由于广州建筑比较密集,人们防火意识薄弱,火灾频频发生。市政府成立的-处下设--,在文明路上搭起一座竹楼,还建了一个10多米高的瞭望台,从那里可以监视全广州的火况。1924年,当局决定建立消防总局,英国留学归国的广州消防总署署长陈墨香决定仿照当时英国的消防建筑建造新的消防局楼房。该楼由美国设计师伯捷设计,为两层的西式楼房。由于经费不敷,工程拖了4年,直到1927年才完成。消防局的瞭望台高29.52米,一度是广州市最高的建筑之一,可以很清楚的鸟瞰广州全景。在高塔上的瞭望员观察到火灾,就拉铃示警,并通……[详细] |
![]() | 叶剑英商议讨逆旧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西湖路小马站15号,原为曾家祠。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公开叛变。叶剑英闻陈叛变,立即与陈策率部接应孙中山登上“宝璧舰”,转登“永丰舰”,继而率部跟随孙中山挺进白鹅潭,与叛军英勇作战。6月下旬至8月初叶剑英率部继续护卫孙中山。其间,曾同云南讲武堂同学张国森、蔡公武等10余人,在广州小马店曾家祠秘密--,商议讨伐陈炯明大计。通电海内外,声讨陈炯明,坚决拥护孙中山。2002年8月旧址被公布为广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孙逸仙博士开始学医及革命运动策源地”纪念碑位于越秀区沿江西路107号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2002年7月,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